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搭船的鳥》教學設計教學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描寫翠鳥的語句,了解“我”對翠鳥的外形所做的觀察;通過描寫翠鳥動作的語句,想象翠鳥捕魚的情景,了解“我”對翠鳥動作所做的細致觀察,;通過學習,學會留心觀察。教學重點: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描寫翠鳥的語句,了解“我”對翠鳥的外形所做的觀察;2.通過描寫翠鳥動作的語句,想象翠鳥捕魚的情景,了解“我”對翠鳥動作所做的細致觀察。教學難點:教學方法:談話法、討論法、直觀教學法......教學過程:復習導入出示本課詞語,復習鞏固;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生字,觀賞了美麗的翠鳥,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走進這美麗的小精靈。(學生齊讀課題)深讀領悟自由地讀課文,邊讀邊想:這是一只什么樣的鳥?把有關的詞句圈畫出來。預設1:從描寫顏色的詞語中看到了一只漂亮/美麗的鳥。引導學生關注描寫顏色的詞“彩色”“翠綠”“藍色”“紅色”,感受色彩的艷麗。(板書)出示翠鳥圖片。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了解作者不同部位(羽毛、翅膀、長嘴)的顏色。(板書)預設2:從“比鸚鵡還漂亮”這句話中感受到了翠鳥的漂亮。引導觀察鸚鵡,鸚鵡不同部位的顏色是怎樣的呢?出示鸚鵡圖片。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鸚鵡不同部位的顏色。( )的羽毛 ( )的翅膀 ( )的長嘴 ( )的( )我們學著作者的樣子,進行了細致地觀察,發現了鸚鵡各個部位顏色的不同,感受了鸚鵡的漂亮,翠鳥可比鸚鵡漂亮多了。朗讀感受翠鳥的色彩艷麗,注意讀出你對它的喜愛。①指名讀; ②比賽讀; ③齊讀。看到這樣一只美麗的小鳥,作者產生了哪些疑問呢?(出示第三自然段,并齊讀)你知道小鳥要做什么嗎?(捕魚)自由朗讀第4自然段,圈出翠鳥捕魚的關鍵詞,并想象一下這個場景。(板書:沖、飛、銜、站、吞)換詞比較:作者運用動詞生動地向我們展現了翠鳥捕魚的過程,如果老師把這些動詞換一換,你覺得好不好?出示句子:我正想著,它一下子跳進水里,不見了。可是,沒一會兒,它飛起來了,紅色的長嘴叼著一條小魚。它站在船頭,一口把小魚吃了下去。組織交流。①播放圖片。引導學生感知“沖”的迅猛,“銜”的悠閑,“吞”的速度快,體會作者觀察的細致,初步感受作者動詞運用的準確性。②引導學生關注表示時間的詞語。除了動詞,還有哪些詞也讓你感受到了翠鳥動作的敏捷?請你畫上橫線。(“一下子”“一會兒”)③抓住關鍵詞,有感情地讀一讀這段話。④播放翠鳥捕魚的短視頻,感悟作者細致地觀察。課堂小結作者之所以能把翠鳥的外形寫得如此美麗,把翠鳥捕魚寫得如此生動,是因為他經過了細致地觀察。因此,我們也要學會留心觀察。四、拓展閱讀:菁莽《翠鳥》(節選)五、課后作業:1.抄寫自己喜歡的語句,并且背誦下來;2.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動物,認真地觀察它的外觀,把觀察后的發現寫出來。六、板書設計:羽毛——翠綠外形 翅膀——帶藍色長嘴——紅色搭船的鳥動作 沖、飛、銜、站、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