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中考一輪復習 考點16 能源的利用與開發 課件(共66張PPT)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中考一輪復習 考點16 能源的利用與開發 課件(共66張PPT)

資源簡介

(共66張PPT)
第一部分 基礎訓練
第一部分
主題五
主題五 化學與社會·跨學科實踐
考點16 能源的利用與開發
CONTENTS
目錄
考點對標
01
KAO DIAN DUI BIAO
02
ZHEN TI JIE DU
真題解讀
知識構建
03
ZHI SHI GOU JIAN
04
HANG SHI JI CHU
夯實基礎
基礎練習
05
JI CHU LIAN XI
06
SU YANG TI SHENG
素養提升
考點對標
KAO DIAN DUI BIAO
PART ONE
01
真題解讀
2025
考點對標
知識構建
夯實基礎
基礎練習
素養提升
1. 能列舉生活中常見的能源和資源及其應用;能舉例說明化學在保護環境等方面的作用
2. 能從物質的組成及變化視角,分析和討論資源綜合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等有關問題
3. 在跨學科實踐活動中,能綜合應用化學、技術、工程及其跨學科知識,秉承可持續發展觀,設計、評估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案,制作項目作品,并進行改進和優化,體現創新意識
4. 在跨學科實踐活動中,具有恪守科學倫理和遵守法律法規的意識;能積極參與小組合作,勇于批判、質疑,自覺反思,能克服困難,勇于面對陌生的,不確定的挑戰;能積極參加與化學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的討論,并出合理的價值判斷;初步形成節能低碳,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態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ZHEN TI JIE DU
PART TWO
02
2025
真題解讀
真題解讀
考點對標
知識構建
夯實基礎
基礎練習
素養提升
【例題1】(2024·廣州)能源與生活息息相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 )
A. 石油屬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B. 天然氣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可造成酸雨
C. 乙醇汽油用作汽車燃料可減少空氣污染
D. 太陽能電池可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
B
【點撥】A. 石油屬于三大化石燃料之一,不能短時期內從自然界得到補充,屬于不可再生能源,故選項說法正確。B. 天然氣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可造成溫室效應,酸雨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排放到空氣中形成的,故選項說法錯誤。C. 乙醇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使用乙醇汽油可以減少空氣污染,故選項說法正確。D. 太陽能電池可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故選項說法正確。
【例題2】(2024·安徽)如圖是我國西漢青銅雁魚燈及其示意圖。燈油燃燒時,煙氣通過魚身和雁頸導入雁體內水中,減少對室內空氣的污染。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D )
D
A. 該燈使用的青銅是一種金屬材料
B. 產生煙塵的原因是燈油不完全燃燒
C. 轉動燈罩隔絕空氣,可使燈火熄滅
D. 水能吸收煙塵,還能吸收一氧化碳
【點撥】A. 金屬材料包括純金屬及合金,青銅是合金,屬于金屬材料。A正確;B. 燈油不完全燃燒產生碳粒等煙塵。B正確;C. 清除可燃物,隔絕空氣,使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都能達到滅火目的,所以轉動燈罩隔絕空氣,可使燈火熄滅。C正確;D. 由于一氧化碳難溶于水,所以水不能吸收一氧化碳。D錯誤。
ZHI SHI GOU JIAN
PART THREE
03
2025
知識構建
真題解讀
考點對標
知識構建
夯實基礎
基礎練習
素養提升
HANG SHI JI CHU
PART FOUR
04
2025
夯實基礎
真題解讀
考點對標
知識構建
夯實基礎
基礎練習
素養提升
一、 燃料的燃燒
(一)燃燒的條件
1. 燃燒條件的分析與探究
銅片上的白磷燃燒,產生  大量白煙 ,銅片上的紅磷不燃燒,熱水中的白磷不燃燒。 通氧氣后,熱水中的白磷燃燒
大量
白煙 
熱水的作用:①  使水中白磷與空氣隔絕 ,②  為薄銅片上的試劑提供熱量  【改進實驗方案】改進原因:P2O5有毒,實驗用試劑較多。 現象:試管中的白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左邊氣球先脹大后變癟。試管中的紅磷和水中白磷不燃燒。氣球的作用是  形成封閉環境,防止污染空氣  大燒杯的作用是密閉,防止白煙逸散,污染空氣。
使水中白磷與空氣隔絕 
為薄銅片上的試
劑提供熱量 
形成封閉環境,防
止污染空氣 
2. 燃燒的條件
(1)燃燒:通常情況下,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一種  發光、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 。
(2)燃燒需要滿足三個條件:①  可燃物 ;②  氧氣(或空氣) ;③  達到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著火點) 。
發光、放熱的劇
烈的氧化反應 
可燃物 
氧氣(或空氣) 
達到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著火點) 
3. 控制變量
在科學探究中,如果涉及多個因素(變量),可以只研究因變量與一個自變量的關系,控制其他變量。運用  控制變量 的方法,可將多變量問題變成多個單變量問題分別研究,最后再綜合解決問題。
如,在燃燒條件的探究中,一是控制溫度、氧氣等因素不變,通過不同  可燃物 (紅磷、白磷)實驗,說明物質燃燒需要達到一定的  溫度 ;二是控制溫度、可燃物等因素不變,通過  有氧氣或無氧氣 的實驗,說明物質燃燒需要有  有氧氣(或空氣) 。
控制變量 
可燃物 
溫度 
有氧氣或
無氧氣 
有氧氣(或空氣) 
(二)燃料燃燒的調控
1. 燃料的充分燃燒
使燃料充分燃燒,通常要考慮:燃燒時要有  足夠的空氣(氧氣) ,燃料與空氣要有  足夠大的接觸面 等。
足夠的空氣(氧氣) 
足夠大的接觸面 
2. 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1)滅火的原理:①  清除可燃物 或使可燃物與其他物品隔離;②  隔絕氧氣(或空氣) ;③使溫度降到  著火點 以下。滅火的原理就是  破壞燃燒的條件 。
清除可燃物 
隔絕氧氣(或空氣) 
著火點 
破壞燃燒的條件 
(2)滅火器及原理
實驗內容 分析 滅火原理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Na2CO3+2HCl  2NaCl+H2O+CO 2↑  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使裝置中的壓強迅速增大,氣體夾帶著液體從裝置中噴出,噴射在可燃物的表面以達到滅火的目的。 降溫和隔絕空氣
Na2CO3+2HCl  2NaCl+H2O
+CO2↑ 
(3)常見滅火器及其滅火原理和適用范圍
滅火器 滅火原理 適用范圍
干粉滅火器 隔絕空氣 除可用來撲滅一般火災外,還可用來撲滅油、氣等燃燒引起的火災
二氧化碳滅火器 降溫和隔絕空氣 撲滅圖書、檔案、貴重設備、精密儀器等存放場所的失火
水基型滅火器 隔絕空氣 撲滅汽油、柴油、木材、棉布等的失火
(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1. 爆炸
(1)引起爆炸的原因:易燃物在  有限的空間 內急劇地燃燒,就會在短時間內聚積  大量的熱 ,使氣體的體積  迅速膨脹 而引起爆炸。
(2)聚集在通風不良的有限空間內遇到明火易引起爆炸的常見物質:
①可燃氣體:如天然氣、煤氣、液化石油氣;
②粉塵:如面粉、煤粉。
有限的空間 
大量的熱 
迅速膨脹 
2. 認識一些消防安全標志
3. 常見易燃物、易爆物:火藥、煙花爆竹、硫黃、白磷、紅磷、酒精、汽油、氫氣、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等。
(四)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1. 燃燒放熱
酒精是乙醇(C2H5OH)的俗稱。乙醇在空氣中完全燃燒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放出大量的熱量,其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C2H5OH+3O2  2CO2+3H2O 。
2. 其他放熱的化學反應
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并放出熱量,其反應化學方程式是  CaO+H2O  Ca(OH)2 。
C2H5OH+3O2  2CO2+3H2O 
CaO+H2O  Ca(OH)2 
3.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化學反應中能量的變化通常表現為熱量的變化,有些反應放出熱量,如氧化鈣與水的反應;而有些反應吸收熱量,如碳單質與二氧化碳在高溫下反應,其反應方程式為  C+CO2  2CO 。
C+CO2  2CO 
二、化石能源的合理利用
(一)化石能源的利用
1. 常見的化石能源有  煤、石油、天然氣 等,它們都是  混合物 (填“純凈物”或“混合物”),它們中相對較為清潔的是  天然 ,化石能源是  不可再生 能源(填“再生”或“不可再生”)。
煤、石油、天然氣 
混合物
天然氣
不可再生 
2. 煤和石油的比較
物質 煤 石油
組成元素 主要含有  碳 元素,還含有  氫 、氮、硫、氧等元素 主要含有  碳 和  氫 兩種元素
加工方式 煤的干餾:將煤隔絕空氣加強熱分解(屬于  化學 變化) 石油的分餾: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點不同進行分離(屬于   變化)
碳 
氫 
碳 
氫 
化學 
物理
 
物質 煤 石油
主要加 工產品 焦炭、煤焦油、煤氣(由  一氧化碳、氫氣和甲烷 等組成的混合氣體)等 汽油、煤油、柴油、潤滑油、石蠟、液化石油氣(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丙烯和丁烯等)等
一氧化碳、氫氣和
甲烷 
3. 天然氣
(1)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燒方程式   CH4+2O2  CO2+ 。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分析與結論
①驗純后,點燃甲烷 火焰呈  藍 色,放熱 甲烷具有可燃性
②在火焰的上方罩一個干燥的燒杯 燒杯內壁有  水霧  甲烷中含有  氫元素
CH4+2O2  CO2+2H2O 
藍 
水霧
氫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分析與結論
③迅速把燒杯倒過來,向燒杯內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 澄清石灰水   變   甲烷中含有  碳 元素
變渾濁
碳 
(2)沼氣的主要成分是  甲烷 。把秸稈、雜草、人畜糞便等廢棄物放在密閉的沼氣池中發酵,就會產生沼氣,可用作燃料。
(3)未來新能源可燃冰的開發
海底埋藏著大量可燃燒的“冰”——可燃冰,主要成分是  甲烷水合物 ,具有熱值高、儲量巨大等優點,有望成為未來新能源。
甲烷 
甲烷水
合物 
(二)降低化石能源的利用對環境的影響
1. 化石能源的利用對環境的影響
(1)形成酸雨:煤燃燒時產生  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 等污染物,這些氣體或氣體在空氣中發生反應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會形成酸雨。
(2)污染空氣:汽車使用的汽油或柴油燃燒時產生的一氧化碳、未燃燒的碳氫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和煙塵等,會隨尾氣直接排放到空氣中,造成污染。
(3)加劇溫室效應:大量化石能源燃燒釋放的  二氧化碳(或CO2) 會引起溫室效應加劇,導致全球變暖。
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 
二氧化碳(或CO2) 
2. 降低化石能源的利用對環境的影響
(1)提高燃料質量:如我國已大力推廣使用脫硫煤,在很多地區用天然氣代替煤。
(2)改進使用技術:如改進生產中使用的脫硫設備;改進汽車發動機的燃燒方式,使用催化凈化裝置,加大尾氣檢測力度,推廣使用電動汽車。
(3)開發和利用新能源:化石能源對環境的影響越發突出,同時,人類巨大的能源需求也使化石能源面臨枯竭的危險。因此,開發和利用新能源已成為人類的迫切需求。
3. 氫能源
(1)氫能源的優點:氫氣   無毒,熱值高,燃燒后的產物是水,無污 (是一種清潔的高能燃料)。
(2)氫氣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2H2+O2  2H2O 。
(3)實驗室制取氫氣(如圖):
①所用試劑:鋅和稀硫酸;
②反應原理:  Zn+H2SO4  ZnSO4+H2↑ ;
③收集方法:  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氣法 。
無毒,熱值高,燃燒后的產物是水,無污染
2H2+O2  2H2O 
Zn+H2SO4  ZnSO4+H2↑ 
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氣法 
(4)工業制取氫氣:工業上一般通過  電解水 或以化石能源為原料制取氫氣。
(5)氫氣在生產和生活中還未能廣泛應用的原因:  大量制取和儲運成本較高 。
電解水 
大量制取和儲運
成本較高 
4. 其他新能源:如  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潮汐能、核能和生物質能 (寫出不少于3種)。
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潮汐能、核能和生物
質能 
三、易錯點分析
1. 物質燃燒必須同時滿足三個條件:可燃物、空氣(氧氣)、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三個缺一不可。
2. 物質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叫作著火點,它是物質本身固有的屬性,一般不隨外界條件的改變而改變。
3. 煤的干餾:將煤隔絕空氣加強熱,發生的是化學變化。
4. 煤和石油是混合物,它們綜合利用的產品也都是混合物。
5. 點燃甲烷等可燃性氣體前都要檢驗純度。
JI CHU LIAN XI
PART FIVE
05
2025
基礎練習
真題解讀
考點對標
知識構建
夯實基礎
基礎練習
素養提升
1. (2024·山西)為保護他人和自己的生命財產安全,運輸危險化學品火藥、汽油、濃硫酸等的車輛,必須使用重要的警示標志,其中在運輸火藥的車輛上應該張貼的是( D )
D
2. (2024·廣西)野外燒烤結束后,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 C )
A. 撤走剩余木炭 B. 用水澆滅火堆
C. 對火堆置之不理 D. 用沙土蓋滅火堆
3. (2024·內蒙古)下列有關滅火的說法正確的是( B )
A. 降低可燃物著火點能達到滅火的目的
B. 清除可燃物能達到滅火的目的
C. 油鍋著火用鍋蓋蓋滅是隔絕可燃物滅火
D. 用扇子扇滅蠟燭火焰是隔絕氧氣滅火
C
B
4. (2024·內江)下列有關防火與實驗安全的做法不.正.確.的是( D )
A. 廚房燃氣泄漏,立即關閉燃氣閥
B. 火災現場煙霧較濃,可用濕毛巾捂口鼻,盡量貼近地面逃離
C. 處置森林火災,開辟防火隔離帶
D. 實驗用剩的試劑,直接倒入下水道
D
5. (2024·臨沂)為進一步探究燃燒條件和滅火原理,小明同學將銅絲網放置在蠟燭火焰中上部,發現銅絲網下方蠟燭正常燃燒,上方沒有火焰,如圖所示。請分析銅絲網上方沒.有.火焰的原因是 ( C )
A. 銅絲網隔絕氧氣或空氣
B. 銅絲網上方沒有石蠟蒸氣等可燃物
C. 銅絲網散熱,其上方溫度沒有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D. 滅火就是要同時破壞燃燒的三個條件
C
6. (2024·瀘州)《漢書》中記載:“高奴縣有洧水,可燃”。這里地下冒出的黑色“洧水”指的是( A )
A. 石油 B. 豬油
C. 礦泉水 D. 鹽湖水
7. (2024·常州)下列關于化石燃料的說法正確的是 ( C )
A. 化石燃料都屬于可再生能源
B. 煤完全燃燒時不會產生污染
C. 石油為原料能制造合成纖維
D. 天然氣主要成分為一氧化碳
A
C
8. (2024·廣州模擬)下圖為我國不同年份的能源結構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C )
A. 加大水電、風電的開發利用有利于減少環境污染
B. 我國能源結構中清潔能源占比呈增加趨勢
C. 利用石油分餾得到煤油、柴油等產品屬于化學變化
D. 液氫用作火箭燃料是因為氫氣是高能燃料
C
9. (2024·湖北)在探究甲烷的元素組成時,做了如下圖的兩個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D )
A. 燃燒時火焰呈(淡)藍色
B. 左側燒杯內壁有小液滴產生
C. 右側燒杯內壁石灰水變渾濁
D. 可得出甲烷含有氧元素
D
10. (2024·青島)化學反應需要一定的條件,控制條件可以調控化學反應。“起航”小組以“調控化學反應”為主題展開探究,請回答下列問題。
【生火有道】
(1)觀察生活:小組同學觀察到天然氣、木炭能燃燒,而水和石頭不能燃燒,得出燃燒的條件之一是  可燃物 。
實驗探究:為繼續探究燃燒的條件,小組同學設計并完成了圖1所示實驗。
可燃物 
已知:白磷著火點40℃,紅磷著火點240℃。磷燃燒時產生污染空氣的五氧化二磷白煙。
【現象與結論】
(2)①銅片上的白磷燃燒,紅磷不燃燒,得出燃燒的條件之一是  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
②小紅根據  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熱水中的白磷不燃燒 現象,得出燃燒的條件之一是可燃物與氧氣接觸。

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熱水中的白磷不燃燒 
【評價與反思】
(3)①實驗中小組同學認為圖1裝置存在不足,于是設計了圖2所示裝置。圖2裝置的優點為  環保 ;
②小明對小紅的結論提出質疑,設計了圖3所示裝置,對燃燒過程中的氧氣含量進行測定,得到圖4所示圖像。結合圖像分析,“可燃物與氧氣接觸”應準確地表述為  可燃物與足夠濃度的氧氣接觸 。
環保 
可燃物與足夠濃度的氧氣接觸 
【應用有方】
(4)通過探究,小組同學認識到,生活中也可以通過控制條件促進或抑制化學反應。
①用天然氣做飯,發現爐火火焰呈黃色,鍋底出現黑色物質,這時需要  調大 (填“調大”或“調小”)灶具的進風口;
②炒菜時如果油鍋著火,可采取的滅火措施是  用鍋蓋蓋滅 (寫一條即可)。
調大 
用鍋蓋蓋滅 
SU YANG TI SHENG
PART SIX
06
2025
素養提升
真題解讀
考點對標
知識構建
夯實基礎
基礎練習
素養提升
11. (2024·重慶)“大力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美麗重慶,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是習總書記對重慶的囑托。下列措施與此不.相.符.的是( D )
A. 開發新技術新能源 B. 繼續推進長江禁漁
C. 合理施用農藥化肥 D. 生活垃圾露天焚燒
D
12. (2024·廣東模擬)項目學習小組在實驗室自制了簡易滅火器,如圖所示,下列與該簡易滅火器有關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B )
A. 使用時將裝置倒置即可
B. 可用于撲滅用電器起火
C. 滅火的原理是隔絕空氣與降溫
D. 碳酸鈉溶液可以用小蘇打溶液替代
B
13. (2024·廣安)安全責任重如山,防火防災記心間。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D )
A. 冬季在家里用木炭生火取暖,應注意開窗通風
B. 由于電線老化短路而起火,應先切斷電源,再滅火
C. 實驗中,不慎打翻酒精燈引起失火,應立即用濕抹布蓋滅
D. 紙箱著火時用水澆滅,降低了可燃物的著火點
D
14. (2024·佛山模擬)生活燃料的變遷經歷了“木柴→煤炭→煤氣→天然氣”等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 化學觀念:上述燃料均含有碳元素,完全燃燒后均能生成空氣污染物二氧化碳
B. 科學思維:燃燒時均有發光、放熱現象,所以有發光、放熱現象的一定是燃燒
C. 科學態度:上述燃料均屬于可再生能源,可以任意使用
D. 能量轉化:燃料燃燒時將化學能轉化為熱能
D
15. (2023·南通)我國南海海底含大量的“可燃冰”。“可燃冰”外形似冰、可以燃燒,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
A. “可燃冰”可作為能源
B. “可燃冰”燃燒時只生成水
C. “可燃冰”燃燒屬于物理變化
D. “可燃冰”能燃燒,說明水具有可燃性
A
16. (2024·昆明模擬)結合教材粉塵爆炸實驗,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C )
A. 面粉廠必須嚴禁煙火
B. 鼓氣球揚起面粉,可增大與氧氣的接觸面積
C. 實驗中燃著的蠟燭能提高面粉的著火點
D. 易燃易爆物與周圍要留有足夠的防火距離
C
17. (2024·樂山)為探究燃燒的條件,利用可調節溫度的電爐設計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已知白磷的著火點是40 ℃,紅磷的著火點是240 ℃,氯化鈉不是可燃物。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D )
A. 當溫度為60 ℃時,只有①處白磷燃燒
B. 為控制變量,①②③④處所取白磷、紅磷、氯化鈉的質量應相等
C. 當溫度為260 ℃時,②處紅磷燃燒、
③處紅磷不燃燒,說明燃燒需要氧氣
D. 當溫度升至500 ℃時,④處氯化鈉可能燃燒
D
18. (2024·湖北)閱讀科普短文。
  液態陽光,是指利用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以甲醇(CH3OH)為代表的液態燃料和有機化學品。它可以取代傳統化石能源,實現二氧化碳的循環利用。液態陽光概念示意圖如下。
  2020年,我國“千噸級液態陽光甲醇合成示范項目”投產運行。該項目由太陽能光伏發電、電解水制氫、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三個基本單元構成。標志著我國利用可再生能源制備液體燃料邁出了工業化的第一步。
甲醇作為液態陽光首要目標產物,能生產乙酸、烯烴等化學品,能用作內燃機燃料,也能用于燃料電池產生電能,還能通過重整反應釋放出氫氣。
(1)“液態陽光生產”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是  太陽能(或風能或其他某種可再生能源) (寫一種)。
(2)“液態陽光甲醇合成示范項目”使用的初始原料是  水(或H2O) 和CO2。
(3)可用NaOH溶液實現“碳捕獲”,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NaOH+CO2   Na2CO3 +H2O 。
(4)相比氫氣,液體燃料甲醇的優點有  便于儲(貯)存和運輸或便于儲(貯)存,或便于運輸,或安全 (寫一條)。
太陽能(或風能或其他某
種可再生能源) 
水(或H2O) 
2NaOH+CO2  Na2CO3 +H2O 
便于儲(貯)存和運輸或便于
儲(貯)存,或便于運輸,或安全 
19. (2024·深圳模擬)氫能源是最理想的“綠色能源”之一。我國氫能源的發展規劃分為“灰氫”、“藍氫”和“綠氫”三個階段,具體如圖1所示。
(1)生成“灰氫”和“藍氫”中用到煤炭和天然氣屬于化石能源,化石能源還包括  石油 。
(2)煤炭生成“灰氫”屬于  化學 變化(填“物理”或“化學”),該反應中需將煤磨成煤粉,水變成噴霧狀,其原因是  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充分 。
石油 
化學 
增大反應物
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充分 
回答下列問題。
(3)如圖2是“綠氫”的“制氫、儲氫、釋氫、用氫”的示意圖。
Ⅰ、“制氫”:通過光伏發電和催化劑的作用,使水分解產生氫氣。
①該反應中產生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約為  2∶1 ;
2∶1 
Ⅱ、“儲氫”:用化學方法將氫氣轉化為甲醇(常溫常壓下為液體)。
②轉化Ⅱ中CO2和H2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O2+3H2  CH3OH+H2O ;
③理論上反應Ⅰ消耗的H2O中氫元素質量  > (填“>”“=”或“<”)反應Ⅱ生成的甲醇中氫元素質量;
CO2+3H2  CH3OH+H2O 
> 
Ⅲ、“釋氫”:將甲醇轉化為氫氣,通常有以下兩種方案:
方案1:CH2OH CO2 +3H2
方案2:CH3OH CO +2H2
④對比上述兩種方案,方案1的優點是  產物無污染;等質量的甲醇產生的氫氣更多(合理即可) (填一條即可);
產物無污染;等質量的甲醇
產生的氫氣更多(合理即可) 
Ⅳ、“用氫”:氫氧燃料電池能量轉化率高,產物是水清潔環保。
⑤氫氧燃料電池在工作時,能量轉化的方式是化學能轉化為  電 。
電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川| 南和县| 叙永县| 石首市| 德钦县| 浦县| 宿迁市| 米林县| 广德县| 景宁| 长宁区| 中方县| 景谷| 依兰县| 无为县| 德州市| 望城县| 龙南县| 宁都县| 仙游县| 休宁县| 准格尔旗| 康平县| 洱源县| 德安县| 安塞县| 阳山县| 嘉黎县| 赞皇县| 五河县| 吉林省| 仁化县| 吉林市| 阳原县| 昌图县| 东兴市| 新平| 仙居县| 郴州市| 中江县| 滦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