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62張PPT)專題八東半球其他的地區和國家課時:第八課時課本:第91頁課標解讀01知識梳理02目錄重點突破03能力提升04過關訓練05直擊中考06課標解讀01PART ONE2025課標解讀知識梳理重點突破能力提升過關訓練直擊中考課標解讀課標要求 認識地區 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某地區的地理位置,簡要歸納自然地理特征,說明該特征對當地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以某地區的一種自然資源為例,說出該資源在當地的分布狀況、對外輸出地區以及對當地乃至世界的重要意義認識國家 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出某國家的地理位置、范圍、領土構成和首都;選擇與該國地理位置差異明顯的國家,比較它們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的差異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某國家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出某國家人文地理主要特點及其與自然地理環境的聯系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聯系某國家的自然地理環境特點,結合實例簡要分析該國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途徑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簡要分析某國家在資源開發、環境保護方面的經驗和教訓結合實例,簡要說明一個國家對某地自然環境的改造活動對其他地方自然環境的影響2025年備考指導 本專題經常結合時事熱點以讀圖分析、比較的形式考查我國鄰國的自然環境特征,簡要概述因地制宜發展經濟所依托的有利自然條件及社會經濟條件 知識梳理02PART TWO2025課標解讀知識梳理重點突破能力提升過關訓練直擊中考知識梳理重點突破03PART THREE2025課標解讀知識梳理重點突破能力提升過關訓練直擊中考重點一 中東重點突破重點一 中東1.“三洲五海之地”(1)三洲:亞洲、非洲、歐洲。五海:地中海、黑海、里海、紅海、阿拉伯海。(2)中東的范圍:亞洲西南部和非洲東北部。(3)兩個戰略要地:蘇伊士運河(極大地縮短了亞洲各港口到歐洲的航程)、土耳其海峽(黑海進出地中海的唯一通道,也是溝通亞洲和歐洲的重要通道)。2.世界石油寶庫(1)世界石油寶庫:儲量、產量、輸出量均居世界第一。(2)分布: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3)三條重要的石油外運航線(表 8. 1) 。運輸線 經過的主要海洋 、海峽和運河 到達的地區航線一 波斯灣→ 阿拉伯海→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 直布羅陀海峽→大西洋 歐洲西部 、北美洲航線二 波斯灣→ 阿拉伯海→ 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 歐洲西部 、北美洲航線三 波斯灣→ 阿拉伯海→ 印度洋→ 馬六甲海峽→南海→ 太平洋 東亞表 8. 13.匱乏的水資源(1)氣候炎熱干燥→河流稀少→河流水、湖泊水的分配不均→形成中東緊張局勢。(2)解決水資源匱乏的辦法:沙特阿拉伯的海水淡化工程;以色列的節水農業;埃及的跨流域調水;等等。4.多元的文化(1)阿拉伯世界:中東多數國家和地區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多信奉伊斯蘭教。(2)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的發源地。典題精析2023年3月10日,沙特阿拉伯和伊朗達成恢復雙邊外交關系協議。圖8.1為“中東地區簡圖”。讀圖完成1~2題。1.下列有關沙特阿拉伯和伊朗的敘述,正確的是( )A.都屬于“阿拉伯國家”B.都位于波斯灣沿岸,水資源豐富C.石油資源豐富,都是石油出口國D.經濟收入高,都是發達國家C2.圖中與沙特阿拉伯氣候特征相符的是( )A重點突破03PART THREE2025課標解讀知識梳理重點突破能力提升過關訓練直擊中考重點二 歐洲西部重點二 歐洲西部1.發達國家集中(1)位置: 亞歐大陸西部,三面臨海,大部分處于40°N~60°N。(2)范圍: 歐洲西部是指歐洲的西半部,面積約500萬平方千米,占歐洲的一半左右。(3)社會經濟狀況: 這里人口稠密,國家眾多,共有30多個國家。從經濟發展水平看,大多數屬于發達國家。2.工業密集(1)歐洲西部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目前也是世界上工業發達的地區之一。這里的工業工藝精,技術水平和生產效率高,在世界工業生產中處于技術和價值的高端位置;工業中心多,是世界上著名的工業密集地帶。(2)歐洲西部的服務業體系完善,服務質量優,產值大,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3.現代化的畜牧業(1)畜牧業發達: ①許多國家的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產值比重較高;②農業生產的機械化、專業化程度高;③歐洲西部的人們稱牧草為“綠色金子”。(2)發展畜牧業的有利條件: 地處中緯度大陸西岸→溫帶海洋性氣候廣布,地形以平原為主→草場廣布,牧草多汁→畜牧業發達。4.繁榮的旅游業(1)多種多樣的自然條件: ①風光優美的海濱沙灘;②幽深曲折的峽灣景觀;③高聳險峻的阿爾卑斯山脈。(2)豐富各異的人文景觀: ①眾多的古建筑遺址、文化藝術城市和博物館;②獨特的風土人情。(3)旅游勝地(景觀): 英國——倫敦塔橋;荷蘭——風車;挪威——峽灣風光;瑞士——阿爾卑斯山滑雪;希臘——奧林匹克遺址公園;西班牙——地中海沿岸陽光沙灘;法國——巴黎埃菲爾鐵塔。當今世界,加強國際經濟合作尤其重要。讀“歐洲局部區域圖”(圖8.2),完成1~2題。1.下列關于地中海的敘述,正確的是( )A.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B.主要位于歐洲與亞洲之間C.北部沿岸均為發達國家D.受板塊運動影響,面積在縮小典題精析D2. 近年來,中歐貿易額迅速增長,推測A國出口到中國的主要貨物可能有( )A.汽車、葡萄酒、化妝品 B.石油、瓷器、稻米C.普通服裝、家電、鐵礦石 D.紡織品、藥品、煤炭A重點突破03PART THREE2025課標解讀知識梳理重點突破能力提升過關訓練直擊中考重點三 撒哈拉以南非洲重點三 撒哈拉以南非洲1.黑種人的故鄉(1)人種:90%以上是黑種人,所以撒哈拉以南非洲又有“黑非洲”之稱。(2)自然環境(表8.2)。位置 絕大部分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東臨印度洋,西瀕大西洋范圍 赤道橫穿中部,北回歸線穿過北部,南回歸線穿過南部。絕大部分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屬于熱帶地形 以高原為主,被稱為“高原大陸”。非洲最高峰:乞力馬扎羅山 海岸線特點 一個半島(索馬里半島)、一個大島(馬達加斯加島)、一個海灣(幾內亞灣),說明該區海岸線比較平直氣候 以熱帶氣候類型為主,有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被稱為“熱帶大陸”。氣候類型以赤道為中心,呈南、北對稱分布主要河流 尼羅河、剛果河、贊比西河等表8.22.快速發展的經濟(1)自然資源概況:撒哈拉以南非洲是礦產資源的寶庫,不僅種類多,而且儲量大。金剛石、黃金的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首位。撒哈拉以南非洲有豐富的生物資源,是咖啡樹和油棕的原產地。(2)經濟特點:由于歷史上長期受殖民主義者占領和掠奪,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許多國家經濟發展緩慢,出口初級農礦產品,進口工業制成品,在國際貿易中處于不利地位。進入21世紀,商業的發展,消費的增長,成為推動撒哈拉以南非洲經濟迅速發展的主要動力。3.人口、糧食與環境(1)人口自然增長率高: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則更高。(2)糧食供應不足: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農牧業生產落后,農產品產量很低,糧食產量的增長速度遠低于人口增長的速度。(3)生態環境惡化:熱帶草原氣候廣布,過度開墾、過度放牧等人類活動,加劇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4)解決途徑:控制人口增長速度,提高人口素質;提高農牧業生產水平,解決糧食短缺問題;保護生態環境,減輕自然災害;等等。(2022·江西)加納位于非洲西部沿海,礦產和森林資源豐富,經濟以農業為主,工業基礎薄弱。圖8.3示意加納主要進出口產品。據此完成1~3題。1.加納與發達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商談,一般被稱為( )A.東西對話 B.東西合作C.“南北對話” D.“南南合作”2.加納經濟發展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有( )A.資源匱乏 B.勞動力短缺C.海運不便 D.過分依賴初級產品生產典題精析CD3.下列做法中,不利于加納經濟持續發展的是( )A.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B.加強國際合作C.努力發展民族工業 D.加大礦產開采與出口D重點突破03PART THREE2025課標解讀知識梳理重點突破能力提升過關訓練直擊中考重點四 澳大利亞重點四 澳大利亞1.世界活化石博物館(1)特有生物: ①國徽上的動物:袋鼠、鴯鹋;②其他特有生物包括樹袋熊(考拉)、琴鳥、桉樹、金合歡等。(2)古老、原始的生物存在的原因:澳大利亞大陸長期孤獨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減緩了生物進化的速度。2.“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澳大利亞充分利用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因地制宜地發展農牧業,形成了不同的農牧業帶(表8.3)。農牧業帶 粗放牧羊帶和粗放牧牛帶 混合經營帶分布 西部、中部、北部 西南部、東南部地形 低矮的高原和中部平原,牧草優良,沒有大型野生食肉動物,適合露天圍欄放牧 沿海平原,既適合放牧又適合耕作,時間上相互錯開,形成混合經營帶氣候 以熱帶沙漠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為主,氣候干燥,適合牲畜過冬和繁殖 東南部為亞熱帶溫潤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西南部為地中海氣候,氣候適宜,降水豐富表8.33.“坐在礦車上的國家”(1)礦產資源豐富:鐵礦——西部;煤礦——東部沿海;鋁土礦——東北部。(2)工礦業:生產的礦產品80%以上用于出口。(3)服務業:成為澳大利亞的經濟支柱。(4)主要城市:首都——堪培拉;最大的工業中心和港口城市——悉尼;全國第二大城市——墨爾本。(5)人口、城市的分布規律: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同學們以澳大利亞鐵路運輸為例,探究影響交通運輸線路分布與發展的因素。圖8.4為“澳大利亞鐵路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1.以下是同學們對澳大利亞鐵路分布格局的概括,合理的是( )A.呈網格狀分布B.呈放射狀分布C.沿海比內陸稠密D.西部比東部稠密典題精析C2.澳大利亞鐵路大多與沿海港口相連,同學們對此有以下說法,合理的是( )A.便于礦產資源出口B.有利于均衡人口分布C.主要是為了方便人員出國旅行D.主要是為了農牧產品進口A能力提升04PART FOUR2025課標解讀知識梳理重點突破能力提升過關訓練直擊中考1.分析西亞水資源匱乏的原因及對策。原因:熱帶沙漠氣候分布廣,全年炎熱干燥。對策:①海水淡化;②大力發展節水工農業;③生活中節約用水。2.從地形、氣候兩個方面分析歐洲西部的自然條件對發展畜牧業的有利影響。地形:以平原為主。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濕潤,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長。能力提升3.簡述歐洲西部的地形特點及其對氣候的影響。地形特點:①南北多山地,中部平原廣大,阿爾卑斯山脈呈東西走向;②地勢低平,南北高,中部低。對氣候的影響:輪廓支離破碎,多海灣,有利于大西洋的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形成降水。4.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經濟發展提出一些建議。①調整產業結構,改變過分依賴初級產品生產和出口的狀況;②因地制宜,發展民族工業;③發展多樣化經濟。能力提升過關訓練05PART FIVE2025課標解讀知識梳理重點突破能力提升過關訓練直擊中考讀“世界某區域圖”(圖8.5),完成1~2題。1.西亞和北非都蘊藏著豐富的石油資源,其中甲沿岸儲量最多,甲代表的是( )A.里海 B.紅海C.波斯灣 D.阿拉伯海2.該地區的石油生產量、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主要出口到下列地區中的( )A.東亞 B.南美洲 C.非洲 D.東歐過關訓練CA阿富汗是一個內陸國,牧業是其重要的經濟支柱之一。瓦罕走廊是位于阿富汗東部帕米爾高原南端和興都庫什山脈北段之間的一個山谷,谷底海拔4900多米,每年6—8月都會有牧民來此放牧。圖8.6為“阿富汗游牧業遷移路線圖”。讀圖完成3~4題。3.根據圖示信息,下列推測正確的是( )A.降水多少決定了游牧的遷移B.游牧遷移的時間是春、秋季C.甲為冬季牧場,乙為夏季牧場D.游牧遷移路線一般沿山脊行進B阿富汗是一個內陸國,牧業是其重要的經濟支柱之一。瓦罕走廊是位于阿富汗東部帕米爾高原南端和興都庫什山脈北段之間的一個山谷,谷底海拔4900多米,每年6—8月都會有牧民來此放牧。圖8.6為“阿富汗游牧業遷移路線圖”。讀圖完成3~4題。4.當地的牧民只有在6—8月才到瓦罕走廊放牧,其原因是這段時期內( )A.熱量豐富 B.光照充足C.冰雪融水多 D.降水量大C摩洛哥(1°W—13°W,27°N—36°N)位于非洲西北部,在其南部地區,一群群山羊有的趴在樹干上,有的站在樹枝上,有滋有味地咀嚼著樹葉,呈現出一幕“羊上樹”的奇景(圖8.7),這種景象已經持續400年之久。這種樹叫阿甘樹,是一種多刺的常青樹,生長緩慢。據此完成5~6題。5.根據材料,下列關于阿甘樹習性或生長環境的說法,正確的是( )A.根系短小,需水量大 B.耐旱C.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 D.全年高溫,有明顯的干季和濕季B摩洛哥(1°W—13°W,27°N—36°N)位于非洲西北部,在其南部地區,一群群山羊有的趴在樹干上,有的站在樹枝上,有滋有味地咀嚼著樹葉,呈現出一幕“羊上樹”的奇景(圖8.7),這種景象已經持續有400年之久。這種樹叫阿甘樹,是一種多刺的常青樹,生長緩慢。據此完成5~6題。6.摩洛哥南部出現“羊上樹”奇觀,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A.羊的生存需要B.阿甘樹樹葉和果實營養價值高C.為發展旅游業訓練而成D.氣候干旱,食物短缺C讀“澳大利亞主要礦產分布示意圖”(圖8.8),完成7~8題 。7.下列關于澳大利亞礦產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 )A.集中分布在內陸B.煤炭主要分布在印度洋沿岸C.鐵礦集中分布在東部沿海D.煤、鐵的分布有利于出口D8.根據礦產資源的優勢,澳大利亞可以發展的工業部門有( ) ①宇航工業 ②電子工業③鋼鐵工業 ④有色金屬冶煉工業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B肯尼亞山位于東非高原上,最高峰海拔5199米。從山麓到山頂,降水量發生有規律的變化。讀“非洲中部地形示意圖”(圖8.9)和“肯尼亞山剖面及沿線年降水量圖”(圖8.10),完成9~10題。9.下列關于非洲赤道地區地理環境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地勢西高東低 B.主要地形區有剛果盆地、東非高原C.降水西少東多 D.氣溫東西變化不大B肯尼亞山位于東非高原上,最高峰海拔5199米。從山麓到山頂,降水量發生有規律的變化。讀“非洲中部地形示意圖”(圖8.9)和“肯尼亞山剖面及沿線年降水量圖”(圖8.10),完成9~10題。10.肯尼亞山最大降水量出現在東南坡的海拔 米處。( )A.5000 B.3500C.2500 D.1500B讀“日本、英國資料圖”(圖8.11),完成11~12題。11.據圖8.11可知,東京與倫敦兩城市( )A.均為亞熱帶氣候類型 B.東京氣溫年較差較大C.均為溫帶氣候類型 D.倫敦降水季節變化較大B讀“日本、英國資料圖”(圖8.11),完成11~12題。12.英國和日本兩國的社會經濟發展存在很多的相似性和差異性。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兩國的礦產資源都比較貧乏 B.兩國農業均以畜牧業為主C.兩國的城鎮化水平都較高 D.兩國工業都是“臨海型”布局C1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 中國援建埃塞俄比亞—吉布提跨境供水項目,鋪設300多千米的輸水管道,為吉布提輸送優質飲用水。材料二 2013年,中國在埃塞俄比亞援建了東方工業園,解決了當地5000多名勞動力的就業問題;2016年,中國援建了埃塞俄比亞至吉布提的亞吉鐵路,加強了埃塞俄比亞與世界各國的交往;目前,該國已吸引全球60多個服裝加工廠和紡織企業前來投資。材料三 圖8.12為“非洲行政區圖”,圖8.13為“埃塞俄比亞簡圖”,8.14為“吉布提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1)埃塞俄比亞位于 高原上,東臨 海,溝通該海域與地中海的運河是 運河。東非紅蘇伊士(2)讀圖8.14,吉布提屬于 氣候。材料一中的供水項目采用的輸水方式是 ,這種運輸方式的好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結合圖8.13和材料二,分析埃塞俄比亞吸引外企投資的優勢條件。(4)中埃合作給埃塞俄比亞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哪些好處?請你為埃塞俄比亞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熱帶沙漠管道運輸減少水分的蒸發和下滲,保證水質(避免污染)對外交通便利;土地資源豐富,勞動力充足;國家政策支持。好處:增加就業機會、增加財政收入等。建議:對初級農產品進行深加工;發展本國民族工業。直擊中考06PART SIX2025課標解讀知識梳理重點突破能力提升過關訓練直擊中考(2023·云南)猴面包樹喜熱耐旱,干季完全落葉,濕季時可大量儲水于樹干中。猴面包樹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分布較廣,果實可食用,常在糧食供應不足時為當地饑民提供食物,被稱為“生命之樹”。圖8.15為“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圖8.16為某攝影師在非洲東部、赤道以南的坦桑亞拍攝到的猴面包樹景觀。讀圖完成1~3題。直擊中考1.攝影師拍到圖8.16景觀的月份最可能是( )A.5月 B.7月 C.9月 D.12月2.攝影師在坦桑尼亞不可能拍攝到的是( )A.終年積雪覆蓋的山峰 B.當地黑皮膚居民擊鼓歌唱C.鴯鹋在猴面包樹下漫步 D.咖啡、可可等熱帶作物種植園DC3.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居民常因糧食供應不足而忍受饑餓。該區域糧食供應不足的主要原因有( )①人口增長過快 ②農業生產落后 ③旱災頻發 ④能源短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A(2023·湖南常德)地理“知識樹”可以幫助我們建構知識體系,拓展地理思維,提升動手能力。閱讀玲玲繪制的世界某地區“知識樹”(圖8.17),完成4~6題。4.根據“樹”上信息判斷,該地區為( )A.東南亞B.歐洲西部C.南亞D.西亞B5.市場和飼料供應是影響該地區乳畜業的兩個重要因素。該地區牧草(飼料)豐富得益于( )的氣候特征。A.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干燥B.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暖濕潤C.全年高溫多雨D.全年溫和濕潤6.該地區乳畜業生產的主要產品有( )A.小麥 B.油橄欖C.牛奶 D.柑橘DC(2023·湖北隨州)表8.4為“2020年澳大利亞、中國和俄羅斯的永久性草地和牧場面積分布統計表”。據此完成7~8題。7.與中國相比,俄羅斯的永久性草地和牧場面積較小的根本原因是( )A.海拔高 B.緯度高C.氣溫高 D.降水多8.中國某服裝企業計劃在澳大利亞興建羊毛紡織廠,主要是因為澳大利亞( )A.草場廣闊,養羊業發達 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C.河流廣布,水源較充足 D.四季分明,氣候適宜BA(2023·湖南岳陽)在中國積極斡旋下,沙特阿拉伯與伊朗兩國外長于2023年4月6日在北京宣布恢復外交關系。某中學地理學習小組繪制了一幅框圖,探究沙特阿拉伯的氣候類型。讀圖8.18,完成9~10題。9.框圖中,各數碼與其填入的內容,恰當的是( )A.①位于南半球 B.②地處溫帶C.③各月降水量大于100毫米 D.④熱帶沙漠氣候D10.下列地理現象的形成,與框圖所探究的氣候無關的是( )A.大多居民信仰基督教 B.駱駝為傳統交通工具C.墻厚、窗小的傳統民居 D.寬大的白色長袍為傳統服飾A11.(2019·廣東)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 柑橘是世界上種植面積最大的水果,北半球主要分布在北緯35°以南的區域,一般氣溫低于-8℃會凍傷,高于37℃則停止生長。材料二 血橙是柑橘的一個品種,我國血橙主產區在四川、江西,一般于12月上市。意大利西西里島的血橙是世界上含維生素C最豐富的橙子,一般于2月初上市。首批進入中國市場的西西里血橙于2019年2月5日裝箱,3月19日運抵中國。材料三 “意大利示意圖”(圖 8.19)與“西西里島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圖8.20)。(1)西西里島位于意大利南端的 海之中,38°N穿過該島的 部。(2)首批進入中國市場的西西里血橙采用的運輸方式最可能是 ,這種運輸方式的優點是 、 。地中北水運(海運)運量大運費低(3)分析西西里島與我國江西血橙樹越冬條件有何不同。(4)請簡要列出西西里血橙進入中國市場的有利條件。西西里島深受周圍廣闊的海洋影響,冬季較為溫暖,血橙樹越冬條件好;我國江西冬季深受來自高緯度的西北季風影響(或冬季多寒潮),氣溫低,血橙樹易受凍害。成熟時間與中國不同(與中國血橙上市的時間錯開);中國市場需求量大;政策支持。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