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 鄉下人家 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會認 “構、芍” 等 11 個生字,會寫 “構、飾” 等 15 個字,理解 “裝飾、和諧” 等詞語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了解課文內容,感受鄉下人家的生活環境和美好,體會作者對鄉下生活的熱愛之情。學習作者通過描寫具體事物來表達情感的寫作方法。二、教學重難點重點: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想象,感受鄉下人家的生活環境和美好,體會作者對鄉下生活的熱愛之情。難點:學習作者通過描寫具體事物來表達情感的寫作方法,并能在寫作中運用。三、教學方法講授法、朗讀法、討論法、情境教學法四、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老師:同學們,在開始今天的課程之前,老師想先和大家聊一聊。咱們都知道,生活的場景豐富多彩,有繁華熱鬧的城市,也有寧靜質樸的鄉村。那同學們,你們有誰去過鄉下呢?快舉手告訴老師。(目光掃視全班,鼓勵學生積極舉手)學生 1:我去過,我奶奶家就在鄉下。老師:哇,那一定很有趣!快和大家分享分享,你在鄉下都看到過什么呀?學生 1:我看到了大片大片的農田,里面種了好多莊稼。老師:原來鄉下有這么廣闊的農田呀,想象一下,風吹過農田,莊稼隨風擺動,那畫面肯定特別美!還有哪位同學也想分享一下自己在鄉下的見聞?學生 2:我看到了好多小動物,小雞、小鴨在院子里跑來跑去。老師:哈哈,小雞、小鴨活潑可愛的樣子,為鄉下增添了不少生機呢!看來大家對鄉下都有著獨特的印象。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作家陳醉云筆下的《鄉下人家》,去看看他眼中的鄉村又是什么樣的獨特景致。(轉身在黑板上板書課題,然后帶領學生齊讀課題)設計意圖:通過親切的對話,引導學生回憶鄉下的生活場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地引入新課,為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奠定情感基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老師:現在,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自由朗讀課文。在朗讀的時候,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如果遇到生字詞,就多讀幾遍,把它們牢牢記住。讀完之后,大家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鄉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場景。開始吧!(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老師在教室里輕輕走動,觀察學生的朗讀情況)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自由朗讀,初步接觸文本,培養學生自主閱讀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能力。老師:好了,同學們都讀得很認真。誰先來和大家說一說,課文寫了鄉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場景呢?(期待地看著學生,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學生 3:寫了瓜架、鮮花、雨后春筍、雞鴨覓食、院落晚餐,還有秋夜蟲鳴。老師:你找得又快又準,太棒了!那我們現在就一起來認識一下課文里的生字詞。老師把它們都請出來了,大家跟著老師一起讀一讀。(出示生字詞 PPT,帶領學生逐字、逐詞齊讀,對于學生讀錯或讀不準的字音,及時糾正)比如 “雞冠花” 的 “冠”,在這里讀一聲,可不要讀成四聲啦。大家再一起讀兩遍這個詞。設計意圖: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幫助學生掃清閱讀障礙,準確掌握生字詞的讀音,為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做好鋪墊。(三)精讀課文,體會情感老師:接下來,我們一起細細品味課文。先來看瓜架這部分。哪位同學愿意來讀一讀這一段,把瓜架的樣子讀給大家聽?(目光充滿鼓勵地看向學生)學生 4:(朗讀相關段落)老師:讀得真流利,聲音也很響亮。那其他同學想一想,鄉下人家的瓜架有什么特點呢?(給學生一些思考時間,然后引導學生回答)學生 5:瓜架上的瓜種類很多,有南瓜、絲瓜。老師:對呀,各種各樣的瓜掛在瓜架上,多熱鬧呀!還有補充的嗎?學生 6:瓜架很有特色,是用竹、木搭成的。老師:說得太對了!用竹、木搭成的瓜架,充滿了自然質樸的氣息。那作者為什么要寫這個瓜架呢?大家開動小腦筋想一想。學生 7:是為了表現鄉下人家的生活很質樸。老師:你真會思考!作者通過描寫瓜架上的瓜和搭瓜架的材料,展現了鄉下人家質樸的生活特點。那現在,讓我們帶著對這種質樸生活的感受,再來齊讀這一段。(學生齊讀)老師:下面,我們分成小組,討論一下鮮花、雨后春筍這兩部分。大家想一想,鄉下人家的鮮花和春筍又有什么特點,作者是怎樣描寫的。每個小組推選一名代表,等會兒來和全班同學分享你們小組的討論成果。開始討論吧!(學生分組討論,老師在各小組間巡視,適時參與討論,給予指導和啟發)設計意圖:通過小組討論,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在交流中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小組代表 1:鄉下人家的鮮花種類多,有芍藥、鳳仙、雞冠花、大麗菊。老師:沒錯,這些鮮花五顏六色、姿態各異,把鄉下人家裝點得格外美麗。那春筍呢?小組代表 2:春筍生長得很快,作者用 “幾場春雨過后,到那里走走,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成群地從土里探出頭來”,寫出了春筍的生機勃勃。老師:分析得太精彩了!一個 “探” 字,就把春筍擬人化了,讓我們仿佛看到了春筍迫不及待地從土里鉆出來的可愛模樣。大家一起讀一讀這個句子,感受一下春筍的生機。(學生齊讀句子)作者通過描寫鮮花的種類和春筍的生長,讓我們感受到了鄉下人家春天的生機勃勃。那我們把這兩段連起來讀一讀,再次感受鄉下春天的美好。(學生齊讀)(四)總結寫法,拓展延伸老師: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發現作者通過描寫瓜架、鮮花、春筍等具體事物,展現了鄉下人家豐富多彩的生活場景和獨特的美好。其實,在寫作的時候,我們也可以運用這種方法,通過描寫具體的事物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現在,請大家想一想,你家鄉有什么獨特的事物呢?可以是一處風景、一種美食,也可以是一種風俗。然后用幾句話把它寫下來,試著表達出你對家鄉的情感。開始吧,老師會在教室里巡視,有需要幫助的同學可以隨時舉手。(學生寫作,老師巡視,對寫作有困難的學生給予個別指導,如啟發思路、糾正語法錯誤等 )設計意圖:通過寫作練習,讓學生將所學的寫作方法運用到實際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也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五)課堂小結老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一起走進了《鄉下人家》,認識了鄉下那充滿生活氣息的瓜架、嬌艷的鮮花、充滿生機的春筍,還有雞鴨覓食、院落晚餐、秋夜蟲鳴這些美好的生活場景。我們感受到了鄉下人家生活的質樸與美好,也體會到了作者對鄉下生活深深的熱愛之情。希望同學們課后再去讀一讀課文,用心感受鄉下生活的獨特魅力。說不定,你還能從課文中發現更多的美呢!設計意圖:回顧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強化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記憶,引導學生課后進一步閱讀和思考,培養學生持續學習的習慣。五、教學反思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情感,大部分學生參與度較高,積極思考并回答問題。但在小組討論環節,仍有個別學生較為被動,參與度不夠,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更加關注這些學生,鼓勵他們積極參與討論,提高合作學習的能力。寫作練習部分,部分學生在運用寫作方法時還不夠熟練,不能很好地通過描寫具體事物來表達情感,需要在后續教學中加強訓練,增加寫作練習的機會,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指導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