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列夫·托爾斯泰》教案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文章結構。2.品味含意豐富的語句,體會肖像描寫對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3.關注人類歷史上的偉大人物,汲取力量,不斷豐富自己的生命歷程。重點難點1.品味含意豐富的語句,體會肖像描寫對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2.關注人類歷史上的偉大人物,汲取力量,不斷豐富自己的生命歷程。課前準備1.學生自讀課文,借助課下注釋和工具書掌握“讀讀寫寫”中的字詞。2.學生課前搜集托爾斯泰和茨威格的資料。3.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評價1:他看上去面部失調崎嶇,平庸粗鄙。他面容表情消沉憂郁,丑陋可憎。他長相平平,極為普通。(茨威格) 評價2:他是最清醒的現實主義的天才藝術家。(列寧)他是十九世紀俄國的巨人。 (魯迅)他是空前絕后的藝術大師。(陀思妥耶夫斯基)同學們,你們知道這些是對誰的評價嗎?二、自我研學1.茨威格(1881-1942),奧地利著名小說家、傳記作家,被公認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短篇小說家之一。以描摹人性化的內心沖動著稱,善于運用各種體裁,在詩、短論、小說、戲劇和人物傳記寫作方面均有過人的造詣,在他的作品中尤以小說和人物傳記最為著稱。其《人類的群星閃耀時》顛覆了傳統意義上的傳記文學。代表作有《象棋的故事》《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心靈的焦灼》等。2.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1828年-1910年),19世紀中期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思想家、哲學家。托爾斯泰出生于貴族家庭,1844年入喀山大學,1847年退學回故鄉在自己領地上作改革農奴制的嘗試,1851-1854年在高加索軍隊中服役并開始寫作,1854-1855年參加克里米亞戰爭,1855年11月到彼得堡進入文學界,創作了《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諸多文學巨作。3.生難字詞。藏污納垢(gòu) 禁錮(gù) 憎惡(wù)鬈(quán) 髭(zī) 伯爵(jué)廣袤(mào) 匕首(bǐ) 鞘(qiào)器宇:氣概,風度。軒昂:精神飽滿,氣度不凡。藏污納垢:比喻包容壞人壞事。鶴立雞群:比喻一個人的才能或儀表在一群人里顯得很突出。正襟危坐:整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著,形容嚴肅活拘謹的樣子。誠惶誠恐:形容小心謹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樣子。三、整體感知1.默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內容。明確:全文共分為兩部分:(1~5)刻畫托爾斯泰的外貌特征。(6~9)描寫托爾斯泰那非同尋常的眼睛。2.逐段朗讀,總結并且歸納出每個自然段的內容。明確:第1段:主要寫托爾斯泰須發的特點——面部多毛,濃密胡須。第2段:主要寫托爾斯泰的面部輪廓、結構——總的印象是失調、崎嶇、平庸,甚至粗鄙。第3段:進一步刻畫面部特征,重點描寫面容表情——他的面容沒有一點光彩可言。第4段:寫托爾斯泰長相平平,是俄國普通大眾的一員——從穿戴和職業兩方面來看。第5段:寫托爾斯泰的外貌會令拜訪者感到失望——身體特點、言行特征以及待客方式。第6段:寫托爾斯泰犀利的目光,突出托爾斯泰深刻、準確的洞察力。第7段:寫托爾斯泰的眼睛蘊藏著豐富的感情。第8段:寫托爾斯泰眼睛的威力。通過寫眼睛來寫托爾斯泰觀察社會、人生、時代的廣闊和深細,以及批判的深度和廣度。第9段:贊美托爾斯泰犀利的眼光,同時揭示他人生的不幸。3.作者認為托爾斯泰給人的總體印象是什么?(請用原文的詞語回答)失調、崎嶇、平庸,甚至粗鄙。4.針對托爾斯泰的外表描寫了哪些內容?突出的特征是多毛的臉龐、濃密的胡須,輪廓、結構丑陋,面容表情可憎,長相普通,身材矮小敦實,犀利的目光、豐富的感情。5.作者主要運用了什么修辭來刻畫托爾斯泰的外貌?有什么作用?作者對托爾斯泰外貌的描寫,主要運用了比喻、夸張的修辭手法。比喻效果:生動形象,突出特征。夸張效果:特征突出,形象鮮明。讓人產生無盡的聯想。四、深入探究1.第1段第一句表明了什么?它在整段話中的作用是什么?(1)這句話點出了托爾斯泰的總體特點——面部多毛和胡須濃密。(2)它是全段的中心句,下文就托爾斯泰的這兩大特點展開描述。2.如何理解“不是傳播智慧的廟堂,而是禁錮思想的囚牢”這句話?這句話中暗含的意思是托爾斯泰的臉龐實際上是“傳播智慧的廟堂”,只是表面上看不出。這句話明貶實褒,強調托爾斯泰相貌的平庸,是為了突出他的智慧。3.如何理解“直到年紀大了以后……使這塊悲涼之地解凍”這句話的含義?把晚年托爾斯泰的面部表情比作“悲涼之地解凍”,揭示了其內心世界的巨大改變。托爾斯泰到晚年實現了他世界觀的轉變,堅決地站到農民的立場上來,對富裕而腐朽的階級生活及其基礎——土地私有制表示強烈的否定,對國家和教會進行猛烈的抨擊。他反對暴力革命,宣揚博愛和自我修身,主張從宗教、倫理中尋求解決社會矛盾的道路。這段肖像描寫是對應托爾斯泰晚年的這一變化而寫的。4.如何理解“托爾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頭發,都不過是用以包裝、保護這對閃光的珠寶的甲殼而已”這句話?課文前半部分寫托爾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原來粗鄙的外表是用來保護精美的珠寶(眼睛)的。這是用了欲揚先抑的藝術手法。寫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用來反襯他眼睛的非同尋常,反襯他靈魂的高貴。5.課文一方面說托爾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個世界及其知識財富”,可見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說他得不到“屬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這是否矛盾?你是怎樣理解作者所說的“幸福”的含義?聯系托爾斯泰的生平(主要是晚年的思想變化),說說托爾斯泰究竟是幸福還是不幸福?作者說,“具有這種犀利眼光,能夠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個世界及其知識財富。”這句話與“他肯定缺少一樣東西,那就是屬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并不矛盾。“能夠看清真相的人”常是痛苦的,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智者的痛苦,如果他既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痛苦將是雙倍的。托爾斯泰正是這樣的人,他看透了暴政、丑惡、虛偽和苦難,也看清了造成人間種種罪惡的原因,并盡其畢生努力去改變它,但總是事與愿違,這才是最大的痛苦。小結:通過展現托爾斯泰獨特的外貌特征,揭示托爾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表達作者對他的崇敬贊美之情。五、課堂小結托爾斯泰是一位文學巨匠,創造了很多世界文學中第一流的作品。作者不僅為我們展現了托爾斯泰獨特的外貌特征,更為我們揭示了托爾斯泰深邃而豐富的精神世界。文章的字里行間滲透著作者對托爾斯泰的崇敬贊美之情。只有當我們閱讀了他的有關作品,才會理解茨威格為什么會對托爾斯泰的眼睛做出如此的評價。六、布置作業寫一段人物肖像描寫,用上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七、板書設計5 / 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