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3.3 第1課時 課后達標 素養提升(課件+講義)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3.3 第1課時 課后達標 素養提升(課件+講義)

資源簡介

INCLUDEPICTURE "課后達標素養提升LLL.TIF" INCLUDEPICTURE "課后達標素養提升LLL.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課后達標素養提升LLL.TIF" \* MERGEFORMAT [學生用書P196(單獨成冊)]
INCLUDEPICTURE "A基礎檢測.TIF" INCLUDEPICTURE "A基礎檢測.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A基礎檢測.TIF" \* MERGEFORMAT
1.(2024·濟南一中高一質檢)下列關于氮元素及氮氣性質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植物從土壤中吸收NH、NO轉化為氨基酸的過程屬于氮的循環
B.植物秸稈燃燒時釋放出氮氧化物,參與了氮的循環
C.N2的化學性質不活潑,故N2不支持燃燒
D.大氣、陸地和水體中的氮元素在不停地進行著氮的循環
2.(2024·雙鴨山高一月考)農業上有一句俗語“雷雨發莊稼”,該過程中不會涉及的化學反應是(  )
A.N2+O22NO
B.2NO+O2===2NO2
C.4NH3+5O24NO+6H2O
D.3NO2+H2O===2HNO3+NO
3.(2024·廈門高一月考)下列關于氮及其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
A.NOx是引起光化學煙霧的大氣污染物
B.NO、NO2均為污染性氣體,在大氣中可穩定存在
C.NO、NO2均易溶于水
D.NO、NO2均能與水發生反應
4.下列物質的轉化必須加入氧化劑且通過一步反應就能完成的是(  )
①NO2→NO ②NO2→HNO3 ③N2→NO2
④N2→NO  ⑤N2→NH3
A.①         B.②⑤
C.④ D.③④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室能用排空氣法收集N2、NO和NO2
B.工業上可以用N2冷卻鎂蒸氣
C.除去NO中的NO2氣體可以使混合氣體通過蒸餾水
D.NO、NO2、N2O3、N2O5都屬于酸性氧化物
6.(2024·北京高一檢測)氮、鐵元素在細菌的作用下可發生如下圖所示的轉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INCLUDEPICTURE "25F51.TIF" INCLUDEPICTURE "25F51.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F51.TIF" \* MERGEFORMAT
A.反硝化過程均屬于氮的固定
B.硝化過程中,含氮物質均發生還原反應
C.在氨氧化細菌作用下,水體中的氮元素可轉移至大氣中
D.Fe3+將NH轉化為N2的離子方程式為Fe3++2NH===Fe2++N2↑+8H+
7.將盛有60 mL N2和NO2混合氣體的試管倒立于水槽中,經過足夠長的時間后,試管內氣體的體積縮小為30 mL,則原混合氣體中N2、NO2的體積分別是(  )
A.15 mL,45 mL B.45 mL,15 mL
C.20 mL,40 mL D.40 mL,20 mL
8.無色的混合氣體甲,可能含NO、CO2、NO2、N2中的幾種,將一定量的氣體甲經過如下圖所示實驗的處理,結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幾乎無氣體剩余,則氣體甲的組成為(  )
INCLUDEPICTURE "BL94.TIF" INCLUDEPICTURE "BL94.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BL94.TIF" \* MERGEFORMAT
A.NO2、N2 B.NO、CO2
C.NO2、CO2 D.NO、CO2、N2
9.如下圖所示,在水槽B中裝有500 mL水,容積為a mL的試管A充滿了NO2和NO的混合氣體(標準狀況),將試管A倒立并插入水槽B中。充分反應后,試管A中剩余氣體的體積為0.5a mL。
INCLUDEPICTURE "BL92.TIF" INCLUDEPICTURE "BL92.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BL92.TIF" \* MERGEFORMAT
(1)將試管A倒插入水槽B中發生的反應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反應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_____________。
(2)通過導氣管C向剩余0.5a mL氣體的試管A中持續通入氧氣,試管A中可能觀察到的現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當試管A中充滿氣體時停止通入氧氣,然后將試管取出水槽,水槽B中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ol·L-1(設溶液的體積仍為500 mL)。
10.為提高農作物產量,現代農業生產中需要大量含氮化合物做肥料。
(1)下列固氮方法中,屬于人工固氮的是_____________ (填字母)。
A.合成氨 B.閃電固氮
C.根瘤菌固氮 D.仿生固氮
E.用氨氣合成尿素
(2)植物的根瘤菌能把空氣中的氮氣轉化為氨,被植物吸收,這種過程被稱為氮的固定。此過程可簡單地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
_____________N2+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 H2O_____________NH3+_____________CO2
①配平以上化學方程式,并用單線橋表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
②上述反應中的還原劑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下同),還原產物是__________________。若轉移3 mol電子,則會生成_____________mol NH3。
③閃電固氮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氮氣表現_____________(填“氧化”或“還原”)性。
④合成氨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氮氣表現_____________(填“氧化”或“還原”)性。
INCLUDEPICTURE "A素養提升.TIF" INCLUDEPICTURE "A素養提升.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A素養提升.TIF" \* MERGEFORMAT
11.如下圖所示,集氣瓶內充滿某混合氣體,將集氣瓶置于光亮處,然后擠壓膠頭滴管使膠頭滴管內的水進入集氣瓶,發現燒杯中的水會倒吸進入集氣瓶,則集氣瓶內的混合氣體可能是(  )
INCLUDEPICTURE "DSWL24.TIF" INCLUDEPICTURE "DSWL24.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DSWL24.TIF" \* MERGEFORMAT
①CO、O2 ②NO2、O2
③N2、H2 ④NO2、N2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2.(2024·合肥高一統考)植物對氮元素的吸收過程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N2NH3/NHNONO植物吸收
A.高溫有利于加快過程①
B.澆水和松土有利于過程②
C.過程③中NO被還原
D.過程④叫做氮的固定
13.把3體積的NO2氣體,依次通過下列3個分別裝有足量①NaHCO3飽和溶液、②濃硫酸、③Na2O2的裝置后,用排水法把殘留氣體收集到集氣瓶中,集氣瓶內氣體應是(同溫同壓下測定)(  )
A.1體積NO
B.2體積NO2和0.5體積O2
C.2體積O2
D.0.25體積O2
14.(2024·常州高一調研)某興趣小組設計用鐵粉將NO還原為N2(同時生成FeO),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INCLUDEPICTURE "25F52.TIF" INCLUDEPICTURE "25F52.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F52.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F53.TIF" INCLUDEPICTURE "25F53.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F53.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F54.TIF" INCLUDEPICTURE "25F54.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F54.TIF" \* MERGEFORMAT
甲 乙 丙
INCLUDEPICTURE "25F55.TIF" INCLUDEPICTURE "25F55.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F55.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F56.TIF" INCLUDEPICTURE "25F56.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F56.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F57.TIF" INCLUDEPICTURE "25F57.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F57.TIF" \* MERGEFORMAT
丁 戊 己
已知:①裝置甲用于制備NO。②濃硝酸可氧化NO。③NaOH溶液能吸收NO2,不吸收NO。
A.裝置的連接順序為a→f→e→j→i→h→g(或g→h)→b→c→d
B.裝置戊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NO+2Fe2FeO+N2
C.裝置丁的作用是除去揮發出來的硝酸和產生的NO2
D.裝置乙的作用是干燥,防止水蒸氣進入裝置戊中干擾反應
15.(1)某化學學習小組為探究NO2和SO2的反應,進行如下實驗(如下圖所示)。
INCLUDEPICTURE "25F58.TIF" INCLUDEPICTURE "25F58.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F58.TIF" \* MERGEFORMAT
①圖甲兩集氣瓶中_____________ (填“上”或“下”)瓶顏色深。
②圖乙中反應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圖丙中“有紅棕色氣體產生”說明SO2和NO2反應的產物中有__________________,說明NO2在該反應中表現__________________(填“氧化”或“還原”)性。
④由圖乙和圖丙中的現象寫出NO2和S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課外活動小組探究鎂與NO2的反應。已知,鎂與CO2的反應為2Mg+CO22MgO+C。
①該小組采用類比Mg與CO2反應的思路對Mg與NO2的反應進行預測,寫出Mg與N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設計實驗,驗證猜測(用于連接玻璃管的乳膠管均內襯錫紙)。
INCLUDEPICTURE "25F59.TIF" INCLUDEPICTURE "25F59.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F59.TIF" \* MERGEFORMAT
資料信息:2NO2+2NaOH===NaNO3+NaNO2+H2O。
Ⅰ.裝置A中的試劑是_____________ 。
Ⅱ.干燥管和裝置B的作用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實驗開始時正確的操作步驟順序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a.通入NO2
b.打開彈簧夾
c.點燃酒精燈
d.當硬質玻璃管充滿紅棕色氣體后,關閉彈簧夾(共40張PPT)
課后達標 素養提升
解析:Mg可在N2中燃燒,故C錯誤。


解析: “雷雨發莊稼”是指在雷雨天,空氣中游離態的氮即氮氣經過一系列反應轉化為可被植物吸收的化合態的氮,從而幫助農作物生長。具體過程是,空氣中的氮氣和氧氣在雷電的作用下,發生化合反應生成NO;隨后NO再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為NO2;NO2和雨水發生反應生成硝酸;含硝酸的雨水落到地面再轉化為硝酸鹽,從而獲得易于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化合態的氮,幫助植物生長發育;在整個轉化過程中不涉及氨的催化氧化,故C項符合題意。
3.(2024·廈門高一月考)下列關于氮及其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
A.NOx是引起光化學煙霧的大氣污染物
B.NO、NO2均為污染性氣體,在大氣中可穩定存在
C.NO、NO2均易溶于水
D.NO、NO2均能與水發生反應

解析:氮氧化物是引起光化學煙霧的大氣污染物,故A正確;
NO、NO2均能形成酸雨,均為污染性氣體,常溫下一氧化氮易和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氮,在大氣中不能穩定存在,故B錯誤;
一氧化氮不溶于水且不與水反應,故C、D錯誤。
4.下列物質的轉化必須加入氧化劑且通過一步反應就能完成的是(  )
①NO2→NO ②NO2→HNO3 ③N2→NO2
④N2→NO  ⑤N2→NH3
A.①         B.②⑤
C.④ D.③④

解析:題中涉及的轉化:

①②二氧化氮與水反應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③N2不能通過一步反應生成NO2;④N2→NO需要加入氧化劑O2且能通過一步反應完成;⑤N2→NH3需要加入還原劑。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室能用排空氣法收集N2、NO和NO2
B.工業上可以用N2冷卻鎂蒸氣
C.除去NO中的NO2氣體可以使混合氣體通過蒸餾水
D.NO、NO2、N2O3、N2O5都屬于酸性氧化物

解析:N2的密度和空氣接近,不能用排空氣法收集,NO能和氧氣反應,不能用排空氣法收集,故A錯誤;
Mg化學性質活潑,能在N2中燃燒,故B錯誤;
NO2能和水反應生成NO和HNO3,故C正確;
酸性氧化物能和堿反應生成鹽和水,所以NO、NO2不屬于酸性氧化物,故D錯誤。
6.(2024·北京高一檢測)氮、鐵元素在細菌的作用下可發生如下圖所示的轉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解析:氮的固定是將游離態的氮轉化為化合態的氮的過程,由題圖可知反硝化過程是將氮的化合態轉化為氮氣,不屬于氮的固定,A錯誤;
由題圖可知,在氨氧化細菌作用下,水體中的氮元素可轉化為氮氣,從而轉移至大氣中,C正確;
7.將盛有60 mL N2和NO2混合氣體的試管倒立于水槽中,經過足夠長的時間后,試管內氣體的體積縮小為30 mL,則原混合氣體中N2、NO2的體積分別是(  )
A.15 mL,45 mL B.45 mL,15 mL
C.20 mL,40 mL D.40 mL,20 mL


8.無色的混合氣體甲,可能含NO、CO2、NO2、N2中的幾種,將一定量的氣體甲經過如下圖所示實驗的處理,結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幾乎無氣體剩余,則氣體甲的組成為(  )


A.NO2、N2 B.NO、CO2
C.NO2、CO2 D.NO、CO2、N2
解析:混合氣體甲無色,則氣體甲中不含NO2,氣體通過Na2O2后顯紅棕色,說明氣體甲中含有NO,且有與Na2O2反應生成O2的氣體CO2,再通入水中,所得溶液呈酸性,且幾乎無氣體剩余,說明氣體甲中不含N2。
9.如下圖所示,在水槽B中裝有500 mL水,容積為a mL的試管A充滿了NO2和NO的混合氣體(標準狀況),將試管A倒立并插入水槽B中。充分反應后,試管A中剩余氣體的體積為0.5a mL。
(1)將試管A倒插入水槽B中發生的反應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反應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_____________。
3NO2+H2O===2HNO3+NO
1∶2
解析:試管A倒插入水槽B中發生反應3NO2+H2O===2HNO3+NO,NO2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
(2)通過導氣管C向剩余0.5a mL氣體的試管A中持續通入氧氣,試管A中可能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試管A中剩余的0.5a mL氣體為NO,通入氧氣后,發生反應2NO+O2===2NO2、4NO2+O2+2H2O===4HNO3,無色氣體變為紅棕色氣體,試管中液面不斷上升至全充滿,繼續通入氧氣后,試管中液面下降,最后充滿無色氣體。
無色氣體變為紅棕色氣體,試管中液面不斷上升至全充滿,繼續通入氧氣后,試管中液面下降,最后充滿無色氣體
(3)當試管A中充滿氣體時停止通入氧氣,然后將試管取出水槽,水槽B中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_____mol·L-1(設溶液的體積仍為500 mL)。
10.為提高農作物產量,現代農業生產中需要大量含氮化合物做肥料。
(1)下列固氮方法中,屬于人工固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合成氨 B.閃電固氮
C.根瘤菌固氮 D.仿生固氮
E.用氨氣合成尿素
AD
(2)植物的根瘤菌能把空氣中的氮氣轉化為氨,被植物吸收,這種過程被稱為氮的固定。此過程可簡單地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
____N2+_________C+_______H2O_______NH3+______CO2
①配平以上化學方程式,并用單線橋表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
②上述反應中的還原劑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下同),還原產物是__________________。若轉移3 mol電子,則會生成_____________mol NH3。
C
NH3
1
③閃電固氮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氮氣表現_____________(填“氧化”或“還原”)性。
④合成氨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氮氣表現_____________(填“氧化”或“還原”)性。
還原
氧化
11.如下圖所示,集氣瓶內充滿某混合氣體,將集氣瓶置于光亮處,然后擠壓膠頭滴管使膠頭滴管內的水進入集氣瓶,發現燒杯中的水會倒吸進入集氣瓶,則集氣瓶內的混合氣體可能是(  )

①CO、O2 ②NO2、O2
③N2、H2 ④NO2、N2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過程①有根瘤菌參與催化,不能在高溫下進行,A錯誤;
氮的固定是將空氣中游離態的氮轉化為含氮化合物的過程,過程④是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吸收的過程,不屬于氮的固定,D錯誤。
13.把3體積的NO2氣體,依次通過下列3個分別裝有足量①NaHCO3飽和溶液、②濃硫酸、③Na2O2的裝置后,用排水法把殘留氣體收集到集氣瓶中,集氣瓶內氣體應是(同溫同壓下測定)(  )
A.1體積NO
B.2體積NO2和0.5體積O2
C.2體積O2
D.0.25體積O2

14.(2024·常州高一調研)某興趣小組設計用鐵粉將NO還原為N2(同時生成FeO),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解析:本實驗驗證NO與鐵粉反應生成N2和FeO,裝置甲用于制備NO氣體,NO能與裝置中氧氣反應生成NO2,制備的NO氣體中混有水蒸氣、硝酸蒸氣和NO2,水蒸氣能與鐵反應,干擾實驗,需要除去,讓NO2與水反應生成硝酸和NO,干燥后再與鐵反應,NO有毒,需要尾氣處理。根據已知信息可知,尾氣處理時應先通過濃硝酸,最后通過NaOH溶液,故裝置的連接順序是a→f→e→j→i→h→g(或g→h)→b→c→d,故A正確;
根據分析可知,裝置丁的作用是除去揮發出來的硝酸和產生的NO2,故C正確;
濃硝酸不具有吸水性,不能作為干燥劑,濃硝酸的作用是將NO氧化成NO2,便于NaOH溶液吸收,防止污染環境,故D錯誤。
15.(1)某化學學習小組為探究NO2和SO2的反應,進行如下實驗(如下圖所示)。
①圖甲兩集氣瓶中_____(填“上”或“下”)瓶顏色深。
②圖乙中反應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兩氣體混合后,顏色由紅棕色變為無色
③圖丙中“有紅棕色氣體產生”說明SO2和NO2反應的產物中有_______,說明NO2在該反應中表現______(填“氧化”或“還原”)性。
④由圖乙和圖丙中的現象寫出NO2和S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O
氧化
NO2+SO2===NO+SO3
解析:①NO2呈紅棕色,SO2為無色,故下瓶顏色深。②NO2具有氧化性,能被SO2還原為NO,故現象為兩氣體混合后,顏色由紅棕色變為無色。③NO遇空氣被氧化為NO2:2NO+O2===2NO2,“有紅棕色氣體產生”說明SO2和NO2反應的產物中有NO,體現了NO2的氧化性。④由題給現象可知,NO2和S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O2+SO2===NO+SO3。
資料信息:2NO2+2NaOH===NaNO3+NaNO2+H2O。
Ⅰ.裝置A中的試劑是____________。
Ⅱ.干燥管和裝置B的作用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實驗開始時正確的操作步驟順序是_________(填字母)。
a.通入NO2
b.打開彈簧夾
c.點燃酒精燈
d.當硬質玻璃管充滿紅棕色氣體后,關閉彈簧夾
NaOH溶液
吸收NO2,避免污染環境
收集N2
badcINCLUDEPICTURE "課后達標素養提升LLL.TIF" INCLUDEPICTURE "課后達標素養提升LLL.TIF" \* MERGEFORMAT [學生用書P196(單獨成冊)]
INCLUDEPICTURE "A基礎檢測.TIF" INCLUDEPICTURE "A基礎檢測.TIF" \* MERGEFORMAT
1.(2024·濟南一中高一質檢)下列關于氮元素及氮氣性質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植物從土壤中吸收NH、NO轉化為氨基酸的過程屬于氮的循環
B.植物秸稈燃燒時釋放出氮氧化物,參與了氮的循環
C.N2的化學性質不活潑,故N2不支持燃燒
D.大氣、陸地和水體中的氮元素在不停地進行著氮的循環
解析:選C。Mg可在N2中燃燒,故C錯誤。
2.(2024·雙鴨山高一月考)農業上有一句俗語“雷雨發莊稼”,該過程中不會涉及的化學反應是(  )
A.N2+O22NO
B.2NO+O2===2NO2
C.4NH3+5O24NO+6H2O
D.3NO2+H2O===2HNO3+NO
解析:選C。“雷雨發莊稼”是指在雷雨天,空氣中游離態的氮即氮氣經過一系列反應轉化為可被植物吸收的化合態的氮,從而幫助農作物生長。具體過程是,空氣中的氮氣和氧氣在雷電的作用下,發生化合反應生成NO;隨后NO再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為NO2;NO2和雨水發生反應生成硝酸;含硝酸的雨水落到地面再轉化為硝酸鹽,從而獲得易于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化合態的氮,幫助植物生長發育;在整個轉化過程中不涉及氨的催化氧化,故C項符合題意。
3.(2024·廈門高一月考)下列關于氮及其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
A.NOx是引起光化學煙霧的大氣污染物
B.NO、NO2均為污染性氣體,在大氣中可穩定存在
C.NO、NO2均易溶于水
D.NO、NO2均能與水發生反應
解析:選A。氮氧化物是引起光化學煙霧的大氣污染物,故A正確;NO、NO2均能形成酸雨,均為污染性氣體,常溫下一氧化氮易和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氮,在大氣中不能穩定存在,故B錯誤;一氧化氮不溶于水且不與水反應,故C、D錯誤。
4.下列物質的轉化必須加入氧化劑且通過一步反應就能完成的是(  )
①NO2→NO ②NO2→HNO3 ③N2→NO2
④N2→NO  ⑤N2→NH3
A.①         B.②⑤
C.④ D.③④
解析:選C。題中涉及的轉化:
INCLUDEPICTURE "DSWL23.TIF" INCLUDEPICTURE "DSWL23.TIF" \* MERGEFORMAT
①②二氧化氮與水反應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③N2不能通過一步反應生成NO2;④N2→NO需要加入氧化劑O2且能通過一步反應完成;⑤N2→NH3需要加入還原劑。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室能用排空氣法收集N2、NO和NO2
B.工業上可以用N2冷卻鎂蒸氣
C.除去NO中的NO2氣體可以使混合氣體通過蒸餾水
D.NO、NO2、N2O3、N2O5都屬于酸性氧化物
解析:選C。N2的密度和空氣接近,不能用排空氣法收集,NO能和氧氣反應,不能用排空氣法收集,故A錯誤;Mg化學性質活潑,能在N2中燃燒,故B錯誤;NO2能和水反應生成NO和HNO3,故C正確;酸性氧化物能和堿反應生成鹽和水,所以NO、NO2不屬于酸性氧化物,故D錯誤。
6.(2024·北京高一檢測)氮、鐵元素在細菌的作用下可發生如下圖所示的轉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INCLUDEPICTURE "25F51.TIF" INCLUDEPICTURE "25F51.TIF" \* MERGEFORMAT
A.反硝化過程均屬于氮的固定
B.硝化過程中,含氮物質均發生還原反應
C.在氨氧化細菌作用下,水體中的氮元素可轉移至大氣中
D.Fe3+將NH轉化為N2的離子方程式為Fe3++2NH===Fe2++N2↑+8H+
解析:選C。氮的固定是將游離態的氮轉化為化合態的氮的過程,由題圖可知反硝化過程是將氮的化合態轉化為氮氣,不屬于氮的固定,A錯誤;由題圖可知,硝化過程中NH轉化為NO,再轉化為NO,氮元素化合價升高,發生氧化反應,B錯誤;由題圖可知,在氨氧化細菌作用下,水體中的氮元素可轉化為氮氣,從而轉移至大氣中,C正確;根據得失電子守恒和原子守恒,Fe3+將NH轉化為N2的離子方程式為6Fe3++2NH===6Fe2++N2↑+8H+,D錯誤。
7.將盛有60 mL N2和NO2混合氣體的試管倒立于水槽中,經過足夠長的時間后,試管內氣體的體積縮小為30 mL,則原混合氣體中N2、NO2的體積分別是(  )
A.15 mL,45 mL B.45 mL,15 mL
C.20 mL,40 mL D.40 mL,20 mL
解析:選A。設原混合氣體中含有N2、NO2的體積分別為x mL、y mL,則x+y=60,將試管倒立于水槽中會發生反應3NO2+H2O===2HNO3+NO,由化學方程式可知y mL NO2反應生成 mL NO,則+x=30,解得x=15,y=45,A正確。
8.無色的混合氣體甲,可能含NO、CO2、NO2、N2中的幾種,將一定量的氣體甲經過如下圖所示實驗的處理,結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幾乎無氣體剩余,則氣體甲的組成為(  )
INCLUDEPICTURE "BL94.TIF" INCLUDEPICTURE "BL94.TIF" \* MERGEFORMAT
A.NO2、N2 B.NO、CO2
C.NO2、CO2 D.NO、CO2、N2
解析:選B。混合氣體甲無色,則氣體甲中不含NO2,氣體通過Na2O2后顯紅棕色,說明氣體甲中含有NO,且有與Na2O2反應生成O2的氣體CO2,再通入水中,所得溶液呈酸性,且幾乎無氣體剩余,說明氣體甲中不含N2。
9.如下圖所示,在水槽B中裝有500 mL水,容積為a mL的試管A充滿了NO2和NO的混合氣體(標準狀況),將試管A倒立并插入水槽B中。充分反應后,試管A中剩余氣體的體積為0.5a mL。
INCLUDEPICTURE "BL92.TIF" INCLUDEPICTURE "BL92.TIF" \* MERGEFORMAT
(1)將試管A倒插入水槽B中發生的反應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反應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_____________。
(2)通過導氣管C向剩余0.5a mL氣體的試管A中持續通入氧氣,試管A中可能觀察到的現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當試管A中充滿氣體時停止通入氧氣,然后將試管取出水槽,水槽B中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ol·L-1(設溶液的體積仍為500 mL)。
解析:(1)試管A倒插入水槽B中發生反應3NO2+H2O===2HNO3+NO,NO2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
(2)試管A中剩余的0.5a mL氣體為NO,通入氧氣后,發生反應2NO+O2===2NO2、4NO2+O2+2H2O===4HNO3,無色氣體變為紅棕色氣體,試管中液面不斷上升至全充滿,繼續通入氧氣后,試管中液面下降,最后充滿無色氣體。
(3)試管A中充滿氣體時,根據氮原子守恒,水槽B中n(HNO3)=n(混合氣體)=,c(HNO3)== mol·L-1。
答案:(1)3NO2+H2O===2HNO3+NO 1∶2
(2)無色氣體變為紅棕色氣體,試管中液面不斷上升至全充滿,繼續通入氧氣后,試管中液面下降,最后充滿無色氣體
(3)
10.為提高農作物產量,現代農業生產中需要大量含氮化合物做肥料。
(1)下列固氮方法中,屬于人工固氮的是_____________ (填字母)。
A.合成氨 B.閃電固氮
C.根瘤菌固氮 D.仿生固氮
E.用氨氣合成尿素
(2)植物的根瘤菌能把空氣中的氮氣轉化為氨,被植物吸收,這種過程被稱為氮的固定。此過程可簡單地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
_____________N2+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 H2O_____________NH3+_____________CO2
①配平以上化學方程式,并用單線橋表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
②上述反應中的還原劑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下同),還原產物是__________________。若轉移3 mol電子,則會生成_____________mol NH3。
③閃電固氮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氮氣表現_____________(填“氧化”或“還原”)性。
④合成氨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氮氣表現_____________(填“氧化”或“還原”)性。
解析:(2)①在該反應中,N元素的化合價從0價降低到-3價,得到電子,C元素的化合價從0價升高到+4價,失去電子,根據得失電子守恒,配平化學方程式為2N2+3C+6H2O4NH3+3CO2,共轉移12e-。②上述反應中,C元素的化合價從0價升高到+4價,C為還原劑,N元素的化合價從0價降低到-3價被還原,還原產物是NH3,每轉移3 mol電子,生成1 mol NH3。③閃電固氮的化學方程式為N2+O22NO,在反應中N元素的化合價從0價升高到+2價,N2為還原劑,表現還原性。④合成氨的化學方程式為N2+3H22NH3,在反應中,N元素的化合價從0價降低到-3價,N2為氧化劑,表現氧化性。
答案:(1)AD (2)①+6H2O4NH3+3CO2 ②C NH3 1 ③N2+O22NO 還原 ④N2+3H22NH3 氧化
INCLUDEPICTURE "A素養提升.TIF" INCLUDEPICTURE "A素養提升.TIF" \* MERGEFORMAT
11.如下圖所示,集氣瓶內充滿某混合氣體,將集氣瓶置于光亮處,然后擠壓膠頭滴管使膠頭滴管內的水進入集氣瓶,發現燒杯中的水會倒吸進入集氣瓶,則集氣瓶內的混合氣體可能是(  )
INCLUDEPICTURE "DSWL24.TIF" INCLUDEPICTURE "DSWL24.TIF" \* MERGEFORMAT
①CO、O2 ②NO2、O2
③N2、H2 ④NO2、N2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B
12.(2024·合肥高一統考)植物對氮元素的吸收過程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N2NH3/NHNONO植物吸收
A.高溫有利于加快過程①
B.澆水和松土有利于過程②
C.過程③中NO被還原
D.過程④叫做氮的固定
解析:選B。過程①有根瘤菌參與催化,不能在高溫下進行,A錯誤;過程②是NH3/NH和O2反應生成NO,澆水和松土有利于過程②的反應,B正確;過程③中NO轉化為NO,N元素的化合價由+3價升高到+5價,NO是還原劑,被氧化,C錯誤;氮的固定是將空氣中游離態的氮轉化為含氮化合物的過程,過程④是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吸收的過程,不屬于氮的固定,D錯誤。
13.把3體積的NO2氣體,依次通過下列3個分別裝有足量①NaHCO3飽和溶液、②濃硫酸、③Na2O2的裝置后,用排水法把殘留氣體收集到集氣瓶中,集氣瓶內氣體應是(同溫同壓下測定)(  )
A.1體積NO
B.2體積NO2和0.5體積O2
C.2體積O2
D.0.25體積O2
解析:選D。本題涉及的化學過程如下:
NO2
第①步生成2體積CO2、1體積NO;第②步得到干燥的2體積CO2、1體積NO;第③步得到1體積NO2、0.5體積O2;第④步通入水中發生反應:4NO2+O2+2H2O===4HNO3,故O2過量,最終剩余0.25體積O2。
14.(2024·常州高一調研)某興趣小組設計用鐵粉將NO還原為N2(同時生成FeO),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INCLUDEPICTURE "25F52.TIF" INCLUDEPICTURE "25F52.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F53.TIF" INCLUDEPICTURE "25F53.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F54.TIF" INCLUDEPICTURE "25F54.TIF" \* MERGEFORMAT
甲 乙 丙
INCLUDEPICTURE "25F55.TIF" INCLUDEPICTURE "25F55.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F56.TIF" INCLUDEPICTURE "25F56.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F57.TIF" INCLUDEPICTURE "25F57.TIF" \* MERGEFORMAT
丁 戊 己
已知:①裝置甲用于制備NO。②濃硝酸可氧化NO。③NaOH溶液能吸收NO2,不吸收NO。
A.裝置的連接順序為a→f→e→j→i→h→g(或g→h)→b→c→d
B.裝置戊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NO+2Fe2FeO+N2
C.裝置丁的作用是除去揮發出來的硝酸和產生的NO2
D.裝置乙的作用是干燥,防止水蒸氣進入裝置戊中干擾反應
解析:選D。本實驗驗證NO與鐵粉反應生成N2和FeO,裝置甲用于制備NO氣體,NO能與裝置中氧氣反應生成NO2,制備的NO氣體中混有水蒸氣、硝酸蒸氣和NO2,水蒸氣能與鐵反應,干擾實驗,需要除去,讓NO2與水反應生成硝酸和NO,干燥后再與鐵反應,NO有毒,需要尾氣處理。根據已知信息可知,尾氣處理時應先通過濃硝酸,最后通過NaOH溶液,故裝置的連接順序是a→f→e→j→i→h→g(或g→h)→b→c→d,故A正確;裝置戊中,NO與鐵粉反應生成氮氣和Fe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O+2Fe2FeO+N2,故B正確;根據分析可知,裝置丁的作用是除去揮發出來的硝酸和產生的NO2,故C正確;濃硝酸不具有吸水性,不能作為干燥劑,濃硝酸的作用是將NO氧化成NO2,便于NaOH溶液吸收,防止污染環境,故D錯誤。
15.(1)某化學學習小組為探究NO2和SO2的反應,進行如下實驗(如下圖所示)。
INCLUDEPICTURE "25F58.TIF" INCLUDEPICTURE "25F58.TIF" \* MERGEFORMAT
①圖甲兩集氣瓶中_____________ (填“上”或“下”)瓶顏色深。
②圖乙中反應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圖丙中“有紅棕色氣體產生”說明SO2和NO2反應的產物中有__________________,說明NO2在該反應中表現__________________(填“氧化”或“還原”)性。
④由圖乙和圖丙中的現象寫出NO2和S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課外活動小組探究鎂與NO2的反應。已知,鎂與CO2的反應為2Mg+CO22MgO+C。
①該小組采用類比Mg與CO2反應的思路對Mg與NO2的反應進行預測,寫出Mg與N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設計實驗,驗證猜測(用于連接玻璃管的乳膠管均內襯錫紙)。
INCLUDEPICTURE "25F59.TIF" INCLUDEPICTURE "25F59.TIF" \* MERGEFORMAT
資料信息:2NO2+2NaOH===NaNO3+NaNO2+H2O。
Ⅰ.裝置A中的試劑是_____________ 。
Ⅱ.干燥管和裝置B的作用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實驗開始時正確的操作步驟順序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a.通入NO2
b.打開彈簧夾
c.點燃酒精燈
d.當硬質玻璃管充滿紅棕色氣體后,關閉彈簧夾
解析:(1)①NO2呈紅棕色,SO2為無色,故下瓶顏色深。②NO2具有氧化性,能被SO2還原為NO,故現象為兩氣體混合后,顏色由紅棕色變為無色。③NO遇空氣被氧化為NO2:2NO+O2===2NO2,“有紅棕色氣體產生”說明SO2和NO2反應的產物中有NO,體現了NO2的氧化性。④由題給現象可知,NO2和S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O2+SO2===NO+SO3。(2)①由題意可知,Mg與NO2發生置換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Mg+2NO24MgO+N2。②Ⅰ.由資料信息:2NO2+2NaOH===NaNO3+NaNO2+H2O可知,裝置A中的試劑是NaOH溶液,作用是除去未反應的NO2。Ⅱ.干燥管是尾氣處理裝置,作用是吸收NO2以避免污染環境。裝置B的作用是利用排水法收集N2。Ⅲ.實驗開始時正確的操作步驟:b(打開彈簧夾)→a(通入NO2,排盡反應裝置中的空氣)→d(當硬質玻璃管充滿紅棕色氣體后,關閉彈簧夾)→c(點燃酒精燈,確認充滿NO2后開始加熱)。
答案:(1)①下 ②兩氣體混合后,顏色由紅棕色變為無色 ③NO 氧化 ④NO2+SO2===NO+SO3
(2)①4Mg+2NO24MgO+N2
②Ⅰ.NaOH溶液 Ⅱ.吸收NO2,避免污染環境 收集N2 Ⅲ.bad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梧州市| 东乡族自治县| 徐水县| 马山县| 柘荣县| 长岭县| 浦江县| 白朗县| 固原市| 靖宇县| 丹江口市| 江川县| 鹤岗市| 九台市| 宁化县| 大洼县| 高州市| 咸阳市| 梅州市| 凌云县| 淮滨县| 广昌县| 斗六市| 玛多县| 阿勒泰市| 社会| 桐梓县| 永平县| 哈尔滨市| 内丘县| 阿坝| 治多县| 郁南县| 洞口县| 和平县| 高密市| 宁武县| 呼伦贝尔市| 金乡县| 泰兴市| 兴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