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3.3 第3課時 硝酸 人類活動對氮循環和環境的影響(課件+講義)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3.3 第3課時 硝酸 人類活動對氮循環和環境的影響(課件+講義)

資源簡介

第3課時 硝酸 人類活動對氮循環和環境的影響
【學習目標】 1.能從物質類別、氮元素的價態的角度預測分析硝酸的性質。 2.了解硝酸對人類發展的貢獻,了解人類活動對氮循環和環境的影響,增強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的意識。
知識點一 硝酸[學生用書P126]
INCLUDEPICTURE "教材自主預習LLL.TIF" INCLUDEPICTURE "教材自主預習LLL.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教材自主預習LLL.TIF" \* MERGEFORMAT
1.物理性質
INCLUDEPICTURE "學BL133.TIF" INCLUDEPICTURE "學BL133.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學BL133.TIF" \* MERGEFORMAT
2.化學性質
(1)實驗探究
實驗裝置及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INCLUDEPICTURE "25F72A.TIF" INCLUDEPICTURE "25F72A.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F72A.TIF" \* MERGEFORMAT 瓶口產生__________________,聞到__________氣味 硝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CLUDEPICTURE "25F72B.TIF" INCLUDEPICTURE "25F72B.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F72B.TIF" \* MERGEFORMAT 兩支試管中都有氣體產生,銅片逐漸溶解,A試管中反應劇烈,產生紅棕色氣體,溶液呈藍綠色;B試管中反應緩慢,產生無色氣體,且氣體在試管上部變為淺紅棕色,溶液呈藍色 濃硝酸和稀硝酸都能與銅發生反應,前者生成NO2,后者生成NO,化學方程式依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CLUDEPICTURE "25F72C.TIF" INCLUDEPICTURE "25F72C.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F72C.TIF" \* MERGEFORMAT A試管中無明顯現象,B試管中產生無色氣體,且氣體在試管上部變為淺紅棕色,溶液呈淺黃色 Fe在濃硝酸中鈍化。Fe與過量稀硝酸反應生成NO氣體,同時生成Fe(NO3)3
(2)化學性質
①不穩定性
a.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b.保存:一般將濃硝酸保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試劑瓶中,并放置在陰涼處。
②強氧化性
a.與金屬銅反應
濃硝酸與Cu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稀硝酸與Cu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常溫下,濃硝酸可使鐵、鋁等金屬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而__________________,保護內部的金屬不再與酸反應,故可以用鐵質或鋁質容器來盛放冷的濃硝酸。
c.與非金屬單質反應
在加熱條件下,濃硝酸能與碳單質發生反應,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酸的通性
如硝酸能與堿發生中和反應,能與堿性氧化物、某些鹽發生復分解反應等。
INCLUDEPICTURE "教材深研LLL.TIF" INCLUDEPICTURE "教材深研LLL.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教材深研LLL.TIF" \* MERGEFORMAT  (1)銅投入稀硫酸中不會溶解,再向溶液中投入KNO3固體,銅會不會溶解?為什么?
(2)向過量的銅片與一定量的濃硝酸充分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稀硫酸,銅片的質量會發生什么變化?如果有變化,請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提示:(1)會溶解。由離子方程式8H++2NO+3Cu===3Cu2++2NO↑+4H2O可知,只要溶液中同時有H+和NO,就相當于存在HNO3,銅就會因發生反應而溶解。
(2)銅片的質量會減少。溶液中有NO,稀硫酸中有H+,所以銅會繼續和硝酸發生反應:3Cu+8H++2NO===3Cu2++2NO↑+4H2O。
3.用途
INCLUDEPICTURE "BL134.TIF" INCLUDEPICTURE "BL134.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BL134.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自我診斷LLL.TIF" INCLUDEPICTURE "自我診斷LLL.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自我診斷LLL.TIF" \* MERGEFORMAT
(1)常溫下,將鋁片放入濃硝酸中,無明顯現象,是因為鋁和濃硝酸不反應(  )
(2)實驗室可以用銅和稀硝酸制備少量NO氣體(  )
(3)濃硝酸氧化性很強,常溫下就可以和碳發生反應(  )
(4)少量的Fe與足量稀硝酸反應,Fe被氧化為+2價(  )
(5)久置的濃硝酸呈黃色,是因為硝酸分解生成的NO2溶于硝酸(  )
eq \a\vs4\al( INCLUDEPICTURE "歸納總結LLL.TIF" INCLUDEPICTURE "歸納總結LLL.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歸納總結LLL.TIF" \* MERGEFORMAT )
(1)硝酸分解生成的NO2溶于硝酸中,所以久置的濃硝酸呈黃色。
(2)硝酸與金屬反應不能生成氫氣。硝酸濃度不同,其還原產物不同,一般情況下,濃硝酸被還原為NO2,稀硝酸被還原為NO。
(3)常溫下,濃硝酸使Al、Fe鈍化,但加熱時,保護膜被破壞,所以加熱時濃硝酸也可使Al、Fe溶解。
(4)熱的濃硝酸可將非金屬單質(碳、硫、磷等)氧化為最高價氧化物或最高價含氧酸。
(5)硝酸的強氧化性還表現在可以氧化具有還原性的化合物或離子,如SO2、FeO、Fe2+、Br-、I-、S2-、SO等。 
INCLUDEPICTURE "多維遷移應用LLL.TIF" INCLUDEPICTURE "多維遷移應用LLL.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多維遷移應用LLL.TIF" \* MERGEFORMAT
1.(2024·成都外國語學校高一檢測)下列關于硝酸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硝酸與金屬反應時,主要是+5價的氮得電子
B.濃硝酸與濃鹽酸按3∶1的體積比所得的混合物叫王水
C.硝酸電離出的H+,能被Zn、Fe等金屬還原成H2
D.常溫下,向濃硝酸中投入鐵片,會產生大量的紅棕色氣體
2.公元8世紀,阿拉伯煉金術士賈比爾·本·哈揚在干餾硝石的時候發現并制得了硝酸,這是人類關于硝酸最早的記錄。下列關于硝酸的敘述正確的是(  )
A.NO2溶于水生成硝酸,所以NO2是硝酸的酸酐
B.硝酸可與活潑金屬反應生成鹽和氫氣
C.濃硝酸見光或受熱易分解,應保存在棕色瓶中
D.硝酸與銅的反應中,硝酸只表現出強氧化性
3.(2024·天津第一中學高一檢測)一定溫度下,探究銅與稀硝酸的反應,反應過程如下:
INCLUDEPICTURE "25F76.TIF" INCLUDEPICTURE "25F76.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F76.TIF" \* MERGEFORMAT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過程Ⅰ中生成無色氣體的離子方程式為3Cu+8H++2NO===3Cu2++2NO↑+4H2O
B.過程Ⅲ反應速率比過程Ⅰ快的原因是反應放熱,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加快
C.當活塞不再移動時,即使再抽入空氣,銅屑也不會繼續溶解
D.②振蕩時,針管內可能會發生的反應有4NO2+O2+2H2O===4HNO3
知識點二 硝酸與金屬反應的相關計算[學生用書P128]
INCLUDEPICTURE "教材自主預習LLL.TIF" INCLUDEPICTURE "教材自主預習LLL.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教材自主預習LLL.TIF" \* MERGEFORMAT
1.硝酸與金屬反應的規律
(1)硝酸與金屬反應時,一部分被還原生成NO2(或NO),另一部分起酸的作用生成硝酸鹽,而且隨著硝酸濃度的減小,其還原產物會由NO2變為NO。
(2)稀硝酸與鐵反應時,反應產物與鐵的量有如下關系:
Fe(少量)+4HNO3(稀)===Fe(NO3)3+NO↑+2H2O ①
3Fe(過量)+8HNO3(稀)===3Fe(NO3)2+2NO↑+4H2O ②
即: INCLUDEPICTURE "24CH41.TIF" INCLUDEPICTURE "24CH41.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4CH41.TIF" \* MERGEFORMAT
2.硝酸與金屬反應的“三個守恒、一個關系”
(1)三個守恒
①電子守恒:金屬失電子數=n(NO2)+3n(NO)。
②原子守恒:n(HNO3)=xn[M(NO3)x]+n(NO2)+n(NO)。
若向反應后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恰好使Mx+(Mx+代表金屬離子)沉淀完全,此時溶質為NaNO3,則存在:
n(Na+)=n(NO)=n(HNO3)-n(NO)-n(NO2)。
③電荷守恒:HNO3過量時反應后溶液中(不考慮OH-)有c(NO)=c(H+)+xc(Mx+)。
(2)一個關系
起酸性作用的HNO3的物質的量是金屬的物質的量和金屬所帶電荷數的乘積,可表示為n(HNO3)酸性=xn(Mx+)=n(轉移電子)。
INCLUDEPICTURE "多維遷移應用LLL.TIF" INCLUDEPICTURE "多維遷移應用LLL.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多維遷移應用LLL.TIF" \* MERGEFORMAT
1.在銅與稀硝酸的反應中,若有1 mol HNO3被還原,則參加反應的銅的物質的量為(  )
A. mol       B. mol
C. mol D.3 mol
2.(2024·衡水高一檢測)在某稀硝酸中,加入5.6 g 鐵粉充分反應后,鐵粉全部溶解,放出NO氣體,溶液質量增加3.2 g,所得溶液中Fe2+和Fe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
A.1∶1 B.3∶2
C.2∶1 D.4∶1
3.將64 g Cu投入100 mL 12 mol·L-1的濃硝酸中,當硝酸全部反應時,收集到標準狀況下8.96 L NO2和NO的混合氣體。
(1)被還原的硝酸的物質的量是_____________。
(2)生成的NO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_____________。
(3)如果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再加入100 mL 2 mol·L-1的稀硫酸,發現銅片又逐漸溶解,產生無色氣體,則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繼續溶解的Cu的質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識點三 人類活動對氮循環和環境的影響[學生用書P129]
INCLUDEPICTURE "教材自主預習LLL.TIF" INCLUDEPICTURE "教材自主預習LLL.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教材自主預習LLL.TIF" \* MERGEFORMAT
1.含氮物質來源及對環境的影響
INCLUDEPICTURE "學DSWL29.TIF" INCLUDEPICTURE "學DSWL29.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學DSWL29.TIF" \* MERGEFORMAT
2.減少人類活動對氮循環和環境影響的措施
一方面應控制進入大氣、土壤和水體中含有氮元素的物質的量,另一方面應增強生態系統對含有氮元素的物質的吸收能力。
3.氮氧化物對環境的污染
(1)光化學煙霧:NOx在紫外線作用下,與碳氫化合物發生一系列光化學反應,產生的一種有毒的煙霧。
(2)酸雨:NOx排入大氣中后,與水反應生成HNO3和HNO2,隨雨雪降到地面。
(3)破壞臭氧層:NOx可使平流層中的臭氧減少,導致地面紫外線輻射量增加。
NO在破壞臭氧層的過程中可發生如下反應:
NO+O3===NO2+O2
NO2+O3===NO+2O2
總反應式為2O3===3O2,從整個反應來看NO作催化劑。
4.SO2和氮的氧化物的吸收、轉化
(1)NaOH溶液吸收
SO2+2NaOH===Na2SO3+H2O
NO2+NO+2NaOH===2NaNO2+H2O
2NO2+2NaOH===NaNO2+NaNO3+H2O
(2)氨氣吸收
2NH3+H2O+SO2===(NH4)2SO3
8NH3+6NO27N2+12H2O
4NH3+6NO5N2+6H2O
(3)汽車尾氣轉換器
2CO+2NO2CO2+N2
(4)石灰石吸收SO2
CaCO3CaO+CO2↑、CaO+SO2===CaSO3、2CaSO3+O2===2CaSO4
5.綠色化學
(1)綠色化學又稱環境無害化學、環境友好化學、清潔化學,其核心思想就是改變“先污染后治理”的觀念和做法,利用化學原理和技術手段,減少或消除產品在生產和應用中涉及的有害化學物質,實現從源頭減少或消除環境污染。
(2)按照綠色化學的思想,最理想的“原子經濟性反應”就是反應物的原子全部轉化為期望的最終產物,這時原子利用率(即期望產物的總質量與生成物的總質量之比)為100%。
INCLUDEPICTURE "多維遷移應用LLL.TIF" INCLUDEPICTURE "多維遷移應用LLL.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多維遷移應用LLL.TIF" \* MERGEFORMAT
1.(2024·青島高一期末)下列關于氮及其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氯化銨和碘單質都可以用加熱法進行提純,且二者原理相同
B.汽車尾氣中的氮氧化物是光化學煙霧形成的因素之一
C.NH3→NO→NO2→N2O4→HNO3的轉化中氮元素均被氧化
D.銅比鐵的還原性弱,因此可用銅質容器盛放濃硝酸
2.(教材習題變式)廢水中的氨氮(NH3、NH)采用微生物脫氮法、化學沉淀法均可除去,具體原理如下:
①微生物脫氮法:NHNON2。
②化學沉淀法:向廢水中加入含MgCl2、Na3PO4的溶液,生成MgNH4PO4·6H2O沉淀,從而去除氨氮。
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步驟a發生反應:NH+O2===NO+H2O+H+
B.含氨氮的廢水直接大量排放,對水體的影響不大
C.化學沉淀法脫氯時,溶液的堿性過強,氨氮的去除率將下降
D.微生物脫氮可在高溫條件下進行,以加快脫氮的速率
3.(2024·開封高一聯考)大氣中SO2和NOx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質,處理SO2和NOx是目前研究的重要課題。利用氨水可以將SO2和NO2吸收,原理如下圖所示:
INCLUDEPICTURE "25F77.TIF" INCLUDEPICTURE "25F77.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F77.TIF" \* MERGEFORMAT
(1)SO2和NOx都會造成酸雨,pH小于_____________ 的雨水稱為酸雨。
(2)①將NO2變成無害的N2,要找到合適的物質G與適當的反應條件,G應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氧化劑”或“還原劑”)。
②已知NO2+GN2+H2O+nX(未配平,n可以為0)。下列化合物中,滿足上述反應中G的是_____________ (填字母)。
a.SO2   B.CO2   c.NH3   d.H2
(3)寫出反應②的離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將SO2氣體通入足量的BaCl2溶液中,無明顯現象,若同時向BaCl2溶液中通入SO2和Cl2有白色沉淀產生,寫出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CLUDEPICTURE "課堂檢測鞏固落實LLL.TIF" INCLUDEPICTURE "課堂檢測鞏固落實LLL.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課堂檢測鞏固落實LLL.TIF" \* MERGEFORMAT [學生用書P130]
1.(教材習題變式)下列有關濃硝酸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實驗室常用濃硝酸與金屬鋅反應制備氫氣
B.常溫下濃硝酸能使金屬鋁鈍化
C.濃硝酸不穩定,見光易分解,需要避光保存
D.濃硝酸易揮發,打開瓶塞,瓶口有白霧產生
2.下列反應中硝酸既能表現出酸性又能表現出氧化性的是(  )
A.稀硝酸使石蕊溶液變紅
B.稀硝酸與銅反應生成NO、Cu(NO3)2和H2O
C.稀硝酸與Na2CO3反應放出CO2氣體
D.濃硝酸與硫單質共熱時生成H2O、H2SO4和NO2
3.(2024·馬鞍山紅星中學高一統考)工業上制硝酸的原理是將氨經過一系列反應得到硝酸,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INCLUDEPICTURE "25F78.TIF" INCLUDEPICTURE "25F78.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F78.TIF" \* MERGEFORMAT
A.過程①屬于氮的固定
B.氮氣在氧氣中不能通過一步反應生成NO2
C.過程④反應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
D.常溫下可用鐵質容器儲存濃硝酸
4.(2024·淮北師大附中高一月考)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NH3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劑
B.濃硝酸和濃硫酸露置在空氣中,容器內酸液的濃度都降低
C.過量的銅與濃硝酸反應還原產物只有NO2
D.如下圖所示,進行噴泉實驗操作后,液體幾乎充滿整個燒瓶,這與氨氣極易溶于水有關
INCLUDEPICTURE "25F78A.TIF" INCLUDEPICTURE "25F78A.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5F78A.TIF" \* MERGEFORMAT
5.某化學小組為了探究銅與硝酸反應的情況,做了以下探究過程。按下圖進行反應:
INCLUDEPICTURE "22ch77.TIF" INCLUDEPICTURE "22ch77.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22ch77.TIF" \* MERGEFORMAT
(1)開始反應會出現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銅有剩余,反應將要結束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待反應停止后,再加入少量質量分數為25%的稀硫酸,這時銅片上又有氣泡產生,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將12.8 g銅跟一定量的濃硝酸反應,銅消耗完時,共產生5.6 L(標準狀況)氣體,則消耗的硝酸的物質的量是_____________ 。(共70張PPT)
第3課時 硝酸 人類活動對氮循環和環境的影響
【學習目標】 1.能從物質類別、氮元素的價態的角度預測分析硝酸的性質。 2.了解硝酸對人類發展的貢獻,了解人類活動對氮循環和環境的影響,增強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的意識。
知識點一
PART
01
第一部分
知識點一 硝酸

1.物理性質
刺激性



發煙
實驗裝置及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瓶口產生______,聞到__________氣味 硝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學性質
(1)實驗探究
白霧
刺激性
易揮發,有刺激性氣味
實驗裝置及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兩支試管中都有氣體產生,銅片逐漸溶解,A試管中反應劇烈,產生紅棕色氣體,溶液呈藍綠色;B試管中反應緩慢,產生無色氣體,且氣體在試管上部變為淺紅棕色,溶液呈藍色 濃硝酸和稀硝酸都能與銅發生反應,前者生成NO2,后者生成NO,化學方程式依次為__________________
4HNO3(濃)+Cu===Cu(NO3)2+2NO2↑+2H2O;8HNO3(稀)+3Cu===3Cu(NO3)2+2NO↑+4H2O
實驗裝置及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A試管中無明顯現象,B試管中產生無色氣體,且氣體在試管上部變為淺紅棕色,溶液呈淺黃色 Fe在濃硝酸中鈍化。Fe與過量稀硝酸反應生成NO氣體,同時生成Fe(NO3)3
(2)化學性質
①不穩定性
a.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保存:一般將濃硝酸保存在_______試劑瓶中,并放置在陰涼處。
棕色
②強氧化性
a.與金屬銅反應
濃硝酸與Cu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稀硝酸與Cu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常溫下,濃硝酸可使鐵、鋁等金屬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而______,保護內部的金屬不再與酸反應,故可以用鐵質或鋁質容器來盛放冷的濃硝酸。
Cu+4HNO3(濃)===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鈍化
c.與非金屬單質反應
在加熱條件下,濃硝酸能與碳單質發生反應,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酸的通性
如硝酸能與堿發生中和反應,能與堿性氧化物、某些鹽發生復分解反應等。
     (1)銅投入稀硫酸中不會溶解,再向溶液中投入KNO3固體,銅會不會溶解?為什么?
(2)向過量的銅片與一定量的濃硝酸充分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稀硫酸,銅片的質量會發生什么變化?如果有變化,請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3.用途
×
(1)常溫下,將鋁片放入濃硝酸中,無明顯現象,是因為鋁和濃硝酸不反應(  )
(2)實驗室可以用銅和稀硝酸制備少量NO氣體(  )
(3)濃硝酸氧化性很強,常溫下就可以和碳發生反應(  )
(4)少量的Fe與足量稀硝酸反應,Fe被氧化為+2價(  )
(5)久置的濃硝酸呈黃色,是因為硝酸分解生成的NO2溶于硝酸(  )

×
×

(1)硝酸分解生成的NO2溶于硝酸中,所以久置的濃硝酸呈黃色。
(2)硝酸與金屬反應不能生成氫氣。硝酸濃度不同,其還原產物不同,一般情況下,濃硝酸被還原為NO2,稀硝酸被還原為NO。
(3)常溫下,濃硝酸使Al、Fe鈍化,但加熱時,保護膜被破壞,所以加熱時濃硝酸也可使Al、Fe溶解。

1.(2024·成都外國語學校高一檢測)下列關于硝酸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硝酸與金屬反應時,主要是+5價的氮得電子
B.濃硝酸與濃鹽酸按3∶1的體積比所得的混合物叫王水
C.硝酸電離出的H+,能被Zn、Fe等金屬還原成H2
D.常溫下,向濃硝酸中投入鐵片,會產生大量的紅棕色氣體
解析:硝酸是一種強氧化性的酸,它的氧化性主要是由+5價的氮元素表現出來,A正確;
王水中濃鹽酸與濃硝酸的體積比是3∶1,B錯誤;
硝酸是強氧化性酸,和金屬反應,一般不產生H2,C錯誤;
常溫下濃硝酸能使Fe鈍化,不會產生大量的紅棕色氣體,D錯誤。
2.公元8世紀,阿拉伯煉金術士賈比爾·本·哈揚在干餾硝石的時候發現并制得了硝酸,這是人類關于硝酸最早的記錄。下列關于硝酸的敘述正確的是(  )
A.NO2溶于水生成硝酸,所以NO2是硝酸的酸酐
B.硝酸可與活潑金屬反應生成鹽和氫氣
C.濃硝酸見光或受熱易分解,應保存在棕色瓶中
D.硝酸與銅的反應中,硝酸只表現出強氧化性

解析:NO2和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價不相等,NO2不是酸性氧化物,A錯誤;
硝酸與活潑金屬反應時生成鹽和氮氧化物,B錯誤;
濃硝酸見光或受熱易分解,應保存在棕色瓶中,C正確;
硝酸與銅反應生成硝酸銅及NO或NO2,硝酸既表現出強氧化性又表現出酸性,D錯誤。
3.(2024·天津第一中學高一檢測)一定溫度下,探究銅與稀硝酸的反應,反應過程如下:

銅和稀硝酸的反應放熱,隨反應的進行,體系內的溫度升高,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快,故B正確;
活塞不再移動時,再抽入空氣,NO和氧氣、水發生反應生成硝酸,能繼續溶解銅,故C不正確;
②振蕩時,針管內的二氧化氮與氧氣在水中可以發生反應生成硝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NO2+O2+2H2O===4HNO3,故D正確。
知識點二
PART
02
第二部分
知識點二 硝酸與金屬反應的相關計算

1.硝酸與金屬反應的規律
(1)硝酸與金屬反應時,一部分被還原生成NO2(或NO),另一部分起酸的作用生成硝酸鹽,而且隨著硝酸濃度的減小,其還原產物會由NO2變為NO。
(2)稀硝酸與鐵反應時,反應產物與鐵的量有如下關系:
Fe(少量)+4HNO3(稀)===Fe(NO3)3+NO↑+2H2O ①
3Fe(過量)+8HNO3(稀)===3Fe(NO3)2+2NO↑+4H2O ②
即:

2.(2024·衡水高一檢測)在某稀硝酸中,加入5.6 g 鐵粉充分反應后,鐵粉全部溶解,放出NO氣體,溶液質量增加3.2 g,所得溶液中Fe2+和Fe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
A.1∶1 B.3∶2
C.2∶1 D.4∶1

3.將64 g Cu投入100 mL 12 mol·L-1的濃硝酸中,當硝酸全部反應時,收集到標準狀況下8.96 L NO2和NO的混合氣體。
(1)被還原的硝酸的物質的量是_____________。
0.4 mol
(2)生成的NO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_____________。
解析:根據分析可知,n(NO)=0.2 mol,則生成的NO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0.2 mol×22.4 L·mol-1=4.48 L。
4.48 L
(3)如果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再加入100 mL 2 mol·L-1的稀硫酸,發現銅片又逐漸溶解,產生無色氣體,則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繼續溶解的Cu的質量為________。
9.6 g
知識點三
PART
03
第三部分
知識點三 人類活動對氮循環和環境的影響

1.含氮物質來源及對環境的影響
光化學煙霧
霧霾
酸雨
水體富營養化
2.減少人類活動對氮循環和環境影響的措施
一方面應控制進入大氣、土壤和水體中含有氮元素的物質的量,另一方面應增強生態系統對含有氮元素的物質的吸收能力。
3.氮氧化物對環境的污染
(1)光化學煙霧:NOx在紫外線作用下,與碳氫化合物發生一系列光化學反應,產生的一種有毒的煙霧。
(2)酸雨:NOx排入大氣中后,與水反應生成HNO3和HNO2,隨雨雪降到地面。
(3)破壞臭氧層:NOx可使平流層中的臭氧減少,導致地面紫外線輻射量增加。
NO在破壞臭氧層的過程中可發生如下反應:
NO+O3===NO2+O2
NO2+O3===NO+2O2
總反應式為2O3===3O2,從整個反應來看NO作催化劑。
4.SO2和氮的氧化物的吸收、轉化
(1)NaOH溶液吸收
SO2+2NaOH===Na2SO3+H2O
NO2+NO+2NaOH===2NaNO2+H2O
2NO2+2NaOH===NaNO2+NaNO3+H2O
5.綠色化學
(1)綠色化學又稱環境無害化學、環境友好化學、清潔化學,其核心思想就是改變“先污染后治理”的觀念和做法,利用化學原理和技術手段,減少或消除產品在生產和應用中涉及的有害化學物質,實現從源頭減少或消除環境污染。
(2)按照綠色化學的思想,最理想的“原子經濟性反應”就是反應物的原子全部轉化為期望的最終產物,這時原子利用率(即期望產物的總質量與生成物的總質量之比)為100%。

1.(2024·青島高一期末)下列關于氮及其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氯化銨和碘單質都可以用加熱法進行提純,且二者原理相同
B.汽車尾氣中的氮氧化物是光化學煙霧形成的因素之一
C.NH3→NO→NO2→N2O4→HNO3的轉化中氮元素均被氧化
D.銅比鐵的還原性弱,因此可用銅質容器盛放濃硝酸
解析:氯化銨受熱分解為氨和氯化氫氣體,兩種氣體遇冷又重新生成氯化銨,使其得以提純,而碘單質加熱提純是利用升華的原理,二者原理不同,故A錯誤;
汽車尾氣中的氮氧化物是光化學煙霧形成的因素之一,故B正確;
NO2→N2O4的轉化中氮元素化合價沒有變化,未被氧化,故C錯誤;
銅可與濃硝酸反應,因此不可用銅質容器盛放濃硝酸,故D錯誤。

含氨氮的廢水直接大量排放,可使水中藻類植物大量繁殖,造成水體污染,故B錯誤;
化學沉淀法脫氯時,溶液的堿性過強,鎂離子轉化為氫氧化鎂沉淀,則氨氮的去除率將下降,故C正確;
高溫下微生物發生變性,不利于脫氮,故D錯誤。
3.(2024·開封高一聯考)大氣中SO2和NOx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質,處理SO2和NOx是目前研究的重要課題。利用氨水可以將SO2和NO2吸收,原理如下圖所示:
(1)SO2和NOx都會造成酸雨,pH小于________的雨水稱為酸雨。
解析:正常雨水因會溶解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使得5.6≤pH<7,pH小于5.6的雨水是酸雨。
5.6
還原劑
cd
(3)寫出反應②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將SO2氣體通入足量的BaCl2溶液中,無明顯現象,若同時向BaCl2溶液中通入SO2和Cl2有白色沉淀產生,寫出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氯氣能把SO2氧化為硫酸,所以若同時向BaCl2溶液中通入SO2和Cl2有硫酸鋇白色沉淀產生,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BaCl2+SO2+Cl2+2H2O===BaSO4↓+4HCl。
BaCl2+SO2+Cl2+2H2O===BaSO4↓+4HCl
課堂檢測 鞏固落實
PART
04
第四部分
1.(教材習題變式)下列有關濃硝酸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實驗室常用濃硝酸與金屬鋅反應制備氫氣
B.常溫下濃硝酸能使金屬鋁鈍化
C.濃硝酸不穩定,見光易分解,需要避光保存
D.濃硝酸易揮發,打開瓶塞,瓶口有白霧產生

解析:硝酸的氧化性很強,與金屬反應時一般不生成氫氣而生成氮氧化物,所以實驗室中不能使用硝酸制備氫氣,故A錯誤;
在常溫下鐵、鋁遇濃硝酸會被氧化,在表面產生一層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對內層的金屬起到了保護作用,這種現象叫鈍化,故B正確;
濃硝酸易揮發,打開瓶塞,瓶口有白霧產生,故D正確。

2.下列反應中硝酸既能表現出酸性又能表現出氧化性的是(  )
A.稀硝酸使石蕊溶液變紅
B.稀硝酸與銅反應生成NO、Cu(NO3)2和H2O
C.稀硝酸與Na2CO3反應放出CO2氣體
D.濃硝酸與硫單質共熱時生成H2O、H2SO4和NO2
解析:A項,稀硝酸使石蕊溶液變紅,只體現硝酸的酸性;B項,稀硝酸與銅反應放出NO氣體,氮元素化合價降低,體現硝酸的氧化性,有Cu(NO3)2生成,體現硝酸的酸性;C項,稀硝酸與Na2CO3反應放出CO2氣體,只體現硝酸的酸性;D項,濃硝酸與硫單質共熱時生成H2O、H2SO4和NO2,反應中氮元素化合價降低,只體現硝酸的氧化性。
A.過程①屬于氮的固定
B.氮氣在氧氣中不能通過一步反應生成NO2
C.過程④反應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
D.常溫下可用鐵質容器儲存濃硝酸

3.(2024·馬鞍山紅星中學高一統考)工業上制硝酸的原理是將氨經過一系列反應得到硝酸,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解析:過程①是氮氣和氫氣在高溫、高壓、催化劑作用下反應生成氨氣,屬于氮的固定,故A正確;
氮氣在足量氧氣中可以通過一步反應生成NO,不能生成NO2,故B正確;
過程④為3NO2+H2O===2HNO3+NO,二氧化氮既是氧化劑也是還原劑,NO是還原產物,硝酸是氧化產物,所以反應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故C錯誤;
常溫下,鐵在濃硝酸中發生鈍化,金屬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反應進一步進行,常溫下可用鐵質容器儲存濃硝酸,故D正確。

4.(2024·淮北師大附中高一月考)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NH3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劑
B.濃硝酸和濃硫酸露置在空氣中,容器內酸液的濃度都降低
C.過量的銅與濃硝酸反應還原產物只有NO2
D.如下圖所示,進行噴泉實驗操作后,液體幾乎充滿整個燒瓶,這與氨氣極易溶于水有關
解析:NH3易液化且汽化時吸收大量的熱量,液氨常用作制冷劑,A正確;
濃硝酸易揮發,露置在空氣中因溶質減少而導致容器內酸液的濃度降低,濃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在空氣中因溶劑增加而導致容器內酸液的濃度降低,B正確;
氨氣極易溶于水,故能進行噴泉,實驗操作后,液體幾乎充滿整個燒瓶,D正確。
5.某化學小組為了探究銅與硝酸反應的情況,做了以下探究過程。按下圖進行反應:
(1)開始反應會出現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開始發生反應Cu+4HNO3(濃)===Cu(NO3)2+2NO2↑+2H2O,Cu片逐漸溶解,溶液逐漸變藍,有紅棕色氣體逸出。
Cu片逐漸溶解,溶液逐漸變藍,有紅棕色
氣體逸出
(2)若銅有剩余,反應將要結束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隨著反應的進行,硝酸濃度不斷減小,故反應后期階段發生的是銅與稀硝酸的反應,其化學方程式為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3)待反應停止后,再加入少量質量分數為25%的稀硫酸,這時銅片上又有氣泡產生,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加入稀硫酸后,H+與原溶液中的NO構成強氧化性環境,又能與過量的Cu反應。
(4)若將12.8 g銅跟一定量的濃硝酸反應,銅消耗完時,共產生5.6 L(標準狀況)氣體,則消耗的硝酸的物質的量是___________。
0.65 mol第3課時 硝酸 人類活動對氮循環和環境的影響
【學習目標】 1.能從物質類別、氮元素的價態的角度預測分析硝酸的性質。 2.了解硝酸對人類發展的貢獻,了解人類活動對氮循環和環境的影響,增強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的意識。
知識點一 硝酸[學生用書P126]
INCLUDEPICTURE "教材自主預習LLL.TIF" INCLUDEPICTURE "教材自主預習LLL.TIF" \* MERGEFORMAT
1.物理性質
INCLUDEPICTURE "學BL133.TIF" INCLUDEPICTURE "學BL133.TIF" \* MERGEFORMAT
2.化學性質
(1)實驗探究
實驗裝置及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INCLUDEPICTURE "25F72A.TIF" INCLUDEPICTURE "25F72A.TIF" \* MERGEFORMAT 瓶口產生__________________,聞到__________氣味 硝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CLUDEPICTURE "25F72B.TIF" INCLUDEPICTURE "25F72B.TIF" \* MERGEFORMAT 兩支試管中都有氣體產生,銅片逐漸溶解,A試管中反應劇烈,產生紅棕色氣體,溶液呈藍綠色;B試管中反應緩慢,產生無色氣體,且氣體在試管上部變為淺紅棕色,溶液呈藍色 濃硝酸和稀硝酸都能與銅發生反應,前者生成NO2,后者生成NO,化學方程式依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CLUDEPICTURE "25F72C.TIF" INCLUDEPICTURE "25F72C.TIF" \* MERGEFORMAT A試管中無明顯現象,B試管中產生無色氣體,且氣體在試管上部變為淺紅棕色,溶液呈淺黃色 Fe在濃硝酸中鈍化。Fe與過量稀硝酸反應生成NO氣體,同時生成Fe(NO3)3
(2)化學性質
①不穩定性
a.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b.保存:一般將濃硝酸保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試劑瓶中,并放置在陰涼處。
②強氧化性
a.與金屬銅反應
濃硝酸與Cu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稀硝酸與Cu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常溫下,濃硝酸可使鐵、鋁等金屬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而__________________,保護內部的金屬不再與酸反應,故可以用鐵質或鋁質容器來盛放冷的濃硝酸。
c.與非金屬單質反應
在加熱條件下,濃硝酸能與碳單質發生反應,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酸的通性
如硝酸能與堿發生中和反應,能與堿性氧化物、某些鹽發生復分解反應等。
INCLUDEPICTURE "教材深研LLL.TIF" INCLUDEPICTURE "教材深研LLL.TIF" \* MERGEFORMAT  (1)銅投入稀硫酸中不會溶解,再向溶液中投入KNO3固體,銅會不會溶解?為什么?
(2)向過量的銅片與一定量的濃硝酸充分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稀硫酸,銅片的質量會發生什么變化?如果有變化,請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提示:(1)會溶解。由離子方程式8H++2NO+3Cu===3Cu2++2NO↑+4H2O可知,只要溶液中同時有H+和NO,就相當于存在HNO3,銅就會因發生反應而溶解。
(2)銅片的質量會減少。溶液中有NO,稀硫酸中有H+,所以銅會繼續和硝酸發生反應:3Cu+8H++2NO===3Cu2++2NO↑+4H2O。
3.用途
INCLUDEPICTURE "BL134.TIF" INCLUDEPICTURE "BL134.TIF" \* MERGEFORMAT
[答案自填] 刺激性 無 大 易 發煙
白霧 刺激性 易揮發,有刺激性氣味
4HNO3(濃)+Cu===Cu(NO3)2+2NO2↑+2H2O;8HNO3(稀)+3Cu===3Cu(NO3)2+2NO↑+4H2O 4HNO34NO2↑+O2↑+2H2O 棕色 Cu+4HNO3(濃)===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鈍化 C+4HNO3(濃)CO2↑+4NO2↑+2H2O
INCLUDEPICTURE "自我診斷LLL.TIF" INCLUDEPICTURE "自我診斷LLL.TIF" \* MERGEFORMAT
(1)常溫下,將鋁片放入濃硝酸中,無明顯現象,是因為鋁和濃硝酸不反應(  )
(2)實驗室可以用銅和稀硝酸制備少量NO氣體(  )
(3)濃硝酸氧化性很強,常溫下就可以和碳發生反應(  )
(4)少量的Fe與足量稀硝酸反應,Fe被氧化為+2價(  )
(5)久置的濃硝酸呈黃色,是因為硝酸分解生成的NO2溶于硝酸(  )
答案:(1)× (2)√ (3)× (4)× (5)√
eq \a\vs4\al( INCLUDEPICTURE "歸納總結LLL.TIF" INCLUDEPICTURE "歸納總結LLL.TIF" \* MERGEFORMAT )
(1)硝酸分解生成的NO2溶于硝酸中,所以久置的濃硝酸呈黃色。
(2)硝酸與金屬反應不能生成氫氣。硝酸濃度不同,其還原產物不同,一般情況下,濃硝酸被還原為NO2,稀硝酸被還原為NO。
(3)常溫下,濃硝酸使Al、Fe鈍化,但加熱時,保護膜被破壞,所以加熱時濃硝酸也可使Al、Fe溶解。
(4)熱的濃硝酸可將非金屬單質(碳、硫、磷等)氧化為最高價氧化物或最高價含氧酸。
(5)硝酸的強氧化性還表現在可以氧化具有還原性的化合物或離子,如SO2、FeO、Fe2+、Br-、I-、S2-、SO等。 
INCLUDEPICTURE "多維遷移應用LLL.TIF" INCLUDEPICTURE "多維遷移應用LLL.TIF" \* MERGEFORMAT
1.(2024·成都外國語學校高一檢測)下列關于硝酸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硝酸與金屬反應時,主要是+5價的氮得電子
B.濃硝酸與濃鹽酸按3∶1的體積比所得的混合物叫王水
C.硝酸電離出的H+,能被Zn、Fe等金屬還原成H2
D.常溫下,向濃硝酸中投入鐵片,會產生大量的紅棕色氣體
解析:選A。硝酸是一種強氧化性的酸,它的氧化性主要是由+5價的氮元素表現出來,A正確;王水中濃鹽酸與濃硝酸的體積比是3∶1,B錯誤;硝酸是強氧化性酸,和金屬反應,一般不產生H2,C錯誤;常溫下濃硝酸能使Fe鈍化,不會產生大量的紅棕色氣體,D錯誤。
2.公元8世紀,阿拉伯煉金術士賈比爾·本·哈揚在干餾硝石的時候發現并制得了硝酸,這是人類關于硝酸最早的記錄。下列關于硝酸的敘述正確的是(  )
A.NO2溶于水生成硝酸,所以NO2是硝酸的酸酐
B.硝酸可與活潑金屬反應生成鹽和氫氣
C.濃硝酸見光或受熱易分解,應保存在棕色瓶中
D.硝酸與銅的反應中,硝酸只表現出強氧化性
解析:選C。NO2和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價不相等,NO2不是酸性氧化物,A錯誤;硝酸與活潑金屬反應時生成鹽和氮氧化物,B錯誤;濃硝酸見光或受熱易分解,應保存在棕色瓶中,C正確;硝酸與銅反應生成硝酸銅及NO或NO2,硝酸既表現出強氧化性又表現出酸性,D錯誤。
3.(2024·天津第一中學高一檢測)一定溫度下,探究銅與稀硝酸的反應,反應過程如下:
INCLUDEPICTURE "25F76.TIF" INCLUDEPICTURE "25F76.TIF" \* MERGEFORMAT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過程Ⅰ中生成無色氣體的離子方程式為3Cu+8H++2NO===3Cu2++2NO↑+4H2O
B.過程Ⅲ反應速率比過程Ⅰ快的原因是反應放熱,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加快
C.當活塞不再移動時,即使再抽入空氣,銅屑也不會繼續溶解
D.②振蕩時,針管內可能會發生的反應有4NO2+O2+2H2O===4HNO3
解析:選C。銅與稀硝酸反應的還原產物為NO,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3Cu+8H++2NO===3Cu2++2NO↑+4H2O,故A正確;銅和稀硝酸的反應放熱,隨反應的進行,體系內的溫度升高,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快,故B正確;活塞不再移動時,再抽入空氣,NO和氧氣、水發生反應生成硝酸,能繼續溶解銅,故C不正確;②振蕩時,針管內的二氧化氮與氧氣在水中可以發生反應生成硝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NO2+O2+2H2O===4HNO3,故D正確。
知識點二 硝酸與金屬反應的相關計算[學生用書P128]
INCLUDEPICTURE "教材自主預習LLL.TIF" INCLUDEPICTURE "教材自主預習LLL.TIF" \* MERGEFORMAT
1.硝酸與金屬反應的規律
(1)硝酸與金屬反應時,一部分被還原生成NO2(或NO),另一部分起酸的作用生成硝酸鹽,而且隨著硝酸濃度的減小,其還原產物會由NO2變為NO。
(2)稀硝酸與鐵反應時,反應產物與鐵的量有如下關系:
Fe(少量)+4HNO3(稀)===Fe(NO3)3+NO↑+2H2O ①
3Fe(過量)+8HNO3(稀)===3Fe(NO3)2+2NO↑+4H2O ②
即: INCLUDEPICTURE "24CH41.TIF" INCLUDEPICTURE "24CH41.TIF" \* MERGEFORMAT
2.硝酸與金屬反應的“三個守恒、一個關系”
(1)三個守恒
①電子守恒:金屬失電子數=n(NO2)+3n(NO)。
②原子守恒:n(HNO3)=xn[M(NO3)x]+n(NO2)+n(NO)。
若向反應后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恰好使Mx+(Mx+代表金屬離子)沉淀完全,此時溶質為NaNO3,則存在:
n(Na+)=n(NO)=n(HNO3)-n(NO)-n(NO2)。
③電荷守恒:HNO3過量時反應后溶液中(不考慮OH-)有c(NO)=c(H+)+xc(Mx+)。
(2)一個關系
起酸性作用的HNO3的物質的量是金屬的物質的量和金屬所帶電荷數的乘積,可表示為n(HNO3)酸性=xn(Mx+)=n(轉移電子)。
INCLUDEPICTURE "多維遷移應用LLL.TIF" INCLUDEPICTURE "多維遷移應用LLL.TIF" \* MERGEFORMAT
1.在銅與稀硝酸的反應中,若有1 mol HNO3被還原,則參加反應的銅的物質的量為(  )
A. mol       B. mol
C. mol D.3 mol
解析:選C。HNO3被還原為NO,1 mol HNO3得3 mol電子,而1 mol Cu失2 mol電子,若有1 mol HNO3被還原,則參加反應的銅的物質的量為 mol。
2.(2024·衡水高一檢測)在某稀硝酸中,加入5.6 g 鐵粉充分反應后,鐵粉全部溶解,放出NO氣體,溶液質量增加3.2 g,所得溶液中Fe2+和Fe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
A.1∶1 B.3∶2
C.2∶1 D.4∶1
解析:選B。設Fe2+的物質的量為x,Fe3+的物質的量為y,由鐵原子守恒得x+y==0.1 mol,由得失電子守恒和質量守恒得5.6 g-×30 g·mol-1=3.2 g。兩式聯立,解得x=0.06 mol,y=0.04 mol。故x∶y=3∶2。
3.將64 g Cu投入100 mL 12 mol·L-1的濃硝酸中,當硝酸全部反應時,收集到標準狀況下8.96 L NO2和NO的混合氣體。
(1)被還原的硝酸的物質的量是_____________。
(2)生成的NO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_____________。
(3)如果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再加入100 mL 2 mol·L-1的稀硫酸,發現銅片又逐漸溶解,產生無色氣體,則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繼續溶解的Cu的質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銅與濃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銅、二氧化氮和水,NO2是還原產物,隨著反應的進行,濃硝酸變為稀硝酸,銅與稀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銅、一氧化氮和水, NO是還原產物,將64 g Cu投入100 mL 12 mol·L-1的濃硝酸中,當硝酸全部反應時,收集到標準狀況下8.96 L NO2和NO的混合氣體,則被還原的硝酸的物質的量等于NO2和NO的混合氣體的物質的量==0.4 mol,根據元素守恒可知,所得硝酸銅溶液中硝酸根離子的物質的量為12 mol·L-1×0.1 L-0.4 mol=0.8 mol,則反應后的溶液為0.4 mol Cu(NO3)2溶液,反應過程中溶解了0.4 mol Cu,根據得失電子守恒:0.4 mol×2=0.4 mol-n(NO)+3×n(NO),則n(NO)=0.2 mol。(1)根據分析可知,被還原的硝酸的物質的量是0.4 mol。(2)根據分析可知,n(NO)=0.2 mol,則生成的NO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0.2 mol×22.4 L·mol-1=4.48 L。(3)如果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再加入100 mL 2 mol·L-1的稀硫酸,則氫離子、硝酸根離子和銅繼續反應,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3Cu+8H++2NO===3Cu2++2NO↑+4H2O,則:
3Cu +8H+ +  2NO===3Cu2++2NO↑+4H2O
3 mol 8 mol 2 mol
n(Cu) 2×0.2 mol 0.8 mol
可知氫離子不足、硝酸根離子過量,則n(Cu)=×0.4 mol=0.15 mol,故又繼續溶解的Cu的質量為0.15 mol×64 g·mol-1=9.6 g
答案:(1)0.4 mol (2)4.48 L (3)3Cu+8H++2NO===3Cu2++2NO↑+4H2O 9.6 g
知識點三 人類活動對氮循環和環境的影響[學生用書P129]
INCLUDEPICTURE "教材自主預習LLL.TIF" INCLUDEPICTURE "教材自主預習LLL.TIF" \* MERGEFORMAT
1.含氮物質來源及對環境的影響
INCLUDEPICTURE "學DSWL29.TIF" INCLUDEPICTURE "學DSWL29.TIF" \* MERGEFORMAT
2.減少人類活動對氮循環和環境影響的措施
一方面應控制進入大氣、土壤和水體中含有氮元素的物質的量,另一方面應增強生態系統對含有氮元素的物質的吸收能力。
3.氮氧化物對環境的污染
(1)光化學煙霧:NOx在紫外線作用下,與碳氫化合物發生一系列光化學反應,產生的一種有毒的煙霧。
(2)酸雨:NOx排入大氣中后,與水反應生成HNO3和HNO2,隨雨雪降到地面。
(3)破壞臭氧層:NOx可使平流層中的臭氧減少,導致地面紫外線輻射量增加。
NO在破壞臭氧層的過程中可發生如下反應:
NO+O3===NO2+O2
NO2+O3===NO+2O2
總反應式為2O3===3O2,從整個反應來看NO作催化劑。
4.SO2和氮的氧化物的吸收、轉化
(1)NaOH溶液吸收
SO2+2NaOH===Na2SO3+H2O
NO2+NO+2NaOH===2NaNO2+H2O
2NO2+2NaOH===NaNO2+NaNO3+H2O
(2)氨氣吸收
2NH3+H2O+SO2===(NH4)2SO3
8NH3+6NO27N2+12H2O
4NH3+6NO5N2+6H2O
(3)汽車尾氣轉換器
2CO+2NO2CO2+N2
(4)石灰石吸收SO2
CaCO3CaO+CO2↑、CaO+SO2===CaSO3、2CaSO3+O2===2CaSO4
5.綠色化學
(1)綠色化學又稱環境無害化學、環境友好化學、清潔化學,其核心思想就是改變“先污染后治理”的觀念和做法,利用化學原理和技術手段,減少或消除產品在生產和應用中涉及的有害化學物質,實現從源頭減少或消除環境污染。
(2)按照綠色化學的思想,最理想的“原子經濟性反應”就是反應物的原子全部轉化為期望的最終產物,這時原子利用率(即期望產物的總質量與生成物的總質量之比)為100%。
[答案自填] 光化學煙霧 霧霾 酸雨
水體富營養化
INCLUDEPICTURE "多維遷移應用LLL.TIF" INCLUDEPICTURE "多維遷移應用LLL.TIF" \* MERGEFORMAT
1.(2024·青島高一期末)下列關于氮及其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氯化銨和碘單質都可以用加熱法進行提純,且二者原理相同
B.汽車尾氣中的氮氧化物是光化學煙霧形成的因素之一
C.NH3→NO→NO2→N2O4→HNO3的轉化中氮元素均被氧化
D.銅比鐵的還原性弱,因此可用銅質容器盛放濃硝酸
解析:選B。氯化銨受熱分解為氨和氯化氫氣體,兩種氣體遇冷又重新生成氯化銨,使其得以提純,而碘單質加熱提純是利用升華的原理,二者原理不同,故A錯誤;汽車尾氣中的氮氧化物是光化學煙霧形成的因素之一,故B正確;NO2→N2O4的轉化中氮元素化合價沒有變化,未被氧化,故C錯誤;銅可與濃硝酸反應,因此不可用銅質容器盛放濃硝酸,故D錯誤。
2.(教材習題變式)廢水中的氨氮(NH3、NH)采用微生物脫氮法、化學沉淀法均可除去,具體原理如下:
①微生物脫氮法:NHNON2。
②化學沉淀法:向廢水中加入含MgCl2、Na3PO4的溶液,生成MgNH4PO4·6H2O沉淀,從而去除氨氮。
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步驟a發生反應:NH+O2===NO+H2O+H+
B.含氨氮的廢水直接大量排放,對水體的影響不大
C.化學沉淀法脫氯時,溶液的堿性過強,氨氮的去除率將下降
D.微生物脫氮可在高溫條件下進行,以加快脫氮的速率
解析:選C。步驟a中銨離子被氧化,發生反應NH+2O2===NO+H2O+2H+,故A錯誤;含氨氮的廢水直接大量排放,可使水中藻類植物大量繁殖,造成水體污染,故B錯誤; 化學沉淀法脫氯時,溶液的堿性過強,鎂離子轉化為氫氧化鎂沉淀,則氨氮的去除率將下降,故C正確;高溫下微生物發生變性,不利于脫氮,故D錯誤。
3.(2024·開封高一聯考)大氣中SO2和NOx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質,處理SO2和NOx是目前研究的重要課題。利用氨水可以將SO2和NO2吸收,原理如下圖所示:
INCLUDEPICTURE "25F77.TIF" INCLUDEPICTURE "25F77.TIF" \* MERGEFORMAT
(1)SO2和NOx都會造成酸雨,pH小于_____________ 的雨水稱為酸雨。
(2)①將NO2變成無害的N2,要找到合適的物質G與適當的反應條件,G應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氧化劑”或“還原劑”)。
②已知NO2+GN2+H2O+nX(未配平,n可以為0)。下列化合物中,滿足上述反應中G的是_____________ (填字母)。
a.SO2   B.CO2   c.NH3   d.H2
(3)寫出反應②的離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將SO2氣體通入足量的BaCl2溶液中,無明顯現象,若同時向BaCl2溶液中通入SO2和Cl2有白色沉淀產生,寫出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正常雨水因會溶解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使得5.6≤pH<7,pH小于5.6的雨水是酸雨。(2)①將NO2變成無害的N2,氮元素的化合價降低,二氧化氮為氧化劑,需要加入還原劑。②已知NO2+GN2+H2O+nX(未配平,n可以為0),在SO2、CO2、NH3、H2中,能被二氧化氮氧化且符合題中轉化關系的是NH3、H2。(3)反應②是二氧化氮氧化亞硫酸氫根離子生成氮氣和硫酸根離子,離子方程式為2NO2+4HSO===N2+4SO+4H+。(4)氯氣能把SO2氧化為硫酸,所以若同時向BaCl2溶液中通入SO2和Cl2有硫酸鋇白色沉淀產生,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BaCl2+SO2+Cl2+2H2O===BaSO4↓+4HCl。
答案:(1)5.6 (2)①還原劑 ②cd (3)2NO2+4HSO===N2+4SO+4H+ (4)BaCl2+SO2+Cl2+2H2O===BaSO4↓+4HCl
INCLUDEPICTURE "課堂檢測鞏固落實LLL.TIF" INCLUDEPICTURE "課堂檢測鞏固落實LLL.TIF" \* MERGEFORMAT [學生用書P130]
1.(教材習題變式)下列有關濃硝酸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實驗室常用濃硝酸與金屬鋅反應制備氫氣
B.常溫下濃硝酸能使金屬鋁鈍化
C.濃硝酸不穩定,見光易分解,需要避光保存
D.濃硝酸易揮發,打開瓶塞,瓶口有白霧產生
解析:選A。硝酸的氧化性很強,與金屬反應時一般不生成氫氣而生成氮氧化物,所以實驗室中不能使用硝酸制備氫氣,故A錯誤;在常溫下鐵、鋁遇濃硝酸會被氧化,在表面產生一層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對內層的金屬起到了保護作用,這種現象叫鈍化,故B正確;濃硝酸不穩定,見光易分解4HNO34NO2↑+O2↑+2H2O,所以應避光保存,故C正確;濃硝酸易揮發,打開瓶塞,瓶口有白霧產生,故D正確。
2.下列反應中硝酸既能表現出酸性又能表現出氧化性的是(  )
A.稀硝酸使石蕊溶液變紅
B.稀硝酸與銅反應生成NO、Cu(NO3)2和H2O
C.稀硝酸與Na2CO3反應放出CO2氣體
D.濃硝酸與硫單質共熱時生成H2O、H2SO4和NO2
解析:選B。A項,稀硝酸使石蕊溶液變紅,只體現硝酸的酸性;B項,稀硝酸與銅反應放出NO氣體,氮元素化合價降低,體現硝酸的氧化性,有Cu(NO3)2生成,體現硝酸的酸性;C項,稀硝酸與Na2CO3反應放出CO2氣體,只體現硝酸的酸性;D項,濃硝酸與硫單質共熱時生成H2O、H2SO4和NO2,反應中氮元素化合價降低,只體現硝酸的氧化性。
3.(2024·馬鞍山紅星中學高一統考)工業上制硝酸的原理是將氨經過一系列反應得到硝酸,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INCLUDEPICTURE "25F78.TIF" INCLUDEPICTURE "25F78.TIF" \* MERGEFORMAT
A.過程①屬于氮的固定
B.氮氣在氧氣中不能通過一步反應生成NO2
C.過程④反應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
D.常溫下可用鐵質容器儲存濃硝酸
解析:選C。過程①是氮氣和氫氣在高溫、高壓、催化劑作用下反應生成氨氣,屬于氮的固定,故A正確;氮氣在足量氧氣中可以通過一步反應生成NO,不能生成NO2,故B正確;過程④為3NO2+H2O===2HNO3+NO,二氧化氮既是氧化劑也是還原劑,NO是還原產物,硝酸是氧化產物,所以反應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故C錯誤;常溫下,鐵在濃硝酸中發生鈍化,金屬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反應進一步進行,常溫下可用鐵質容器儲存濃硝酸,故D正確。
4.(2024·淮北師大附中高一月考)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NH3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劑
B.濃硝酸和濃硫酸露置在空氣中,容器內酸液的濃度都降低
C.過量的銅與濃硝酸反應還原產物只有NO2
D.如下圖所示,進行噴泉實驗操作后,液體幾乎充滿整個燒瓶,這與氨氣極易溶于水有關
INCLUDEPICTURE "25F78A.TIF" INCLUDEPICTURE "25F78A.TIF" \* MERGEFORMAT
解析:選C。NH3易液化且汽化時吸收大量的熱量,液氨常用作制冷劑,A正確;濃硝酸易揮發,露置在空氣中因溶質減少而導致容器內酸液的濃度降低,濃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在空氣中因溶劑增加而導致容器內酸液的濃度降低,B正確;過量的銅與濃硝酸先發生反應:Cu+4HNO3(濃)===Cu(NO3)2+2NO2↑+2H2O,隨著反應進行濃硝酸變為稀硝酸,發生反應: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還原產物為NO2和NO,C錯誤;氨氣極易溶于水,故能進行噴泉,實驗操作后,液體幾乎充滿整個燒瓶,D正確。
5.某化學小組為了探究銅與硝酸反應的情況,做了以下探究過程。按下圖進行反應:
INCLUDEPICTURE "22ch77.TIF" INCLUDEPICTURE "22ch77.TIF" \* MERGEFORMAT
(1)開始反應會出現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銅有剩余,反應將要結束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待反應停止后,再加入少量質量分數為25%的稀硫酸,這時銅片上又有氣泡產生,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將12.8 g銅跟一定量的濃硝酸反應,銅消耗完時,共產生5.6 L(標準狀況)氣體,則消耗的硝酸的物質的量是_____________ 。
解析:(1)開始發生反應Cu+4HNO3(濃)===Cu(NO3)2+2NO2↑+2H2O,Cu片逐漸溶解,溶液逐漸變藍,有紅棕色氣體逸出。(2)隨著反應的進行,硝酸濃度不斷減小,故反應后期階段發生的是銅與稀硝酸的反應,其化學方程式為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3)加入稀硫酸后,H+與原溶液中的NO構成強氧化性環境,又能與過量的Cu反應。(4)n(NOx)==0.25 mol,故根據氮原子守恒可知,消耗n(HNO3)=2n(Cu)+n(NOx)=2×+0.25 mol=0.65 mol。
答案:(1)Cu片逐漸溶解,溶液逐漸變藍,有紅棕色氣體逸出 Cu+4H++2NO===Cu2++2NO2↑+2H2O
(2)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3)加入稀硫酸后,H+與原溶液中的NO構成強氧化性環境,又能與過量的Cu反應 (4)0.65 mol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雷州市| 泗洪县| 双城市| 池州市| 定州市| 烟台市| 怀仁县| 浪卡子县| 阳山县| 容城县| 洱源县| 和林格尔县| 天镇县| 克山县| 平江县| 吕梁市| 宿松县| 开封县| 尼木县| 蓬安县| 六盘水市| 宕昌县| 汉中市| 江北区| 建德市| 衡水市| 青海省| 远安县| 邢台县| 高要市| 鄂尔多斯市| 武川县| 获嘉县| 喀喇沁旗| 汉阴县| 墨竹工卡县| 乡宁县| 满城县| 久治县| 汉中市| 重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