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1坐標法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1.理解實數與數軸上的點的!一一對應關系、 2.探索并掌握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兩點間的距離公式和中點坐標公式、 3.通過對兩點間距離和中點坐標公式的探索,進一步體會坐標法在解決幾何問題中的優越性 重點:兩點間的距離公式和中點坐標公式 難點:坐標法在解決幾何問題中的運用知識點01數軸上的基本公式如果數軸上點A(x1),B(x2),線段AB的中點為M(x),則(1)向量的坐標為x2-x1;(2)|AB|=||=|x2-x1|;(3)x=.【即學即練1】(20-21高一·全國·課后作業)在數軸上,已知,,則 ;的中點的坐標為 .【答案】 4 1【分析】利用數軸上的距離公式和中點公式,即得解【詳解】由題意,,的中點的坐標為故答案為:4,1【即學即練2】(20-21高一上·西藏昌都·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M在第四象限,到x軸 y軸的距離分別為6 4,則點M的坐標為( )A. B. C. D.【答案】A【解析】已知點M在第四象限內,那么橫坐標大于0,縱坐標小于0,進而根據到坐標軸的距離判斷坐標.【詳解】因為點M在第四象限,所以其橫、縱坐標分別為正數、負數,又因為點M到x軸的距離為6,到y軸的距離為4,所以點M的坐標為(4,-6) .知識點02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基本公式已知A(x1,y1),B(x2,y2)是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兩點,M(x,y)是線段AB的中點,則(1)=(x2-x1,y2-y1);(2)=(3)x=,y=【即學即練3】(22-23高一下·北京·期中)已知點,,則線段中點的坐標為 .【答案】【分析】利用中點坐標公式直接求解作答.【詳解】點,,所以線段中點的坐標為.故答案為:【即學即練4】(20-21高二上·上海·課后作業)已知的頂點和重心,則上的中點坐標是 .【答案】【分析】根據中點坐標公式以及重心坐標公式求得結果.【詳解】設,則由重心坐標公式得再由中點坐標公式得上的中點坐標是故答案為:【點睛】本題考查中點坐標公式以及重心坐標公式,考查基本分析求解能力,屬基礎題.難點:含參問題示例1:(23-24高二上·全國·單元測試)已知不同的兩點關于點對稱,則ab .【答案】【分析】由點對稱,應用中點公式列方程組求出參數,即可得結果.【詳解】由題意知,即,解得,故.故答案為:【題型1:兩點間的距離公式】例1.(21-22高二·全國·課后作業)已知數軸上,求這兩點之間的距離以及它們的中點坐標.【答案】12;(4)【分析】根據數軸上表示的點的幾何意義直接求得答案.【詳解】數軸上兩點之間的距離為 ,它們的中點坐標為 ,故中點坐標為(4).變式1.(21-22高二·全國·課后作業)已知數軸上的點P到的距離是它到的距離的2倍,求點P的坐標.【答案】或【分析】設點,可得,求解即可【詳解】由題意,設點故即解得:或故點P的坐標為或變式2.(20-21高一·全國·課后作業)已知數軸上,,且,求x的值.【答案】2【分析】根據數軸上兩點數量的坐標表示,即可求解.【詳解】因為數軸上,且,所以,解得:.變式3.(18-19高一·全國·課后作業)已知數軸上四點A,B,C,D的坐標分別是-4,-2,c,d.(1)若,求c的值;(2)若,求d的值;(3)若,求證:.【答案】(1);(2)或;(3)見解析【分析】(1)由,根據向量的坐標運算,得到,即可求解;(2)由,得到,即可求解;(3)由,,,得到,分別求得和的坐標,即可求解.【詳解】由題意,數軸上四點A,B,C,D的坐標分別是-4,-2,c,d,(1)因為,所以,解得.(2)因為,所以,即或,解得或.(3)因為,,,所以,即,所以,所以,所以.【點睛】本題主要考查了數軸上向量的坐標表示與運算,以及向量模的計算,其中解答中熟記數軸上向量的坐標表示與運算法則是解答的關鍵,著重考查了計算能力,屬于基礎題.變式4.(18-19高一·全國·課后作業)已知數軸上兩點A,B的坐標分別為,,根據下列條件,分別求點A的坐標.(1),的坐標為-3;(2),.【答案】(1);(2)或【分析】(1)由向量的坐標為,即可求解;(2)由,即可求解.【詳解】由題意,數軸上兩點A,B的坐標分別為,,(1)由向量的坐標為,所以.(2)由,解得或.【點睛】本題主要考查了數軸上向量的坐標表示與運算,以及向量模的計算,其中解答中熟記數軸上向量的坐標表示與運算法則是解答的關鍵,著重考查了計算能力,屬于基礎題.變式5.(18-19高一·全國·課后作業)已知數軸上兩點A,B的坐標分別是-4,-1,則( )A.-3 B.3 C.6 D.-6【答案】C【分析】根據數軸上向量的坐標表示,求得向量的坐標,即可求解.【詳解】由題意,.故選:B.【點睛】本題主要考查了數軸上向量的坐標表示與運算,其中解答中熟記數軸上向量的坐標表示與運算法則是解答的關鍵,著重考查了計算能力,屬于基礎題.變式6.(18-19高一·全國·課后作業)已知A,B,C三點在數軸上,且點B的坐標為3,,,則點C的坐標為 .【答案】-4或或6或10【分析】設A,C的坐標分別為,,根據數軸上向量的坐標運算,列出方程,即可求解.【詳解】由題意,設A,C的坐標分別為,,則或,∴或,∴,或,或,或,解得或或或.故答案為:-4或或6或10【點睛】本題主要考查了數軸上向量的坐標表示與運算,其中解答中熟記數軸上向量的坐標表示與運算法則是解答的關鍵,著重考查了計算能力,屬于基礎題.【方法技巧與總結】對兩點間距離公式的幾點說明(1)公式中,點A,B的位置沒有先后之分,即距離公式還可以寫為|AB|=(2)坐標平面內的兩點間的距離公式是數軸上兩點間的距離公式的推廣.(3)若B點為原點,則AB=|OA|=(4)若A,B兩點在x軸上,或在與x軸平行的直線上,此時AB|=|x2-x1|(5)若A,B兩點在y軸上,或在與y軸平行的直線上,此時AB|=|y2-y1|【題型2:中點坐標公式的應用】例2.(18-19高一·全國·課后作業)已知A,B都是數軸上的點,,,則的坐標為A.17 B.1 C.-1 D.-17【答案】C【分析】先求得的坐標為,向量的坐標為,進而可求解的坐標,得到答案.【詳解】由題意,可得的坐標為,向量的坐標為,所以向量的坐標為.故選:B.【點睛】本題主要考查了數軸上向量的坐標表示與運算,其中解答中熟記數軸上向量的坐標表示與運算法則是解答的關鍵,著重考查了計算能力,屬于基礎題.變式1.(23-24高二上·安徽安慶·階段練習)如圖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以,,為頂點構造平行四邊形,下列各點中不能作為平行四邊形頂點坐標的是( )A. B. C. D.【答案】A【分析】根據平行四邊形的對稱性,利用中點坐標公式進行求解即可.【詳解】設第四個頂點為,當是對角線時,則有,當是對角線時,則有,當是對角線時,則有,變式2.(20-21高二·全國·課后作業)已知,,則線段AB的中點坐標為( )A. B. C. D.【答案】A【分析】利用中點坐標公式即可求解.【詳解】由,,利用中點坐標可知,線段AB的中點坐標,即..變式3.(21-22高二上·河北邢臺·階段練習)已知線段的端點及中點,則點的坐標( )A. B. C. D.【答案】C【分析】利用中點坐標公式計算即可.【詳解】設 ,的端點及中點,則 ,解得:,故點的坐標為..變式4.(20-21高一上·北京房山·期末)已知,,則線段中點的坐標為( )A. B. C. D.【答案】A【解析】利用中點坐標公式即可求解.【詳解】由,,則線段中點的坐標為.變式5.(21-22高二上·河北衡水·階段練習)已知點(0,2)是點(-2,b)與點(2,4)的對稱中心,則b= .【答案】0【分析】由中心對稱的含義即得.【詳解】∵點(0,2)是點(-2,b)與點(2,4)的對稱中心,∴b+4=2×2,即b=0.故答案為:0.變式6.(20-21高二·全國·課后作業)已知三邊AB,BC,CA的中點分別為,,,則頂點A的坐標為 .【答案】【分析】利用中點坐標公式即可求解.【詳解】設,,,因為三邊AB,BC,CA的中點分別為,,,由中點坐標公式可得,,,解得,,,故頂點A的坐標為.故答案為:.變式7.(20-21高一·全國·課后作業)若,是平行四邊形的兩個頂點,與交于點,則C,D的坐標分別為 .【答案】/,【分析】利用為的中點,以及中點坐標公式,即得解【詳解】由題意,為的中點,不妨設由中點坐標公式:,即,即故答案為:,變式8.(23-24高二下·全國·課后作業)已知的三個頂點坐標分別為,求D點坐標.【答案】【分析】根據平行四邊形的圖像性質,平行四邊形對角線互相平分及中點坐標公式進行求解即可.【詳解】設,在的三個頂點坐標分別為,根據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評分,可得,解得,所以D點的坐標是.【方法技巧與總結】中點公式的兩個應用(1)知二求一.從公式上看,只要知道公式等號兩邊的任意兩個量,可求第三個量.(2)從圖象上看,只要知道圖象上任意的兩點,可求第三個點.一、單選題1.(22-23高二上·江蘇連云港·期中)已知點,則線段AB的中點坐標為( )A. B. C. D.【答案】A【分析】利用兩點的中點坐標公式求出答案.【詳解】由題意得:線段AB的中點坐標為,即..2.(2020高三·全國·專題練習)點關于點的對稱點為( )A. B.C. D.【答案】A【解析】設,則由中點坐標公式可得,,解出,從而可得點的坐標【詳解】設,則,,∴,,∴點,.3.(19-20高二·全國·課后作業)已知線段的中點為坐標原點,且,則等于( )A.5 B. C.1 D.【答案】A【分析】直接根據中點坐標公式可得,即可得答案;【詳解】 ,故..【點睛】本題考查中點坐標公式,屬于基礎題.4.(18-19高一·全國·課后作業)已知A,B都是數軸上的點,,,且的坐標為4,則( )A.-1 B.-7 C.4 D.-4【答案】C【分析】根據數軸上的向量的坐標表示,列出方程,即可求解.【詳解】由題意,向量的坐標為終點B的坐標減去起點A的坐標,即,解得.故選:B.【點睛】本題主要考查了數軸上向量的坐標表示,其中解答中熟記數軸上的向量的表示方法是解答的關鍵,著重考查了計算能力,屬于基礎題.5.(18-19高一·全國·課后作業)已知A,B都是數軸上的點,,,則向量的坐標為A.4 B.-4 C. D.2【答案】C【分析】根據向量的運算,結合數軸行向量的坐標表示,即可求解.【詳解】由題意,根據向量的運算,所以向量的坐標等于終點B的坐標減去起點A的坐標,即.故選:B.【點睛】本題主要考查了向量的線性運算,以及數軸上向量的坐標表示,著重考查了推理與運算能力,屬于基礎題.二、多選題6.(20-21高二·全國·課后作業)數軸上點P,M,N的坐標分別為-2,8,-6,則有( )A.的坐標的坐標 B.C.的坐標 D.的坐標【答案】CC【分析】已知點坐標,結合向量坐標的表示及模的坐標計算,判斷各選項的正誤.【詳解】數軸上的兩點對應向量的坐標等于終點坐標減去起點坐標,故坐標坐標,A不正確;數軸上兩點間的距離一定是非負的,,B正確;的坐標,C正確;的坐標,D不正確.C.7.(17-18高二·全國·課后作業)(多選題)對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可看作點與點的距離B.可看作點與點的距離C.可看作點與點的距離D.可看作點與點的距離【答案】CCD【分析】化簡 ,結合兩點間的距離公式,即可求解.【詳解】由題意,可得 ,可看作點與點的距離,可看作點與點的距離,可看作點與點的距離,故選項A不正確,故答案為:BCD.【點睛】本題主要考查平面上兩點間的距離公式及其應用,其中解答中熟記平面上兩點間的距離公式是解答的關鍵,屬于基礎題.三、填空題8.(23-24高二下·全國·課后作業)直線l經過點,與x軸、y軸分別交于A,B兩點,當P為AB中點時, .【答案】【分析】設,,利用中點坐標公式即可得出a,b,【詳解】設,,∵P為AB中點,∴,解得,,即,,所以故答案為:.9.(19-20高二·全國·課后作業)已知點,,,則△中邊上的中線長 ,△的面積為 .【答案】 4【解析】由中點坐標公式,可求出點的坐標,進而利用兩點間距離公式可求出,計算可知,即△為等腰三角形,由,求解即可.【詳解】設的中點的坐標為,則,即的坐標為,則.又,,,所以,即△為等腰三角形,所以為底邊上的高,且.故答案為:;4.【點睛】本題考查三角形的中線及三角形的面積,考查坐標運算,考查學生的計算求解能力,屬于基礎題.四、解答題10.(21-22高二·全國·課后作業)已知,在y軸上的點P滿足,求P的坐標.【答案】 或【分析】設出點P坐標,根據列出方程,解方程可得答案.【詳解】由題意可設點P坐標為 ,由得: ,即 ,解得 或 ,故P的坐標 為 或.11.(21-22高二·全國·課后作業)在數軸上,對坐標分別為和的兩點A和B,用絕對值定義兩點間的距離,表示為.(1)在數軸上任意取三點A,B,C,證明.(2)設A和B兩點的坐標分別為和2,分別找出(1)中不等式等號不成立和等號不不成立時點C的范圍.【答案】(1)證明見解析(2)等號不成立,點C的范圍是;等號不不成立,點C的范圍是【分析】(1)討論點C與A和B兩點的位置關系,根據絕對值定義的兩點間的距離,可以證明結論;(2)由(1)的證明過程可得等號不成立或不不成立時的點C的位置情況,由此可得答案.【詳解】(1)證明:設 ,不妨設 ,則,當 在 之間時,,此時;當 不在 之間時,不妨假設,此時,故,即,同理可證當時,也有不成立,同理可證當時,也有上述結論不成立,綜合上述; ;(2)當A和B兩點的坐標分別為和2時,由(1)的證明可知,當點C位于A和B兩點之間或者與A和B兩點重合時,等號不成立,此時點C的范圍是 ,當點C位于A和B兩點之外時,等號不不成立,此時點C的范圍是.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坐標法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1.理解實數與數軸上的點的!一一對應關系、 2.探索并掌握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兩點間的距離公式和中點坐標公式、 3.通過對兩點間距離和中點坐標公式的探索,進一步體會坐標法在解決幾何問題中的優越性 重點:兩點間的距離公式和中點坐標公式 難點:坐標法在解決幾何問題中的運用知識點01數軸上的基本公式如果數軸上點A(x1),B(x2),線段AB的中點為M(x),則(1)向量的坐標為x2-x1;(2)|AB|=||=|x2-x1|;(3)x=.【即學即練1】(20-21高一·全國·課后作業)在數軸上,已知,,則 ;的中點的坐標為 .【即學即練2】(20-21高一上·西藏昌都·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M在第四象限,到x軸 y軸的距離分別為6 4,則點M的坐標為( )A. B. C. D.知識點02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基本公式已知A(x1,y1),B(x2,y2)是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兩點,M(x,y)是線段AB的中點,則(1)=(x2-x1,y2-y1);(2)=(3)x=,y=【即學即練3】(22-23高一下·北京·期中)已知點,,則線段中點的坐標為 .【即學即練4】(20-21高二上·上海·課后作業)已知的頂點和重心,則上的中點坐標是 .難點:含參問題示例1:(23-24高二上·全國·單元測試)已知不同的兩點關于點對稱,則ab .【題型1:兩點間的距離公式】例1.(21-22高二·全國·課后作業)已知數軸上,求這兩點之間的距離以及它們的中點坐標.變式1.(21-22高二·全國·課后作業)已知數軸上的點P到的距離是它到的距離的2倍,求點P的坐標.變式2.(20-21高一·全國·課后作業)已知數軸上,,且,求x的值.變式3.(18-19高一·全國·課后作業)已知數軸上四點A,B,C,D的坐標分別是-4,-2,c,d.(1)若,求c的值;(2)若,求d的值;(3)若,求證:.變式4.(18-19高一·全國·課后作業)已知數軸上兩點A,B的坐標分別為,,根據下列條件,分別求點A的坐標.(1),的坐標為-3;(2),.變式5.(18-19高一·全國·課后作業)已知數軸上兩點A,B的坐標分別是-4,-1,則( )A.-3 B.3 C.6 D.-6變式6.(18-19高一·全國·課后作業)已知A,B,C三點在數軸上,且點B的坐標為3,,,則點C的坐標為 .【方法技巧與總結】對兩點間距離公式的幾點說明(1)公式中,點A,B的位置沒有先后之分,即距離公式還可以寫為|AB|=(2)坐標平面內的兩點間的距離公式是數軸上兩點間的距離公式的推廣.(3)若B點為原點,則AB=|OA|=(4)若A,B兩點在x軸上,或在與x軸平行的直線上,此時AB|=|x2-x1|(5)若A,B兩點在y軸上,或在與y軸平行的直線上,此時AB|=|y2-y1|【題型2:中點坐標公式的應用】例2.(18-19高一·全國·課后作業)已知A,B都是數軸上的點,,,則的坐標為A.17 B.1 C.-1 D.-17變式1.(23-24高二上·安徽安慶·階段練習)如圖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以,,為頂點構造平行四邊形,下列各點中不能作為平行四邊形頂點坐標的是( )A. B. C. D.變式2.(20-21高二·全國·課后作業)已知,,則線段AB的中點坐標為( )A. B. C. D.變式3.(21-22高二上·河北邢臺·階段練習)已知線段的端點及中點,則點的坐標( )A. B. C. D.變式4.(20-21高一上·北京房山·期末)已知,,則線段中點的坐標為( )A. B. C. D.變式5.(21-22高二上·河北衡水·階段練習)已知點(0,2)是點(-2,b)與點(2,4)的對稱中心,則b= .變式6.(20-21高二·全國·課后作業)已知三邊AB,BC,CA的中點分別為,,,則頂點A的坐標為 .變式7.(20-21高一·全國·課后作業)若,是平行四邊形的兩個頂點,與交于點,則C,D的坐標分別為 .變式8.(23-24高二下·全國·課后作業)已知的三個頂點坐標分別為,求D點坐標.【方法技巧與總結】中點公式的兩個應用(1)知二求一.從公式上看,只要知道公式等號兩邊的任意兩個量,可求第三個量.(2)從圖象上看,只要知道圖象上任意的兩點,可求第三個點.一、單選題1.(22-23高二上·江蘇連云港·期中)已知點,則線段AB的中點坐標為( )A. B. C. D.2.(2020高三·全國·專題練習)點關于點的對稱點為( )A. B.C. D.3.(19-20高二·全國·課后作業)已知線段的中點為坐標原點,且,則等于( )A.5 B. C.1 D.4.(18-19高一·全國·課后作業)已知A,B都是數軸上的點,,,且的坐標為4,則( )A.-1 B.-7 C.4 D.-45.(18-19高一·全國·課后作業)已知A,B都是數軸上的點,,,則向量的坐標為A.4 B.-4 C. D.2二、多選題6.(20-21高二·全國·課后作業)數軸上點P,M,N的坐標分別為-2,8,-6,則有( )A.的坐標的坐標 B.C.的坐標 D.的坐標7.(17-18高二·全國·課后作業)(多選題)對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可看作點與點的距離B.可看作點與點的距離C.可看作點與點的距離D.可看作點與點的距離三、填空題8.(23-24高二下·全國·課后作業)直線l經過點,與x軸、y軸分別交于A,B兩點,當P為AB中點時, .9.(19-20高二·全國·課后作業)已知點,,,則△中邊上的中線長 ,△的面積為 .四、解答題10.(21-22高二·全國·課后作業)已知,在y軸上的點P滿足,求P的坐標.11.(21-22高二·全國·課后作業)在數軸上,對坐標分別為和的兩點A和B,用絕對值定義兩點間的距離,表示為.(1)在數軸上任意取三點A,B,C,證明.(2)設A和B兩點的坐標分別為和2,分別找出(1)中不等式等號不成立和等號不不成立時點C的范圍.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高中數學(人教B版)選擇性必修一同步講義2.1坐標法(2知識點+2題型+鞏固訓練)(學生版).docx 高中數學(人教B版)選擇性必修一同步講義2.1坐標法(2知識點+2題型+鞏固訓練)(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