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四單元 自然界的水考點一 水資源及其利用1、人類擁有的水資源水的存在形態 海洋水、湖泊水、河流水、地下水、大氣水和生物水總水量 1.地球表面71%被水覆蓋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儲水庫。2.海水中含有____多種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 H2O,最多的金屬元素是Na ,最多的元素是O 。淡水資源 供人類利用的淡水小于1%,海水淡化是獲取淡水的一種方法,但耗能多,目前不能大規模使用。我國水資源狀況 分布不均,人均量少2、愛護水資源生活 農業 工業節約用水 生活中提倡________,使用________器具; 農業中改大水漫灌為____、____; 工業中提倡對水________,________水污染來源 生活垃圾、生活____的任意排放 農藥、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工業“三廢”(廢渣、廢液、廢氣)防治水污染 生活污水要____________、提倡零排放; ________農藥、化肥,提倡使用________; 工業三廢要經________排放、提倡零排放;3、自來水的制備凈水步驟 取水、加________、反應沉淀池、過濾池、________吸附池、清水池、投藥________、配水泵凈水過程圖示作用 加明礬 明礬溶于水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達到凈水的目的過濾池 除去________雜質吸附池 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可溶性雜質(____和____),也可濾去不溶性雜質消毒 除去細菌(是____變化)常用消毒劑:漂白粉、氯氣、臭氧、二氧化氯等4、常用凈化水的方法沉淀 靜置沉淀 讓水中的不溶性固體顆粒下沉到底部吸附沉淀 加________,如明礬,明礬溶于水生成膠狀物吸附雜質,使懸浮在水中的雜質沉降來達到凈水目的。過濾 適用范圍 用于分離____________________吸附 常用的吸附劑:________,能吸附一些可溶性雜質,如色素和異味;吸附是____變化蒸餾 利用液體____不同將液體分離的方法,是物理變化5、各種凈化方法除去的雜質的種類難溶性雜質 可溶性雜質 降低水的硬度沉淀 √ / /過濾 √ / /吸附 √ √ /蒸餾 √ √ √6、過濾實驗器材 實驗用品 鐵架臺、燒杯、玻璃棒、____、____儀器 鐵架臺、燒杯、________、____玻璃儀器 燒杯、玻璃棒、漏斗玻璃棒作用 ____操作要點 一貼 濾紙緊貼漏斗的內壁二低 濾紙的邊緣低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靠 漏斗尖端的緊靠燒杯內壁引流時,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燒杯口緊靠玻璃棒濾液仍然渾濁 可能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承接濾液的燒杯不干凈采取方法 檢查裝置,找出原因,更換濾紙,____________7、軟水和硬水定義 硬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水;例:井水軟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水。例:開水硬水軟化的方法 實驗室——____、生活中——____長期使用硬水的壞處 浪費肥皂,洗不干凈衣服;鍋爐容易結成____,浪費燃料,還易使管道變形甚至引起鍋爐爆炸。【易混易錯】(1)誤認為過濾、使用活性炭吸附可以將硬水軟化。過濾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雜質,不能除去可溶性雜質;活性炭可以吸附掉水中的一些可溶性雜質(色素或異味);兩種方法均不能使硬水軟化。硬水軟化的常用方法是加熱煮沸和蒸餾。(2)誤認為軟水是純凈物。 軟水是指不含或含較少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因此純水一定是軟水,軟水不一定為純水。 考向01 水資源的利用及其保護例1(2023·安徽)社會發展需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下列措施不利于人類發展與環境保護的是A.提高廢棄塑料的回收利用水平 B.長期大量施用同種磷肥C.加快CO2資源化利用研究 D.污水分級處理后再利用【變式1-1】(2022·安徽)化學與環境保護、人體鍵康息息相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 天然氣是比較清潔的化石燃料 B. 研發高效低毒農藥有助于保障糧食安全C. 生活污水集中處理達標后排放 D. 蒸煮能完全清除霉變食物中有害物質【變式1-2】(2024·安徽)加快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建設美麗中國。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禁止使用化肥和農藥,防止水體污染B.推廣新能源汽車,減少汽車尾氣排放C.發展廢舊電池回收技術,促進資源循環利用D.提升石油化工水平,實現綠色低碳轉型 考向02 水的凈化例2(2022·安徽)某實踐小組參觀本地礦泉水廠,該廠礦泉水含鈣、鉀等礦物質,其生產流程示意圖如下,回答下列問題。(1)礦泉水中的鈣、鉀指的是 (填“元素“或“單質”)。(2)活性炭過濾器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3)超濾是利用薄膜(僅允許小分子和離子通過)進行物質分離的技術。若水源中含有下列物質,推測該流程中“超濾”的主要作用是除去______(填字母序號)。A.難溶性大顆粒 B.可溶性無機鹽 C.可溶性高分子化合物(4)臭氧的化學式O3的微觀意義是 (寫出1點即可)。(5)生活中,你提倡飲用白開水還是礦泉水,理由是 。【變式2-1】(2023·安徽)化學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許多實際問題,下列實驗方案不能解決相應實際問題的是選項 實際問題 實驗方案區分硬水和軟水 取樣后加入肥皂水B 檢驗雨水是否為酸雨 取樣后滴加酚酞溶液C 區分蔗糖水和生理鹽水 取樣后測導電性D 檢驗NaCl溶液中是否含有 取樣后加入NaOH溶液【變式2-2】【新考法】(2024·安徽六安期末)如圖下列關于水的凈化說法錯誤的是A.水具有自凈能力,水體污染不需要治理B.明礬溶于水生成的膠狀物可吸附沉降雜質C.燒瓶中加入幾粒沸石可防止加熱時出現暴沸D.煮沸既可降低水的硬度又可以殺菌考點二 水的組成1、電解水實驗實驗裝置 現象 解釋與結論通電后現象 兩電極端均________,一段時間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同條件下,負極產生氣體較快較多用________兩極氣體 ____端氣體讓小木條燃燒____,____端氣體能燃燒,________________ 正極端氣體具有助燃性負極端氣體具有可燃性實驗結論 水通電生成氫氣和氧氣,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事項 電源選擇____;水中加入硫酸鈉或氫氧化鈉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反思交流 實驗時正負極端產生的氣體體積比小于1:2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氣體體積比和質量比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電解水的微觀解釋每個水分子在電流的作用下,分解成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每兩個氫原子組合形成一個氫分子,每兩個氧原子組合形成一個氧分子。結論: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3、物質的分類宏觀定義 微觀分析 舉例單質 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分子中只有一種原子 氫氣H2、氧氣O2、鐵Fe等化合物 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分子中有不同種原子 四氧化三鐵Fe3O4、氯化鈉NaCl等氧化物 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元素為氧元素的化合物 分子中含有兩種原子,其中一種是氧原子 水H2O、二氧化碳CO2、四氧化三鐵Fe3O4【易混易錯】(1)誤認為水中含有氫分子。水可用“H2O”表示,但不能把“H2O”中的“H2”錯誤地理解為氫分子。物質的分子構成通常用“原子”來描述。純凈物的分子中 不能有其他分子,水分子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H元素右下角的“2” 表示每個水分子含有2個氫原子,不可能含有其他分子。(2)誤認為含氧化合物就是氧化物。含氧化合物是指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組成元素可以是兩種,也 可以是兩種以上,但一定含有氧元素;而氧化物是指由兩種元素組成 且其中一種元素為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氧化合物與氧化物屬于包含關 系,即含氧化合物包含氧化物。 考向01 電解水實驗例1(2024·安徽合肥二模)勞動下列實驗設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A.證明水的組成 B.比較黃銅與純銅的硬度 C.測量空氣中O2含量 D.證明CO2與水反應【變式1-1】(2024·安徽亳州一模改編)2024年10月30日,搭載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九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10分鐘后,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人類探索太空永無止境。(1)液氫是神舟飛船的重要燃料,氫氣是理想的清潔能源但是儲存難度較大。儲氫分為物理儲氫和化學儲氫,前者包括高壓氣態、低溫液態、吸附等儲存方式。后者將氫氣轉化為其他化合物進行儲存。“液氨儲氫”的原理是氫氣與氮氣在一定條件下生成液氨,進行儲存。依據上文回答問題。①電解水制取氫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②“液氨儲氫”屬于______(填“物理”或“化學”)儲氫。【變式1-2】【新考法】(2024·安徽宿州三模)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在學習電解水實驗時對水中增加的其他物質感到好奇。于是進行了如下探究,請回答有關問題。【資料提示】a.純水每十億個水分子中,只有約兩個水分子解離成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b.硫酸鈉、硫酸、氫氧化鈉、氯化鈉在水中易解離出離子。離子濃度越大,導電性越好。c.氯氣是淺綠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氣體,可溶于水。(1)圖1中的甲應該是電源的_________(填“正”或“負”)極,請寫出電解水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2)電解水時,通常要加入少量氫氧化鈉溶液或稀硫酸,其目的是_________。(3)從圖2中可以得出的結論有_________(答兩點)。【拓展探究】氯化鈉是否會增強水的導電性?【進行實驗】興趣小組同學用上圖1裝置做了以下探究。實驗 正極 負極I.蒸餾水通電 沒有氣泡 沒有氣泡Ⅱ.蒸餾水中加入足量氯化鈉,溶解后通電 產生明顯氣泡 產生明顯氣泡,比正極氣泡更多更快(4)結論:氯化鈉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增強水的導電性。【反思交流】(5)小組同學用燃著的木條檢驗兩電極上的氣體,發現負極氣體燃燒,火焰呈淡藍色,正極沒有看到小木條燃燒更旺的現象,卻聞到刺激性氣味,在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無色酚酞溶液,結果無色酚酞溶液變紅,請寫出氯化鈉溶液通電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實驗結論】電解水制氫氣時,不能加入氯化鈉,因為會產生氯氣導致收集到的氣體不純。 考向02 單質、化合物、氧化物例2(2023·安徽節選)近年來,我國載人航天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太空中,如何補充宇航員吸入的氧氣和處理呼出的二氧化碳氣體,是科學家需要解決的問題。在空間站中,利用太陽能電池板提供的電能,通過電解水制備氧氣,利用分子吸附技術,吸收航天員呼出的二氧化碳,同時利用艙內外壓強差實現二氧化碳的脫附,將其排入太空。我國神州十三號載人飛船座艙通過專用風機將座艙空氣引入凈化罐,利用無水氫氧化鋰吸收二氧化碳,凈化后的空氣再重新流回艙。(1)文中提到的氧化物有 (填化學式)(2)空間站內的空氣為 (填“混合物”或“純凈物”)。(3)宇航員呼出的氣體中除外,還含有 (填1種即可)。【變式2-1】(2022·安徽)某自熱火鍋的發熱包成分標識如下圖。下列各組物質所屬類別正確的是項 A B C D物質 生石灰和苛性鈉 活性炭和碳酸鈉 苛性鈉和碳酸鈉 鐵粉和鋁粉類別 堿 含碳化合物 鹽 金屬單質成分生石灰、苛性鈉、鋁粉、活性炭、還原鐵粉、碳酸鈉【變式2-2】【新考法】(2024·廣東廣州)杭州亞運會開幕式主火炬的燃料——“零碳甲醇(CH3OH)”備受矚目,這是全球首次對“零碳甲醇”的實踐應用。目前,該燃料已廣泛應用在船舶、汽車等領域。“零碳甲醇”是利用焦爐氣中的副產品氫氣和從工業尾氣中捕捉的二氧化碳在一種納米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得到的,其微觀示意圖如圖。有關該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A.反應物均為單質 B.丁的化學式為H2OC.參加反應的甲與乙的質量比為3∶1 D.反應前后“納米催化劑”的性質不變考點三 物質組成的表示1、化學式:用元素符號和數字的組合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化學式的意義 以H2O 為例宏觀上 表示某種物質 表示水這種物質表示某種物質的組成 表示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微觀上 表示一個分子 表示一個水分子表示一個分子的構成 表示一個水分子由一個氧原子和兩個氫原子構成2、化學式的書寫寫法 讀法 舉例單質 金屬、固態非金屬單質 直接用元素符號表示 讀元素名稱 鐵Fe;磷P、硫S、硅Si、碳C稀有氣體單質 直接用元素符號表示 讀“某氣” 氦氣He、氖氣Ne、氬氣Ar常見氣體單質 在元素符號右下角加數字 讀“某氣” 氫氣H2、氧氣O2、氮氣N2、氯氣Cl2化合物 氧化物 根據名稱或化合價書寫氧元素寫右邊正在前,負在后;化合價,標上頭;先約簡,再交叉;最后再要做檢查。 直接讀氧化某、幾氧化幾某 四氧化三鐵Fe3O4;五氧化二磷P2O5、氧化鋁Al2O3、H開頭 以H開頭,酸根結尾,以化合價確定角碼。 讀“某酸” 硫酸H2SO4、鹽酸HCl碳酸H2CO3OH結尾 以金屬元素開頭,OH結尾,以化合價確定角碼。 讀“氫氧化某” 氫氧化鈉NaOH、氫氧化鈣Ca(OH)2金屬元素開頭,酸根結尾 根據原子團化合價書寫,正價在前負價在后 讀“某化某”或“某酸某” NaCl氯化鈉、Na2CO3碳酸鈉 CuSO4硫酸銅3、化合價化合價的一般規律 (1)化合價由符號和數字兩部分組成(零價不需加正負號);書寫時缺一不可。(2)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為正價或負價;在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零。(3)在化合物中,既有正價元素又有負價元素,且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4)原子團的化合價 = 原子團中各元素的化合價的代數和。(5)同種元素在不同物質中可顯示不同的化合價;同種元素在同一物質中也可顯示不同的化合價化合價的表示 在元素符號正上方標出化合價。“+、-”號在前,數字在后。若數字為 1時,不能省略。常見化合價 一價鉀鈉氯氫銀,二價氧鈣鋇鎂鋅,三鋁四硅五氮磷,二三鐵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齊全,莫忘單質零價顯。負一硝酸氫氧根,負二硫酸碳酸根,正一價的是銨根。化合價和離子的關系 標示位置不同 化合價標示在正上方,如Mg,離子所帶的電荷標示在右上角,如Mg2+數字與符號的位置不同 正負號在前,數字在后數字“1”不能省略;數字在前,正負號在后數字“1”省略不寫相同點 數值相同,正負相同4、化學符號周圍的數字的意義含義 舉例元素符號前的數字 表示原子的個數 “2H”表示兩個氫原子化學式前面的數字 表示分子的個數 “2CO”表示一氧化碳分子離子符號符號前面的數字 表示離子的個數 “2H+”表示兩個氫離子元素符號正上方的數字 表示某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價 H表示氫元素的化合價為+1元素符號右上角的數字 表示離子所帶的電荷數 “O2-”表示氧離子帶兩個單位的正電荷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 表示一個分子中所含原子的個數 “H2O”表示每個水分子中含有兩個氫原子5、相對分子質量的相關計算相對分子質量 化學式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總和。(符號為Mr)相對分子質量與相對原子質量采用的是同一個標準,也是個比值,單位是“1”,一般不寫出。組成元素的質量比 (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在計算時要注意標清元素的順序。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元素的質量 ①元素的質量=化合物的質量×元素質量分數②元素的質量=混合物的質量×純度×元素質量分數 考向01 化學式與化合價例1(2022·安徽)硬鋁常用于制造火箭、飛機的外殼,鋁元素的相關信息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鋁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3 B.Al2O3中Al為+2價C.硬鋁的強度和硬度比鋁的大 D.鋁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變式1-1】(2023·安徽)Fe2O3中鐵元素化合價為 。【變式1-2】(2024·安徽)端午時節,粽葉飄香。粽葉中的異葒草苷(C21H20O11)具有抗菌、抗病毒、增強免疫力等作用。下列關于異葒草昔的說法錯誤的是A.屬于有機物 B.由52個原子構成C.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D.有益于人體健康 考向02 物質組成的定量表示例2(2023·安徽)“贈人玫瑰,手留余香”,玫瑰中大馬酮(化學式為)是其香味的來源。下列有關大馬酮的說法,正確的是A.一個分子含有9個 B.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3:18C.屬于無機物 D.分子在不斷運動【變式2-1】(2021·安徽)疫情防控期間用到一種免洗手消毒凝膠,其中含有正丙醇(化學式為C3H8O)。下列有關正丙醇的說法,正確的是A.屬于無機物 B.一個分子含12個原子C.相對分子質量為60g D.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3:8【變式2-2】【新考法】(2024·廣州)蔗糖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劑,其化學式為C12H22O11。下列關于蔗糖的說法正確的是A.屬于無機化合物B.C、H、O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2:22:11C.1個蔗糖分子中含有11個水分子D.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實驗活動02 水的組成及變化的探究1、人類對水的認識歷經了不懈的探索。(1)18世紀,科學家將制得的氫氣點燃,觀察到氫氣燃燒時火焰呈___________色,并證明了生成物為水,但他們并不知道可燃物燃燒是與氧氣發生反應。根據當時的認識和實驗,所能獲得的結論用現在的語言可表達為“水中含___________(元素符號)”。(2)氧氣的發現解釋了燃燒的本質,進而揭示了水不是一種單質。①氧氣在空氣中的體積分數約為___________。②氫氣在空氣、氧氣中都能燃燒,通過___________(填基本反應類型)生成水。③從實驗設計的嚴謹性出發,若要證明“水的元素組成”,應使氫氣在___________(選填“空氣”或“氧氣”)中燃燒。(3)電解水實驗也能證明水的組成,電解時每生成32g氧氣的同時,生成___________g氫氣。(4)經大量實驗最終確認了水的化學式是H2O。某課題組通過實驗將水分解成了一種化合物Y和H2,欲根據該實驗相關物質的數據確定Y中各原子的個數比,需獲取的數據有___________。 2、利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探究水的組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玻璃管a中收集到的氣體為氫氣B.反應生成氫氣和氧氣的質量比為2:1C.實驗中電能轉化為化學能D.實驗證明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 3、我國科學家發明的無淡化海水直接電解制氫技術,利用防水透氣膜將海水和電解槽隔離開,從根本上解決了海水雜質離子對設備的腐蝕問題,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 法中不正確的是A.理論上,該設備制得氫氣與氧氣的質量比為1:8B.防水透氣膜選擇性允許氣態的水分子透過B.電解槽中a電極與電源的負極相連D.電解槽中的氫氧化鉀可增強水的導電能力4、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突飛猛進,為載人空間站的建立奠定了堅實基礎。空間站里宇航員呼吸消耗O2,產生CO2,可用如下方法處理CO2:第①步,利用固態胺系統對CO2進行吸收與濃縮 第②步,第③步,,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第②步反應前后碳元素的化合價不變B.電解水正、負兩極得到的氣體質量比為8∶1C.電解水得到的H2可以循環利用D.該方法能夠實現氧氣的再生5、如圖為H2O的轉化和利用。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轉化①中水分子間的空隙變大B.轉化②中產生O2、H2的體積比為2:1C.轉化③為置換反應D.轉化④是自然界中無機物向有機物的轉化跨學科實踐03 水質檢測及自制凈水器任務一:了解生活用水的標準我國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2022年3月15日國家發布、執行GB 5749-2022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標準》關注感官指標、消毒副產物(如具有致癌、致畸、致突變風險的消毒副產物)、鎘、鉛、汞等重金屬及化學殘留等。對提升我國飲用水水質、保障飲用水水質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生活用水衛生標準》中規定了水質必須在感官形狀和一般化學指標等方面均達標方可成為生活引用水。(1)感官性狀和一般化學指標中有一項要求為不得含有肉眼可見物,水應澄清透明。為達到此要求,凈化水時,可以通過加入混凝劑凝聚、沉降,然后通過過濾以及活性炭的 實現。(2)文中涉及鎘、鉛、汞等指標,這里的'鎘、鉛、汞”指的是 (填“分子”“原子”或“元素”)任務二:水質檢測 同學們積極實踐,在老師指導下開展了一系列的實踐活動。(3)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勝利舉辦得益于人工造雪技術的使用,冬奧會結束,冰雪消融,這些水回到事先準備的蓄水系統,被重新利用到其他領域,不斷的循環轉化。同學們在老師的鼓勵下,嘗試利用所學知識設計了下圖所示的雪融水凈化方案。操作①中用到的玻璃儀器除燒杯、漏斗外,還缺少一種儀器,該儀器的作用是________;操作②主要是除去異味和一些可溶性雜質,應加入的物質是________;操作③的名稱是________。任務三:動手制作準備材料:塑料瓶、細砂、小卵石、活性炭、棉花、紗布如圖所示凈水器。(5)根據方案中的裝置,用小刀去掉飲料瓶瓶底,倒放,在飲料瓶中依次放入小卵石、_____________、棉花,每種物質間用紗布隔開,每放一層都稍稍壓實。瓶蓋上打孔,插入一段吸管,將河水從凈水器上方倒入,在下方放一個燒杯。【觀察現象】吸管處有水流下,接在燒杯中的水無色、透明。【反思評價】(6)河水通過小卵石、細沙、棉花的過程相當于實驗操作中的______。(7)為使凈水效果更好,你的建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一條)。1、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關水體保護的措施不正確的是A.推廣使用無磷洗衣粉 B.合理使用化肥、農藥C.排放未經處理的工業廢水 D.對水源地的水體進行嚴格保護2、下表對物質的名稱、化學式、類別、用途整理歸納都正確的一項是選項 名稱 化學式 類別 用途A 硫酸 HSO4 酸 可用于金屬除銹B 一氧化碳 CO 氧化物 可用于冶金工業C 碳酸氫鈉 NaHCO3 堿 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癥D 氫氧化鈣 Ca(OH)2 鹽 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3、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結合下圖有關實驗,回答問題。(1)過濾操作中儀器a的名稱是 ;(2)水電解器的b玻璃管中產生的氣體是 (填化學式);(3)從安全角度考慮,在點燃氫氣前,一定要檢驗氫氣的 ;(4)將鋁片與鋁合金互相刻劃,可證明鋁合金的硬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鋁片的硬度。4、《本草綱目》記載:“三七近時始出,南人軍中,用為金瘡要藥,云有奇功”。三七中止血的活性成分主要是三七氨酸(C5H8N2O5),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三七氨酸屬于有機物B.三七氨酸中含有氮分子C.三七氨酸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D.三七氨酸分子中碳原子和氫原子的個數比為5:85、構建化學基本觀念是學好化學的基礎。下列認識錯誤的是A.元素觀: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B.分類觀:H2O和Al2O3均是氧化物C.守恒觀:1 g碳與1 g氧氣充分反應,生成2 g二氧化碳D.轉化觀: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生成,其本質是原子的重新組合1.近年來,我省各地新增許多公園。公園里空氣清新,水凈草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最高 B.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C.清澈透明的湖水是純水 D.大水漫灌比滴灌更節水2.某同學自制的簡易凈水器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B.該裝置可除去泥沙等難溶性雜質C.該裝置凈水過程發生了化學變化D.河水經該裝置凈化后仍是混合物2、“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我們應弘揚水之德,善用水之益。化學興趣小組開展以“水的凈化”為主題的項目式學習。任務一:咨詢水處理過程【咨詢專家】同學們通過數字化平臺,向水處理專家進行咨詢。專家介紹了兩種水處理技術:①常規處理技術:天然水→加絮凝劑反應沉淀→過濾后加活性炭→加消毒劑→自來水。(1)其中活性炭起 作用。②高分子膜分離技術任務二:探究水處理中的消毒劑【查閱資料】①Cl2通入H2O中,形成氯水,Cl2與H2O反應生成次氯酸(HClO)和HCl。②次氯酸(HClO)具有強氧化性,可消毒殺菌。③次氯酸(HClO)不穩定,見光易分解。【提出問題】久置的氯水是否可以用于消毒殺菌?【進行實驗】在教師的指導下,同學們設計實驗方案,利用左下圖裝置探究新制氯水在光照下溶液的pH、氯離子濃度隨時間的變化,通過實驗,最終獲得如下圖(1)(2)所示數據。【數據處理】(2)通過圖(1)(2)數據分析,氯水在光照下pH變小的原因是HClO見光分解生成了 ,使溶液酸性增強。【得出結論】(3)通過討論,同學們得出的結論是 。【分享交流】(4)若將Cl2通入水中,再加入NaOH溶液,可制得一種新的消毒劑。其中次氯酸(HClO)與NaOH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任務三:自制純凈水【設計制作】通過查閱資料,同學們設計如下圖所示裝置對自來水再次凈化獲得純凈水。(5)當自來水通過上圖所示陽、陰離子交換柱后,與通入前相比,水分子數目將增多,簡述其理由。 。3.如圖是電解水反應的微觀示意圖。據此判斷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甲中微粒能保持水的化學性質B.乙中微粒在化學變化過程中沒有發生改變C.丙中的物質屬于混合物D.丙中氫氣和氧氣的質量比為2∶14.做電解水實驗時,加入少量硫酸鈉可以增強水的導電性。請用化學用語填空:(1)4個氧原子 。(2)鈉離子 。(3)硫酸鈉中硫元素的化合價 。(4)電解水的化學方程式為 。5.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下列符號表達正確的是A.2個氫原子:H2 B.2個鐵離子:2 Fe2+C.2個水分子:2 H2O D.高錳酸鉀:K2MnO46.“糖醋鯉魚”是一道傳統名菜,其烹飪過程中用到了黃酒和食醋。黃酒中的乙醇與食醋中的乙酸發生反應生成乙酸乙酯(C4H8O2),使烹飪出的菜品別具香味。下列關于乙酸乙酯的說法正確的是A.乙酸乙酯屬于氧化物B.乙酸乙酯由4個碳原子、8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C.乙酸乙酯的相對分子質量是88 gD.乙酸乙酯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6∶1∶4答案和解析考點一 水資源及其利用1、人類擁有的水資源水的存在形態 海洋水、湖泊水、河流水、地下水、大氣水和生物水總水量 1.地球表面71%被水覆蓋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儲水庫。2.海水中含有80多種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 H2O,最多的金屬元素是Na ,最多的元素是O 。淡水資源 供人類利用的淡水小于1%,海水淡化是獲取淡水的一種方法,但耗能多,目前不能大規模使用。我國水資源狀況 分布不均,人均量少2、愛護水資源生活 農業 工業節約用水 生活中提倡一水多用,使用節水型器具; 農業中改大水漫灌為噴灌、滴灌; 工業中提倡對水重復利用,循環使用水污染來源 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農藥、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工業“三廢”(廢渣、廢液、廢氣)防治水污染 生活污水要集中處理達標排放、提倡零排放; 合理施用農藥、化肥,提倡使用農家肥; 工業三廢要經處理達標排放、提倡零排放;3、自來水的制備凈水步驟 取水、加絮凝劑、反應沉淀池、過濾池、活性炭吸附池、清水池、投藥消毒、配水泵凈水過程圖示作用 加明礬 明礬溶于水生成膠狀物,吸附雜質產生沉淀,達到凈水的目的過濾池 除去不溶性雜質吸附池 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可溶性雜質(色素和異味),也可濾去不溶性雜質消毒 除去細菌(是化學變化)常用消毒劑:漂白粉、氯氣、臭氧、二氧化氯等4、常用凈化水的方法沉淀 靜置沉淀 讓水中的不溶性固體顆粒下沉到底部吸附沉淀 加絮凝劑,如明礬,明礬溶于水生成膠狀物吸附雜質,使懸浮在水中的雜質沉降來達到凈水目的。過濾 適用范圍 用于分離難溶性固體與液體吸附 常用的吸附劑:活性炭,能吸附一些可溶性雜質,如色素和異味;吸附是物理變化蒸餾 利用液體沸點不同將液體分離的方法,是物理變化5、各種凈化方法除去的雜質的種類難溶性雜質 可溶性雜質 降低水的硬度沉淀 √ / /過濾 √ / /吸附 √ √ /蒸餾 √ √ √6、過濾實驗器材 實驗用品 鐵架臺、燒杯、玻璃棒、漏斗、濾紙儀器 鐵架臺、燒杯、玻璃棒、漏斗玻璃儀器 燒杯、玻璃棒、漏斗玻璃棒作用 引流操作要點 一貼 濾紙緊貼漏斗的內壁二低 濾紙的邊緣低于漏斗口漏斗內的液面低于濾紙的邊緣三靠 漏斗尖端的緊靠燒杯內壁引流時,玻璃棒下端輕靠在三層濾紙的一邊燒杯口緊靠玻璃棒濾液仍然渾濁 可能原因 傾倒液體時液面高于濾紙邊緣濾紙破損承接濾液的燒杯不干凈采取方法 檢查裝置,找出原因,更換濾紙,重新過濾7、軟水和硬水定義 硬水是含有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例:井水軟水是不含或含較少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例:開水硬水軟化的方法 實驗室——蒸餾、生活中——煮沸長期使用硬水的壞處 浪費肥皂,洗不干凈衣服;鍋爐容易結成水垢,浪費燃料,還易使管道變形甚至引起鍋爐爆炸。【易混易錯】(1)誤認為過濾、使用活性炭吸附可以將硬水軟化。過濾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雜質,不能除去可溶性雜質;活性炭可以吸附掉水中的一些可溶性雜質(色素或異味);兩種方法均不能使硬水軟化。硬水軟化的常用方法是加熱煮沸和蒸餾。(2)誤認為軟水是純凈物。 軟水是指不含或含較少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因此純水一定是軟水,軟水不一定為純水。 考向01 水資源的利用及其保護例1(2023·安徽)社會發展需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下列措施不利于人類發展與環境保護的是A.提高廢棄塑料的回收利用水平 B.長期大量施用同種磷肥C.加快CO2資源化利用研究 D.污水分級處理后再利用【答案】B【詳解】A、廢棄塑料會造成白色污染,提高廢棄塑料的回收利用水平,既能保護環境,又能節約資源,故A有利于人類發展與環境保護,不符合題意;B、長期大量施用同種磷肥,會造成土壤和水體污染,故B不利于人類發展與環境保護,符合題意;C、二氧化碳過量會導致溫室效應的加劇,加快 CO2 資源化利用研究,能有效減少CO2排放,又能緩解能源危機,故C有利于人類發展與環境保護,不符合題意;D、污水分級處理后再利用,既能節約用水,又能減少水體污染,故D有利于人類發展與環境保護,不符合題意;故選:B。【變式1-1】(2022·安徽)化學與環境保護、人體鍵康息息相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 天然氣是比較清潔的化石燃料 B. 研發高效低毒農藥有助于保障糧食安全C. 生活污水集中處理達標后排放 D. 蒸煮能完全清除霉變食物中有害物質【答案】D【詳解】A. 天然氣主要成分甲烷,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比較清潔的化石燃料。正確。B. 研發高效低毒農藥可以減少水與土壤污染,防治病蟲害,有助于保障糧食安全,正確。C. 生活污水集中處理達標后排放有助于減少水體污染,保護環境,正確。D. 霉變食物中的有害物質(如黃曲霉毒素),很多難以使用蒸煮等方法除去,錯誤。故選:D。【變式1-2】(2024·安徽)加快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建設美麗中國。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禁止使用化肥和農藥,防止水體污染B.推廣新能源汽車,減少汽車尾氣排放C.發展廢舊電池回收技術,促進資源循環利用D.提升石油化工水平,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答案】A【詳解】A、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防止水體污染。A錯誤;B、推廣新能源汽車,減少化石燃料使用,節約化石能源,減少汽車尾氣排放。B正確;C、發展廢舊電池回收技術,減少污染,保護環境,節約資源,促進資源循環利用。C正確;D、提升石油化工水平,充分利用二氧化碳,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實現綠色低碳轉型。D正確。綜上所述:選擇A。 考向02 水的凈化例2(2022·安徽)某實踐小組參觀本地礦泉水廠,該廠礦泉水含鈣、鉀等礦物質,其生產流程示意圖如下,回答下列問題。(1)礦泉水中的鈣、鉀指的是 (填“元素“或“單質”)。(2)活性炭過濾器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3)超濾是利用薄膜(僅允許小分子和離子通過)進行物質分離的技術。若水源中含有下列物質,推測該流程中“超濾”的主要作用是除去______(填字母序號)。A.難溶性大顆粒 B.可溶性無機鹽 C.可溶性高分子化合物(4)臭氧的化學式O3的微觀意義是 (寫出1點即可)。(5)生活中,你提倡飲用白開水還是礦泉水,理由是 。【答案】(1)元素 (2)吸附作用或除去水中的色素和異味 (3)C(4)1個臭氧分子或1個臭氧分子由3個氧原子構成(5)提倡飲用礦泉水,因為相對于白開水礦泉水更安全。或提倡飲用白開水,因為礦泉水需要額外包裝,浪費資源。合理即可。【詳解】(1)礦泉水中的鈣、鉀指的是元素,而非具體的存在形式。(2)活性炭過濾器中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起到吸附作用,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異味。(3)超濾是利用薄膜(僅允許小分子和離子通過)進行物質分離的技術,,可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無法通過,故選C。(4)化學式微觀上表示1個分子,也可以表示該分子的微觀構成。所以O3微觀上表示1個臭氧分子,1個臭氧分子由3個氧原子構成。(5)通過圖中可知,礦泉水中除去了可溶性高分子化合物,也有滅菌過程,且保留了人體需要的鈣、鉀等礦物質,相對于白開水礦泉水更安全。同時,白開水也能達到正常的飲用需求,礦泉水運輸等需要使用塑料包裝,生活中會造成資源浪費。合理即可。【變式2-1】(2023·安徽)化學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許多實際問題,下列實驗方案不能解決相應實際問題的是選項 實際問題 實驗方案區分硬水和軟水 取樣后加入肥皂水B 檢驗雨水是否為酸雨 取樣后滴加酚酞溶液C 區分蔗糖水和生理鹽水 取樣后測導電性D 檢驗NaCl溶液中是否含有 取樣后加入NaOH溶液【答案】B【詳解】A、區分硬水和軟水用肥皂水,產生較多泡沫的為軟水,產生較多浮渣的為硬水,故選項方案正確;B、無色酚酞遇酸不變色,故不能用酚酞檢驗雨水是否為酸性,選項方案不正確;C、生理鹽水中有自由移動的帶電粒子,具有導電性,而蔗糖水不能導電,故選項方案正確;D、檢驗NaCl溶液中是否含有 MgCl2可以用NaOH,根據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MgCl2能與NaOH反應產生白色沉淀,而NaCl不能與氫氧化鈉反應,故選項方案正確。故選B。【變式2-2】【新考法】(2024·安徽六安期末)如圖下列關于水的凈化說法錯誤的是A.水具有自凈能力,水體污染不需要治理B.明礬溶于水生成的膠狀物可吸附沉降雜質C.燒瓶中加入幾粒沸石可防止加熱時出現暴沸D.煮沸既可降低水的硬度又可以殺菌【答案】A【詳解】A、水具有自凈能力,但是水體污染超過了水的自凈能力,就需要治理水體污染,故A錯誤;B、明礬溶于水生成的膠狀物可吸附沉降雜質,故B正確;C、在進行水的蒸餾實驗中,燒瓶中需要加入幾粒沸石以防加熱時暴沸,故C正確;D、煮沸能使可溶性鈣鎂化合物形成沉淀,同時高溫能殺滅細菌病毒,則既可降低水的硬度又可以殺菌,故D正確。故選:A。考點二 水的組成1、電解水實驗實驗裝置 現象 解釋與結論通電后現象 兩電極端均產生氣泡,一段時間后,負極端氣體體積約為正極端氣體體積2倍 相同條件下,負極產生氣體較快較多用燃著的木條檢驗兩極氣體 正極端氣體讓小木條燃燒更旺,負極端氣體能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 正極端氣體具有助燃性負極端氣體具有可燃性實驗結論 水通電生成氫氣和氧氣,說明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H2O2H2↑+ O2↑注意事項 電源選擇直流電;水中加入硫酸鈉或氫氧化鈉的目的:增強水的導電性反思交流 實驗時正負極端產生的氣體體積比小于1:2的原因?氧氣不易溶于水,氫氣難溶于水;且氧氣可能和金屬電極發生反應。氣體體積比和質量比圖 氫氣氧氣的體積比約為2 : 1;質量比約為1 : 82、電解水的微觀解釋每個水分子在電流的作用下,分解成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每兩個氫原子組合形成一個氫分子,每兩個氧原子組合形成一個氧分子。結論: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3、物質的分類宏觀定義 微觀分析 舉例單質 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分子中只有一種原子 氫氣H2、氧氣O2、鐵Fe等化合物 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分子中有不同種原子 四氧化三鐵Fe3O4、氯化鈉NaCl等氧化物 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元素為氧元素的化合物 分子中含有兩種原子,其中一種是氧原子 水H2O、二氧化碳CO2、四氧化三鐵Fe3O4【易混易錯】(1)誤認為水中含有氫分子。水可用“H2O”表示,但不能把“H2O”中的“H2”錯誤地理解為氫分子。物質的分子構成通常用“原子”來描述。純凈物的分子中 不能有其他分子,水分子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H元素右下角的“2” 表示每個水分子含有2個氫原子,不可能含有其他分子。(2)誤認為含氧化合物就是氧化物。含氧化合物是指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組成元素可以是兩種,也 可以是兩種以上,但一定含有氧元素;而氧化物是指由兩種元素組成 且其中一種元素為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氧化合物與氧化物屬于包含關 系,即含氧化合物包含氧化物。 考向01 電解水實驗例1(2024·安徽合肥二模)勞動下列實驗設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A.證明水的組成 B.比較黃銅與純銅的硬度 C.測量空氣中O2含量 D.證明CO2與水反應【答案】C【詳解】A、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氫氣是由氫元素組成的,氧氣是由氧元素組成的,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可證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故A正確;B、將黃銅片和純銅片相互刻畫,純銅片上留下劃痕,說明黃銅片的硬度大,故B正確;B、木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裝置內氣壓變化不大,不能測量空氣中氧氣含量,故C錯誤;B、濕潤的紫色石蕊小花,放入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變紅色,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放入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不變紅色,可探究二氧化碳與水是否發生反應,故D正確。故選C【變式1-1】(2024·安徽亳州一模改編)2024年10月30日,搭載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九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10分鐘后,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人類探索太空永無止境。(1)液氫是神舟飛船的重要燃料,氫氣是理想的清潔能源但是儲存難度較大。儲氫分為物理儲氫和化學儲氫,前者包括高壓氣態、低溫液態、吸附等儲存方式。后者將氫氣轉化為其他化合物進行儲存。“液氨儲氫”的原理是氫氣與氮氣在一定條件下生成液氨,進行儲存。依據上文回答問題。①電解水制取氫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②“液氨儲氫”屬于______(填“物理”或“化學”)儲氫。【答案】①2H2O2H2↑+ O2↑ ②化學【詳解】(1)①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2H2O2H2↑+ O2↑,故填:22H2O2H2↑+ O2↑②“液氨儲氫”的原理是氫氣與氮氣在一定條件下生成液氨,進行儲存,故屬于化學儲氫,故填:化學。【變式1-2】【新考法】(2024·安徽宿州三模)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在學習電解水實驗時對水中增加的其他物質感到好奇。于是進行了如下探究,請回答有關問題。【資料提示】a.純水每十億個水分子中,只有約兩個水分子解離成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b.硫酸鈉、硫酸、氫氧化鈉、氯化鈉在水中易解離出離子。離子濃度越大,導電性越好。c.氯氣是淺綠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氣體,可溶于水。(1)圖1中的甲應該是電源的_________(填“正”或“負”)極,請寫出電解水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2)電解水時,通常要加入少量氫氧化鈉溶液或稀硫酸,其目的是_________。(3)從圖2中可以得出的結論有_________(答兩點)。【拓展探究】氯化鈉是否會增強水的導電性?【進行實驗】興趣小組同學用上圖1裝置做了以下探究。實驗 正極 負極I.蒸餾水通電 沒有氣泡 沒有氣泡Ⅱ.蒸餾水中加入足量氯化鈉,溶解后通電 產生明顯氣泡 產生明顯氣泡,比正極氣泡更多更快(4)結論:氯化鈉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增強水的導電性。【反思交流】(5)小組同學用燃著的木條檢驗兩電極上的氣體,發現負極氣體燃燒,火焰呈淡藍色,正極沒有看到小木條燃燒更旺的現象,卻聞到刺激性氣味,在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無色酚酞溶液,結果無色酚酞溶液變紅,請寫出氯化鈉溶液通電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實驗結論】電解水制氫氣時,不能加入氯化鈉,因為會產生氯氣導致收集到的氣體不純。【答案】(1)負 2H2O2H2↑+ O2↑ (2)增強水的導電性(3)相同條件下,電解水時加稀硫酸的導電性增強效果比較好相同條件下,所加物質的溶液濃度越大,導電性(或產生的氣體的速率等)不一定越好(或所加的物質溶液濃度在一定范圍內,濃度越大,導電性越好等)(4)能 (5)2NaCl + 2H2O 2NaOH + Cl2↑ +H2↑【解析】(1)電解水“正氧負氫,氧一氫二”,管a中氣體體積大,產生的是氫氣,則甲為電源的負極;水通電生成氫氣和氧氣,化學方程式2H2O2H2↑+ O2↑(2)由信息可知,硫酸鈉在水中易解離出鈉離子和硫酸根離子,通過陰陽離子運動,增強導電性;(3)分析圖2可知,幾種常見物質濃度在6mo1·1-1時,溶液導電性最好;圖中幾種物質中,導電率最高的是H2SO4,因此導電性最好的是H2SO4;相同條件下,所加物質的溶液濃度越大,導電性不一定越好或所加的物質溶液濃度在一定范圍內,濃度越大,導電性越好等;(4)加入氯化鈉后反應明顯變快,因此氯化鈉能增強水的導電性(5)負極氣體燃燒,火焰呈淡藍色,說明該氣體為氫氣;正極沒有看到小木條燃燒更旺的現象,說明正極產生的不是氧氣,聞到刺激性氣味,依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反應前有H、O、Na、CI元素,則生成的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是氣氣;在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無色酚酞溶液,結果無色酚酞溶液變紅,說明反應后的溶液呈堿性,依據質量守恒定律,可判斷含有氫氧化鈉,則氯化鈉和水在通電條件下反應生成氫氧化鈉、氫氣、氧氣,化學方程式為2NaCl + 2H2O 2NaOH + Cl2↑ +H2↑。 考向02 單質、化合物、氧化物例2(2023·安徽節選)近年來,我國載人航天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太空中,如何補充宇航員吸入的氧氣和處理呼出的二氧化碳氣體,是科學家需要解決的問題。在空間站中,利用太陽能電池板提供的電能,通過電解水制備氧氣,利用分子吸附技術,吸收航天員呼出的二氧化碳,同時利用艙內外壓強差實現二氧化碳的脫附,將其排入太空。我國神州十三號載人飛船座艙通過專用風機將座艙空氣引入凈化罐,利用無水氫氧化鋰吸收二氧化碳,凈化后的空氣再重新流回艙。(1)文中提到的氧化物有 (填化學式)(2)空間站內的空氣為 (填“混合物”或“純凈物”)。(3)宇航員呼出的氣體中除外,還含有 (填1種即可)。【答案】(1)CO2、H2O (2)混合物 (3)氮氣或氧氣或水蒸氣【詳解】(1)氧化物是指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文中提到的物質有O2、H2O、CO2和LiOH,其中CO2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屬于氧化物,H2O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屬于氧化物;(2)空間站內的空氣含有氮氣、二氧化碳、氧氣等多種物質,屬于混合物;(3)人類呼吸時把空氣中的氧氣轉化為二氧化碳,同時從體內帶出水蒸氣,人體呼出氣體和空氣中的氧氣、二氧化碳、水蒸氣含量不同;氮氣的含量基本不變,因為人體沒有吸收氮氣,呼出的氣體與吸入空氣相比,具有“兩多一少”的特點,即與吸入的空氣相比,二氧化碳、水蒸氣含量增加,氧氣含量減少,所以宇航員呼出的氣體中除 CO2外,還含有氧氣、氮氣、水蒸氣;【變式2-1】(2022·安徽)某自熱火鍋的發熱包成分標識如下圖。下列各組物質所屬類別正確的是項 A B C D物質 生石灰和苛性鈉 活性炭和碳酸鈉 苛性鈉和碳酸鈉 鐵粉和鋁粉類別 堿 含碳化合物 鹽 金屬單質成分生石灰、苛性鈉、鋁粉、活性炭、還原鐵粉、碳酸鈉【答案】D 【詳解】A、生石灰是氧化鈣,屬于金屬氧化物,苛性鈉是氫氧化鈉,屬于堿,故選項錯誤;B、活性炭是混合物,它是將木炭精加工后制得的,它的主要成分是碳單質,碳酸鈉是由鈉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含碳化合物,故選項錯誤;C、苛性鈉是氫氧化鈉,屬于堿,碳酸鈉是由金屬鈉離子和碳酸根離子組成的化合物,屬于鹽,故選項錯誤;D、鐵粉是由鐵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金屬單質,鋁粉是由鋁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金屬單質,故選項正確。故選:D。【變式2-2】【新考法】(2024·廣東廣州)杭州亞運會開幕式主火炬的燃料——“零碳甲醇(CH3OH)”備受矚目,這是全球首次對“零碳甲醇”的實踐應用。目前,該燃料已廣泛應用在船舶、汽車等領域。“零碳甲醇”是利用焦爐氣中的副產品氫氣和從工業尾氣中捕捉的二氧化碳在一種納米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得到的,其微觀示意圖如圖。有關該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A.反應物均為單質 B.丁的化學式為H2OC.參加反應的甲與乙的質量比為3∶1 D.反應前后“納米催化劑”的性質不變【答案】B【解析】A、反應物是氫氣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由碳、氧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是化合物,錯誤;B、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反應前后C、H、O 原子的數目分別為1、6、2。反應后丙中C、H、O原子的個數為1、4、1,則丁中有2H、1O,所以丁的化學式為H2O,正確;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所以參加反應的甲與乙的質量比為(2×3):44≠3:1,錯誤;D、“納米催化劑”是該反應的催化劑,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物理性質可能改變,錯誤;故選B。考點三 物質組成的表示1、化學式:用元素符號和數字的組合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化學式的意義 以H2O 為例宏觀上 表示某種物質 表示水這種物質表示某種物質的組成 表示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微觀上 表示一個分子 表示一個水分子表示一個分子的構成 表示一個水分子由一個氧原子和兩個氫原子構成2、化學式的書寫寫法 讀法 舉例單質 金屬、固態非金屬單質 直接用元素符號表示 讀元素名稱 鐵Fe;磷P、硫S、硅Si、碳C稀有氣體單質 直接用元素符號表示 讀“某氣” 氦氣He、氖氣Ne、氬氣Ar常見氣體單質 在元素符號右下角加數字 讀“某氣” 氫氣H2、氧氣O2、氮氣N2、氯氣Cl2化合物 氧化物 根據名稱或化合價書寫氧元素寫右邊正在前,負在后;化合價,標上頭;先約簡,再交叉;最后再要做檢查。 直接讀氧化某、幾氧化幾某 四氧化三鐵Fe3O4;五氧化二磷P2O5、氧化鋁Al2O3、H開頭 以H開頭,酸根結尾,以化合價確定角碼。 讀“某酸” 硫酸H2SO4、鹽酸HCl碳酸H2CO3OH結尾 以金屬元素開頭,OH結尾,以化合價確定角碼。 讀“氫氧化某” 氫氧化鈉NaOH、氫氧化鈣Ca(OH)2金屬元素開頭,酸根結尾 根據原子團化合價書寫,正價在前負價在后 讀“某化某”或“某酸某” NaCl氯化鈉、Na2CO3碳酸鈉 CuSO4硫酸銅3、化合價化合價的一般規律 (1)化合價由符號和數字兩部分組成(零價不需加正負號);書寫時缺一不可。(2)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為正價或負價;在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零。(3)在化合物中,既有正價元素又有負價元素,且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4)原子團的化合價 = 原子團中各元素的化合價的代數和。(5)同種元素在不同物質中可顯示不同的化合價;同種元素在同一物質中也可顯示不同的化合價化合價的表示 在元素符號正上方標出化合價。“+、-”號在前,數字在后。若數字為 1時,不能省略。常見化合價 一價鉀鈉氯氫銀,二價氧鈣鋇鎂鋅,三鋁四硅五氮磷,二三鐵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齊全,莫忘單質零價顯。負一硝酸氫氧根,負二硫酸碳酸根,正一價的是銨根。化合價和離子的關系 標示位置不同 化合價標示在正上方,如Mg,離子所帶的電荷標示在右上角,如Mg2+數字與符號的位置不同 正負號在前,數字在后數字“1”不能省略;數字在前,正負號在后數字“1”省略不寫相同點 數值相同,正負相同4、化學符號周圍的數字的意義含義 舉例元素符號前的數字 表示原子的個數 “2H”表示兩個氫原子化學式前面的數字 表示分子的個數 “2CO”表示一氧化碳分子離子符號符號前面的數字 表示離子的個數 “2H+”表示兩個氫離子元素符號正上方的數字 表示某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價 H表示氫元素的化合價為+1元素符號右上角的數字 表示離子所帶的電荷數 “O2-”表示氧離子帶兩個單位的正電荷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 表示一個分子中所含原子的個數 “H2O”表示每個水分子中含有兩個氫原子5、相對分子質量的相關計算相對分子質量 化學式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總和。(符號為Mr)相對分子質量與相對原子質量采用的是同一個標準,也是個比值,單位是“1”,一般不寫出。組成元素的質量比 (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在計算時要注意標清元素的順序。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元素的質量 ①元素的質量=化合物的質量×元素質量分數②元素的質量=混合物的質量×純度×元素質量分數 考向01 化學式與化合價例1(2022·安徽)硬鋁常用于制造火箭、飛機的外殼,鋁元素的相關信息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鋁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3 B.Al2O3中Al為+2價C.硬鋁的強度和硬度比鋁的大 D.鋁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答案】C【詳解】A. 元素周期表中最下方數字為相對原子質量,鋁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6.98。錯誤。B. 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0,氧化鋁中氧元素為-2價,所以鋁元素為+3價,錯誤。C.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組成它的純金屬硬度大。硬鋁是鋁的合金,強度和硬度比鋁的大,正確。D. 地殼中含量前5位的元素是氧硅鋁鐵鈣,所以氧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錯誤。故選:C。【變式1-1】(2023·安徽)Fe2O3中鐵元素化合價為 。【答案】+3【詳解】Fe2O3中氧元素化合價為-2價,設鐵元素化合價為x,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2x-2×3=0,得出x=+3【變式1-2】(2024·安徽)端午時節,粽葉飄香。粽葉中的異葒草苷(C21H20O11)具有抗菌、抗病毒、增強免疫力等作用。下列關于異葒草昔的說法錯誤的是A.屬于有機物 B.由52個原子構成C.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D.有益于人體健康【答案】B【詳解】A、根據異葒草苷化學式可知,異葒草苷含碳化合物,屬于有機物,說法正確, 不符合題意;B、異葒草苷是由異葒草苷分子構成,1個異葒草苷分子是由21個碳原子、20個氫原子和11個氧原子構成,總共是21+20+11=52個原子,說法錯誤,符合題意;C、根據異葒草苷化學式可知,異葒草苷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說法正確, 不符合題意;D、題目中提到異葒草苷具有抗菌、抗病毒、增強免疫力等作用,有益于人體健康,說法正確, 不符合題意。故選B。 考向02 物質組成的定量表示例2(2023·安徽)“贈人玫瑰,手留余香”,玫瑰中大馬酮(化學式為)是其香味的來源。下列有關大馬酮的說法,正確的是A.一個分子含有9個 B.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3:18C.屬于無機物 D.分子在不斷運動【答案】D【詳解】A、大馬酮是由大馬酮分子構成的,一個大馬酮分子中含有13個碳原子、18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故A說法錯誤;B、大馬酮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2×13):(1×18)≠13:18,故B說法錯誤;C、大馬酮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物,故C說法錯誤;D、由于大馬酮分子在不斷運動,向四周擴散,使人們聞到香味,故D說法正確;故選D。【變式2-1】(2021·安徽)疫情防控期間用到一種免洗手消毒凝膠,其中含有正丙醇(化學式為C3H8O)。下列有關正丙醇的說法,正確的是A.屬于無機物 B.一個分子含12個原子C.相對分子質量為60g D.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3:8【答案】B【詳解】A、正丙醇含碳元素,屬于有機物,不符合題意;B、每個正丙醇分子含3個碳原子、8個氫原子、1個氧原子共12個原子,符合題意;C、正丙醇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2×3+8+16=60,相對分子質量是一個比值,單位為“1”,常省略不寫,不符合題意;D、正丙醇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2×3):8=9:2,不符合題意。故選B。【變式2-2】【新考法】(2024·廣州)蔗糖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劑,其化學式為C12H22O11。下列關于蔗糖的說法正確的是A.屬于無機化合物B.C、H、O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2:22:11C.1個蔗糖分子中含有11個水分子D.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答案】D【詳解】A、由蔗糖的化學式C12H22O11可知,它是一種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物,故選項說法錯誤;B、蔗糖中碳、氫、氧的質量比=(12×12):(1×22):(16×11)=72:11:88≠12:22:11,故選項說法錯誤;C、由蔗糖的化學式C12H22O11可知,蔗糖是由蔗糖分子構成的,一個蔗糖分子是由12個碳原子、22個氫原子和11個氧原子構成的,蔗糖分子中不含水分子,故選項說法錯誤;D、蔗糖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D。實驗活動02 水的組成及變化的探究1、人類對水的認識歷經了不懈的探索。(1)18世紀,科學家將制得的氫氣點燃,觀察到氫氣燃燒時火焰呈___________色,并證明了生成物為水,但他們并不知道可燃物燃燒是與氧氣發生反應。根據當時的認識和實驗,所能獲得的結論用現在的語言可表達為“水中含___________(元素符號)”。(2)氧氣的發現解釋了燃燒的本質,進而揭示了水不是一種單質。①氧氣在空氣中的體積分數約為___________。②氫氣在空氣、氧氣中都能燃燒,通過___________(填基本反應類型)生成水。③從實驗設計的嚴謹性出發,若要證明“水的元素組成”,應使氫氣在___________(選填“空氣”或“氧氣”)中燃燒。(3)電解水實驗也能證明水的組成,電解時每生成32g氧氣的同時,生成___________g氫氣。(4)經大量實驗最終確認了水的化學式是H2O。某課題組通過實驗將水分解成了一種化合物Y和H2,欲根據該實驗相關物質的數據確定Y中各原子的個數比,需獲取的數據有___________。【答案】(1)淡藍H(2)21% 化合反應 氧氣(3)4(4)消耗水的質量,生成H,的質量、Y的質量(答2點,合理即可)【詳解】(1)氫氣燃燒火焰呈淡藍色;氫氣燃燒生成水,氫氣是由氫元素組成,故水中含有氫元素,符號為:H;(2)田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約為21%;②氫氣燃燒是氫氣與氧氣反應生成水的過程,反應符合多變一,屬于化合反應;③因為空氣中含有水蒸氣,從實驗設計的嚴謹性出發,要證明“水的元素組成”,應使氫氣在氧氣中燃燒;(3) 氧氣的相對分子質量為32,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水中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8,故產生氫氣和氧氣的物質的量比為1:8,故產生氫氣為4g;(3)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該化合物含有氫、氧兩者元素,確定Y中各原子的個數比,可先求出Y中氫氧元素的質量比,再根據質量比等于相對原子質量乘個數比,確定出原子個數比,所以需要知道水的質量和氫氣質量,根據水的質量求出水中氫、氧元素的質量,然后用水中氫元素質量減去氫氣質量就等于Y中氫元素質量,水中氧元素質量等于Y中氧元素質量。(合理即可) 2、利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探究水的組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玻璃管a中收集到的氣體為氫氣B.反應生成氫氣和氧氣的質量比為2:1C.實驗中電能轉化為化學能D.實驗證明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答案】B【詳解】A、由電解水實驗結論“正氧負氫、氫二氧一”可知,a管與電源的負極相連,產生的是氫氣,故選項說法正確;B、該實驗生成氫氣與氧氣的體積比(而不是質量比)為2:1,故選項說法錯誤;C、該變化消耗電能,是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的過程,故選項說法正確;D、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證明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B。 3、我國科學家發明的無淡化海水直接電解制氫技術,利用防水透氣膜將海水和電解槽隔離開,從根本上解決了海水雜質離子對設備的腐蝕問題,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 法中不正確的是A.理論上,該設備制得氫氣與氧氣的質量比為1:8B.防水透氣膜選擇性允許氣態的水分子透過B.電解槽中a電極與電源的負極相連D.電解槽中的氫氧化鉀可增強水的導電能力【答案】C【詳解】A、根據電解水的方程式,每36份質量的水通電生成4份質量的氫氣和32份質量的氧氣,因此氫氣和氧氣的質量比為4:32,即18,選項正確;B、根據示意圖,氣態的水分子可通過防水透氣膜,選項正確;C、電解水正負極分別產生的氣體是氧氣和氫氣。正極產生的是氧氣,負極產生的是氫氣。a電極產生的氣體是氧氣,a電極與電源的正極相連,選項錯誤;D、在電解過程中,純水的電離度較低,導電能力差,因此需要加入氫氧化鉀、氫氧化鈉等電解質來提高導電性。選項正確。故選C。4、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突飛猛進,為載人空間站的建立奠定了堅實基礎。空間站里宇航員呼吸消耗O2,產生CO2,可用如下方法處理CO2:第①步,利用固態胺系統對CO2進行吸收與濃縮 第②步,第③步,,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第②步反應前后碳元素的化合價不變B.電解水正、負兩極得到的氣體質量比為8∶1C.電解水得到的H2可以循環利用D.該方法能夠實現氧氣的再生【詳解】A、第②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化合物中元素正負化合價之和為零,反應前C02中O顯-2價,設C的化合價為x,則x+(-2)x2=0,解得x=+4;反應后CH4中H顯+1價,設C的化合價為y,則y+(+1)x4-0,解得y=-4,所以反應前后碳元素的化合價發生改變,A選項錯誤;B、第③步電解水的化學方程式為,正極產生氧氣、負極產生氫氣,正、負兩極得到的氣體質量比為(32):(2x2)=8:1,B選項正確;C、第③步電解水得到的H2可以作為第②步反應的原料,所以電解水得到的H2可以循環利用,C選項正確;D、宇航員呼吸消耗O2,產生CO2,經過題中①②③步處理CO2,最終得到O2,實現了氧氣的再生,D選項正確故選:A。5、如圖為H2O的轉化和利用。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轉化①中水分子間的空隙變大B.轉化②中產生O2、H2的體積比為2:1C.轉化③為置換反應D.轉化④是自然界中無機物向有機物的轉化【答案】B【詳解】A、轉化①中水加熱變為水蒸氣,水由液態變為氣態,水分子間的空隙變大,不符合題意;B、轉化2中水通電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生成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約為2:1,符合題意;C、轉化③為碳和水在高溫下反應生成一氧化碳和氫氣,該反應符合“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不符合題意;D、轉化④為二氧化碳和水在光和葉綠素的作用下反應生成葡萄糖和氧氣,該反應是光合作用的反應,二氧化碳、水屬于無機物葡萄糖含碳元素,屬于有機物,故轉化④是自然界中無機物向有機物的轉化,不符合題意。故選B。跨學科實踐03 水質檢測及自制凈水器任務一:了解生活用水的標準我國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2022年3月15日國家發布、執行GB 5749-2022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標準》關注感官指標、消毒副產物(如具有致癌、致畸、致突變風險的消毒副產物)、鎘、鉛、汞等重金屬及化學殘留等。對提升我國飲用水水質、保障飲用水水質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生活用水衛生標準》中規定了水質必須在感官形狀和一般化學指標等方面均達標方可成為生活引用水。(1)感官性狀和一般化學指標中有一項要求為不得含有肉眼可見物,水應澄清透明。為達到此要求,凈化水時,可以通過加入混凝劑凝聚、沉降,然后通過過濾以及活性炭的 實現。(2)文中涉及鎘、鉛、汞等指標,這里的'鎘、鉛、汞”指的是 (填“分子”“原子”或“元素”)任務二:水質檢測 同學們積極實踐,在老師指導下開展了一系列的實踐活動。(3)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勝利舉辦得益于人工造雪技術的使用,冬奧會結束,冰雪消融,這些水回到事先準備的蓄水系統,被重新利用到其他領域,不斷的循環轉化。同學們在老師的鼓勵下,嘗試利用所學知識設計了下圖所示的雪融水凈化方案。操作①中用到的玻璃儀器除燒杯、漏斗外,還缺少一種儀器,該儀器的作用是________;操作②主要是除去異味和一些可溶性雜質,應加入的物質是________;操作③的名稱是________。任務三:動手制作準備材料:塑料瓶、細砂、小卵石、活性炭、棉花、紗布如圖所示凈水器。(5)根據方案中的裝置,用小刀去掉飲料瓶瓶底,倒放,在飲料瓶中依次放入小卵石、_____________、棉花,每種物質間用紗布隔開,每放一層都稍稍壓實。瓶蓋上打孔,插入一段吸管,將河水從凈水器上方倒入,在下方放一個燒杯。【觀察現象】吸管處有水流下,接在燒杯中的水無色、透明。【反思評價】(6)河水通過小卵石、細沙、棉花的過程相當于實驗操作中的______。(7)為使凈水效果更好,你的建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一條)。【答案】(1)吸附作用 (2)元素 (3) 引流 活性炭 蒸餾(4)細沙、活性炭;(5)過濾;(6)將出水口留小一點(或水流慢一點)【詳解】(1)感官性狀和一般化學指標中有一項要求為不得含有肉眼可見物,水應澄清透明。為達到此要求,凈化水時,可以通過加入混凝劑凝聚、沉降,然后通過過濾除去難溶性雜質,再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水中的顏色和異味實現。(2) 文中涉及鎘、鉛、汞等指標,這里的'鎘、鉛、汞”指的是溶解在水中的可溶性雜質,所以是元素。(3)操作①可以將固體和液體分離,為過濾操作,過濾過程中除燒杯、漏斗外,還需用玻璃棒引流,使液體沿玻璃棒流入過濾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異味,故操作②加入的物質為活性炭;操作③能得到蒸餾水,故操作為蒸餾;(4)根據方案中的凈水原理除去雜質的順序為:較大顆粒的的難溶性雜質、較小顆粒的難溶性雜質、顏色、異味,所得水為無色透明的,進行的操作為過濾、吸附,因此需要用到的器材有小卵石、細沙和活性炭。(5)小卵石、細沙、棉花在操作中是過濾作用,除去難溶性雜質。(6)操作中凈水的效果更好,除去雜質更充分,可通過降低水流速度,使待凈化的水樣停留時間更長來達到效果,如將出水口留小一點等,合理即可。1、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關水體保護的措施不正確的是A.推廣使用無磷洗衣粉 B.合理使用化肥、農藥C.排放未經處理的工業廢水 D.對水源地的水體進行嚴格保護【答案】C【詳解】A、推廣使用無磷洗衣粉,可以減少水體富營養化,減少“水華”現象的發生,不符合題意;B、合理使用化肥、農藥,可以減少污染,保護水資源,不符合題意;B、排放未經處理的工業廢水,會污染水源,應處理達標后排放,符合題意;B、對水源地的水體進行嚴格保護,可以減少污染,保護水資源,不符合題意。故選C。2、下表對物質的名稱、化學式、類別、用途整理歸納都正確的一項是選項 名稱 化學式 類別 用途A 硫酸 HSO4 酸 可用于金屬除銹B 一氧化碳 CO 氧化物 可用于冶金工業C 碳酸氫鈉 NaHCO3 堿 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癥D 氫氧化鈣 Ca(OH)2 鹽 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答案】B【詳解】A、硫酸中氫元素顯+1價,硫酸根離子顯-2價,化學式為:H2SO4,硫酸是電離時產生的陽離子都是氫離子的化合物,屬于酸,硫酸能與金屬氧化物反應,可用于金屬除銹,不符合題意;B、一氧化碳中碳元素顯+2價,氧元素顯-2價,化學式為:CO,一氧化碳是由C、O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屬于氧化物,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可用于冶煉金屬,符合題意;C、碳酸氫鈉中鈉元素顯+1價,碳酸氫根離子顯-1價,化學式為:NaHCO3,碳酸氫鈉是由鈉離子和碳酸氫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屬于鹽,碳酸氫鈉能與胃酸中的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不符合題意;D、氫氧化鈣中鈣元素顯+2價,氫氧根離子顯-1價,化學式為:Ca(OH)2,氫氧化鈣是電離時產生的陰離子都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屬于堿,氫氧化鈣顯堿性,能與酸性物質反應,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不符合題意。故選B。3、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結合下圖有關實驗,回答問題。(1)過濾操作中儀器a的名稱是 ;(2)水電解器的b玻璃管中產生的氣體是 (填化學式);(3)從安全角度考慮,在點燃氫氣前,一定要檢驗氫氣的 ;(4)將鋁片與鋁合金互相刻劃,可證明鋁合金的硬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鋁片的硬度。【答案】(1)鐵架臺 (2)氧氣/O2 (3)純度(4)大于【詳解】(1)過濾操作中儀器a的名稱是鐵架臺;(2)水通電時,負極產生氫氣,正極產生氧氣,體積比為2:1,b玻璃管與電源的正極相連,產生的氣體是氧氣(或O2);(3)氫氣是一種可燃性氣體,如果氫氣不純,其中混有氧氣等其他氣體,在點燃或加熱時,可能會發生爆炸,在點燃氫氣前,一定要檢驗氫氣的純度;(4)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組成純金屬的硬度,鋁片與鋁合金互相刻畫,可證明鋁合金的硬度大于鋁片的硬度。4、《本草綱目》記載:“三七近時始出,南人軍中,用為金瘡要藥,云有奇功”。三七中止血的活性成分主要是三七氨酸(C5H8N2O5),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三七氨酸屬于有機物B.三七氨酸中含有氮分子C.三七氨酸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D.三七氨酸分子中碳原子和氫原子的個數比為5:8【答案】B【詳解】A、三七氨酸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物,故正確;B、三七氨酸是由三七氨酸分子構成的,不含有氮分子,故錯誤;C、三七氨酸中碳、氫、氮、氧四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2x5):(1x8):(14x2):(16x5)=15:2:7:20,其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故正確;D、三七氨酸是由三七氨酸分子構成的,一個三七氨酸分子中含有5個碳原子、8個氫原子、2個氮原子和5個氧原子,則三七氨酸分子中碳原子和氫原子的個數比為5:8,故正確;故選B。5、構建化學基本觀念是學好化學的基礎。下列認識錯誤的是A.元素觀: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B.分類觀:H2O和Al2O3均是氧化物C.守恒觀:1 g碳與1 g氧氣充分反應,生成2 g二氧化碳D.轉化觀: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生成,其本質是原子的重新組合【答案】C【解析】A.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較少數量的元素組成了復雜多樣的物質,A正確;B.氧化物是指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H2O和Al2O3均是氧化物,B正確;C.碳和氧氣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C + O2 CO2,參加反應的碳和氧氣質量比是12∶32 = 3∶8,1g碳和1g氧氣充分反應,碳過量,則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小于2g,C錯誤;D.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生成,其本質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D正確。故選C1.近年來,我省各地新增許多公園。公園里空氣清新,水凈草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最高 B.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C.清澈透明的湖水是純水 D.大水漫灌比滴灌更節水【答案】B【解析】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約為 21%,氮氣的體積分數約為 78%,空氣中氮氣的含量最高,而不是氧氣,A錯誤;空氣中的各種成分作為原料廣泛用于化工、煉鋼、石油加工、運輸、電光 源等領域,是人類生產活動的重要資源,B正確;清澈透明的湖水中含有溶解的物質、微生物、懸浮物等雜質,清澈透明的湖水是由多種物質組成,屬于混合物,不是純水,C錯誤;大水漫灌是指將大量的水直接澆灌在農田或其他區域上,很多水可能會蒸發、流失或滲透到地下,滴灌是一種更加節水的灌溉方式,它通過滴頭將水緩慢地滴入植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減少了水的蒸發和流失,D錯誤。2.某同學自制的簡易凈水器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B.該裝置可除去泥沙等難溶性雜質C.該裝置凈水過程發生了化學變化D.河水經該裝置凈化后仍是混合物【答案】C【解析】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A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小卵石、石英砂等能起到過濾作用,可除去泥沙等難溶性雜質,B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整個過程主要是過濾和吸附,只是除去了固體雜質、色素和異味,沒有新物質生成,發生的不是化學變化,C說法錯誤,符合題意;河水經該裝置凈化后,只是除去了固體雜質、色素和異味,仍含有其他可溶性物質等,仍是混合物,D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2、“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我們應弘揚水之德,善用水之益。化學興趣小組開展以“水的凈化”為主題的項目式學習。任務一:咨詢水處理過程【咨詢專家】同學們通過數字化平臺,向水處理專家進行咨詢。專家介紹了兩種水處理技術:①常規處理技術:天然水→加絮凝劑反應沉淀→過濾后加活性炭→加消毒劑→自來水。(1)其中活性炭起 作用。②高分子膜分離技術任務二:探究水處理中的消毒劑【查閱資料】①Cl2通入H2O中,形成氯水,Cl2與H2O反應生成次氯酸(HClO)和HCl。②次氯酸(HClO)具有強氧化性,可消毒殺菌。③次氯酸(HClO)不穩定,見光易分解。【提出問題】久置的氯水是否可以用于消毒殺菌?【進行實驗】在教師的指導下,同學們設計實驗方案,利用左下圖裝置探究新制氯水在光照下溶液的pH、氯離子濃度隨時間的變化,通過實驗,最終獲得如下圖(1)(2)所示數據。【數據處理】(2)通過圖(1)(2)數據分析,氯水在光照下pH變小的原因是HClO見光分解生成了 ,使溶液酸性增強。【得出結論】(3)通過討論,同學們得出的結論是 。【分享交流】(4)若將Cl2通入水中,再加入NaOH溶液,可制得一種新的消毒劑。其中次氯酸(HClO)與NaOH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任務三:自制純凈水【設計制作】通過查閱資料,同學們設計如下圖所示裝置對自來水再次凈化獲得純凈水。(5)當自來水通過上圖所示陽、陰離子交換柱后,與通入前相比,水分子數目將增多,簡述其理由。 。【答案】(1)吸附(2)鹽酸/HCl/氯化氫(3)久置的氯水不可以用于消毒殺菌(4)HClO + NaOH = NaClO + H2O(5)自來水中的OH-和H+結合生成了水分子【解析】(1)活性炭結構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故其中活性炭起吸附作用,可吸附色素和異味;(2)圖(1)中氯水的pH逐漸減小,酸性逐漸增強,圖(2)中氯離子的濃度逐漸增大,故通過圖(1)(2)數據分析,氯水在光照下pH變小的原因是HClO見光分解生成了酸性更強的鹽酸(HCl),使溶液酸性增強;(3)根據提出問題:久置的氯水是否可以用于消毒殺菌;次氯酸(HClO)具有強氧化性,可消毒殺菌,而次氯酸(HClO)不穩定,見光易分解,根據圖示可知,次氯酸分解生成氯化氫,所以可得出的結論為久置的氯水不可以用于消毒殺菌;(4)氫氧化鈉和次氯酸反應生成次氯酸鈉和水,化學方程式為HClO + NaOH = NaClO + H2O;(5)當自來水通過上圖所示陽、陰離子交換柱后,與通入前相比,水分子數目將增多,是因為自來水中的OH-和H+結合生成了水分子,導致水分子數目增多。3.如圖是電解水反應的微觀示意圖。據此判斷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甲中微粒能保持水的化學性質B.乙中微粒在化學變化過程中沒有發生改變C.丙中的物質屬于混合物D.丙中氫氣和氧氣的質量比為2∶1【答案】D【解析】甲為水,甲中的微粒為水分子,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水分子能保持水的化學性質,故A說法正確;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不變,乙中微粒為氫原子和氧原子,在化學變化過程中沒有發生改變,故B說法正確;丙中的物質為氫氣和氧氣,是由兩種物質組成的,屬于混合物,故C說法正確;水通電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2 H2O 2 H2↑ + O2↑,則丙中氫氣和氧氣的質量比為4∶32=1∶8,故D說法錯誤。4.做電解水實驗時,加入少量硫酸鈉可以增強水的導電性。請用化學用語填空:(1)4個氧原子 。(2)鈉離子 。(3)硫酸鈉中硫元素的化合價 。(4)電解水的化學方程式為 。【答案】(1)4O(2)Na+(3)(4)2 H2O 2 H2↑ + O2↑【解析】(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所以4個氧原子可表示為:4O;(2)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故鈉離子可表示為:Na+;(3)元素化合價的表示方法:確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標出的元素的化合價,然后在其化學式該元素的上方用正負號和數字表示,正負號在前,數字在后,所以硫酸鈉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6,故可表示為:;(4)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 H2O 2 H2↑ + O2↑。5.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下列符號表達正確的是A.2個氫原子:H2 B.2個鐵離子:2 Fe2+C.2個水分子:2 H2O D.高錳酸鉀:K2MnO4【答案】C【解析】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2個氫原子表示為2H,故A錯誤;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離子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2個鐵離子表示為2Fe3+,故B錯誤;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字。2個水分子表示為2H2O,故C正確;高錳酸鉀是由顯+1價的鉀元素和顯-1價的高錳酸根組成,其化學式為KMnO4,K2MnO4為錳酸鉀的化學式,故D錯誤。6.“糖醋鯉魚”是一道傳統名菜,其烹飪過程中用到了黃酒和食醋。黃酒中的乙醇與食醋中的乙酸發生反應生成乙酸乙酯(C4H8O2),使烹飪出的菜品別具香味。下列關于乙酸乙酯的說法正確的是A.乙酸乙酯屬于氧化物B.乙酸乙酯由4個碳原子、8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C.乙酸乙酯的相對分子質量是88 gD.乙酸乙酯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6∶1∶4【答案】D【解析】氧化物是指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根據乙酸乙酯(C4H8O2)的化學式可知,乙酸乙酯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不屬于氧化物,A項錯誤;乙酸乙酯由乙酸乙酯分子構成的,一個乙酸乙酯分子由4個碳原子、8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B項錯誤;乙酸乙酯的相對分子質量是12×4+1×8+16×2=88,相對分子質量的單位是“1”,不是“g”,通常省略,C項錯誤;乙酸乙酯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是(12×4)∶(1×8)∶(16×2)=6∶1∶4,D項正確。+2+1+2+1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