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1.《趙州橋》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積累多音字“爪”,正確讀寫本課詞語。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教學重難點】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積累多音字“爪”,正確讀寫本課詞語。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請同學們看圖上這座雄偉而美觀的橋,1400多年來經受住無數次洪水的沖擊, 八次大地震的搖撼,以及車輛的重壓,千年如一日,至今仍巍然挺立在洨河之上。你們知道它叫什么橋?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點?是誰設計建造的嗎?從而引起學生的興趣,導入今天要學的《趙州橋》。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情況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后說說你搜集了趙州橋及其設計者的哪些資料。 2.抽查自學效果,出示不帶音節的生字詞卡讓學生認讀,然后重點講解易錯難懂的生字詞。3.想想課文講了什么?你讀懂了什么?帶著問題:為什么說“趙州橋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闭J真地學習每一個自然段。 三、以讀代講,學習第1自然段。 這段的內容比較簡單,讓學生自由讀,找出第1自然段寫了哪幾個內容?(梳理:地點、橋名、設計建造者、建造年代)理解“世界聞名”。再指名讀、齊讀。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在讀中理解,讀中體會。(四)教給學法,學習第2自然段。(這一段的教學,主要是讓學生了解“總——分”的構段方式,我以找出中心句→圍繞重點詞理解→總結學習方法的思路設計。)1.這段主要是讓學生了解趙州橋雄偉、堅固的特點。為了使學生更容易理解趙州橋的雄偉,我出示以下問題,讓學生自讀并思考:全段有幾句話?說說每句話的主要意思。整個自然段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用波浪線畫出來。指名說出中心句,請學生讀1、2句,問:這兩句告訴我們什么?(預設生答:第①句概括地寫趙州橋非常雄偉。第②句具體寫大橋的雄偉,是用具體數字寫了橋的長度,寬度;用既能走車,又能走人,進一步說明橋寬。兩句都是寫橋非常雄偉。)我針對列數字的說明方法,出示趙州橋橫向、操場、教室的圖片并采取與實際生活相聯系的方式引導學生:趙州橋五十多米長,就是我們操場的跑道那么長;九米多寬,比我們課室的長還要多一米,我們可以想象、感受一下,趙州橋的雄偉。引導學生明白第一句是個總起句,后面介紹了趙州橋的長度、寬度、建筑材料、形狀特點等,都是圍繞“雄偉”展開具體的描寫。今后,我們在習作中也要學會圍繞一個意思把內容寫具體的方法。再通過指導朗讀感受趙州橋的雄偉。 【設計意圖】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方法的指導,有效地把閱讀與寫作進行整合。 2.體會趙州橋的堅固,理解趙州橋巧妙的設計是本課的教學難點。為了讓學生理解這一難點,我讓學生默讀4~6句,找出設計巧妙的句子,并用橫線畫出來,然后議一議這種設計的巧妙和好處;圍繞“設計”這個重點詞,我由淺入深地設計以下問題: (1)趙州橋的設計有什么特點?(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左右兩邊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 (2)這種設計有什么好處?(板書四個好處:減重量、省石料、沖擊小、承重大) (3)這種設計有什么作用?(重點理解“創舉”)。出示文字:“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既減輕了流水對橋身的沖擊力,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讓學生齊讀,第一遍朗讀按課文原句順序進行。第二遍朗讀時將前后兩條劃線部分內容互相交換。這樣,使學生從朗讀的實踐中理解“既……又……”是同一內容的兩個方面,體會并列句式關聯詞語的使用。 【設計意圖】避免講語法術語,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利用投影片將“既”和“又”后面內容的位置交換進行讀的訓練,真正做到在讀的過程中使學生充分理解。3.畫一畫趙州橋,然后指名上臺用展臺展示并介紹橋的形狀、特點,加深對本課重難點的理解。4.填空練習:趙州橋在設計上的主要特點是:( ),這種設計的主要優點是:( )。這種設計在( )上是從來沒有過的,所以是一個( )。 5.總結學法:先找出中心句,再圍繞重點詞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設計意圖】首先扶著學生學習第2自然段,教師點撥,使學生掌握抓重點詞句理解一段話的學習方法,然后讓學生運用這一方法學習第3自然段,旨在讓學生樂學、會學。四、指導寫字1.課件出示課后要求書寫的生字。(學生相互交流書寫難點)2.結合學生提出的書寫難點,教師進行集中指導。重點指導:(1)“縣”字上部的中間不能寫成三橫,倒數第二筆為撇折,不能寫成豎折。(2)“設”字的右上角,第二筆是橫折彎,不是橫折彎鉤。(3)“慧”字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不要多寫或少寫了筆畫。3.學生練寫生字,教師巡視指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