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7張PPT)第十二章 小粒子與大宇宙第一節 走進微觀預習清單1.我們周圍的一切,包括有生命的和無生命的,都是___。2.通常,物質是由___和___構成的。3.19世紀初,英國科學家道爾頓在實驗的基礎上提出了?。撸撸撸摺?897,英國物理學家湯姆孫發現了___。1911年,盧瑟福在α粒子散射實驗的基礎上,提出了_______模型。物質分子原子原子論電子原子核式結構導入新課導入新課思考:平時所見到的物質,放大后可以觀察到更加神奇的微觀世界,物質可以分解成細小的微粒,那么細小的微粒還可以再分嗎 能否無限地分下去呢 任務一:認識自然的尺度思考:從無限的宇宙到微小的基本粒子,物質以各種各樣的形態展現著,宇宙及微觀領域到底有多大呢 任務一:認識自然的尺度目前,人類能觀測到距離我們1026 m的宇宙深處。在人們不能直接看到的世界里,例如細胞、病毒、分子、原子……目前科學家的研究已深入到了10-19 m的微觀領域。思考:我們周圍的一切,包括有生命的和無生命的,都是物質,那么物質是由什么組成的呢 任務二:探究物質的組成探索物質組成的觀點(1)四元素說:古希臘人認為宇宙萬物由水、火、土、氣組成,稱為“四元素說”。(2)五行說:我們的祖先認為宇宙萬物由金、木、水、火、土組成,稱為“五行說”。任務二:探究物質的組成(3)分子說:①19世紀初,英國科學家道爾頓在實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原子論。②1811年,意大利物理學家阿伏伽德羅將保持物質化學性質不變的最小微粒命名為“分子”。后來,人們又發現分子也有結構,它們是由原子組成的。③分子是能保持物質化學性質不變的最小微粒。④物質是由分子或原子組成的。現代科技可以使人們觀察到構成物質的分子或原子。任務二:探究物質的組成思考:干旱的田龜裂為土塊,土塊可碎成細泥,細泥又碎為沙塵,沙塵還能繼續分裂嗎 沙塵隨風飄蕩 會消失得無影無蹤嗎 沙塵還會繼續分裂為肉眼看不見的分子、原子。沙塵隨風飄蕩,不會消失得無影無蹤,會引起城市的沙塵暴等,我們平時應多植樹造林,保護生態平衡,避免出現沙塵暴這些現象的發生。任務三:探索微觀粒子思考:分子已經這么小了,那它是組成物質的最小微粒嗎 還可以分割嗎 (1)分子分為單原子分子和多原子分子:①單原子分子:有的分子由單個原子組成,叫做單原子分子。例如氦氣、氖氣等稀有氣體。②多原子分子:絕大多數分子由多個原子組成,叫做多原子分子。例如水分子。任務三:探索微觀粒子(2)電子的發現:①19世紀50年代,人們通過對氣體放電現象的進一步研究,發現了陰極射線。②1897年,英國物理學家湯姆孫發現陰極射線是由速度很高的帶負電的粒子組成,這種粒子就是“電子”。湯姆孫認為正電荷均勻分布在整個原子內,電子則鑲嵌其中,被稱為“棗糕模型”。任務三:探索微觀粒子(3)原子核式結構模型:①1911年,盧瑟福在α粒子散射實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原子核式結構模型。②原子的中心叫原子核,帶正電,幾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質量;帶負電的電子在不同的軌道上繞著原子核運動,就像地球繞著太陽運動一樣。任務三:探索微觀粒子(4)原子核組成:20世紀初,科學家相繼發現原子核可以釋放出質子和中子,原子核是由帶正電質子和不帶電中子組成的。20世紀60年代,科學家發現質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稱為“夸克”的更小的粒子組成,其中質子是由兩個上夸克和一個下夸克組成,中子由兩個下夸克和一個上夸克組成。課堂評價1.天空中數不清的星體,如太陽、月亮等,這些都是物質。關于構成物質的最小粒子,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是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B.分子是由原子組成的,原子是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電子組成的,原子核是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D.人類對微觀粒子的認識,會隨著科技的發展而不斷深入,永無止境D課堂評價2.關于盧瑟福提出的原子結構的核式模型,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原子由質子和中子組成B.原子由原子核和電子組成C.原子的質量幾乎集中在原子核內D.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核外電子繞原子核高速旋轉A課堂評價3.任何物體都能分割為極小的微粒,這是物質的可分性,如將一塊糖進行若干次對分,但要保持其獨特的甜味,可分為最小的微粒是 ( )A.分子B.原子C.一定數目分子的微小微粒D.糖粉末A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