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課時 一種重要的混合物——膠體【學習目標】 1.能從宏觀和微觀的角度認識分散系及其分類,知道溶液、濁液、膠體三種分散系的本質區別。2.知道膠體是一種重要的分散系,了解膠體的特點、性質及其應用,會分析提純膠體,會鑒別膠體和溶液。知識點一 膠體的性質及應用[學生用書P48]INCLUDEPICTURE "教材自主預習LLL.TIF" INCLUDEPICTURE "教材自主預習LLL.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教材自主預習LLL.TIF" \* MERGEFORMAT1.分散系(1)概念:由一種(或幾種)物質(__________)分散到另一種物質(____________)里形成的體系。(2)分類:根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將分散系分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3)溶液、膠體和濁液的比較分散系 溶液 膠體 濁液分散質微粒種類 分子、離子 較多分子的集合體或大分子 分子的集合體或離子的集合體分散質微粒直徑 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外部特征 均一、透明、穩定 ____________ 不均一、不透明、不穩定分散質微粒能否透過濾紙 能 ________ 不能分散質微粒能否透過半透膜 能 ________ 不能實例 碘酒、蔗糖溶液、鹽酸、酒精溶液 豆漿、云、霧、煙、淀粉溶液、蛋白質溶液 泥漿、油水混合物、氫氧化鐵的懸濁液INCLUDEPICTURE "概念演繹LLL.TIF" INCLUDEPICTURE "概念演繹LLL.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概念演繹LLL.TIF" \* MERGEFORMAT 微粒直徑介于1~100 nm的物質為膠體,這種說法對嗎?若不對,請加以解釋。提示:不對。膠體是分散質微粒的直徑介于1~100 nm的分散系,并不是說微粒直徑介于1~100 nm的物質就是膠體,如果是單一物質,則其一定不是膠體。例如,不能說粒子直徑介于1~100 nm的氫氧化鐵是膠體。2.膠體的分類、性質和應用(1)分類①根據分散劑的狀態,膠體可分為氣溶膠(如煙、云、霧)、液溶膠(如豆漿、稀牛奶、墨水)、固溶膠(如煙水晶、有色玻璃、瑪瑙)。②根據分散質的構成,膠體可分為粒子膠體[如Fe(OH)3膠體、AgI膠體]、分子膠體(如淀粉膠體、蛋白質膠體)。(2)性質和應用性質 定義 原因 應用丁達爾現象(或丁達爾效應) 當可見光束通過膠體時,在入射光側面可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 膠體中分散質微粒對可見光__________而形成的 可用于實驗室鑒別______________電泳 在通電的情況下,帶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發生定向移動的現象 膠體的分散質具有巨大的________________,能吸附帶有某種電荷的離子,從而形成___________ 工業上用于電泳電鍍、電泳除塵等續 表性質 定義 原因 應用聚沉 在一定條件下,膠體的分散質微粒聚集成較大的微粒,在重力作用下____________析出的現象 ①向膠體中加入________等物質②對膠體加熱③對膠體攪拌 豆腐的制作、黃河三角洲的形成等INCLUDEPICTURE "自我診斷LLL.TIF" INCLUDEPICTURE "自我診斷LLL.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自我診斷LLL.TIF" \* MERGEFORMAT(1)醫療上的血液透析利用了膠體的性質( )(2)直徑介于1~100 nm的納米粒子是膠體( )(3)膠體帶電荷,在通電時會發生電泳現象( )(4)“鹵水點豆腐”利用了膠體的性質( )(5)放電影時,放映機到銀幕間光柱的形成是因為丁達爾現象( )(1)丁達爾現象是光的散射現象,是區別膠體與溶液的一種常用物理方法,而不是膠體與溶液的本質區別。(2)膠體的分散質微粒可以是一個有機大分子(如蛋白質溶液、淀粉溶液),也可以是多個微粒的集合體(如氫氧化鐵膠體)。(3)納米材料不是膠體,將納米材料分散到液體分散劑中形成的分散系才屬于膠體。 eq \a\vs4\al( INCLUDEPICTURE "反思歸納LLL.TIF" INCLUDEPICTURE "反思歸納LLL.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反思歸納LLL.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多維遷移應用LLL.TIF" INCLUDEPICTURE "多維遷移應用LLL.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多維遷移應用LLL.TIF" \* MERGEFORMAT1.(2024·惠州一中高一月考)勞動場景是古代詩人常常描寫的畫面。劉禹錫在《浪淘沙》中描寫到“日照澄洲江霧開,淘金女伴滿江隈。美人首飾侯王印,盡是沙中浪底來。”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霧屬于膠體,日照時出現丁達爾現象B.浪沙中淘金是發生了化學變化C.真假黃金(假黃金為銅鋅合金)可以用灼燒的方法鑒別D.江水屬于分散系2.AlCl3溶液、Al(OH)3膠體和Al(OH)3濁液是重要的分散系。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三種分散系均是無色透明的液體B.光線透過三種分散系時,只有Al(OH)3膠體可產生丁達爾現象C.Al(OH)3膠體能透過濾紙D.Al(OH)3膠體能使水中懸浮的固體顆粒沉降,達到凈水的目的3.(2024·張家口宣化一中高一月考)下列關于膠體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向Fe(OH)3膠體中加入Na2SO4溶液,可得到Fe(OH)3沉淀B.濁液、膠體、溶液的本質區別是分散質微粒的直徑大小C.煙屬于膠體,分散質微粒是微小的液滴D.膠態磁流體治癌術是將磁性物質制成膠體微粒,這種微粒的直徑介于10-9~10-7 m知識點二 膠體的制備、提純[學生用書P50]INCLUDEPICTURE "教材自主預習LLL.TIF" INCLUDEPICTURE "教材自主預習LLL.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教材自主預習LLL.TIF" \* MERGEFORMAT1.Fe(OH)3膠體的制備(1)制備實驗INCLUDEPICTURE "25LX25.TIF" INCLUDEPICTURE "25LX25.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LX25.TIF" \* MERGEFORMAT(2)制備操作①用潔凈的燒杯取少量蒸餾水,用酒精燈加熱至沸騰;②向燒杯中逐滴加入5~6滴____________________,繼續煮沸至__________________,停止加熱。反應原理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注意事項①一般使用飽和FeCl3溶液,稀溶液難以形成膠體。②形成氫氧化鐵膠體后,不能長時間煮沸,否則氫氧化鐵膠體會發生聚沉。③制備氫氧化鐵膠體的過程中不能用玻璃棒攪拌,否則會發生聚沉,得到氫氧化鐵沉淀。INCLUDEPICTURE "教材深研LLL.TIF" INCLUDEPICTURE "教材深研LLL.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教材深研LLL.TIF" \* MERGEFORMAT (1)如何檢驗制備的紅褐色液體為Fe(OH)3膠體?若向Fe(OH)3膠體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過量,可觀察到什么現象?(2)在制備Fe(OH)3膠體時,為什么不用NaOH溶液與FeCl3溶液反應?(3)若1 mL 1 mol/L的FeCl3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則生成的膠體分散質微粒數目是否為0.001NA(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 提示:(1)用一束光線照射所得到的分散系,從側面觀察,若出現一條光亮的“通路”,則證明成功制得Fe(OH)3膠體。向Fe(OH)3膠體中加入稀硫酸后,先產生紅褐色沉淀,然后沉淀逐漸溶解。(2)NaOH與FeCl3反應產生Fe(OH)3沉淀而得不到Fe(OH)3膠體。(3)不是。若干個Fe(OH)3分子才能形成一個膠體分散質微粒,所以生成的膠體分散質微粒數目遠小于0.001NA。2.膠體的分離和提純INCLUDEPICTURE "25LX26.TIF" INCLUDEPICTURE "25LX26.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LX26.TIF" \* MERGEFORMAT(1)膠體與懸濁液的分離(如圖1)膠體微粒可以透過濾紙而懸濁液中的分散質微粒不能透過濾紙,因此可用過濾的方法分離。(2)膠體的凈化(如圖2)膠體微粒不能透過半透膜而小分子、離子能夠透過半透膜,因此可用滲析的方法凈化膠體,如除去Fe(OH)3膠體中的FeCl3的操作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NCLUDEPICTURE "自我診斷LLL.TIF" INCLUDEPICTURE "自我診斷LLL.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自我診斷LLL.TIF" \* MERGEFORMAT(1)光線通過時,膠體能發生丁達爾效應,而溶液不能發生丁達爾效應( )(2)可以用濾紙通過過濾的方法,將膠體中的膠體粒子分離出來( )(3)滲析是用半透膜把小分子或離子從膠體中分離出來,達到凈化膠體的目的( )(4)將飽和FeCl3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繼續加熱煮沸得到紅褐色液體即可制備Fe(OH)3膠體( )INCLUDEPICTURE "多維遷移應用LLL.TIF" INCLUDEPICTURE "多維遷移應用LLL.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多維遷移應用LLL.TIF" \* MERGEFORMAT1.將蛋白質溶液放在半透膜上靜置,溶液的成分通過半透膜的情況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INCLUDEPICTURE "25LX27.TIF" INCLUDEPICTURE "25LX27.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LX27.TIF" \* MERGEFORMATA.能用丁達爾效應鑒別Fe(OH)3膠體和蛋白質溶液B.該半透膜的孔徑大小可能為200 nmC.該半透膜可用來分離NaCl溶液和豆漿D.該半透膜可用來分離泥沙和淀粉溶液2.(教材習題變式)膠體是一種常見的分散系。請回答下列問題:(1)向少量沸騰的蒸餾水中滴加幾滴________溶液,繼續加熱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停止加熱,可制得Fe(OH)3膠體;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激光筆照射Fe(OH)3膠體,可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即發生了______________。(3)如下圖所示,將淀粉與NaCl形成的混合溶液放入半透膜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填字母)。INCLUDEPICTURE "25LX28.TIF" INCLUDEPICTURE "25LX28.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LX28.TIF" \* MERGEFORMATA.能用丁達爾效應區分淀粉膠體和泥漿B.該操作需要若干次更換燒杯內的蒸餾水C.取少量燒杯中的液體于試管中,滴加幾滴碘水后溶液變藍色INCLUDEPICTURE "課堂檢測鞏固落實LLL.TIF" INCLUDEPICTURE "課堂檢測鞏固落實LLL.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課堂檢測鞏固落實LLL.TIF" \* MERGEFORMAT [學生用書P51]1.下列有關分散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A.分散系一定是混合物,分散質一定是純凈物B.凡是均一、穩定的液體都是溶液C.溶液的分散質一定是液體D.過濾可以分離濁液和膠體的混合物2.在水泥廠和冶金廠常用高壓電對氣溶膠作用,除去大量煙塵,以減少對空氣的污染。這種做法應用的主要原理是( )A.電泳 B.滲析C.聚沉 D.丁達爾現象3.(2024·淄博實驗中學高一月考)多糖基復合納米材料(微粒直徑介于10-9~10-7 m)在生物醫學領域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多糖基復合納米顆粒分散到水中,下列關于該分散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A.多糖基復合納米顆粒直徑較小,可以透過半透膜B.將該分散系靜置會立即出現沉淀C.利用丁達爾效應可以區分氯化鋇溶液和該分散系D.可以用過濾的方法將氯化鋇溶液與多糖基復合納米材料分離4.(2024·周口恒大中學高一月考)下列關于膠體的認識中,錯誤的是( )A.鑒別膠體和溶液常用丁達爾現象B.將一束強光通過蔗糖溶液,不能產生丁達爾現象C.膠體是一種混合物D.納米材料微粒直徑一般從幾納米到幾十納米,因此納米材料屬于膠體5.膠體金即金溶膠,具有光吸收性、呈色性和膠體性等特點。免疫膠體金技術作為膠體金標記物,可實現對抗原抗體的測定。用白磷還原法可制得一種金的分散系,該分散系在臨床診斷及藥物檢測等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操作步驟如下:a.取0.5 mL 20%白磷(①)的乙醚溶液,向其中加入60 mL蒸餾水(②)。b.先滴加0.75 mL 1%的氯化金水溶液(③),再滴加0.6 mL 0.1 mol·L-1的K2CO3(④)溶液,振蕩變成棕紅色。c.加熱煮沸至液體變成透明紅色。d.分離提純,除去無機溶質。所得分散系中,金顆粒直徑介于5~12 nm。請回答下列問題:(1)上述物質①②③④中,屬于單質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號,下同),屬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屬于鹽的是________。(2)該分散系屬于________,分散質是________。(3)步驟a過程屬于________(填“化學”或“物理”,下同)變化,步驟b屬于________變化。(共45張PPT)第2課時 一種重要的混合物——膠體【學習目標】 1.能從宏觀和微觀的角度認識分散系及其分類,知道溶液、濁液、膠體三種分散系的本質區別。2.知道膠體是一種重要的分散系,了解膠體的特點、性質及其應用,會分析提純膠體,會鑒別膠體和溶液。知識點一PART01第一部分知識點一 膠體的性質及應用 1.分散系(1)概念:由一種(或幾種)物質(__________)分散到另一種物質(____________)里形成的體系。(2)分類:根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將分散系分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分散質分散劑分散質微粒直徑的大小溶液膠體濁液(3)溶液、膠體和濁液的比較分散系 溶液 膠體 濁液分散質微粒種類 分子、 離子 較多分子的集合體或大分子 分子的集合體或離子的集合體分散質微粒直徑 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外部特征 均一、透明、穩定 _________________ 不均一、不透明、不穩定<1 nm1~100 nm>100 nm均一、透明、較穩定分散系 溶液 膠體 濁液分散質微粒能否透過濾紙 能 ________ 不能分散質微粒能否透過半透膜 能 ________ 不能實例 碘酒、蔗糖溶液、鹽酸、酒精溶液 豆漿、云、霧、煙、淀粉溶液、蛋白質溶液 泥漿、油水混合物、氫氧化鐵的懸濁液能不能 微粒直徑介于1~100 nm的物質為膠體,這種說法對嗎?若不對,請加以解釋。提示:不對。膠體是分散質微粒的直徑介于1~100 nm的分散系,并不是說微粒直徑介于1~100 nm的物質就是膠體,如果是單一物質,則其一定不是膠體。例如,不能說粒子直徑介于1~100 nm的氫氧化鐵是膠體。2.膠體的分類、性質和應用(1)分類①根據分散劑的狀態,膠體可分為氣溶膠(如煙、云、霧)、液溶膠(如豆漿、稀牛奶、墨水)、固溶膠(如煙水晶、有色玻璃、瑪瑙)。②根據分散質的構成,膠體可分為粒子膠體[如Fe(OH)3膠體、AgI膠體]、分子膠體(如淀粉膠體、蛋白質膠體)。(2)性質和應用性質 定義 原因 應用丁達爾現象(或丁達爾效 應) 當可見光束通過膠體時,在入射光側面可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 膠體中分散質微粒對可見光__________而形成的 可用于實驗室鑒別_____________光亮的“通路”散射溶液和膠體性質 定義 原因 應用電泳 在通電的情況下,帶電的______________ 發生定向移動的現象 膠體的分散質具有巨大的________________,能吸附帶有某種電荷的離子,從而形成___________ 工業上用于電泳電鍍、電泳除塵等膠體分散質微粒比表面積帶電微粒性質 定義 原因 應用聚沉 在一定條件下,膠體的分散質微粒聚集成較大的微粒,在重力作用下____________析出的現象 ①向膠體中加入__________等物質 ②對膠體加熱 ③對膠體攪拌 豆腐的制作、黃河三角洲的形成等沉淀酸、堿、鹽(1)醫療上的血液透析利用了膠體的性質( )(2)直徑介于1~100 nm的納米粒子是膠體( )(3)膠體帶電荷,在通電時會發生電泳現象( )(4)“鹵水點豆腐”利用了膠體的性質( )(5)放電影時,放映機到銀幕間光柱的形成是因為丁達爾現象( )√××√√(1)丁達爾現象是光的散射現象,是區別膠體與溶液的一種常用物理方法,而不是膠體與溶液的本質區別。(2)膠體的分散質微粒可以是一個有機大分子(如蛋白質溶液、淀粉溶液),也可以是多個微粒的集合體(如氫氧化鐵膠體)。(3)納米材料不是膠體,將納米材料分散到液體分散劑中形成的分散系才屬于膠體。 √1.(2024·惠州一中高一月考)勞動場景是古代詩人常常描寫的畫面。劉禹錫在《浪淘沙》中描寫到“日照澄洲江霧開,淘金女伴滿江隈。美人首飾侯王印,盡是沙中浪底來。”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霧屬于膠體,日照時出現丁達爾現象B.浪沙中淘金是發生了化學變化C.真假黃金(假黃金為銅鋅合金)可以用灼燒的方法鑒別D.江水屬于分散系解析:霧這種分散質微粒的直徑介于1~100 nm,是氣溶膠,能產生丁達爾現象,故A正確;沙里淘金的原理是金子的密度比沙子大得多,在水的沖擊下沙粒被水流帶走,而金留在容器里,屬于物理變化,故B錯誤;在空氣中灼燒黃金無顏色變化,假黃金是銅鋅合金,銅在加熱條件下生成黑色的氧化銅,因此用灼燒的方法可以鑒別,故C正確;江水是含有多種物質的混合物,屬于分散系,故D正確。2.AlCl3溶液、Al(OH)3膠體和Al(OH)3濁液是重要的分散系。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三種分散系均是無色透明的液體B.光線透過三種分散系時,只有Al(OH)3膠體可產生丁達爾現象C.Al(OH)3膠體能透過濾紙D.Al(OH)3膠體能使水中懸浮的固體顆粒沉降,達到凈水的目的√解析:Al(OH)3濁液不是無色透明的液體,A錯誤;丁達爾現象是膠體的特征性質,B正確;膠體的分散質微粒比濁液的小,能透過濾紙,C正確;膠體具有吸附性,可以使水中懸浮的固體顆粒沉降,達到凈水的目的,D正確。3.(2024·張家口宣化一中高一月考)下列關于膠體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向Fe(OH)3膠體中加入Na2SO4溶液,可得到Fe(OH)3沉淀B.濁液、膠體、溶液的本質區別是分散質微粒的直徑大小C.煙屬于膠體,分散質微粒是微小的液滴D.膠態磁流體治癌術是將磁性物質制成膠體微粒,這種微粒的直徑介于10-9~10-7 m√解析:向氫氧化鐵膠體中加入Na2SO4溶液,可得到Fe(OH)3沉淀,屬于膠體的聚沉,故A正確;分散質微粒的直徑大小是分散系的本質區別,分散質微粒直徑小于1 nm的分散系為溶液,大于100 nm的分散系為濁液,介于1~100 nm的分散系為膠體,故B正確;煙屬于膠體,分散質微粒是微小的固體顆粒,故C錯誤;膠態磁流體治癌術是將磁性物質制成膠體微粒,這種微粒的直徑應介于1~100 nm,故D正確。知識點二PART02第二部分知識點二 膠體的制備、提純 1.Fe(OH)3膠體的制備(1)制備實驗(2)制備操作①用潔凈的燒杯取少量蒸餾水,用酒精燈加熱至沸騰;②向燒杯中逐滴加入5~6滴____________________,繼續煮沸至__________________,停止加熱。反應原理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飽和FeCl3溶液液體呈透明的紅褐色(3)注意事項①一般使用飽和FeCl3溶液,稀溶液難以形成膠體。②形成氫氧化鐵膠體后,不能長時間煮沸,否則氫氧化鐵膠體會發生聚沉。③制備氫氧化鐵膠體的過程中不能用玻璃棒攪拌,否則會發生聚沉,得到氫氧化鐵沉淀。 (1)如何檢驗制備的紅褐色液體為Fe(OH)3膠體?若向Fe(OH)3膠體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過量,可觀察到什么現象?(2)在制備Fe(OH)3膠體時,為什么不用NaOH溶液與FeCl3溶液反應?(3)若1 mL 1 mol/L的FeCl3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則生成的膠體分散質微粒數目是否為0.001NA(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 提示:(1)用一束光線照射所得到的分散系,從側面觀察,若出現一條光亮的“通路”,則證明成功制得Fe(OH)3膠體。向Fe(OH)3膠體中加入稀硫酸后,先產生紅褐色沉淀,然后沉淀逐漸溶解。(2)NaOH與FeCl3反應產生Fe(OH)3沉淀而得不到Fe(OH)3膠體。(3)不是。若干個Fe(OH)3分子才能形成一個膠體分散質微粒,所以生成的膠體分散質微粒數目遠小于0.001NA。2.膠體的分離和提純(1)膠體與懸濁液的分離(如圖1)膠體微粒可以透過濾紙而懸濁液中的分散質微粒不能透過濾紙,因此可用過濾的方法分離。(2)膠體的凈化(如圖2)膠體微粒不能透過半透膜而小分子、離子能夠透過半透膜,因此可用滲析的方法凈化膠體,如除去Fe(OH)3膠體中的FeCl3的操作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將混合物盛于半透膜制作的滲析袋中,置于流動(或頻繁更換)的蒸餾水里一段時間即可(1)光線通過時,膠體能發生丁達爾效應,而溶液不能發生丁達爾效應( )(2)可以用濾紙通過過濾的方法,將膠體中的膠體粒子分離出來( )(3)滲析是用半透膜把小分子或離子從膠體中分離出來,達到凈化膠體的目的( )(4)將飽和FeCl3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繼續加熱煮沸得到紅褐色液體即可制備Fe(OH)3膠體( )√×√×√1.將蛋白質溶液放在半透膜上靜置,溶液的成分通過半透膜的情況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能用丁達爾效應鑒別Fe(OH)3膠體和蛋白質溶液B.該半透膜的孔徑大小可能為200 nmC.該半透膜可用來分離NaCl溶液和豆漿D.該半透膜可用來分離泥沙和淀粉溶液解析:將蛋白質溶液放在半透膜上靜置,水分子可以透過半透膜,而蛋白質分子不能,說明蛋白質溶液是膠體,因此Fe(OH)3膠體和蛋白質溶液都具有丁達爾效應,不能鑒別,故A錯誤;膠體分散質微粒的直徑介于1~100 nm,蛋白質分子不能透過半透膜,因此該半透膜的孔徑大小不可能為200 nm,應小于1 nm,故B錯誤;豆漿屬于膠體,膠體分散質微粒不能透過半透膜,而溶液中的分散質微粒可以透過半透膜,因此該半透膜可用來分離NaCl溶液和豆漿,故C正確;泥沙和淀粉溶液的分散質微粒直徑都大于該半透膜的孔徑,因此該半透膜不能用來分離泥沙和淀粉溶液,故D錯誤。2.(教材習題變式)膠體是一種常見的分散系。請回答下列問題:(1)向少量沸騰的蒸餾水中滴加幾滴________________溶液,繼續加熱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停止加熱,可制得Fe(OH)3膠體;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激光筆照射Fe(OH)3膠體,可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即發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飽和FeCl3液體呈透明的紅褐色有一條光亮的“通路”丁達爾效應(或丁達爾現象)解析:Fe(OH)3膠體能使光發生散射,當用激光筆照射時,在側面會看到有一條光亮的“通路”,即發生了丁達爾效應(或丁達爾現象)。(3)如下圖所示,將淀粉與NaCl形成的混合溶液放入半透膜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能用丁達爾效應區分淀粉膠體和泥漿B.該操作需要若干次更換燒杯內的蒸餾水C.取少量燒杯中的液體于試管中,滴加幾滴碘水后溶液變藍色B解析:泥漿中含有土壤膠體,淀粉膠體和土壤膠體都可以使光發生散射,因此二者用激光筆照射時都會產生一條光亮的“通路”,故不能用丁達爾效應區分淀粉膠體和泥漿,A錯誤;溶液中的微粒可以通過半透膜,因此要提純膠體,該操作需要若干次更換燒杯內的蒸餾水,這樣可以使膠體分散質微粒與溶液中的微粒充分分離,B正確;淀粉膠體的分散質微粒不能通過半透膜,因此取少量燒杯中的液體于試管中,滴加幾滴碘水后溶液不會變藍色,C錯誤。課堂檢測 鞏固落實PART03第三部分1.下列有關分散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A.分散系一定是混合物,分散質一定是純凈物B.凡是均一、穩定的液體都是溶液C.溶液的分散質一定是液體D.過濾可以分離濁液和膠體的混合物√解析:A選項,根據分散系的定義可知,分散系一定是混合物,但分散質可能是純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錯誤;B選項,均一、穩定的液體也可能是純液體,錯誤;C選項,溶液的分散質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錯誤;D選項,根據分散質微粒直徑的大小可知,膠體的分散質可透過濾紙,而濁液的分散質不能透過濾紙,正確。2.在水泥廠和冶金廠常用高壓電對氣溶膠作用,除去大量煙塵,以減少對空氣的污染。這種做法應用的主要原理是( )A.電泳 B.滲析C.聚沉 D.丁達爾現象解析:氣溶膠中的分散質微粒帶有一定電荷,在高壓電場中能發生定向移動,從而達到減少氣溶膠對空氣污染的目的。√3.(2024·淄博實驗中學高一月考)多糖基復合納米材料(微粒直徑介于10-9~10-7 m)在生物醫學領域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多糖基復合納米顆粒分散到水中,下列關于該分散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A.多糖基復合納米顆粒直徑較小,可以透過半透膜B.將該分散系靜置會立即出現沉淀C.利用丁達爾效應可以區分氯化鋇溶液和該分散系D.可以用過濾的方法將氯化鋇溶液與多糖基復合納米材料分離√解析:多糖基復合納米顆粒直徑較小,溶于水后形成膠體,膠體微粒不能透過半透膜孔隙,A不正確;該分散系屬于膠體,靜置不會立即出現沉淀,B不正確;該分散系屬于膠體,對光能產生散射作用,利用丁達爾效應可以區分氯化鋇溶液和該分散系,C正確;膠體微粒和鋇離子、氯離子都能夠透過濾紙,不能用過濾的方法將氯化鋇溶液與多糖基復合納米材料分離,D不正確。4.(2024·周口恒大中學高一月考)下列關于膠體的認識中,錯誤的是( )A.鑒別膠體和溶液常用丁達爾現象B.將一束強光通過蔗糖溶液,不能產生丁達爾現象C.膠體是一種混合物D.納米材料微粒直徑一般從幾納米到幾十納米,因此納米材料屬于膠體√解析:鑒別膠體和溶液常用丁達爾現象,膠體能發生丁達爾現象,而溶液不能,故A正確;將一束強光通過蔗糖溶液,蔗糖溶液不是膠體,不能產生丁達爾現象,故B正確;分散質的微粒直徑介于1~100 nm的分散系叫作膠體,膠體是一種混合物,故C正確;納米材料微粒直徑一般從幾納米到幾十納米,但納米材料不是分散系,不屬于膠體,故D錯誤。5.膠體金即金溶膠,具有光吸收性、呈色性和膠體性等特點。免疫膠體金技術作為膠體金標記物,可實現對抗原抗體的測定。用白磷還原法可制得一種金的分散系,該分散系在臨床診斷及藥物檢測等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操作步驟如下:a.取0.5 mL 20%白磷(①)的乙醚溶液,向其中加入60 mL蒸餾水(②)。b.先滴加0.75 mL 1%的氯化金水溶液(③),再滴加0.6 mL 0.1 mol·L-1的K2CO3(④)溶液,振蕩變成棕紅色。c.加熱煮沸至液體變成透明紅色。d.分離提純,除去無機溶質。所得分散系中,金顆粒直徑介于5~12 nm。請回答下列問題:(1)上述物質①②③④中,屬于單質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號,下同),屬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屬于鹽的是________。(2)該分散系屬于________,分散質是________。(3)步驟a過程屬于________(填“化學”或“物理”,下同)變化,步驟b屬于________變化。①②④④膠體金物理化學解析:(1)題述物質中,①為白磷,由P元素組成,為單質;②為蒸餾水,是由H、O兩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③為氯化金水溶液,由氯化金和水兩種物質組成,屬于混合物;④為K2CO3,屬于純凈物,也屬于化合物。(2)由金顆粒直徑介于5~12 nm,可確定該分散系屬于膠體,分散質是金顆粒。(3)由題中描述可知,步驟a是物質的溶解過程,屬于物理變化;步驟b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第2課時 一種重要的混合物——膠體【學習目標】 1.能從宏觀和微觀的角度認識分散系及其分類,知道溶液、濁液、膠體三種分散系的本質區別。2.知道膠體是一種重要的分散系,了解膠體的特點、性質及其應用,會分析提純膠體,會鑒別膠體和溶液。知識點一 膠體的性質及應用[學生用書P48]INCLUDEPICTURE "教材自主預習LLL.TIF" INCLUDEPICTURE "教材自主預習LLL.TIF" \* MERGEFORMAT1.分散系(1)概念:由一種(或幾種)物質(__________)分散到另一種物質(____________)里形成的體系。(2)分類:根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將分散系分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3)溶液、膠體和濁液的比較分散系 溶液 膠體 濁液分散質微粒種類 分子、離子 較多分子的集合體或大分子 分子的集合體或離子的集合體分散質微粒直徑 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外部特征 均一、透明、穩定 ____________ 不均一、不透明、不穩定分散質微粒能否透過濾紙 能 ________ 不能分散質微粒能否透過半透膜 能 ________ 不能實例 碘酒、蔗糖溶液、鹽酸、酒精溶液 豆漿、云、霧、煙、淀粉溶液、蛋白質溶液 泥漿、油水混合物、氫氧化鐵的懸濁液INCLUDEPICTURE "概念演繹LLL.TIF" INCLUDEPICTURE "概念演繹LLL.TIF" \* MERGEFORMAT 微粒直徑介于1~100 nm的物質為膠體,這種說法對嗎?若不對,請加以解釋。提示:不對。膠體是分散質微粒的直徑介于1~100 nm的分散系,并不是說微粒直徑介于1~100 nm的物質就是膠體,如果是單一物質,則其一定不是膠體。例如,不能說粒子直徑介于1~100 nm的氫氧化鐵是膠體。2.膠體的分類、性質和應用(1)分類①根據分散劑的狀態,膠體可分為氣溶膠(如煙、云、霧)、液溶膠(如豆漿、稀牛奶、墨水)、固溶膠(如煙水晶、有色玻璃、瑪瑙)。②根據分散質的構成,膠體可分為粒子膠體[如Fe(OH)3膠體、AgI膠體]、分子膠體(如淀粉膠體、蛋白質膠體)。(2)性質和應用性質 定義 原因 應用丁達爾現象(或丁達爾效應) 當可見光束通過膠體時,在入射光側面可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 膠體中分散質微粒對可見光__________而形成的 可用于實驗室鑒別______________電泳 在通電的情況下,帶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發生定向移動的現象 膠體的分散質具有巨大的________________,能吸附帶有某種電荷的離子,從而形成___________ 工業上用于電泳電鍍、電泳除塵等續 表性質 定義 原因 應用聚沉 在一定條件下,膠體的分散質微粒聚集成較大的微粒,在重力作用下____________析出的現象 ①向膠體中加入________等物質②對膠體加熱③對膠體攪拌 豆腐的制作、黃河三角洲的形成等[答案自填] 分散質 分散劑 分散質微粒直徑的大小 溶液 膠體 濁液 <1 nm 1~100 nm >100 nm 均一、透明、較穩定 能 不能 光亮的“通路” 散射 溶液和膠體 膠體分散質微粒 比表面積 帶電微粒 沉淀 酸、堿、鹽INCLUDEPICTURE "自我診斷LLL.TIF" INCLUDEPICTURE "自我診斷LLL.TIF" \* MERGEFORMAT(1)醫療上的血液透析利用了膠體的性質( )(2)直徑介于1~100 nm的納米粒子是膠體( )(3)膠體帶電荷,在通電時會發生電泳現象( )(4)“鹵水點豆腐”利用了膠體的性質( )(5)放電影時,放映機到銀幕間光柱的形成是因為丁達爾現象( )答案:(1)√ (2)× (3)× (4)√ (5)√(1)丁達爾現象是光的散射現象,是區別膠體與溶液的一種常用物理方法,而不是膠體與溶液的本質區別。(2)膠體的分散質微粒可以是一個有機大分子(如蛋白質溶液、淀粉溶液),也可以是多個微粒的集合體(如氫氧化鐵膠體)。(3)納米材料不是膠體,將納米材料分散到液體分散劑中形成的分散系才屬于膠體。 eq \a\vs4\al( INCLUDEPICTURE "反思歸納LLL.TIF" INCLUDEPICTURE "反思歸納LLL.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多維遷移應用LLL.TIF" INCLUDEPICTURE "多維遷移應用LLL.TIF" \* MERGEFORMAT1.(2024·惠州一中高一月考)勞動場景是古代詩人常常描寫的畫面。劉禹錫在《浪淘沙》中描寫到“日照澄洲江霧開,淘金女伴滿江隈。美人首飾侯王印,盡是沙中浪底來。”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霧屬于膠體,日照時出現丁達爾現象B.浪沙中淘金是發生了化學變化C.真假黃金(假黃金為銅鋅合金)可以用灼燒的方法鑒別D.江水屬于分散系解析:選B。霧這種分散質微粒的直徑介于1~100 nm,是氣溶膠,能產生丁達爾現象,故A正確;沙里淘金的原理是金子的密度比沙子大得多,在水的沖擊下沙粒被水流帶走,而金留在容器里,屬于物理變化,故B錯誤;在空氣中灼燒黃金無顏色變化,假黃金是銅鋅合金,銅在加熱條件下生成黑色的氧化銅,因此用灼燒的方法可以鑒別,故C正確;江水是含有多種物質的混合物,屬于分散系,故D正確。2.AlCl3溶液、Al(OH)3膠體和Al(OH)3濁液是重要的分散系。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三種分散系均是無色透明的液體B.光線透過三種分散系時,只有Al(OH)3膠體可產生丁達爾現象C.Al(OH)3膠體能透過濾紙D.Al(OH)3膠體能使水中懸浮的固體顆粒沉降,達到凈水的目的解析:選A。Al(OH)3濁液不是無色透明的液體,A錯誤;丁達爾現象是膠體的特征性質,B正確;膠體的分散質微粒比濁液的小,能透過濾紙,C正確;膠體具有吸附性,可以使水中懸浮的固體顆粒沉降,達到凈水的目的,D正確。3.(2024·張家口宣化一中高一月考)下列關于膠體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向Fe(OH)3膠體中加入Na2SO4溶液,可得到Fe(OH)3沉淀B.濁液、膠體、溶液的本質區別是分散質微粒的直徑大小C.煙屬于膠體,分散質微粒是微小的液滴D.膠態磁流體治癌術是將磁性物質制成膠體微粒,這種微粒的直徑介于10-9~10-7 m解析:選C。向氫氧化鐵膠體中加入Na2SO4溶液,可得到Fe(OH)3沉淀,屬于膠體的聚沉,故A正確;分散質微粒的直徑大小是分散系的本質區別,分散質微粒直徑小于1 nm的分散系為溶液,大于100 nm的分散系為濁液,介于1~100 nm的分散系為膠體,故B正確;煙屬于膠體,分散質微粒是微小的固體顆粒,故C錯誤;膠態磁流體治癌術是將磁性物質制成膠體微粒,這種微粒的直徑應介于1~100 nm,故D正確。知識點二 膠體的制備、提純[學生用書P50]INCLUDEPICTURE "教材自主預習LLL.TIF" INCLUDEPICTURE "教材自主預習LLL.TIF" \* MERGEFORMAT1.Fe(OH)3膠體的制備(1)制備實驗INCLUDEPICTURE "25LX25.TIF" INCLUDEPICTURE "25LX25.TIF" \* MERGEFORMAT(2)制備操作①用潔凈的燒杯取少量蒸餾水,用酒精燈加熱至沸騰;②向燒杯中逐滴加入5~6滴____________________,繼續煮沸至__________________,停止加熱。反應原理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注意事項①一般使用飽和FeCl3溶液,稀溶液難以形成膠體。②形成氫氧化鐵膠體后,不能長時間煮沸,否則氫氧化鐵膠體會發生聚沉。③制備氫氧化鐵膠體的過程中不能用玻璃棒攪拌,否則會發生聚沉,得到氫氧化鐵沉淀。INCLUDEPICTURE "教材深研LLL.TIF" INCLUDEPICTURE "教材深研LLL.TIF" \* MERGEFORMAT (1)如何檢驗制備的紅褐色液體為Fe(OH)3膠體?若向Fe(OH)3膠體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過量,可觀察到什么現象?(2)在制備Fe(OH)3膠體時,為什么不用NaOH溶液與FeCl3溶液反應?(3)若1 mL 1 mol/L的FeCl3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則生成的膠體分散質微粒數目是否為0.001NA(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 提示:(1)用一束光線照射所得到的分散系,從側面觀察,若出現一條光亮的“通路”,則證明成功制得Fe(OH)3膠體。向Fe(OH)3膠體中加入稀硫酸后,先產生紅褐色沉淀,然后沉淀逐漸溶解。(2)NaOH與FeCl3反應產生Fe(OH)3沉淀而得不到Fe(OH)3膠體。(3)不是。若干個Fe(OH)3分子才能形成一個膠體分散質微粒,所以生成的膠體分散質微粒數目遠小于0.001NA。2.膠體的分離和提純INCLUDEPICTURE "25LX26.TIF" INCLUDEPICTURE "25LX26.TIF" \* MERGEFORMAT(1)膠體與懸濁液的分離(如圖1)膠體微粒可以透過濾紙而懸濁液中的分散質微粒不能透過濾紙,因此可用過濾的方法分離。(2)膠體的凈化(如圖2)膠體微粒不能透過半透膜而小分子、離子能夠透過半透膜,因此可用滲析的方法凈化膠體,如除去Fe(OH)3膠體中的FeCl3的操作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自填] 飽和FeCl3溶液 液體呈透明的紅褐色 FeCl3+3H2OFe(OH)3(膠體)+3HCl將混合物盛于半透膜制作的滲析袋中,置于流動(或頻繁更換)的蒸餾水里一段時間即可INCLUDEPICTURE "自我診斷LLL.TIF" INCLUDEPICTURE "自我診斷LLL.TIF" \* MERGEFORMAT(1)光線通過時,膠體能發生丁達爾效應,而溶液不能發生丁達爾效應( )(2)可以用濾紙通過過濾的方法,將膠體中的膠體粒子分離出來( )(3)滲析是用半透膜把小分子或離子從膠體中分離出來,達到凈化膠體的目的( )(4)將飽和FeCl3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繼續加熱煮沸得到紅褐色液體即可制備Fe(OH)3膠體( )答案:(1)√ (2)× (3)√ (4)×INCLUDEPICTURE "多維遷移應用LLL.TIF" INCLUDEPICTURE "多維遷移應用LLL.TIF" \* MERGEFORMAT1.將蛋白質溶液放在半透膜上靜置,溶液的成分通過半透膜的情況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INCLUDEPICTURE "25LX27.TIF" INCLUDEPICTURE "25LX27.TIF" \* MERGEFORMATA.能用丁達爾效應鑒別Fe(OH)3膠體和蛋白質溶液B.該半透膜的孔徑大小可能為200 nmC.該半透膜可用來分離NaCl溶液和豆漿D.該半透膜可用來分離泥沙和淀粉溶液解析:選C。將蛋白質溶液放在半透膜上靜置,水分子可以透過半透膜,而蛋白質分子不能,說明蛋白質溶液是膠體,因此Fe(OH)3膠體和蛋白質溶液都具有丁達爾效應,不能鑒別,故A錯誤;膠體分散質微粒的直徑介于1~100 nm,蛋白質分子不能透過半透膜,因此該半透膜的孔徑大小不可能為200 nm,應小于1 nm,故B錯誤;豆漿屬于膠體,膠體分散質微粒不能透過半透膜,而溶液中的分散質微粒可以透過半透膜,因此該半透膜可用來分離NaCl溶液和豆漿,故C正確;泥沙和淀粉溶液的分散質微粒直徑都大于該半透膜的孔徑,因此該半透膜不能用來分離泥沙和淀粉溶液,故D錯誤。2.(教材習題變式)膠體是一種常見的分散系。請回答下列問題:(1)向少量沸騰的蒸餾水中滴加幾滴________溶液,繼續加熱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停止加熱,可制得Fe(OH)3膠體;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激光筆照射Fe(OH)3膠體,可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即發生了______________。(3)如下圖所示,將淀粉與NaCl形成的混合溶液放入半透膜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填字母)。INCLUDEPICTURE "25LX28.TIF" INCLUDEPICTURE "25LX28.TIF" \* MERGEFORMATA.能用丁達爾效應區分淀粉膠體和泥漿B.該操作需要若干次更換燒杯內的蒸餾水C.取少量燒杯中的液體于試管中,滴加幾滴碘水后溶液變藍色解析:(2)Fe(OH)3膠體能使光發生散射,當用激光筆照射時,在側面會看到有一條光亮的“通路”,即發生了丁達爾效應(或丁達爾現象)。(3)泥漿中含有土壤膠體,淀粉膠體和土壤膠體都可以使光發生散射,因此二者用激光筆照射時都會產生一條光亮的“通路”,故不能用丁達爾效應區分淀粉膠體和泥漿,A錯誤;溶液中的微粒可以通過半透膜,因此要提純膠體,該操作需要若干次更換燒杯內的蒸餾水,這樣可以使膠體分散質微粒與溶液中的微粒充分分離,B正確;淀粉膠體的分散質微粒不能通過半透膜,因此取少量燒杯中的液體于試管中,滴加幾滴碘水后溶液不會變藍色,C錯誤。答案:(1)飽和FeCl3 液體呈透明的紅褐色 FeCl3+3H2OFe(OH)3(膠體)+3HCl (2)有一條光亮的“通路” 丁達爾效應(或丁達爾現象) (3)BINCLUDEPICTURE "課堂檢測鞏固落實LLL.TIF" INCLUDEPICTURE "課堂檢測鞏固落實LLL.TIF" \* MERGEFORMAT [學生用書P51]1.下列有關分散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A.分散系一定是混合物,分散質一定是純凈物B.凡是均一、穩定的液體都是溶液C.溶液的分散質一定是液體D.過濾可以分離濁液和膠體的混合物解析:選D。A選項,根據分散系的定義可知,分散系一定是混合物,但分散質可能是純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錯誤;B選項,均一、穩定的液體也可能是純液體,錯誤;C選項,溶液的分散質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錯誤;D選項,根據分散質微粒直徑的大小可知,膠體的分散質可透過濾紙,而濁液的分散質不能透過濾紙,正確。2.在水泥廠和冶金廠常用高壓電對氣溶膠作用,除去大量煙塵,以減少對空氣的污染。這種做法應用的主要原理是( )A.電泳 B.滲析C.聚沉 D.丁達爾現象解析:選A。氣溶膠中的分散質微粒帶有一定電荷,在高壓電場中能發生定向移動,從而達到減少氣溶膠對空氣污染的目的。3.(2024·淄博實驗中學高一月考)多糖基復合納米材料(微粒直徑介于10-9~10-7 m)在生物醫學領域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多糖基復合納米顆粒分散到水中,下列關于該分散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A.多糖基復合納米顆粒直徑較小,可以透過半透膜B.將該分散系靜置會立即出現沉淀C.利用丁達爾效應可以區分氯化鋇溶液和該分散系D.可以用過濾的方法將氯化鋇溶液與多糖基復合納米材料分離解析:選C。多糖基復合納米顆粒直徑較小,溶于水后形成膠體,膠體微粒不能透過半透膜孔隙,A不正確;該分散系屬于膠體,靜置不會立即出現沉淀,B不正確;該分散系屬于膠體,對光能產生散射作用,利用丁達爾效應可以區分氯化鋇溶液和該分散系,C正確;膠體微粒和鋇離子、氯離子都能夠透過濾紙,不能用過濾的方法將氯化鋇溶液與多糖基復合納米材料分離,D不正確。4.(2024·周口恒大中學高一月考)下列關于膠體的認識中,錯誤的是( )A.鑒別膠體和溶液常用丁達爾現象B.將一束強光通過蔗糖溶液,不能產生丁達爾現象C.膠體是一種混合物D.納米材料微粒直徑一般從幾納米到幾十納米,因此納米材料屬于膠體解析:選D。鑒別膠體和溶液常用丁達爾現象,膠體能發生丁達爾現象,而溶液不能,故A正確;將一束強光通過蔗糖溶液,蔗糖溶液不是膠體,不能產生丁達爾現象,故B正確;分散質的微粒直徑介于1~100 nm的分散系叫作膠體,膠體是一種混合物,故C正確;納米材料微粒直徑一般從幾納米到幾十納米,但納米材料不是分散系,不屬于膠體,故D錯誤。5.膠體金即金溶膠,具有光吸收性、呈色性和膠體性等特點。免疫膠體金技術作為膠體金標記物,可實現對抗原抗體的測定。用白磷還原法可制得一種金的分散系,該分散系在臨床診斷及藥物檢測等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操作步驟如下:a.取0.5 mL 20%白磷(①)的乙醚溶液,向其中加入60 mL蒸餾水(②)。b.先滴加0.75 mL 1%的氯化金水溶液(③),再滴加0.6 mL 0.1 mol·L-1的K2CO3(④)溶液,振蕩變成棕紅色。c.加熱煮沸至液體變成透明紅色。d.分離提純,除去無機溶質。所得分散系中,金顆粒直徑介于5~12 nm。請回答下列問題:(1)上述物質①②③④中,屬于單質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號,下同),屬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屬于鹽的是________。(2)該分散系屬于________,分散質是________。(3)步驟a過程屬于________(填“化學”或“物理”,下同)變化,步驟b屬于________變化。解析:(1)題述物質中,①為白磷,由P元素組成,為單質;②為蒸餾水,是由H、O兩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③為氯化金水溶液,由氯化金和水兩種物質組成,屬于混合物;④為K2CO3,屬于純凈物,也屬于化合物。(2)由金顆粒直徑介于5~12 nm,可確定該分散系屬于膠體,分散質是金顆粒。(3)由題中描述可知,步驟a是物質的溶解過程,屬于物理變化;步驟b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答案:(1)① ②④ ④ (2)膠體 金 (3)物理 化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1 第2課時 一種重要的混合物——膠體 - 學生版.doc 2.1 第2課時 一種重要的混合物——膠體.doc 2.1 第2課時 一種重要的混合物——膠體.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