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小學語文 年級 四年級課題 精衛填海教學目標1.認識“帝、曰”等4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少”,會寫“曰、銜”等5個字。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能結合注釋,用自己的話講述精衛填海的故事。4.發揮想象,能說出自己心中的精衛形象,體會精衛身上體現出的堅韌執著、鍥而不舍的精神品質。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 1.認識“帝、曰”等4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少”,會寫“曰、銜”等5個字。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教學難點: 1.能結合注釋,用自己的話講述精衛填海的故事。2.發揮想象,能說出自己心中的精衛形象,體會精衛身上體現出的堅韌執著、鍥而不舍的精神品質。教學過程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神話,永久的魅力,人類童年時代飛騰的幻想。中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也有著數不清的帶有神話色彩的神話傳說,我們曾跟隨治水的大禹一起筑壩擋水,將洪水阻隔在家園之外;也曾跟隨后羿一起射下九個太陽,救萬民于水火之中;也曾跟隨巨人盤古的腳步,干了件開天辟地的大事,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中國神話故事---《精衛填海》。 二、神話內容我會讀 學習任務一: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1.分類識字,讀準字音。 ①人物稱謂:文言文的學習要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讓我們來試一試吧!課文里面有幾個表示人物謂稱的詞,你會讀嗎? ②精衛行為:這里還有幾組表示精衛行為的詞,試著讀讀看! ③重點指導“銜”字的書寫:左中右結構三個部件占位平均,互相依傍,寫緊湊些,特別是中間的“钅”,盡量寫得纖長一些。 2.教師范讀,劃分節奏。 ①讓我們一起把這些生字送入文中,請同學們認真聽老師范讀,看看能夠發現什么呢?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 小結:相信同學們發現了,老師在朗讀過程中加上了適當的停頓,正是由于這些節奏線的出現我們才能讀的更有味道更有節奏,請同學們將節奏線標在書本上并暫停視頻,自己讀幾遍,直到讀通讀順為止。 三、神話故事我會講 學習任務二:了解文意,梳理脈絡。 1.了解文意。 同學們,會讀了,那意思你們能理解嗎?讓我們回顧一下理解文言文的方法:結合注釋、結合插圖、添字組詞、查閱字典。 ①首先根據注釋1,我們知道這個故事出自---《山海經北山經》 (插入資料) 《山海經》是中國先秦古籍,記載了我國古代山川、各地名俗、物產資源以及大量神異鬼怪的傳說,是一部旅游、地理知識方面的百科全書,實際上也是我國記載神話最多的一部古書。②精衛是誰? -這篇故事的主人公叫做精衛,根據注釋和課本上方的插圖我們知道它是一只形狀像烏鴉,頭上有花紋,白色的嘴,紅色的腳的鳥。原文是怎樣描述的呢?我們來看,原文是這樣說的: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注意:在本課中“少”不僅僅是多音字這么簡單,結合注釋我們知道“少女”是一個古今異義詞,古義是小女兒,今義是年輕未婚的女子。這句話的意思是:炎帝的小女兒,名字叫女娃。 ③精衛為什么要填海呢? -原文是這樣說的: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通過添字組詞:游-游玩;溺-溺水;返-返回。借助注釋:故-因此。這句話的意思是:女娃在東海游玩,溺水了沒有回去,因此變成了精衛鳥。 ④精衛是怎樣填海的? -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結合插圖上這只叼著石頭的精衛鳥插圖,我們能知道銜應該是“叼著”的意思,所以這句話的意思是:精衛鳥常常從西山叼來樹枝和石頭,把它們填進東海。 2.疏通脈絡。 原文翻譯人物精衛是誰?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炎帝的小女兒,名字叫女娃。起因精衛為什么要填海呢?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女娃在東海游玩,溺水了沒有回去,因此變成了精衛鳥。經過精衛是怎樣填海的?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精衛鳥常常從西山銜來樹枝和石頭,把它們填進東海。小結:課文就是這樣為我們交了人物、起因、經過。請同學們暫停視頻,看著原文試著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個故事吧! 四、神話精神我感悟 學習任務三:感悟精神,鏈接現實。 1.感悟精神 ①配視頻引讀,想象填海過程中會遇到的困難。 故事讀通順了,我們知道這是一場力量懸殊的較量。相信同學們都對它填海的過程感興趣。學患無疑,疑則有進,大家猜想一下,在填海過程中她可能遇到什么困難?讓我們結合插圖來想象一下,他們會有怎樣的對話呢? 炎帝說:女兒啊,巨雷欲聾,巨浪翻滾,如此惡劣的天氣,你的羽毛被淋濕,你的嘴角在流血,你就不要填海了吧?精衛說:我必填東海!朋友說:精衛啊,從西山到東海,路途遙遠,如此勞累,況且大海那么大,憑你小小的身軀,怎么可能填平大海呢? 精衛還是說我必填東海! 大海說:小精衛,你太自不量力了,我遼闊無邊,深不可測,你用小小的木石怎么可能填平呢?真是可笑!精衛依舊說我必填東海! ②想象畫面,體會精衛精神。 精衛就是這樣一直----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標紅“常”)“常常、日復一日”,這說明精衛填海從未停歇的啊! 在狂風卷起巨浪的日子里,她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在別人讓她放棄的時候,她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它依舊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 在一遍一遍的朗讀與講述中,精衛不再只是那只填海的鳥,他開始變得豐富、鮮活。此時此刻,在你們的腦海里會翱翔著怎樣的一只精衛鳥呢?是的,一只堅韌執著的、鍥而不舍的、毫不畏懼的,這就是精衛!相比于煙波浩渺的大海,精衛的力量無疑微小,但它就是要用單薄的羽翼撼動驚濤駭浪。“知不可為而為之”這就是精衛精神! ③拓展資料 難怪歷朝歷代的詩人都頌它堅韌敬它勇敢: 清代黃遵憲深情謳歌---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無窮填海心。 清代詩人顧炎武贊嘆不已---我愿平東海,身沉心不改。大海無平期,我心無絕對。 2.鏈接現實 ①這種精神是一種鼓舞,是一種財富,更是一種民族文化的傳承。(播放視頻:當代精衛) 小結:一點點微光匯聚,終究會迎來光明,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執著,神話傳說中蘊含的精神力量已經成為我們與生俱來的精神基因。讓我們帶著對精衛堅韌執著、不屈不撓的敬佩之情再次齊誦《精衛填海》! 3.作業: 1.為精衛制作《魅力人物推薦卡》 魅力人物推薦卡照片姓名:出處:推薦理由:2、拓展閱讀:山海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