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二上20《霧在哪里》教學設計教學目標語言建構:學生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認識并理解課文中“霧”、“梁”等生字。思維發(fā)展:通過朗讀、討論等方法,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霧的淘氣、頑皮以及霧散后景物的變化。文化傳承:激發(fā)學生對自然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教學重難點1.重點:生字學習,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霧的淘氣、頑皮的特點。 2.難點: 理解霧把事物藏起來后景物的變化;并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霧是什么樣子。教學過程一、情趣導入講解形聲字“霧”并介紹霧的形成、圖片顯示不同地區(qū)的霧,同時提問圖片中的霧在哪里?(在山上、在森林里、在城市、在農村)過渡到課文中的霧在哪里?二、生詞我會讀1.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順句子。2.我會讀帶拼音讀生詞:請你跟我一起拍(淘氣 于是 變暗 海岸 房屋 街道 橋梁 甚至 一切 躲藏 散步 消失 )3.生詞挑戰(zhàn)去拼音后的生詞(火車火車哪里開?哪里坐姿端正哪里開。)三、品讀長難句1.房屋、街道、樹木、橋梁,甚至行人和小黑貓,霧把一切都藏了起來,什么都看不見了。(6個生詞藏在一個長難句中,指導學生朗讀:注意頓號和逗號停頓長短的區(qū)別,重讀“一切”“什么”“都”)2.大海連同船只,天空連同太陽,河岸連同城市,街道連同房屋和橋梁,都露出來了。(注意連接詞語的“連同”,指導學生在“連同”前稍作停頓)3.兩個長難句對應課文中的兩幅插圖,可以讓學生適當發(fā)揮想象。四、初讀感知課文朗讀課文,思考:霧把什么藏起來了?用橫線畫出來。1.我要把大海藏起來。2.現在我要把天空連同太陽一起藏起來。3.現在我要把海岸藏起來。4.現在,我該把誰藏起來呢?5.我要把自己藏起來。朗讀要求:嘗試讀出霧說話時的語氣。五、體會大霧時的情景1.讓我們再讀讀課文,想一想:霧把景物藏起來后,出現了什么情況呢?2.交流第3自然段。(1)老師引讀第3自然段。(于是,他把……無論……還是……都……)(2)你能想象當時的情景嗎?男女生交換朗讀課文,試著閉上眼睛,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景吧!3.交流第4自然段。老師引讀。(于是,他把……四周變暗了,無論……還是……都……)4.交流第6自然段。句子中為什么要用“甚至”?(所有的東西不管大小都被霧藏了起來。)通過范讀、模仿讀等各種方法反復朗讀,幫助理解“甚至”一詞。5.交流第7自然段。沒想到,淘氣的霧能把這么多東西藏起來,它再也沒有東西可藏了,現在竟把自己也藏了起來,結果怎么樣了呢?(1)讀句子。(2)男女生比賽讀。(3)霧把自己藏了起來,很多東西都露了出來,除了書上說到的這些,還有哪些東西也露了出來呢?請你仿照課文的句式說一說。(指導時應該注意打開學生的想象,開拓學生思路,盡力表現霧的淘氣,試著說出童趣來,并引導學生注意標點符號。)六、補充閱讀,感受趣味。卡爾·桑德堡《霧》霧來了,踮著貓的細步。他弓起腰蹲著,靜靜地俯視海港和城市,又再往前走。課堂總結小朋友們,這節(jié)課當中,我們不僅幫助水找到了霧孩子,還跟著霧孩子一起去了海上,感受到了它去到海上以后發(fā)生的景色變化,下節(jié)課,我們再來看看霧孩子把城市、和自己藏起來以后又會有怎樣神奇的景象。板書設計20.霧在哪里淘氣、頑皮 → 藏起事物 → 景物變化 大海 → 模糊 天空 → 陰暗 …… 霧散 → 美麗、奇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