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年九年級中考化學一輪專題復習 第八單元 金屬和金屬材料(共71張PPT)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年九年級中考化學一輪專題復習 第八單元 金屬和金屬材料(共71張PPT)

資源簡介

(共71張PPT)
第八單元 金屬和金屬材料
考點掃描
考點1 金屬材料(5年3考)
※2022年版課標:①知道金屬具有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質;②知道在金屬中加入其他元素形成合金可以改變金屬材料的性能;③能列舉生活中常見的金屬材料及其應用。
1.金屬材料的種類(2024.10A)
項目 說明
共性 有金屬光澤 用金、銀作首飾
   性 用銅作導線
   性 用鐵作炊具
   性 用鋁作鋁箔
特 性 顏色 大多數金屬呈銀白色,而銅呈   色,金呈    色,鐵粉呈   色
狀態 常溫下,大多數金屬都是固體,而   (俗稱水銀)為液體
 汞 
 黑 
 黃 
 紅 
 延展 
 導熱 
 導電 
2.金屬的物理性質及用途
3.合金[2024.17(1);2022.3C]
(1)概念:在純金屬中加熱熔合某些   或   制得的具有金屬特征的物質。
(2)性能:強度和硬度一般比組成它們的純金屬更   ,熔點更   ,抗腐蝕性能更好。
(3)比較合金與組成它們的純金屬的硬度
 低 
 大 
 非金屬 
 金屬 
(4)常見的合金
①生鐵和鋼都是鐵合金,兩者性能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②鈦合金是21世紀的重要金屬材料,其抗腐蝕性能好;與人體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用來制造人造骨。
③常見的其他合金有黃銅、不銹鋼、硬鋁等。
 含碳量不同 
微判斷
(1) 合金屬于混合物。( )
(2) 金屬能導電,所以能導電的物質一定是金屬。( )
(3)合金中一定不含非金屬元素。( )
×
×

提分1 1 我國自行研制的大型客機C919的機身采用了新型鋁鋰合金。下列有關鋁鋰合金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鋁鋰合金的熔點比純鋁更高
B.鋁鋰合金的抗腐蝕性能非常差
C.鋁鋰合金屬于金屬材料
D.鋁鋰合金的硬度比純鋁小
C
提分1 2 無人機可用于航拍、噴灑農藥等。制造無人機框架宜選用密度小、強度高、硬度較大、化學穩定性好的金屬材料。下列材料中最適合制造無人機框架的是( )
A.生鐵   B.黃銅
C.鋁合金  D.純鋁
C
考點2 金屬的化學性質(近5年連續考查)
※2022年版課標:通過實驗探究等活動認識常見金屬的主要化學性質。
1.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1)通式:金屬+氧氣→金屬氧化物,屬于化合反應。
金屬 反應條件 現象 化學方程式
鋁 常溫 露置在空氣中的鋁表面會逐漸變暗 ___________________
(鋁具有良好的抗腐蝕性能的原因)
4Al+3O2══2Al2O3
(2)常見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金屬 反應條件 現象 化學方程式
鎂 (2023. 3A) 點燃 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的    ,放出大量的熱,生成   色固體
鐵 [2021. 16(5)]
劇烈燃燒, ,放出大量的熱,生成    色固體
銅 加熱 生成黑色固體
金 金很穩定,高溫下也不與氧氣反應,即“真金不怕火煉”
2Cu+O2 2CuO
3Fe+2O2 Fe3O4
2Mg+O2 2MgO
 黑 
火星四射
 白 
 白光 
2.金屬與稀鹽酸、稀硫酸的反應(2024.11D;2022.10D)
(1)反應條件: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必須排在氫之前。
(2)通式:金屬+酸→鹽+氫氣,屬于置換反應。
金屬 現象 化學方程式
鎂 劇烈反應,產生大量氣泡 稀鹽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稀硫酸:Mg+H2SO4══MgSO4+H2↑
鋅 反應比較劇烈,產生大量氣泡 稀鹽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稀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鐵 反應緩慢,有氣泡產生,溶液由    色逐漸變為   色 稀鹽酸:Fe+2HCl══FeCl2+H2↑
稀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銅 無明顯變化 —
 Fe+H2SO4══FeSO4+H2↑ 
Zn+H2SO4══ZnSO4+H2↑
Zn+2HCl══ZnCl2+H2↑
Mg+2HCl══MgCl2+H2↑
 淺綠 
 無 
(3)常見金屬與稀鹽酸、稀硫酸的反應
3.金屬與金屬鹽溶液的反應[2020.15(1)]
(1)反應條件
①參加反應的金屬單質(K、Ca、Na除外)的活動性強于金屬鹽溶液中金屬的活動性。
②反應物中的鹽必須能溶于水。
(2)通式:金屬+鹽→新金屬+新鹽,屬于置換反應。
金屬與金屬鹽溶液 現象 化學方程式
Fe與 CuSO4溶液 鐵表面有紅色固體析出,溶液由   色變為    色  
 
Cu與 AgNO3溶液 銅表面有銀白色固體析出,溶液由   色變為   色  
 
Al與 CuSO4溶液 鋁表面有紅色固體析出,溶液由   色變為    色  
 
Al2(SO4)3+3Cu 
 2Al+3CuSO4══
Cu(NO3)2+2Ag 
 Cu+2AgNO3══
FeSO4+Cu 
 Fe+CuSO4══
 無 
 藍 
 藍 
 無 
 淺綠 
 藍 
(3)常見金屬與金屬鹽溶液的反應
微判斷
(1)金屬與氧氣的反應均需要點燃。( )
(2)鋁制品耐腐蝕是因為鋁不與氧氣反應。( )
(3)用酒精燈灼燒可鑒別黃銅(銅鋅合金)和黃金。( )
(4)向等體積、等濃度的稀硫酸中,分別加入足量的鐵粉和鋅粉,產生氫氣的質量與金屬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 )


×
×
提分2 1 (2024·宿州埇橋區期末)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用鎂條和稀硫酸進行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下列有關描述錯誤的是( )
A.反應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氣泡
B.反應過程中氣球膨脹,
冷卻至室溫后氣球恢復原狀
C.將氣球中收集到的氣體點燃,
可能會聽到爆鳴聲
D.將稀硫酸換為稀鹽酸,也能觀察到相同的現象
B
提分2 2 (2024·重慶中考)中國應用的濕法煉銅技術,是對世界化學史的一個貢獻。現將一根光亮的鐵釘放入硫酸銅溶液里充分反應。下列說法的組合正確的是( )
①反應能證明兩種金屬的活動性
②反應后溶液的質量增加
③反應生成的溶質為硫酸鐵
④反應后固體表面附著一層紅色物質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A
考點3 金屬活動性順序(5年3考)
※2022年版課標:①通過實驗探究等活動認識金屬活動性順序;②能依據金屬活動性順序初步預測常見金屬的主要性質。
1.常見金屬的活動性順序
Mg
Zn
Cu
Ag

減弱
2.金屬活動性順序的判斷(2024.11B;2021.11B;2020.10B)
(1)金屬活動性順序:金屬的位置越靠前,其金屬活動性就越
   。
(2)與酸反應:能與酸反應的金屬比不與酸反應的金屬活動性
   。
(3)與鹽溶液反應:若置換反應能發生,則該金屬的活動性
   于鹽中金屬,反之則   于鹽中金屬。
(4)人類開發利用的時間:一般來說,金屬活動性越強,開發利用的時間越晚。
 弱 
 強 
 強 
 強 
3.金屬活動性順序的驗證與探究
詳見P58實驗五
提分3 (2024·甘肅中考)為探究鎳(Ni)、鋅、銅的金屬活動性順序,小明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發現A試管中鎳絲表面無現象,B試管中鎳絲表面出現紅色物質,則三種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
A.Ni、Zn、Cu
B.Zn、Cu、Ni
C.Zn、Ni、Cu
D.Cu、Ni、Zn
C
考點4 金屬的冶煉[2023.14(2)]
※2022年版課標:知道大多數金屬在自然界中是以金屬礦物形式存在的,體會化學方法在金屬冶煉中的重要性。
1.金屬資源的存在形式
存在形式 單質 化合物
金屬種類 少數很不活潑的金屬,如金、銀等 其余的金屬
2.高爐煉鐵
(1)原理:在高溫下,利用爐內反應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鐵從氧化鐵中還原出來,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CO+Fe2O3 2Fe+3CO2 
(2)原料
(3)產物:生鐵,它屬于   (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混合物 
提分4 工業上煉鐵、煉鋼的主要流程如圖所示。
(1)用磁鐵礦(主要成分是Fe3O4)煉鐵的原理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2)煉鐵的固體原料需經過粉碎,其目的是
   。
(3)煉鋼爐中,通入純氧的目的是
   。
 使生鐵中的碳轉化為二氧化碳,降低生鐵中的含碳量 
 增大反應物間的接觸面積,加快反應速率 
 4CO+Fe3O4 3Fe+4CO2 
考點5 金屬的腐蝕與防護(5年4考)
※2022年版課標:①以鐵生銹為例,了解防止金屬腐蝕的常用方法;②了解廢棄金屬對環境的影響及金屬回收再利用的價值。
1.鐵釘的銹蝕
(1)條件:與   和   同時接觸。
(2)鐵銹: 色固體,主要成分是  ;疏松多孔,不能阻礙里層的鐵繼續反應,因此鐵制品可以全部銹蝕。
2.鐵釘生銹條件的探究(2023.16;2020.16)
詳見P59實驗六
Fe2O3·xH2O(或Fe2O3) 
紅棕
 水 
 氧氣 
3.防止鐵制品銹蝕的原理和措施
(1)原理:破壞鐵銹蝕的條件之一,隔絕氧氣(或空氣)或水。
(2)防銹措施
4.除鐵銹的方法
(1)物理方法:用砂紙打磨。
(2)化學方法:用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去除(酸不能過量),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
5.保護金屬資源
 Fe2O3+3H2SO4══Fe2(SO4)3+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微判斷
(1)化學實驗室的鐵架臺生銹了,保留其表面的鐵銹,可防止繼續生銹。( )
(2)應經常用鋼絲球擦洗鋁鍋表面,保持潔凈。( )
×
×
提分5 (2024·吉林中考)蒸汽眼罩填充物的主要成分是鐵粉、食鹽和活性炭等。
(1)蒸汽眼罩使用時發熱是因為鐵粉生銹,其原理是鐵粉與空氣中的水和   反應。
(2)蒸汽眼罩使用前需要   保存,防止鐵粉生銹。
(3)結合上述問題,談談你對鐵生銹利或弊的認識:

利:鐵生銹放熱,制作暖寶寶(或弊:資源浪費,合理即可)
 密封 
 氧氣 
重點實驗突破
實驗五 金屬活動性順序的驗證與探究
1.金屬活動性順序的驗證
2.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探究(以R、Zn、Cu為例)
實驗思路 將已知金屬按金屬活動性順序排列:Zn>Cu
作出猜想 猜想陌生金屬可能的位置
猜想一:R(前)>Zn>Cu;猜想二:Zn>R(中)>Cu;猜想三:Zn>Cu>R(后)
設計實驗 通過金屬活動性順序的驗證方法檢驗猜想
針對訓練
1.(2024·濱州中考)下列各組試劑不能驗證鐵、銅、銀三種金屬活動性強弱的是( )
A.CuSO4溶液、Fe、Ag
B.FeSO4溶液、稀H2SO4、Cu、Ag
C.AgNO3溶液、稀H2SO4、Fe、Cu
D.AgNO3溶液、FeSO4溶液、Cu
B
2. 小敏閱讀教材得知:將銅片和鋅片同時插入稀硫酸,可以組成一個電池。那么該電池的正負極與什么有關呢 對此,小敏做了三組實驗,并借助靈敏電流計進行判斷(圖1),發現該電池的正負極與金屬活動性強弱有關且存在一定規律。據此判斷,下列金屬片組合可以使圖2中的電流計指針向左偏轉的是( )
A.a鋁片、b鎂片
B.a鐵片、b鋅片
C.a鐵片、b銅片
D.a銅片、b銀片
C
3.同學們在實驗室設計并進行如下實驗探究鋁、鐵、銅的金屬活動性順序。
(1)實驗方法:將兩根鋁絲用砂紙打磨后,分別浸入盛有FeCl2溶液和CuSO4溶液的兩支試管中,鋁絲浸入溶液前需要先用砂紙打磨,其目的是   。
 除去鋁絲表面的氧化物和污物 
(2)實驗現象:Ⅰ和Ⅱ中均有較明顯的反應現象,由此得到的結論是   。
(3)實驗原理:Ⅰ和Ⅱ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別為
   、
   。
 2Al+3CuSO4══Al2(SO4)3+3Cu 
 2Al+3FeCl2══2AlCl3+3Fe 
 鋁的金屬活動性大于鐵和銅 
(4)有同學認為僅以圖示的實驗還不能達到該實驗目的,需要補充實驗: _
(簡要敘述實驗步驟)。
(5)問題與交流:實驗中將鋁絲盤成螺旋狀浸入溶液中,目的
是   。
 增大與溶液的接觸面積,加快反應速率 
將鐵絲浸入硫酸銅溶液中,觀察現象(合理即可)
4.基于實驗事實進行證據推理及形成結論是科學探究的重要途徑。化學興趣小組為探究Fe、Cu、R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進行了下列探究活動。
【作出猜想】Fe、Cu、R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存在以下三種可能:
猜想①:Fe>Cu>R;
猜想②:Fe>R>Cu;
猜想③:   。
 R>Fe>Cu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a試管中   ; b試管中 _ 猜想②正確
金屬R表面有紅色物質析出
 無明顯現象 
【實驗過程】
【拓展探究】若用實驗證明鋅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可用鋅片和某種鹽溶液反應的方法。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寫出1個即可)。
 Zn+CuSO4══Cu+ZnSO4(合理即可) 
實驗六 鐵釘生銹條件的探究
1.探究方法:控制變量法。
2.實驗設計
實驗編號 ① ② ③ ④
條件 鐵釘與空氣和蒸餾水同時接觸 鐵釘全部浸沒在蒸餾水中 鐵釘在干燥的空氣中 鐵釘與空氣和氯化鈉溶液同時接觸
實驗編號 ① ② ③ ④
生銹程度 生銹,且鐵釘與水面接觸的部位銹蝕最嚴重 不生銹 不生銹 銹蝕較嚴重(較快觀察到鐵銹)
實驗分析 (1)實驗①②對比說明鐵生銹需要與空氣(或氧氣)接觸; (2)實驗①③對比說明鐵生銹需要與水接觸; (3)實驗①④對比說明NaCl溶液的存在會加速鐵的銹蝕
實驗結論 (1)鐵生銹的條件是鐵與水、空氣(或氧氣)同時接觸; (2)氯化鈉溶液會加快鐵的銹蝕速率
影響鐵銹蝕速率的因素
(1)環境的濕度:環境的濕度越大,鐵銹蝕速率越快。
(2)溫度:溫度越高,鐵銹蝕速率越快。
(3)溶液的酸堿性:酸性溶液或堿性溶液的存在會加快鐵的銹蝕速率。
3.實驗拓展——銅銹蝕條件的探究
①對比B和A,得出銅生銹需要與O2接觸。
②對比B和C,得出銅生銹需要與CO2接觸。
③對比B和D,得出銅生銹需要與H2O接觸。
結論:銅生銹需要銅同時與H2O、O2、CO2接觸。
針對訓練
1.(2024·滁州二模)實驗小組用如圖裝置探究鐵銹蝕的條件,開始時裝置內充滿氮氣,一周后無明顯現象。擠壓膠頭滴管,再次放置一周,觀察到右側管中的鐵粉中出現紅棕色固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擠壓膠頭滴管后可觀察到氣球變癟
B.將N2換成CO2也能觀察到相同的現象
C.該實驗可證明鐵銹蝕需要與水和氧氣同時接觸
D.鐵粉中的紅棕色固體可用水洗去
B
2. 某小組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裝置氣密性良好)進行實驗。向容積為20 mL的硬質玻璃管中加入過量鐵粉,再滴入等體積的水和氯化鈉溶液,一段時間后,打開彈簧夾,觀察到圖1中無明顯現象,圖2中注射器活塞向左移動,
下列說法不合理的是( )
A.圖2注射器活塞向左移動是因為鐵生銹消耗了氧氣
B.若滴加液體足夠長時間后,再打開彈簧夾,活塞最終均停留在約6 mL刻度處
C.此實驗能推斷出鐵生銹需要水的參與
D.通過上述實驗可知氯化鈉溶液能加快鐵的生銹速率
C
3.(2024·長春中考)實驗是化學研究的重要手段。圖1為教材中探究鐵銹蝕條件的實驗裝置,約一周后能觀察到明顯現象。小組同學對部分實驗進行了改進,使出現明顯現象的時間縮短至5~10 min,改進后的裝置如圖2所示(夾持裝置已略去)。
(1)圖1實驗中,對比   (填字母序號)可知,鐵生銹與氧氣有關。
(2)圖2實驗中,證明鐵生銹與水有關的現象為
   。
(3)圖2實驗能夠在較短時間內觀察到明顯現象,其主要原因
是   。
(4)圖2實驗的優點是在一定程度上縮短了實驗時間,但仍存在不足。請你指出該實驗設計的不足之處:
 (寫出1點即可)。
未能探究鐵生銹是否與氧氣有關(合理即可) 
 氧氣濃度較大 
 U形管左側鐵絲生銹,右側鐵絲不生銹 
 AB 
為了研究溶液中不同離子對鐵釘銹蝕速率的影響,該小組利用等濃度、等體積的NaNO3溶液、NaCl溶液分別進行實驗,用數字傳感器測定密閉裝置內氧氣濃度的變化,結果如圖3所示。
(5)溶液中Cl-加快鐵釘銹蝕的能力   (填“強”或“弱”)于N;兩條曲線都呈現“先陡后緩”的趨勢,即銹蝕速率先快后慢,請分析原因:  _
_
 。
的接觸面積變小,反應速率變慢 
一段時間后,氧氣含量下降,鐵表面被鐵銹覆蓋,反應物間
 開始時,氧氣與鐵的量充足,反應速率快,
 強 
命題點1 金屬的化學性質
1.(安徽真題組合)判斷正誤:
(1)向鎂粉中加入稀鹽酸,產生大量氣泡,說明該反應放出熱量。(2024.11D)( )
(2)鎂燃燒產生明亮的光,可用于制作照明彈。(2023.3A)( )
(3)鋅片放入稀硫酸中產生氫氣,則銅片放入稀硫酸中也產生氫氣。(2022.10D)( )
×

安徽真題精選
×
2.(2020·安徽第15題)硫酸亞鐵晶體是重要的化學試劑。傳統制備方法是用鐵屑與稀硫酸反應,因鐵屑中含有硫、磷等雜質,與稀硫酸反應會產生刺鼻、嗆人的有毒氣體。某科技小組改用鐵屑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制備硫酸亞鐵晶體,流程如下:
(1)步驟①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操作Ⅰ的名稱是   。步驟②涉及蒸發,蒸發時必需的儀器有鐵架臺(含鐵圈)、酒精燈、玻璃棒、   。
(3)用硫酸銅溶液代替稀硫酸制備硫酸亞鐵晶體,優點是
   。
 避免有毒氣體的產生(合理即可) 
 蒸發皿 
 過濾 
 Fe+CuSO4══FeSO4+Cu 
3.(2019·安徽第15題)某興趣小組為探究金屬活動性強弱,分別做了鎂、鋁、銅與稀鹽酸反應的實驗。
(1)比較金屬活動性強弱:鋁比銅   (填“強”或“弱”)。寫出鎂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小芳同學做鎂與稀鹽酸反應的實驗時,發現試管中出現灰白色沉淀,該小組同學對灰白色沉淀的成分進行如下探究:
【提出假設】假設一:含有氯化鎂;
假設二:含有鎂粉;
假設三:含有氫氧化鎂;……
 Mg+2HCl══MgCl2+H2↑ 
 強 
【查閱資料】①氯化鎂易溶于水;
②在一定條件下,鎂可與冷水緩慢反應。
【設計并進行實驗】各取少量灰白色沉淀加入2支試管中,進行如下實驗:
編號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1 加入適量蒸餾水,攪拌 沉淀未見減少
實驗2 加入適量稀鹽酸 沉淀全部溶解,沒有氣泡產生
【得出結論】由實驗1可知,假設   不成立;由實驗2可知,沉淀中不含   。假設三   (填“成立”“可能成立”或“不成立”)。
【實驗反思】實驗后同學們請教老師得知,灰白色沉淀的主要成分是堿式氯化鎂,堿式氯化鎂受熱易分解產生氯化氫氣體。于是小芳再取少量灰白色沉淀于試管中加熱,并將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濾紙條懸于試管口,預期的實驗現象是 。
濾紙條變紅
 可能成立 
 鎂粉 
 一 
[附加題]
(3)為探究鎂與稀鹽酸反應生成堿式氯化鎂的條件,該小組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在小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稀鹽酸和去除氧化膜的鎂帶,觀察實驗現象,并測量溶液pH的變化。結果見下表:
時間/min 0 2 4 8 12 16 20 24
溶液pH 2.0 5.3 7.0 8.6 9.3 9.8 10.0 10.0
實驗現象 — 鎂帶溶解較快,產生大量氣泡,無沉淀生成 鎂帶緩慢溶解,產生氣泡速度減慢,溶液變渾濁,燒杯底部有灰白色沉淀
根據表中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①請描述溶液pH變化的規律并解釋原因: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成堿性物質,最后反應完成 
進行,稀鹽酸逐漸被消耗,但鎂在溶液中繼續與水緩慢反應,
最后pH不變。前期稀鹽酸濃度較大,反應較快,隨著反應的
最后呈堿性;反應前期pH變化較快,反應后期pH變化較慢,
溶液pH逐漸增大,
②請對生成堿式氯化鎂的條件提出猜想,并設計實驗證明猜想:
_
_
_
 。
立(合理即可) 
帶,觀察現象,如果前者無沉淀而后者有沉淀,證明猜想成
等質量分數的稀鹽酸,分別加入少量和過量去除氧化膜的鎂
猜想:金屬鎂過量。設計實驗:取兩只燒杯,各加入等量、
命題點2 金屬活動性順序
4.(安徽真題組合)判斷正誤:
(1)將打磨后的鋁絲浸入硫酸銅溶液中,鋁絲上附著紅色固體,說明鋁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2024.11B)( )
(2)某金屬與鹽酸反應比鋁與硫酸反應劇烈,說明該金屬的活動性比鋁的強。(2021.11B)( )
(3)Cu與AgNO3溶液反應生成Ag和Cu(NO3)2,說明Cu的金屬活動性比Ag的強。(2020.10B)( )

×

命題點3 金屬的銹蝕與防護
5.(2023·安徽第16題)某興趣小組進行鐵銹蝕的實驗探究。
【知識回顧】
鐵是一種化學性質較活潑的金屬,常溫下能與稀鹽酸、氧氣等物質反應。
(1)鐵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2)鐵銹的顏色是   。
 紅棕色 
 Fe+2HCl══FeCl2+H2↑ 
(3)B中將蒸餾水煮沸的目的是   。
(4)A、B、D對比,說明鐵釘銹蝕需要的物質是   ;C中的鐵釘比D中的銹蝕更嚴重,原因是  _
 。
氧氣參加反應 
 C裝置中有充足的
 O2和H2O 
【實驗探究】
該小組利用如下裝置對鐵釘銹
蝕的條件進行探究,一段時間
后,在A和B中沒有觀察到明顯
現象,C和D中鐵釘有銹蝕。
 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氣 
[附加題]
【拓展探究】
(5)為進一步探究鐵釘銹蝕過程中氣態物質的變化,該小組按示意圖E所示裝置完成以下實驗。恒溫下,向錐形瓶中加入少量稀鹽酸,同時測量錐形瓶內氣體壓強隨時間的變化,直至反應完全。
①測量過程中要保持恒溫,理由是  _
 。
壓強的影響 
 排除溫度變化對裝置中
②請在圖F中繪制整個反應過程中錐形瓶內氣體壓強的變化趨勢。
答案:如圖所示
(合理即可)
6.(2020·安徽第16題)金屬防腐是科學研究中的重大課題。某校學習小組以鐵的腐蝕為項目進行如下研究。
【認識鐵的腐蝕】
(1)下列環境中的鐵制品最容易生銹的是   (填字母序號)。
A.未擦干的鐵鍋
B.涂油漆的欄桿
C.盛水的不銹鋼水杯
(2)鐵銹的主要成分是Fe2O3·xH2O,其中鐵元素的化合價是
   。
 +3 
 A 
【探究鐵的腐蝕】
(3)該小組用如圖甲裝置進行實驗,起始時量筒內水面處于 50 mL刻度處,之后水面緩慢上升。幾天后水面最終處于約
   (填“40”或“10”)mL刻度處,原因是  _
 。
且空氣中的氧氣含量約占
 鐵腐蝕消耗O2,
 40 
小強同學的實驗是探究   因素對鐵釘腐蝕快慢的影響,結論是   。
 10~50 ℃時,溫度越高,鐵釘腐蝕越快(合理即可) 
【拓展探究】
(4)小強同學進行如下實驗:取鐵釘用砂紙打磨,稱其質量,按如圖乙安裝裝置,放置3天,再取出鐵釘稱量。在不同溫度下重復上述實驗,得到鐵釘質量增加情況如下表。
 溫度 
溫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鐵釘質量 增加/g 0.02 0.04 0.08 0.16 0.18 0.18 0.1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阳市| 汽车| 罗江县| 苍山县| 泽州县| 孟州市| 湖口县| 金川县| 高碑店市| 盐城市| 阜平县| 和平县| 治多县| 兴宁市| 丹阳市| 治县。| 怀安县| 岳阳市| 山西省| 昌图县| 堆龙德庆县| 浙江省| 措勤县| 闵行区| 乐业县| 沙湾县| 栾城县| 鄂伦春自治旗| 潼关县| 宜兴市| 朔州市| 乐清市| 枣强县| 思南县| 尤溪县| 开阳县| 准格尔旗| 元氏县| 赣榆县| 柳江县| 图木舒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