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4課課題:尋找文學作品中的童年故事——祖父的園子內容分析: 《祖父的園子》選自蕭紅的自傳體小說《呼蘭河傳》,文章運用孩子氣十足的腔調、靈動而又富有詩意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幅色彩明艷、動感十足的畫面:會冒煙會發光的榆樹、會回答似的土墻、像在天上逛似的鳥兒......再現了“我”童年時代跟隨祖父在園子里自由自在快樂玩耍的情景,表達了“我”對童年生活的眷戀和對祖父園子的向往。本文善于寄情于景,寄情于物。課文中描寫的景物都是那么的自由自在,與祖父在園子中做的事是那么的自由、快樂,實際卻是作者把自己自由、快樂的心情寄托在它們身上。蕭紅用大量的短語表達情感,營造出輕松歡快的氛圍,表達了對園子和祖父的懷念。核心素養目標: ①文化自信:朗讀課文,感受園子的自由美好和“我”在園子里充滿樂趣、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感悟祖父給作者那深深的愛和溫暖,以及作者對祖父的懷念。初步感悟園子的精神意義。 ②語言運用:認識“蚱、啃”等10個生字,會寫“蝴、螞”等15個字。能正確讀寫“蝴蝶、蜻蜓”等詞語。 ③思維能力:學習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④審美創造:感受文章語言新鮮自然、率真稚拙之美,產生閱讀作者其他作品的愿望。重、難點: 1.通過自主學習,體會作者在園子里自由自在、快樂無憂的心情。 2.學習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實地表達自己感想的寫法。活動流程:根據“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群的定位和要求,本單元學習大任務就可以確定為,“童年時光機”并根據大任務設計了兩個分任務,創設真實情境,引導學生在任務驅動中主動學習,在完成任務、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積累語文學習經驗,建構適應未來學習和生活所需的基本素養,充分發揮語文課程育人功能。 情境導入:作者蕭紅的祖父有這樣一個園子——那里有藍悠悠的天空,有五彩的昆蟲,有恣意生長的蔬菜。在這樣的一座園子里,慈愛的祖父給了她心靈的自由,放盡了她的天性。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園子呢?讓我們繼續穿越時空來到第二站,一起在作者富有詩意的描寫中去尋找答案吧! 第二站:子任務之一:尋找童年故事 (活動二:尋找文學作品中的童年故事)教學設計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環節一: 視頻導入,揭示課題1.視頻欣賞,板書課題。 2.引導學生質疑。 3.介紹《呼蘭河傳》,以及作者蕭紅。 觀看呼蘭河的風光和菜園的圖片齊讀課題。 在教師的引導下,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 交流自己了解到的作者蕭紅和其代表作《呼蘭河傳》的資料。活動意圖: 要針對課題來提出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如:祖父的園子是一個怎樣的園子?“我”在園子里做了什么事?環節二: 跟著蕭紅逛祖父的園子。1.出示本課學習任務: (1)祖父的園子是怎樣的? (2)“我”在園子里做了什么? 2.提出小組學習要求: (1)借助拼音把生字讀正確。 (2)小組合作,探究課文的主要內容。 3.檢查初讀情況。 (1)出示本課難讀和易錯的生字詞,指名讀、齊讀,及時正音。 課件出示: 第一組:螞蚱 蜻蜓 蝴蝶 蚌殼 第二組:櫻桃 榆樹 谷穗 倭瓜 第三組:拔草 鏟地 割草 第四組:圓滾滾 明晃晃 毛嘟嘟 藍悠悠 指名分組讀,教師相機正音。 引導發現:你發現這幾組詞有什么特點? (2)強調本課重點字的字形,重點指導“櫻、瓢、逛、鋤、拔”等幾個易錯字。 (3)指名朗讀課文中描寫有特色的段落,提出聽讀要求: ①認真傾聽,發現錯讀、添字、漏字、破句等問題及時糾正。 ②注意長句的正確斷句。 4.指導學生分段。 5.引導學生談談讀課文后的體會。 明確本課的學習任務。 (1)自由朗讀課文,正確讀出本課生字詞。 ①初步了解生字詞的意思。不懂的字詞查字典或請教老師、同學。 ②小組內合作識記生字,交流易錯字音、字形,相互檢查、糾錯。 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①組長組織組員閱讀自學要求,確定學習任務。 ②小組合作朗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練習初讀。 小組內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 練寫生字。小組內展評,交流難寫字的書寫要點。 (3)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組內交流朗讀情況。 小組合作,理清課文脈絡第一部分(第1~3自然 段),寫“我”家有個美麗的大花園,花園里有昆蟲和樹,處處都充滿了生 機。 第二部分(第4~14自然段),寫“我”跟著祖父在園子里的各種活動,表現了“我”童年生活的自由自在。 第三部分(第15~16自然段),寫園子里的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 第四部分(第17~19自然段),寫“我”在園子里玩累了,就隨意地睡了。 組內交流自己的閱讀體會活動意圖: 這一環節的設計是為讓學生“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要在初讀的時候,鼓勵學生通過各種方式多讀,為理解詩句打好基礎。課堂上,要給學生充足的書寫時間。環節三:領略童年園子里的無憂無慮1.指導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作者為什么對祖父的園子難以忘懷?閱讀課文,找找答案。 2.針對交流,抓住重點句子進行閱讀指導。 句1:蜜蜂則嗡嗡地飛著……就像一個小毛球 似的不動了……新鮮漂亮。 句2:太陽一出來,榆樹的葉子就發光了,它們閃爍得和沙灘上的蚌殼一樣。 指導學生感受園子的美麗、充滿生機 4.指導朗讀。 自由讀第一部分,找出關鍵詞,并思考:從哪些地方能讀出作者的情感? 交流明確:祖父的園子很美麗,充滿生機,(昆蟲的種類多、顏色好看)所以作者難忘祖父的園子。 (1)句1中“胖乎乎、圓滾滾、明晃晃”等疊詞寫出了作者對園子里的一切都很喜歡。 (2)句2寫出了園子里的樹生機勃勃。 有感情地朗讀第一部。 (2)抓住太陽特別大,天空特別高,太陽的光特別亮,大樹土墻都有聲音,體會園子的生機勃勃。 有感情地朗讀,從中體會作者對園子的喜愛之情。活動意圖:教師在指導的時候,要引導學生關注疊詞、修辭方法等,這樣可以更好地從文字中體會情感。環節四:自主體會景物中蘊含的思想感情1.引導學生在課文中找出類似的句子嗎 2.課件出示句子小組討論。 3.教師小結:一切景語皆情語。閱讀時可以從景物描寫中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祖父的園子給作者留下了鮮明的記憶,一草一木皆有情,作者重點描寫了園子里的昆蟲、草木,表達了對園子深深的喜愛之情。 1.勾畫詩句,做批注思考表達的情感。 2.小組合作完成練習,互相交流。活動意圖:在交流環節,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教師只起到點撥、引導的作用。作業分層拓展: 基礎作業:課下搜集和積累“圓滾滾”“明晃晃”這類詞語。 拓展作業:同學們,接下來請想象文章中描繪的情景,改寫為七言小詩:《祖父的園子》中第五段和《四時田園雜興》的后兩句都描寫了天真爛漫的孩童學著大人耕作的勞動場景。《祖父的園子》最后一段和《村晚》都描寫了孩童自由自在的生活,請你仿照七言絕句的格式,自選一段文章進行概括,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