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總復習指導期末復習是教師引導學生對所學習過的知識材料進行再學習的過程,在這個學習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進行系統歸納和總結,彌補學習過程中的缺漏,使所學的數學知識條理化、系統化,從而更好地掌握各部分知識的重點和關鍵。那么,怎樣才能進行有效的復習呢?一、制訂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并認真執行計劃。制訂復習計劃要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切實把握復習的具體內容,使復習具有針對性、目的性和可行性。找準重點、難點,增強復習的針對性。二、分類整理,梳理、強化復習的系統性。作為復習課要引導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系統的整理,把分散的知識綜合成一個整體,使之形成一個較完整的知識體系。從而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水平。三、辨析比較,區分弄清易混概念。對于易混淆的概念,首先要抓住意義方面的比較。如:質數和奇數的比較;合數和偶數的比較;質數和質因數等。對易混概念的分析,能夠幫助學生全面把握概念的本質,避免不同概念的干擾。對易混的方法也應該進行比較,以明確解題方法。復習是教師引導學生對所學習過的知識材料進行再學習的過程,復習課既不像新授課那樣有“新鮮感”,又不像練習課那樣有“成功感”。而是擔負著查漏補缺、系統整理和鞏固發展的任務。為讓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復習,在組織教學時,應營造一個輕松、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活潑愉悅的過程中“溫故而知新”。三、復習的基本內容有: ????1.知識的歸納整理。無論是哪一類型的復習課,都要將所學的有關知識進行歸納、整理,進行縱、橫向的歸類(?"豎成線"、"橫成片 "),進而作知識的系統的整體綜合,形成結構化的知識。 我們這一學期學過的知識有這樣幾塊: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及綜合與實踐。其中涉及到的知識有:2.知識的遷移訓練。復習不是簡單的重復,它最終目的在于培養和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復習過程中,要加強知識的遷移訓練,培養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涉及到的具體問題可以根據個人的教學的不同而有所側重。3.下面是我認為在復習中必須讓學生掌握和需要加以拓展的一些習題類型,以供大家參考:1). 最小的自然數,最小的質數,最小的合數,最小的奇數,10以內所有的質數及其和。 2).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最小的是;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最小和最大的因數。3). 質數有2個因數,合數最少有3個因數。4).會根據2、3、5的倍數的特征在一個數的空位上填數字。如三位數4□2是3的倍數 “□”中可填的數有哪些?(0、3、6、9);又如:一個兩位數是5的倍數,各個數位上數字的和是8,這個兩位數是( )或( )。 4). 兩個連續奇數的積一定是合數。一個數的倍數總比這個數的因數大?(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的關系)一個自然數,不是奇數,就是偶數。1、星期日小強和爸爸爬香山,進公園后,用20分鐘走了全程的五分之二,接著又用25分鐘走了全程的一半,最后5分鐘登上了山頂。(1) 小強前45分時間共走了全程的幾分之幾?(2) 最后5分鐘到達山頂的路程是全程的幾分之幾?2、元旦到了,五年級要舉行一個盛大的聯歡會,同學們開始為這個聯歡會做準備。全年級一共有300人。老師讓其中的學生打掃教室,的學生布置會場,的學生外出買獎品。(1) 全年級共有幾分之幾的同學有自己的任務?(2) 還剩下幾分之幾的同學沒有自己的任務?(3) 你還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設計說明:本題比較接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學生對這樣的問題喜歡解決。題中的300人是個多余的信息,有些學生會被它干擾。因此,在進行評講時,要著重幫助學生分析條件與問題之間的關系。)我一直思考的問題:如何上好總復習課?在學生課前整理知識時,知識是凌亂的;師生一起回顧的時候,凌亂的知識是散裝的;經過小組的梳理與全班的交流,知識基本上連成了線,學生已經基本上清楚了知識的前后聯系;經過應用與拓展,這些連成線的知識穿起了珠子,這些閃亮的小珍珠,足以顯示學生思維的魅力!更妙的是,在整理知識的過程中,學生還能整合知識,總結學習方法,不僅如此,總復習上的題目在學生梳理知識后的應用過程中,不知不覺已經完成了,我想數學對于學生的魅力莫過于不知不覺中的恍然大悟,滿頭霧水時的豁然開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