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運動的快慢 速度7.2第七章 運動和力(滬粵版)八年級下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兩種方法速度a、相同時間比路程b、相同路程比時間a、什么是速度b、速度的計算公式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a、勻速直線運動b、變速直線運動一二三01學習目標c、平均速度v=st02激趣導入“百米賽跑”“奧運會游泳比賽”那我們怎樣比較運動員運動的快慢呢?運動健兒在賽場上爭相比拼知識點1——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兩種方法a、相同時間比路程b、相同路程比時間一觀眾認定,在相同時間內,游在前面的人快所以2號賽道的運動員游得快請仔細觀察圖中秒表的示數與運動員游過的路程,討論一下,如何判斷誰游得快?判斷誰游得快請仔細觀察圖中秒表的示數與運動員游過的路程,討論一下,如何判斷誰游得快?判斷誰游得快裁判則認定,在運動員到達終點時,計時少的人游得所以2號賽道的運動員游得快觀眾看誰游在前面是用相同時間比路程的方法裁判看誰先到達終點是用相同路程比時間的方法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都要考慮時間和路程等因素如果兩個運動物體通過的路程和所用的時間都不相同,怎樣比較它們運動的快慢呢?小車20s走了60m卡車1min走了120m知識點2——速度a、什么是速度b、速度的計算公式二v=st物理學中,把物體通過的路程與通過這段路程所用時間之比叫做速度速度=路程時間若用字母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時間,則上面的公式可寫成v=sts=vtv=stt=sv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的大小與路程、時間的大小無關當路程一定時,速度與時間成反比當時間一定時,速度與路程成正比m/s km/h物理量 單位 路程 米 千米m km時間 秒 小時s h速度 米每秒 千米每小時m/s km/hm通常與h搭配成m/s,km通常與h搭配成km/h v的國際單位:m/s,讀作米每秒1m/s的意義是某物每秒通過的路程是1mv的常用單位:km/h,讀作千米每小時1km/h的意義是某物每小時通過的路程是1kmv=st54km/h= m/s500m/s= km/h。x3.6÷3.6151800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這個實驗要求用皮尺和秒表測量同學們短跑時的速度。實驗需要的器材是一根皮尺和四個秒表。實驗的步驟如下:(1)在室外測出40m的路程,每隔10m做一記號。(2)選出四名計時員分別站在10m、20m、30m、40m處。(3)在班上選出男、女同學各一名。(4)男、女同學分別跑完40m的路程。四名計時員分別記錄男、女同學通過 10 m、20 m、30 m、40 m 處時所用的時間,并填入表 7-2-1 中。男、女同學通過不同路程所用的時間男、女同學不同路程內的速度分析表中數據,描述這兩名同學在短跑過程中的速度是怎樣變化的,男、女同學的速度變化情況有什么不同。例某大型噴氣式客機的飛行速度為990km/h,它1min內飛行多少千米?如果人騎自行車的速度約為5m/s,要用多少時間才能通過客機1min內飛過的路程?解:該客機 1 min 飛行的路程為s=v1t1=990km/h×1min=990km/h× h=16.5km人騎自行車通過路程s 所需的時間為t2= = = 3300s=55min答:客機1min 內飛行16.5 km。人騎自行車要用55min才能通過客機1min內飛過的路程。601v2s5m/s16500m日常常見事物的速度值……知識點3——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a、勻速直線運動b、變速直線運動三c、平均速度物體做機械運動,按照運動軌跡的曲直可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游樂場的過山車C919 飛機在跑道上加速滑行直線運動中,按照速度是否改變,又可分為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比較汽車速度的變化下圖記錄了兩輛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相同時間所通過的路程,請計算它們在各段時間中的速度。比較一下,在圖 (a)中,汽車在各段時間內的速度有什么特點?在圖(b)中,汽車在各段時間內的速度相等嗎?分析汽車各段時間內的速度有什么特點?物理學中,把速度不變的直線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a)中汽車做直線運動時,在各段路程中,它的速度是相等的。特點:在任何時刻、任何位置,物體的運動速度大小與方向都相同任意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相同,通過任意相同路程需要的時間相同是運動狀態不變的運動,是一種理想狀態v/(m·s-1)Ot/ss/mOt/s勻速直線運動示例圖象物理學中,把速度變化的直線運動叫做變速直線運動。(b)中的汽車做直線運動時,在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不相等,其速度的大小是變化的。特點:在直線運動時,物體的運動速度大小或方向發生了改變任意相同時間內通過路程不一定相同,通過任意相同路程需要時間不一定相同是運動狀態改變的運動v/(m·s-1)Ot/ss/mOt/s變速直線運動示例圖象在變速直線運動中,可以用平均速度來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它表示物體在某一段路程(或一段時間)內運動的快慢程度用 v 表示平均速度,s 表示路程,t 表示時間,則平均速度:v=st我們日常所說的速度,多數情況下也是指平均速度。例如圖所示,在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中,讓小車從斜面上的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并計時,分別測出小車到達B點和C點的時間,即可算出小車在各段的平均速度。(1)該實驗的原理是 ;(2)圖中AC段的路程s為 cm,時間t=2.5s,則AC段的平均速度v= cm/s;(3)如果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則測得AB段的平均速度會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4)從A點運動到C點,小車做的是 直線運動(選填“勻速”或“變速”)。80.032偏小變速v=st04課堂小結速度機械運動運動的快慢速度定義:把物體通過的路程與通過這段路程所用時間之比叫做速度公式:曲線運動直線運動比較運動的快慢的兩種方法相同時間比路程相同路程比時間v=st勻速直線運動變速直線運動平均速度05隨堂練習1、2024年8月1日凌晨,巴黎奧運會游泳項目男子100米自由泳決賽,中國選手潘展樂以46秒40奪冠,并打破他自己保持的世界紀錄,贏下奧運會“飛魚大戰”。下列關于運動員運動快慢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①觀眾用“相同的時間比路程”的方法比較運動的快慢②終點裁判用“相同的路程比時間”的方法比較運動的快慢③物理學上用裁判的方法來比較運動的快慢④物理學上用觀眾的方法來比較運動的快慢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B2、成語中常蘊含著物理知識,根據下列哪個成語能估算出物體運動的速度( )A.一日千里 B.刻舟求劍 C.百步穿楊 D.健步如飛A05隨堂練習3、關于速度公式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通過的路程s越大,速度v越大B.物體運動所用時間t越小,它的速度v越大C.物體運動的速度v和路程s成正比,與時間t成反比D.物體運動的速度v與s、t的大小無關B4、李白在《早發白帝城》中描述:“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注:2里為1km,“一日還”指大約24h從白帝城到達江陵)。詩人所描述的船速最接近( )A.2km/h B.10km/h C.20km/h D.1000km/hC5、如圖是用每0.2s閃光1次的照相裝置分別拍攝的四個小球從左向右運動的頻閃照片,其中小球運動得越來越慢的照片是( )A. B. C. D.D05隨堂練習6、如圖所示是甲、乙兩物體的運動軌跡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加速運動 B.乙靜止不動C.甲的速度大 D.乙的速度大D7、在某次測試中,甲、乙兩車都向東做直線運動,它們的s﹣t圖象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0~10s兩車的平均速度不相等B.0~10s甲、乙兩車都做勻速直線運動C.在前5s乙車比甲車快D.在0~5s內乙車的速度是1m/sD05隨堂練習8、將氣球吹大,用夾子把口封緊,剪取一段10cm長的吸管,用膠帶把它固定在氣球上,將一根細繩穿過吸管水平拉直,兩端固定。把氣球封口的夾子松開,氣體向后噴出,氣球向前運動。運動過程中氣球與吸管保持相對靜止。如圖所示是氣球運動時每隔0.5s的頻閃照片,則氣球從A位置運動到B位置過程中做 (選填“勻速”或“變速”)直線運動,實際路程是 m,速度為 m/s。變速1.20.69、小明利用小車、斜面、擋板、秒表等探究物體沿斜面滑下時速度的變化情況。(1)實驗中,應使斜面坡度適當 (緩/陡)一些,目的是便于利用 測量 。(2)實驗時,若他在聽到小車撞擊擋板C的聲音后才停止計時,則會使小車通過AC段的時間測量 (偏大/偏小),平均速度vAC (偏大/偏小)。(3)如果測得小車從A滑到C的時間tAC=5s,小車從A滑到B的時間tAB=3s,則AC段的平均速度vAC= m/s;則BC段的平均速度vBC= m/s;根據數據可知:物體沿斜面下滑時做 直線運動。05隨堂練習緩秒表時間偏大偏小0.160.2加速10、一輛汽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以10m/s勻速行駛了6000m,在路邊的加油站停了120s,又以20m/s的速度勻速行駛120s。求:(1)汽車行駛前6000m的時間。(2)加油后,汽車行駛的路程。(3)汽車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05隨堂練習解:(1)由 得,汽車行駛前6000m的時間為:t= =1600s;(2)由 得,加油后汽車行駛的路程為:s2=v2t2=20m/s×120s=2400m;(3)汽車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為:v= =10m/s。答:(1)汽車行駛前6000m的時間為600s;(2)加油后,汽車行駛的路程為2400m;(3)汽車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為10m/s。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