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中考化學一輪復習學案 化學與能源、材料、環境、健康(學生版+教師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中考化學一輪復習學案 化學與能源、材料、環境、健康(學生版+教師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4.1 化學與能源、材料、環境、健康
考點分布 考查頻率 命題趨勢
考點1 燃燒與滅火 ☆☆☆ 綜合近幾年中考試題,該部分內容在中考中占據一定地位。 燃燒與滅火考查燃燒條件及滅火原理應用。實驗設計方面,可能會出現探究不同物質燃燒特性的題目。 化學與能源考查新型清潔能源如太陽能、氫能、風能等的轉化、儲存和利用。同時,化石能源的綜合利用及對環境的影響仍是重點在中考考查頻率較高。 化學與健康緊密聯系生活,考查人體所需營養素、常見藥物成分及作用、食品添加劑的合理使用等。可能會結合當下健康熱點問題,如保健品功效、合理膳食搭配等出題,在各類考試中考查較為頻繁。 化學與環境考查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污染物的來源、危害及治理方法。
考點2 化學與能源 ☆☆☆
考點3 化學與材料 ☆☆☆
考點4 化學與健康 ☆☆☆
考點5 化學與環境 ☆☆☆
■考點一 燃燒與滅火
1.通常情況下,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一種 、 。
2.著火點: 。著火點是物質的性質,一般不改變。
3.探究燃燒的條件實驗
銅片上的白磷燃燒,產生 , 銅片上的紅磷不燃燒,水中的白磷不燃燒。 通氧氣后,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燒
通常情況下:燃燒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 ① ; ② ; ③ 。
熱水的作用:①使水中白磷與空氣隔絕,②為薄銅片上的藥品提供熱量
4.改進實驗方案
改進原因: 。
現象:試管中的白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左邊氣球先脹大后變癟。試管中的紅磷和水中白磷不燃燒。
氣球的作用: 。
大燒杯的作用: 。
5.滅火的原理:破壞燃燒必須具備的三個條件;
① ;② 2;③ ;
滅火器原理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產生的二氧化碳使裝置中的壓強增大,噴出混有二氧化碳的液體,有降溫和隔絕空氣的作用。
7.易燃易爆知識
【爆炸】: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間內急劇地燃燒,在短時間內聚積大量的熱,使氣體的體積迅速膨脹而引起爆炸。
爆炸可能是化學變化(如 )
也可能是物理變化(如 )
【爆炸極限】:
可燃性氣體或粉塵等在空氣中達到一定含量時,遇到明火會發生爆炸,這個能發生爆炸的含量范圍。
可燃性氣體(如氫氣、一氧化碳、甲烷、天然氣、煤氣)或粉塵(面粉、煤粉)與空氣或氧氣混合,遇到明火可能會發生爆炸;所以可燃性氣體在點燃或加熱前都要 ,以防止發生爆炸。
【防爆注意事項】:
(1)油庫、面粉加工廠門口貼有“ ”的標志。
(2)煤氣泄漏需要立即關閉閥門并打開窗戶通風。
(不能用火種照明;不用用電設備,
如不在室內撥打電話、不能開電燈、不能開排氣扇等)
若燃氣管道泄漏,不能用燃著的蠟燭檢査,
可用 的方法去檢查或用儀器檢查。
【與燃燒和爆炸有關的圖標】:
■考點二 化學與能源
1.化石燃料: ,是古代生物遺骸經一系列復雜變化而形成的, 2.煤
(1)煤的組成:主要含碳元素,還含少量的氫、氮、氧、硫等元素
(2)煤的加工:“干餾”——隔絕空氣加熱,發生 ,得到 (冶煉金屬)、 (化工原料)、 (3)煤燃燒會產生SO2、NO2等,會形成
防治酸雨措施:
①大力推廣使用 ; ②用天然氣或者其他 煤
3.石油
(1)石油的組成:主要含碳和氫元素,另外還含有氮元素,含鉛化合物等。
(2)石油的加工:“分餾”——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 ,分餾得到各種產品。( 變化)
4.天然氣
(1)主要成分:甲烷( )
(2)存 在:天然氣、沼氣、坑氣、瓦斯、可燃冰等中。
(3)物理性質:無色無味氣體、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的小。
(4)化學性質:可燃性 化學方程式:
實驗圖 操作 現象 結論
點燃甲烷氣體 燃燒發出 甲烷具有
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燒杯 干冷的燒杯中出現 說明甲烷一定含有
倒轉燒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蕩 澄清石灰水變 說明甲烷一定含有
5.乙醇(C2H5OH),俗名 ( )
(1)制取:①原料:高粱、玉米、薯類等;②生產方式:發酵、蒸餾。
(2)物理性質:無色透明,有特殊氣味的液體,易揮發, 。
(3)化學性質: ,燃燒時發出 。化學方程式:
(4)用途: ,汽油中加入適量乙醇作燃料,可節省石油資源,減少汽車尾氣污染。醫療上 。
6.氫氣(H2)
(1)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 , 。
(2)化學性質: ,燃燒產物 ,是 ;
化學方程式:
實驗室制取H2 :常用鋅和稀硫酸
反應原理:
氫氣的用途:作火箭、宇宙飛船的燃料;
冶煉金屬;合成氨、鹽酸等
7.其他能源:太陽能、核能、風能、地熱能、水能、潮汐能等。
8.合理利用與開發化石能源
合理開采化石能源,節約使用化石燃料
汽車尾氣中污染物:汽車尾氣中污染物有CO、未燃燒的碳氫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鉛化合物以及煙塵等。
■考點三 化學與材料
一、金屬材料
1.金屬材料:包括 和 。
2.金屬物理性質:
(1)共性:常溫下為固體,有金屬光澤,大多數金屬具有優良的導電性、導熱性,有 。
(2)特性:①常溫下汞為液體 ②金屬大多呈銀白色,特殊: , ③不同金屬的物理性質差異較大
3.金屬材料的發展
(1) (商代)→鐵器( )→ (100多年前)→ (21世紀重要的金屬材料)。
(2)目前世界上年產量居前三位的金屬依次是 、鋁、 。
二、有機高分子材料
1.有機化合物(有機物): (除CO、CO2、碳酸、碳酸鹽、碳酸氫鹽等)
有機小分子:相對分子質量比較小的有機物,如甲烷、乙醇、葡萄糖等
有機高分子:相對分子質量比較大,從幾萬到幾十萬甚至幾百萬,如淀粉、蛋白質等
有機物特點
(1)大多數難溶于水,但易溶于汽油等有機溶劑
(2)絕大多數有機物受熱易分解,且易燃燒
(3)絕大多數不易導電,熔點低
(4)反應一般比較復雜
3.常見的有機物
有機物都含有碳元素,還可能含有H、O、N、Cl、P等元素,如甲烷、乙醇、葡萄糖等,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機物,如碳的氧化物等具有無機物的特點,是無機物。
(1)甲烷(CH4)是最簡單的 物。是天然氣、沼氣、可燃冰的主要成分。
(2)乙醇(C2H5OH)是一種液態有機燃料,俗稱 ,是有特殊氣味的液體,能作燃料、能用于消毒殺菌。
4.有機高分子材料
(1)有機高分子材料
用有機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就是有機高分子材料。由于有機高分子化合物大部分是由有機小分子化合物聚合而成的,所以也稱為聚合物。
(2)分類
①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地球上天然存在的有機高分子材料,像 等。
②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人工合成的有機高分子材料,像 等。
5.三大有機合成材料
(1)塑料
特點 舉例 用途
密度小、耐腐蝕、易加工 聚乙烯、聚氯乙烯、酚醛塑料、脲醛塑料等 聚乙烯塑料用于蔬菜大棚;聚四氟乙烯塑料作不粘鍋內襯;聚氯乙烯塑料制作導線絕緣層;酚醛塑料制成炊具手柄(熱固性)
(2)合成纖維
纖維的分類 合成纖維種類(六大綸) 合成纖維的特點
天然纖維和合成纖維 滌綸(的確良)、棉綸(尼龍)、腈綸、丙綸、維綸、氨綸 優點:強度高、彈性好、耐磨、耐化學腐蝕 缺點:吸水性差、透氣性差
(3)合成橡膠
橡膠的分類 合成橡膠的種類 合成橡膠的特點 合成橡膠的用途
天然橡膠和合成橡膠 丁苯橡膠、順丁橡膠、氯丁橡膠 與天然橡膠相比,具有高彈性、絕緣性、耐油、耐高溫和不易老化的優點 廣泛用于農業、國防、交通和日常生活中
6.復合材料
人們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不同材料復合起來,使各種材料在性能上取長補短,制成了比原來單一材料的性能優越得多的復合材料。
復合材料的組成包括基體和增強材料兩部分。
復合材料應用
(1)
由玻璃纖維和有機高分子材料復合而成。其強度相當于鋼材,且密度小、耐腐蝕,被大量用于建筑材料、車船體材料、飛機等。
(2)
碳纖維復合材料的密度小、強度高、耐熱、耐疲勞,化學穩定性好。用于賽車的車體材料、釣魚竿、航空航天、核能等領域。
7.纖維鑒別方法
方法 現象 結論
灼燒 易燃燒,有燒紙的氣味,灰燼為灰黑色,手捻時全部成粉末 棉纖維
燃燒時有燒焦羽毛氣味,灰燼成黑褐色 羊毛纖維
先熔化再燃燒(邊熔化邊燃燒),燃燒有特殊氣味,灰燼為黑色玻璃球狀,不易捻碎 合成纖維
■考點四 化學與健康
一、人體中的化學元素
1.人體中含有的元素
人體中含量較多的元素有11種,它們約占人體質量的99.95%。在人體中含量超過 的元素,稱為 ;含量在0.01%以下的元素,稱為 。
(1)常量元素
在人體中含量超過萬分之一的元素,有O、C、H、N、Ca、P、K、S、Na、Cl、Mg共11種元素。
(2)微量元素
在人體中含量小于萬分之一的元素,有一些是人體必需的元素,有一些是人體非必需的元素,還有一些是有害元素。
①必需微量元素:Fe、Co、Cu、Zn、Cr、Mn、Mo、F、I、Se等。
②非必需微量元素:Al、Ba、Ti等。
③有害微量元素:Hg、Pb、Cd等。
2.化學元素在人體的存在形式
人體中O、C、H、N幾種元素主要以水、糖類、油脂、蛋白質和維生素的形式存在。其余元素都以無機鹽的形式存在于水溶液中。
3.化學元素對人體的作用
人體中化學元素有些是構成人體組織的重要材料;有些元素能夠調節人體的新陳代謝,促進人體健康。
4.鈣元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1)存在及作用
鈣是人體內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是構成人體的重要組分。成人體內約含鈣1.2 kg,其中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齒中,主要以羥基磷酸鈣【Ca10(PO4)6(OH)2】晶體的形式存在,它使得骨骼和牙齒具有堅硬的結構支架。
(2)缺乏引起的癥狀
幼兒及青少年缺鈣會患 ;
老年人缺鈣會發生 ,容易骨折。
(3)來源
奶、奶制品、豆類、蝦皮等食物中含鈣豐富。
5.鈉和鉀元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1)鈉:人體內含鈉80~120g,其中一半以Na+的形式存在于細胞外液。
(2)鉀:主要以K+離子形式存在于細胞內液,成人每千克體重含鉀約2g。
(3)作用:維持人體內水分和體液恒定pH起重要作用。
6.幾種必須微量元素對人體的影響
元素 攝入量不合理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鐵 缺鐵引起
鋅 缺鋅引起 ,生長遲緩,發育不良
硒 缺硒會引起表 ;如攝入過多會中毒
碘 缺碘會引起 ;過量也會引起甲狀腺腫大
氟 缺氟引起 ,過量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
■考點五 化學與環境
1.白色污染
我們將廢棄 形象地稱為“白色污染”。
2.“白色污染”危害
長期堆積會破壞土壤,污染地下水,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如果焚燒含氯塑料會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氯化氫等氣體,從而對空氣造成污染。
3.“白色污染”防治措施
(1) 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等;
(2) 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
(3)使用一些 ,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
(4) 各種廢棄塑料。
4.環境污染
環境污染 類型 常見污染 形成原因 采取的措施
空氣污染 一氧化碳 燃料沒有充分的燃燒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使其充分的燃燒
酸雨 含硫、氮燃料燃燒產生的SO2、NO2溶于水 采用清潔、新型能源,使用脫硫煤
土壤污染 白色污染 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 減少生活中塑料袋的使用量,不亂扔塑料垃圾
重金屬污染 隨意丟棄廢棄電池等物 重金屬應放到專用回收箱中
水污染 水污染 工業“三廢”任意排放,不合理使用化肥、農藥,生活污染任意排放 廢水、污水處理后排放,化肥、農藥合理使用
■考點一 燃燒與滅火
◇典例1:火的使用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下列有關燃燒與滅火的說法或措施正確的是( )
A.可燃物接觸氧氣即可發生燃燒
B.將木材架空可以降低其著火點
C.做飯時,燃氣灶火焰出現黃色,鍋底出現黑色物質,可調小灶具進風口
D.燃著的酒精燈不慎碰倒,若灑出的酒精燃燒起來,應立刻用濕抹布撲滅
【答案】D
【解析】A、燃燒需要有可燃物、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著火點三個條件同時滿足,故只是接觸氧氣,無法燃燒,選項錯誤;
B、著火點是不能改變的,可以將溫度降低到著火點以下即可滅火,選項錯誤;
C、做飯時,燃氣灶火焰出現黃色,鍋底出現黑色物質,說明可燃物燃燒不充分,可以調大進風口,選項錯誤;
D、燃著的酒精燈不慎碰倒,若灑出的酒精燃燒起來,應立刻用濕抹布撲滅,選項正確;
故選:D。
◆變式訓練
1.對下列現象的解釋中,合理的是( )
A.吹滅蠟燭——隔絕了氧氣
B.煤爐火越扇越旺——降低了煤的著火點
C.燃氣灶火焰呈黃色或橙色——燃氣充分燃燒
D.煤粉比煤塊燃燒更旺——增大了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
1.2下圖是我國古代使用的火折子,制作時將草紙緊緊卷成筒狀塞入竹筒中,其中加入硫黃、磷、硝酸鉀等物質,點燃后蓋上竹筒帽,將竹筒帽上的小孔a與竹筒上的小孔b對準,觀察到小孔中有煙霧冒出。再次使用時,只需打開竹筒帽,對著火星輕輕一吹,草紙就立即燃燒起來。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硝酸鉀的化學式為,其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價
B.火折子中的硫黃和磷均為可燃物,燃燒時發生了化合反應
C.對準小孔a和小孔b可使少量空氣進入,防止可燃物徹底熄滅
D.打開竹筒帽對著火星吹,是為了使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考點二 化學與能源
◇典例1:下列關于能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酒精是一種常見的不可再生能源
B.人類利用的能源都是通過化學反應獲得的
C.石油是一種重要的化工產品,主要含碳、氫元素
D.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減少了汽車尾氣對環境的污染
【答案】D
【解析】A、酒精使用后,可在短時間內得到補充,屬于可再生能源,故選項說法錯誤;
B、人類利用的能源不都是通過化學反應獲得的,如利用太陽能、風能等,故選項說法錯誤;
C、石油是一種重要的天然能源,主要含碳、氫元素,故選項說法錯誤;
D、新能源汽車,如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等,它們不依賴傳統的燃油發動機,因此不會產生尾氣排放,或者尾氣排放遠低于傳統燃油車,從而顯著減少了汽車尾氣對環境的污染,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D。
◆變式訓練
1.1白鶴灘水電站全部機組投產發電,標志著我國在長江之上建成世界最大清潔能 源走廊,這條走廊生產的電能替代了大量化石燃料,為實現“雙碳”目標作出巨大貢獻。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除去長江水中懸浮的雜質后得到的澄清液體是純凈物
B.大氣中CO2含量過高會導致溫室效應等環境問題
C.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酸性氣體可能導致降雨的酸性增強
D.白鶴灘水電站將水能轉化為電能,實現水力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1.2下列關于化石燃料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化石燃料都屬于可再生能源 B.煤完全燃燒時不會產生污染
C.石油為原料能制造合成纖維 D.天然氣主要成分為一氧化碳
■考點三 化學與材料
◇典例1:(2024·江蘇無錫·中考真題)氮化鎵()可用于制造太陽能電池。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鎵屬于非金屬元素 B.氮化鎵屬于混合物
C.氮化鎵屬于復合材料 D.太陽能屬于新能源
【答案】D
【解析】A. 鎵帶“钅”字旁,屬于金屬元素,此選項錯誤;
B. 氮化鎵由同種物質組成,屬于純凈物,此選項錯誤;
C. 氮化鎵是一種化合物,是半導體材料,此選項錯誤;
D. 太陽能屬于新能源,此選項正確。
故選D。
◆變式訓練
1.1生活中的下列物品主要由有機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A.純棉上衣 B.電木插座 C.陶瓷潔具 D.鐵制炊具
1.2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下列與龍相關的文物中,由金屬材料制成的是( )
A.紅山玉龍 B.鎏金鐵芯銅龍
C.墨龍圖帛畫 D.霽藍釉白龍紋瓷瓶
■考點四 化學與健康
◇典例1:(2024·內蒙古興安盟·中考真題)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鉛屬于對人體有害的元素 B.羊毛屬于合成纖維
C.缺維生素A會引起夜盲癥 D.缺碘會引起甲狀腺腫大
【答案】B
【解析】A、鉛是重金屬元素,對人體有害,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羊毛屬于天然材料,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C、人體缺維生素A會引起夜盲癥,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D、人體缺碘會引起甲狀腺腫大,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B。
◆變式訓練
1.1(2024·四川綿陽·中考真題)化學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化學服務于生活。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A.用甲醛水溶液浸泡食品延長保質期 B.用75%的醫用酒精消毒殺菌
C.用含的藥物治療胃酸過多 D.用含NaOH的爐具清潔劑去除油污
1.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霉變食物含有黃曲霉毒素,蒸煮后可以食用
B.多食用含鈣豐富的牛奶、蝦皮等食物可預防貧血
C.缺乏維生素A會引起壞血病,應多食用魚肝油等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
D.纖維素在人體消化中起特殊作用,每天應攝入一定量的蔬菜、水果和粗糧等食物
■考點五 化學與環境
◇典例1:(2024·新疆·中考真題)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是“全球戰塑”,旨在提高公眾環保意識。下列做法與環保理念不相符的是
A.推廣利用太陽能和風能發電 B.減少使用塑料袋
C.生活中經常使用一次性碗筷 D.合理使用化肥
【答案】C
【詳解】A、推廣利用太陽能和風能發電,可以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減少污染物的排放,保護環境,與環保理念相符,不符合題意;
B、減少使用塑料袋,可以減少“白色污染”,保護環境,與環保理念相符,不符合題意;
C、生活中經常使用一次性碗筷,會造成資源的浪費,且會污染環境,與環保理念不相符,符合題意;
D、合理使用化肥,可以減少污染,保護環境,與環保理念相符,不符合題意。
故選C。
◆變式訓練
1.1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保護環境是每一位公民的責任。下列行為不符合該要求的是
A.隨手關閉電燈 B.直接焚燒垃圾
C.減少使用塑料袋 D.使用清潔能源
1.2建設生態文明與美麗中國,合理的垃圾分類、有效的垃圾回收與利用必不可少。下列說法不合理的是
A.廢棄塑料回收利用可減少“白色污染”
B.廢棄電池填埋處理會造成土壤污染
C.廢舊金屬回收利用能節約金屬資源
D.生活垃圾露天焚燒能保護生態環境
1.(2024·江蘇無錫·中考真題)氮化鎵()可用于制造太陽能電池。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鎵屬于非金屬元素 B.氮化鎵屬于混合物
C.氮化鎵屬于復合材料 D.太陽能屬于新能源
2.(2024·山東淄博·中考真題)我國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努力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充分體現了大國擔當。如圖為自然界中的“碳循環”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碳中和是指用堿中和產生的 B.途徑①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
C.途徑②中部分最終轉變為碳酸鹽 D.化石燃料燃燒使排放量增加
3.(2024·四川巴中·中考真題)化學與生活生產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化學與環保 ①生活污水應處理達標后排放 ②塑料垃圾可通過焚燒處理,減少白色污染 B.化學與健康 ①青少年食用含鐵元素豐富的食物,可有效預防甲狀腺腫大 ②人體缺乏維生素C會引起壞血病
C.化學與能源 ①煤、石油和天然氣是可再生能源 ②太陽能和風能是人們正在開發和利用的清潔能源 D.化學與安全 ①面粉廠、加油站附近應嚴禁煙火 ②油鍋起火可用鍋蓋蓋滅
A.A B.B C.C D.D
4.(2024·廣西·中考真題)繡球是深受人們喜愛的民族工藝品,制作時用到了棉線。棉線屬于
A.塑料 B.金屬材料 C.合成橡膠 D.天然纖維
5.(2024·甘肅臨夏·中考真題)分類是化學學習和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類正確的是
A.有機合成材料:聚乙烯塑料、羊毛 B.堿:純堿、燒堿
C.有機物:碳酸、甲烷 D.化石燃料:煤、石油
6.(2024·河南·中考真題)分類法是化學學習和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類正確的是
A.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膠 B.人體必需微量元素:氧、鋅
C.混合物:空氣、冰水共存物 D.復合肥料:硝酸鉀、磷酸二氫銨
7.(2023·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題)科學食養,助力成長。每100g菠菜、芹菜中的主要營養成分數據如下表:
營養成分 蛋白質 脂肪 糖類 維生素C 鈣 鐵 磷
菠菜 2.4g 0.5g 3.1g 39mg 72mg 1.8mg 53mg
芹菜 2.2g 0.3g 1.9g 6mg 160mg 8.5mg 61mg
據上表,回答下列問題:
(1)鈣、鐵、磷中,屬于人體微量元素的是 。
(2)經常攝入適量 ,可預防得壞血病。
(3)菠菜中蛋白質、脂肪、糖類以及 的含量更高,芹菜中 的含量約為菠菜的2倍。
8.(2024·山東淄博·中考真題)化學科學對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有著重要價值。回答下列問題:
(1)《書經·益稷》記載:“烝民乃粒,萬邦作乂”。“乃粒”指谷物,小麥屬于常見谷物,從化學角度看,小麥中含有的主要營養物質是 。
(2)現代農業離不開優質的化學肥料。復合肥料磷酸二氫銨中含有的主要營養元素是 。
(3)國家《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提出,加快建筑光伏一體化建設。光伏發電是太陽能直接利用的有效方式。請列舉一條光伏發電的優點: 。
(4)玻璃是現代社會廣泛使用的無機非金屬材料。普通玻璃成分中的硅酸鈉屬于 (填“酸”“堿”“鹽”或“氧化物”)。
9.(2024·江蘇徐州·中考真題)徐州是漢文化歷史名城。
(1)漢畫像石“庖廚圖”描述了古人用爐火烤肉串的情景,肉串富含的營養成分是 。
(2)東漢“銅牛燈”由 材料制成,燈油燃燒產生的煙霧能被燈體內的水吸收,這對室內環境起到 作用。
(3)博物館用氮氣作保護氣保存珍貴文物,因為氮氣的化學性質 。
10.(2024·西藏·中考真題)閱讀科普材料,用所學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現代社會依賴化石燃料,如石油和天然氣。然而,化石燃料不僅終將會被耗盡,也會引發如全球變暖等環境問題。因此,我們需要新一代能源來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在我們對新能源的期待中,燃料電池登場了。
許多人都學習過電解水這一科學實驗,即對水通電以獲得氣態的氫氣和氧氣()。燃料電池扭轉了這一反應,它讓氫氣和氧氣發生反應來獲取電能。
燃料電池有望成為一種綠色能源,因為其唯一的生成物是水。然而,盡管有“電池”之名,燃料電池卻并不能像鋰電池那樣可以儲存電能。由于能夠直接以氫氣作為燃料來發電,燃料電池還有“小型發電廠”之稱。
(節選自《科學世界》)
(1)寫出燃料電池中氫氣和氧氣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來獲取電能的化學方程式: ,該反應屬于 反應(填基本反應類型)。
(2)燃料電池工作時將化學能轉化為 。
(3)燃料電池有望成為一種綠色能源的原因: 。
1.(2024·內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題)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建設美麗中國。下列行為符合該理念的是
A.大量施用農藥,減少作物病蟲害 B.直接排放工廠廢氣,降低生產成本
C.推廣使用脫硫煤,減少酸雨的發生 D.深埋廢棄塑料制品,減少“白色污染”
2.分類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常用方法。下列分類中正確的是
A.有機物:甲烷、乙醇、乙酸
B.復合肥料:尿素、硝酸鉀、磷酸氫二銨
C.混合物:煤、石油、冰水混合物
D.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膠、合成纖維
3.如圖所示為電動起重機的工作場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鋼屬于合金 B.鐵屬于非晶體
C.塑料屬于天然材料 D.圖中所示的滑輪屬于定滑輪
4.《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可指導人們選擇和搭配食物。下列說法中,不合理的是
A.要均衡膳食,使攝入的各種營養成分保持適當比例
B.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應攝入比成人更多的蛋白質
C.鐵、鋅、碘、硒等微量元素對人體健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D.為了健康,不吃米飯等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5.下列有關合理膳食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缺碘可引起甲狀腺腫大
B.老年人缺鈣會導致骨質疏松
C.油脂可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攝入越多越好
D.缺乏維生素A會引起夜盲癥
6.2023年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印發《加快“以竹代塑”發展三年行動計劃》。“①竹子資源豐富②竹子是可再生資源③竹子韌性好④能減少‘白色污染’⑤能減少碳排放”等表述中屬于“以竹代塑”優勢的有
A.只有①②⑤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7.近代著名實業家張謇在南通辦教育、建紗廠,留下了寶貴遺產。紗廠生產的棉紗屬于
A.塑料 B.纖維 C.橡膠 D.合金
8.暑假期間,達瓦同學一家人去過林卡。晚上,大家圍著篝火跳起了歡快的鍋莊,場面十分和諧、幸福。
(1)木材燃燒需要:溫度達到著火點和 。
(2)篝火晚會結束后,為防止失火,達瓦同學可以通過 (填一種滅火方法即可)將篝火熄滅。
(3)為響應垃圾分類的倡議,達瓦同學將喝完水的塑料瓶投入_____桶里最合適。
A.廚余垃圾 B.其他垃圾 C.有害垃圾 D.可回收垃圾
9.“九門走九車”說的是老北京內城九座城門的昔日景象。
(1)西直門走水車。水的組成元素是 。
(2)阜成門走煤車。除煤外,化石燃料還有天然氣和 。
10.“端午時節,粽葉飄香”。包粽子的主要食材包括糯米、瘦肉、植物油等。
(1)從營養角度考慮,除水、食鹽等無機物外,上述食材未涉及的營養素是 。
(2)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氯化鈉以離子的形式分散在水中,其中帶正電荷的離子是 (填離子符號)。
(3)若煮粽子用的燃料是天然氣,天然氣的主要成分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 。
(4)二氧化碳與水參與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其能量轉化形式是太陽能轉化為 能。此外,二氧化碳還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同樣是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產物卻不相同,原因是 。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4.1 化學與能源、材料、環境、健康
考點分布 考查頻率 命題趨勢
考點1 燃燒與滅火 ☆☆☆ 綜合近幾年中考試題,該部分內容在中考中占據一定地位。 燃燒與滅火考查燃燒條件及滅火原理應用。實驗設計方面,可能會出現探究不同物質燃燒特性的題目。 化學與能源考查新型清潔能源如太陽能、氫能、風能等的轉化、儲存和利用。同時,化石能源的綜合利用及對環境的影響仍是重點在中考考查頻率較高。 化學與健康緊密聯系生活,考查人體所需營養素、常見藥物成分及作用、食品添加劑的合理使用等。可能會結合當下健康熱點問題,如保健品功效、合理膳食搭配等出題,在各類考試中考查較為頻繁。 化學與環境考查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污染物的來源、危害及治理方法。
考點2 化學與能源 ☆☆☆
考點3 化學與材料 ☆☆☆
考點4 化學與健康 ☆☆☆
考點5 化學與環境 ☆☆☆
■考點一 燃燒與滅火
1.通常情況下,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
2.著火點:可燃物燃燒所需要的最低溫度叫著火點。著火點是物質的性質,一般不改變。
3.探究燃燒的條件實驗
銅片上的白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 銅片上的紅磷不燃燒,水中的白磷不燃燒。 通氧氣后,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燒
通常情況下:燃燒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 ①可燃物; ②可燃物與氧氣(或空氣)接觸; ③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熱水的作用:①使水中白磷與空氣隔絕,②為薄銅片上的藥品提供熱量
4.改進實驗方案
改進原因:P2O5有毒,實驗用藥品較多。
現象:試管中的白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左邊氣球先脹大后變癟。試管中的紅磷和水中白磷不燃燒。
氣球的作用:是形成密閉環境防污染。
大燒杯的作用:是密閉,防止白煙逸散,污染空氣。
5.滅火的原理:破壞燃燒必須具備的三個條件;
①清除或隔離可燃物;②隔絕O2;③降溫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
滅火器原理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Na2CO3+2HCl=2NaCl+H2O+CO2↑
產生的二氧化碳使裝置中的壓強增大,噴出混有二氧化碳的液體,有降溫和隔絕空氣的作用。
7.易燃易爆知識
【爆炸】: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間內急劇地燃燒,在短時間內聚積大量的熱,使氣體的體積迅速膨脹而引起爆炸。
爆炸可能是化學變化(如火藥、汽油、油罐爆炸)
也可能是物理變化(如車胎、氣球、高壓鍋、鍋爐爆炸)
【爆炸極限】:
可燃性氣體或粉塵等在空氣中達到一定含量時,遇到明火會發生爆炸,這個能發生爆炸的含量范圍。
可燃性氣體(如氫氣、一氧化碳、甲烷、天然氣、煤氣)或粉塵(面粉、煤粉)與空氣或氧氣混合,遇到明火可能會發生爆炸;所以可燃性氣體在點燃或加熱前都要驗純,以防止發生爆炸。
【防爆注意事項】:
(1)油庫、面粉加工廠門口貼有“嚴禁煙火”的標志。
(2)煤氣泄漏需要立即關閉閥門并打開窗戶通風。
(不能用火種照明;不用用電設備,
如不在室內撥打電話、不能開電燈、不能開排氣扇等)
若燃氣管道泄漏,不能用燃著的蠟燭檢査,
可用涂肥皂水的方法去檢查或用儀器檢查。
【與燃燒和爆炸有關的圖標】:
■考點二 化學與能源
1.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氣,是古代生物遺骸經一系列復雜變化而形成的,都是混合物,不可再生能源。
2.煤
(1)煤的組成:主要含碳元素,還含少量的氫、氮、氧、硫等元素
(2)煤的加工:“干餾”——隔絕空氣加熱,發生化學變化,得到焦炭(冶煉金屬)、煤焦油(化工原料)、煤氣
(3)煤燃燒會產生SO2、NO2等,會形成酸雨
防治酸雨措施:
①大力推廣使用脫硫煤; ②用天然氣或者其他清潔能源代替煤
3.石油
(1)石油的組成:主要含碳和氫元素,另外還含有氮元素,含鉛化合物等。
(2)石油的加工:“分餾”——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點不同,分餾得到各種產品。(物理變化)
4.天然氣
(1)主要成分:甲烷(CH4)
(2)存 在:天然氣、沼氣、坑氣、瓦斯、可燃冰等中。
(3)物理性質:無色無味氣體、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的小。
(4)化學性質:可燃性 化學方程式:CH4+2O22H2O+ CO2
實驗圖 操作 現象 結論
點燃甲烷氣體 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 甲烷具有可燃性
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燒杯 干冷的燒杯中出現水霧 說明甲烷一定含有氫元素
倒轉燒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蕩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說明甲烷一定含有碳元素
5.乙醇(C2H5OH),俗名酒精(可再生能源)
(1)制取:①原料:高粱、玉米、薯類等;②生產方式:發酵、蒸餾。
(2)物理性質:無色透明,有特殊氣味的液體,易揮發,能與水以任意比互溶。
(3)化學性質:可燃性,燃燒時發出藍色火焰。化學方程式:C2H5OH+3O23H2O+2CO2
(4)用途:作燃料,汽油中加入適量乙醇作燃料,可節省石油資源,減少汽車尾氣污染。醫療上殺菌消毒。
6.氫氣(H2)
(1)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難溶于水。
(2)化學性質:可燃性 ,燃燒產物是水,是最清潔燃料;化學方程式:2H2+O22H2O
實驗室制取H2 :常用鋅和稀硫酸
反應原理:Zn+H2SO4 = ZnSO4+H2↑,
氫氣的用途:作火箭、宇宙飛船的燃料;
冶煉金屬;合成氨、鹽酸等
7.其他能源:太陽能、核能、風能、地熱能、水能、潮汐能等。
8.合理利用與開發化石能源
合理開采化石能源,節約使用化石燃料
汽車尾氣中污染物:汽車尾氣中污染物有CO、未燃燒的碳氫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鉛化合物以及煙塵等。
■考點三 化學與材料
一、金屬材料
1.金屬材料:包括純金屬(純凈物)和合金(混合物)。
2.金屬物理性質:
(1)共性:常溫下為固體,有金屬光澤,大多數金屬具有優良的導電性、導熱性,有延展性。
(2)特性:①常溫下汞為液體 ②金屬大多呈銀白色,特殊:銅紫紅色,金金黃色 ③不同金屬的物理性質差異較大
3.金屬材料的發展
(1)青銅器(商代)→鐵器(春秋戰國)→鋁(100多年前)→鈦和鈦合金(21世紀重要的金屬材料)。
(2)目前世界上年產量居前三位的金屬依次是鐵、鋁、銅。
二、有機高分子材料
1.有機化合物(有機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CO、CO2、碳酸、碳酸鹽、碳酸氫鹽等)
有機小分子:相對分子質量比較小的有機物,如甲烷、乙醇、葡萄糖等
有機高分子:相對分子質量比較大,從幾萬到幾十萬甚至幾百萬,如淀粉、蛋白質等
有機物特點
(1)大多數難溶于水,但易溶于汽油等有機溶劑
(2)絕大多數有機物受熱易分解,且易燃燒
(3)絕大多數不易導電,熔點低
(4)反應一般比較復雜
3.常見的有機物
有機物都含有碳元素,還可能含有H、O、N、Cl、P等元素,如甲烷、乙醇、葡萄糖等,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機物,如碳的氧化物等具有無機物的特點,是無機物。
(1)甲烷(CH4)是最簡單的有機物。是天然氣、沼氣、可燃冰的主要成分。
(2)乙醇(C2H5OH)是一種液態有機燃料,俗稱酒精,是有特殊氣味的液體,能作燃料、能用于消毒殺菌。
4.有機高分子材料
(1)有機高分子材料
用有機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就是有機高分子材料。由于有機高分子化合物大部分是由有機小分子化合物聚合而成的,所以也稱為聚合物。
(2)分類
①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地球上天然存在的有機高分子材料,像棉花、羊毛、天然橡膠等。
②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人工合成的有機高分子材料,像塑料、合成橡膠、合成纖維等。
5.三大有機合成材料
(1)塑料
特點 舉例 用途
密度小、耐腐蝕、易加工 聚乙烯、聚氯乙烯、酚醛塑料、脲醛塑料等 聚乙烯塑料用于蔬菜大棚;聚四氟乙烯塑料作不粘鍋內襯;聚氯乙烯塑料制作導線絕緣層;酚醛塑料制成炊具手柄(熱固性)
(2)合成纖維
纖維的分類 合成纖維種類(六大綸) 合成纖維的特點
天然纖維和合成纖維 滌綸(的確良)、棉綸(尼龍)、腈綸、丙綸、維綸、氨綸 優點:強度高、彈性好、耐磨、耐化學腐蝕 缺點:吸水性差、透氣性差
(3)合成橡膠
橡膠的分類 合成橡膠的種類 合成橡膠的特點 合成橡膠的用途
天然橡膠和合成橡膠 丁苯橡膠、順丁橡膠、氯丁橡膠 與天然橡膠相比,具有高彈性、絕緣性、耐油、耐高溫和不易老化的優點 廣泛用于農業、國防、交通和日常生活中
6.復合材料
人們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不同材料復合起來,使各種材料在性能上取長補短,制成了比原來單一材料的性能優越得多的復合材料。
復合材料的組成包括基體和增強材料兩部分。
復合材料應用
(1)玻璃鋼
由玻璃纖維和有機高分子材料復合而成。其強度相當于鋼材,且密度小、耐腐蝕,被大量用于建筑材料、車船體材料、飛機等。
(2)碳纖維
碳纖維復合材料的密度小、強度高、耐熱、耐疲勞,化學穩定性好。用于賽車的車體材料、釣魚竿、航空航天、核能等領域。
7.纖維鑒別方法
方法 現象 結論
灼燒 易燃燒,有燒紙的氣味,灰燼為灰黑色,手捻時全部成粉末 棉纖維
燃燒時有燒焦羽毛氣味,灰燼成黑褐色 羊毛纖維
先熔化再燃燒(邊熔化邊燃燒),燃燒有特殊氣味,灰燼為黑色玻璃球狀,不易捻碎 合成纖維
■考點四 化學與健康
一、人體中的化學元素
1.人體中含有的元素
人體中含量較多的元素有11種,它們約占人體質量的99.95%。在人體中含量超過0.01%的元素,稱為常量元素;含量在0.01%以下的元素,稱為微量元素。
(1)常量元素
在人體中含量超過萬分之一的元素,有O、C、H、N、Ca、P、K、S、Na、Cl、Mg共11種元素。
(2)微量元素
在人體中含量小于萬分之一的元素,有一些是人體必需的元素,有一些是人體非必需的元素,還有一些是有害元素。
①必需微量元素:Fe、Co、Cu、Zn、Cr、Mn、Mo、F、I、Se等。
②非必需微量元素:Al、Ba、Ti等。
③有害微量元素:Hg、Pb、Cd等。
2.化學元素在人體的存在形式
人體中O、C、H、N幾種元素主要以水、糖類、油脂、蛋白質和維生素的形式存在。其余元素都以無機鹽的形式存在于水溶液中。
3.化學元素對人體的作用
人體中化學元素有些是構成人體組織的重要材料;有些元素能夠調節人體的新陳代謝,促進人體健康。
4.鈣元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1)存在及作用
鈣是人體內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是構成人體的重要組分。成人體內約含鈣1.2 kg,其中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齒中,主要以羥基磷酸鈣【Ca10(PO4)6(OH)2】晶體的形式存在,它使得骨骼和牙齒具有堅硬的結構支架。
(2)缺乏引起的癥狀
幼兒及青少年缺鈣會患佝僂病和發育不良;
老年人缺鈣會發生骨質疏松,容易骨折。
(3)來源
奶、奶制品、豆類、蝦皮等食物中含鈣豐富。
5.鈉和鉀元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1)鈉:人體內含鈉80~120g,其中一半以Na+的形式存在于細胞外液。
(2)鉀:主要以K+離子形式存在于細胞內液,成人每千克體重含鉀約2g。
(3)作用:維持人體內水分和體液恒定pH起重要作用。
6.幾種必須微量元素對人體的影響
元素 攝入量不合理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鐵 缺鐵引起缺鐵性貧血
鋅 缺鋅引起食欲不振,生長遲緩,發育不良
硒 缺硒會引起表皮角質化和癌癥;如攝入過多會中毒
碘 缺碘會引起甲狀腺腫大;過量也會引起甲狀腺腫大
氟 缺氟引起齲齒,過量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
■考點五 化學與環境
1.白色污染
我們將廢棄塑料帶來的污染形象地稱為“白色污染”。
2.“白色污染”危害
長期堆積會破壞土壤,污染地下水,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如果焚燒含氯塑料會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氯化氫等氣體,從而對空氣造成污染。
3.“白色污染”防治措施
(1)減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等;
(2)重復使用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
(3)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
(4)回收各種廢棄塑料。
4.環境污染
環境污染 類型 常見污染 形成原因 采取的措施
空氣污染 一氧化碳 燃料沒有充分的燃燒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使其充分的燃燒
酸雨 含硫、氮燃料燃燒產生的SO2、NO2溶于水 采用清潔、新型能源,使用脫硫煤
土壤污染 白色污染 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 減少生活中塑料袋的使用量,不亂扔塑料垃圾
重金屬污染 隨意丟棄廢棄電池等物 重金屬應放到專用回收箱中
水污染 水污染 工業“三廢”任意排放,不合理使用化肥、農藥,生活污染任意排放 廢水、污水處理后排放,化肥、農藥合理使用
■考點一 燃燒與滅火
◇典例1:火的使用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下列有關燃燒與滅火的說法或措施正確的是( )
A.可燃物接觸氧氣即可發生燃燒
B.將木材架空可以降低其著火點
C.做飯時,燃氣灶火焰出現黃色,鍋底出現黑色物質,可調小灶具進風口
D.燃著的酒精燈不慎碰倒,若灑出的酒精燃燒起來,應立刻用濕抹布撲滅
【答案】D
【解析】A、燃燒需要有可燃物、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著火點三個條件同時滿足,故只是接觸氧氣,無法燃燒,選項錯誤;
B、著火點是不能改變的,可以將溫度降低到著火點以下即可滅火,選項錯誤;
C、做飯時,燃氣灶火焰出現黃色,鍋底出現黑色物質,說明可燃物燃燒不充分,可以調大進風口,選項錯誤;
D、燃著的酒精燈不慎碰倒,若灑出的酒精燃燒起來,應立刻用濕抹布撲滅,選項正確;
故選:D。
◆變式訓練
1.對下列現象的解釋中,合理的是( )
A.吹滅蠟燭——隔絕了氧氣
B.煤爐火越扇越旺——降低了煤的著火點
C.燃氣灶火焰呈黃色或橙色——燃氣充分燃燒
D.煤粉比煤塊燃燒更旺——增大了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
【答案】D
【解析】A、吹滅蠟燭,是因為空氣流動,帶走熱量,使溫度降低至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達到滅火的目的,說法不合理,不符合題意;
B、煤爐火越扇越旺,是因為提供了充足的氧氣,使其燃燒更旺,說法不合理,不符合題意;
C、燃氣灶火焰呈黃色或橙色,是因為燃氣發生不充分燃燒,說法不合理,不符合題意;
D、煤粉比煤塊燃燒更旺,是因為煤粉碎,增大了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說法合理,符合題意;
故選:D。
1.2下圖是我國古代使用的火折子,制作時將草紙緊緊卷成筒狀塞入竹筒中,其中加入硫黃、磷、硝酸鉀等物質,點燃后蓋上竹筒帽,將竹筒帽上的小孔a與竹筒上的小孔b對準,觀察到小孔中有煙霧冒出。再次使用時,只需打開竹筒帽,對著火星輕輕一吹,草紙就立即燃燒起來。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硝酸鉀的化學式為,其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價
B.火折子中的硫黃和磷均為可燃物,燃燒時發生了化合反應
C.對準小孔a和小孔b可使少量空氣進入,防止可燃物徹底熄滅
D.打開竹筒帽對著火星吹,是為了使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答案】D
【解析】A、硝酸鉀的化學式為,其中鉀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2價,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x,根據在化合物中各院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0,則有(+1)+x+(-2)×3=0,解得x=+5,故選項說法正確;
B、火折子中的硫黃和磷都具有可燃性,均為可燃物,硫黃燃燒生成二氧化硫,磷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均是兩種物質反應生成一種物質,燃燒時均發生了化合反應,故選項說法正確;
C、根據“點燃后蓋上竹筒帽,將竹筒帽上的小孔a與竹筒上的小孔b對準,觀察到小孔中有煙霧冒出。再次使用時,只需打開竹筒帽,對著火星輕輕一吹,草紙就立即燃燒起來”,對準小孔a和小孔b可使少量空氣進入,防止可燃物徹底熄滅,再次使用時,只需打開竹筒帽,對著火星輕輕一吹,增強了空氣的流動,增加了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使可燃物劇烈燃燒,則草紙就立即燃燒起來,故選項說法正確;
D、打開竹筒帽對著火星吹,增強了空氣的流動,增加了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使可燃物劇烈燃燒,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D。
■考點二 化學與能源
◇典例1:下列關于能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酒精是一種常見的不可再生能源
B.人類利用的能源都是通過化學反應獲得的
C.石油是一種重要的化工產品,主要含碳、氫元素
D.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減少了汽車尾氣對環境的污染
【答案】D
【解析】A、酒精使用后,可在短時間內得到補充,屬于可再生能源,故選項說法錯誤;
B、人類利用的能源不都是通過化學反應獲得的,如利用太陽能、風能等,故選項說法錯誤;
C、石油是一種重要的天然能源,主要含碳、氫元素,故選項說法錯誤;
D、新能源汽車,如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等,它們不依賴傳統的燃油發動機,因此不會產生尾氣排放,或者尾氣排放遠低于傳統燃油車,從而顯著減少了汽車尾氣對環境的污染,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D。
◆變式訓練
1.1白鶴灘水電站全部機組投產發電,標志著我國在長江之上建成世界最大清潔能 源走廊,這條走廊生產的電能替代了大量化石燃料,為實現“雙碳”目標作出巨大貢獻。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除去長江水中懸浮的雜質后得到的澄清液體是純凈物
B.大氣中CO2含量過高會導致溫室效應等環境問題
C.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酸性氣體可能導致降雨的酸性增強
D.白鶴灘水電站將水能轉化為電能,實現水力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答案】A
【解析】A、除去長江水中懸浮的雜質后得到的澄清液體中還含有可溶性的物質,故屬于混合物,A錯誤;
B、二氧化碳是一種溫室氣體,大氣中CO2含量過高會導致溫室效應,B正確;
C、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氣體會導致降雨的酸性增強,C正確;
D、將水能轉化為電能可實現水力資源的可持續利用,D正確。
故選A。
1.2下列關于化石燃料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化石燃料都屬于可再生能源 B.煤完全燃燒時不會產生污染
C.石油為原料能制造合成纖維 D.天然氣主要成分為一氧化碳
【答案】C
【解析】A、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氣,化石燃料在短期內不能從自然界得到補充,屬于不可再生能源,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煤中含有硫元素、氮元素,完全燃燒時生成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溶于水會形成酸雨,對環境造成污染,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以石油為原料能制造合成纖維,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D、天然氣主要成分是甲烷,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選:C。
■考點三 化學與材料
◇典例1:(2024·江蘇無錫·中考真題)氮化鎵()可用于制造太陽能電池。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鎵屬于非金屬元素 B.氮化鎵屬于混合物
C.氮化鎵屬于復合材料 D.太陽能屬于新能源
【答案】D
【解析】A. 鎵帶“钅”字旁,屬于金屬元素,此選項錯誤;
B. 氮化鎵由同種物質組成,屬于純凈物,此選項錯誤;
C. 氮化鎵是一種化合物,是半導體材料,此選項錯誤;
D. 太陽能屬于新能源,此選項正確。
故選D。
◆變式訓練
1.1生活中的下列物品主要由有機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A.純棉上衣 B.電木插座 C.陶瓷潔具 D.鐵制炊具
【答案】B
【解析】A、純棉上衣是用純棉制成的,屬于天然材料,故A不符合題意;
B、電木插座是用塑料制成的,屬于有機合成材料,故B符合題意;
C、陶瓷潔具是用黏土燒制而成的,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故C不符合題意;
D、鐵制炊具是用鐵合金制成的,屬于金屬材料,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2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下列與龍相關的文物中,由金屬材料制成的是( )
A.紅山玉龍 B.鎏金鐵芯銅龍
C.墨龍圖帛畫 D.霽藍釉白龍紋瓷瓶
【答案】B
【解析】A、紅山玉龍得主要成分為硅酸鹽,不屬于金屬材料,故A不符合題意;
B、鎏金鐵芯銅龍是由金屬材料制成,故B符合題意;
C、墨龍圖帛畫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不屬于金屬材料,故C不符合題意;
D、霽藍釉白龍紋瓷瓶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鹽,不屬于金屬材料,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考點四 化學與健康
◇典例1:(2024·內蒙古興安盟·中考真題)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鉛屬于對人體有害的元素 B.羊毛屬于合成纖維
C.缺維生素A會引起夜盲癥 D.缺碘會引起甲狀腺腫大
【答案】B
【解析】A、鉛是重金屬元素,對人體有害,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羊毛屬于天然材料,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C、人體缺維生素A會引起夜盲癥,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D、人體缺碘會引起甲狀腺腫大,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B。
◆變式訓練
1.1(2024·四川綿陽·中考真題)化學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化學服務于生活。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A.用甲醛水溶液浸泡食品延長保質期 B.用75%的醫用酒精消毒殺菌
C.用含的藥物治療胃酸過多 D.用含NaOH的爐具清潔劑去除油污
【答案】A
【解析】A、甲醛對人體有害,不能用甲醛水溶液浸泡食品延長保質期。A錯誤;
B、因為75%的醫用酒精具有最強的滲透作用,能夠徹底滲透微生物使蛋白質凝固,從而殺滅微生物。所以用75%的醫用酒精消毒殺菌。B正確;
C、由于胃酸的主要成分是鹽酸,Al(OH)3與鹽酸發生中和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水,消耗過多的胃酸。所以用含Al(OH)3的藥物治療胃酸過多。C正確;
D、氫氧化鈉(NaOH)能與油污發生化學反應,可以去油污,可作爐具清潔劑。所以用含NaOH的爐具清潔劑去除油污。D正確。
故選:A。
1.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霉變食物含有黃曲霉毒素,蒸煮后可以食用
B.多食用含鈣豐富的牛奶、蝦皮等食物可預防貧血
C.缺乏維生素A會引起壞血病,應多食用魚肝油等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
D.纖維素在人體消化中起特殊作用,每天應攝入一定量的蔬菜、水果和粗糧等食物
【答案】D
【解析】A、霉變食物含有黃曲霉毒素,黃曲霉毒素具有致癌性,蒸煮后也不能食用,不符合題意;
B、多食用含鈣豐富的牛奶、蝦皮等食物,可以補充鈣元素,預防佝僂病,骨質疏松,多食用含鐵元素的食物可以預防貧血,不符合題意;
C、缺乏維生素A會引起夜盲癥,缺乏維生素C會引起壞血病,不符合題意;
D、纖維素在人體消化中起特殊作用,每天應攝入一定量的蔬菜、水果和粗糧等食物,可以補充纖維素,促進消化,符合題意。
故選D。
■考點五 化學與環境
◇典例1:(2024·新疆·中考真題)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是“全球戰塑”,旨在提高公眾環保意識。下列做法與環保理念不相符的是
A.推廣利用太陽能和風能發電 B.減少使用塑料袋
C.生活中經常使用一次性碗筷 D.合理使用化肥
【答案】C
【詳解】A、推廣利用太陽能和風能發電,可以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減少污染物的排放,保護環境,與環保理念相符,不符合題意;
B、減少使用塑料袋,可以減少“白色污染”,保護環境,與環保理念相符,不符合題意;
C、生活中經常使用一次性碗筷,會造成資源的浪費,且會污染環境,與環保理念不相符,符合題意;
D、合理使用化肥,可以減少污染,保護環境,與環保理念相符,不符合題意。
故選C。
◆變式訓練
1.1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保護環境是每一位公民的責任。下列行為不符合該要求的是
A.隨手關閉電燈 B.直接焚燒垃圾
C.減少使用塑料袋 D.使用清潔能源
【答案】B
【解析】A、隨手關閉電燈可以節約用電,減少能源浪費,符合環保要求,不符合題意;
B、直接焚燒垃圾會產生大量的有害氣體和煙塵,對環境造成污染,不符合環保要求,符合題意;
C、減少使用塑料袋可以減少白色污染,保護環境,符合環保要求,不符合題意;
D、使用清潔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等,可以減少對傳統能源的依賴,降低污染物的排放,符合環保要求,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2建設生態文明與美麗中國,合理的垃圾分類、有效的垃圾回收與利用必不可少。下列說法不合理的是
A.廢棄塑料回收利用可減少“白色污染”
B.廢棄電池填埋處理會造成土壤污染
C.廢舊金屬回收利用能節約金屬資源
D.生活垃圾露天焚燒能保護生態環境
【答案】D
【解析】A、廢棄塑料回收利用,可減少“白色污染”,保護環境,選項正確;
B、廢棄電池含有毒物質,填埋處理會造成土壤污染,選項正確;
C、廢舊金屬回收利用能節約金屬資源,保護環境,選項正確;
D、生活垃圾露天焚燒,會產生大量的污染物,污染空氣,選項錯誤。
故選D。
1.(2024·江蘇無錫·中考真題)氮化鎵()可用于制造太陽能電池。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鎵屬于非金屬元素 B.氮化鎵屬于混合物
C.氮化鎵屬于復合材料 D.太陽能屬于新能源
【答案】D
【解析】A. 鎵帶“钅”字旁,屬于金屬元素,此選項錯誤;
B. 氮化鎵由同種物質組成,屬于純凈物,此選項錯誤;
C. 氮化鎵是一種化合物,是半導體材料,此選項錯誤;
D. 太陽能屬于新能源,此選項正確。
2.(2024·山東淄博·中考真題)我國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努力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充分體現了大國擔當。如圖為自然界中的“碳循環”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碳中和是指用堿中和產生的 B.途徑①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
C.途徑②中部分最終轉變為碳酸鹽 D.化石燃料燃燒使排放量增加
【答案】A
【解析】A、人為碳排放與通過植樹造林、碳捕集與封存技術等人為碳吸收達到平衡,即為碳中和。選項錯誤;
B、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選項正確;
C、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最終部分碳酸會最終轉化成碳酸鹽,選項正確;
D、 化石燃料燃燒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選項正確。
故選A。
3.(2024·四川巴中·中考真題)化學與生活生產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化學與環保 ①生活污水應處理達標后排放 ②塑料垃圾可通過焚燒處理,減少白色污染 B.化學與健康 ①青少年食用含鐵元素豐富的食物,可有效預防甲狀腺腫大 ②人體缺乏維生素C會引起壞血病
C.化學與能源 ①煤、石油和天然氣是可再生能源 ②太陽能和風能是人們正在開發和利用的清潔能源 D.化學與安全 ①面粉廠、加油站附近應嚴禁煙火 ②油鍋起火可用鍋蓋蓋滅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A、①生活污水應處理達標后排放,以免污染環境,說法正確;②塑料垃圾焚燒會產生大量有害氣體,不能焚燒,說法錯誤;故該選項不完全正確;
B、①青少年食用含鐵元素豐富的食物,可有效預防缺鐵性貧血,說法錯誤;②人體缺乏維生素C會引起壞血病,說法正確;故選項不完全正確;
C、①煤、石油和天然氣是不可再生能源,說法錯誤;②太陽能和風能是人們正在開發和利用的清潔能源,說法正確;故選項不完全正確;
D、①可燃性的粉塵或氣體不純燃燒容易引起爆炸,面粉廠、加油站附近應嚴禁煙火,說法正確;②油鍋起火可用鍋蓋蓋滅起到隔絕空氣的作用,說法正確。故選項完全正確;
故選:D。
4.(2024·廣西·中考真題)繡球是深受人們喜愛的民族工藝品,制作時用到了棉線。棉線屬于
A.塑料 B.金屬材料 C.合成橡膠 D.天然纖維
【答案】D
【解析】A、塑料屬于合成材料,故A不正確;
B、純金屬、合金屬于金屬材料,故B不正確;
C、合成橡膠屬于合成材料,故C不正確;
D、棉線屬于天然纖維,故D正確。
故選:D。
5.(2024·甘肅臨夏·中考真題)分類是化學學習和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類正確的是
A.有機合成材料:聚乙烯塑料、羊毛 B.堿:純堿、燒堿
C.有機物:碳酸、甲烷 D.化石燃料:煤、石油
【答案】D
【解析】A、羊毛屬于天然材料,不屬于有機合成材料,故錯誤;
B、純堿是碳酸鈉的俗名,不屬于堿,屬于鹽類,故錯誤;
C、碳酸雖然含有碳元素,但性質和無機物類似,屬于無機物,故錯誤;
D、煤和石油都屬于化石燃料,故正確;
故選D。
6.(2024·河南·中考真題)分類法是化學學習和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類正確的是
A.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膠 B.人體必需微量元素:氧、鋅
C.混合物:空氣、冰水共存物 D.復合肥料:硝酸鉀、磷酸二氫銨
【答案】D
【解析】A、合金合金金屬材料,合成橡膠屬于合成材料,故A分類錯誤;
B、氧屬于常量元素,鋅屬于人體必需微量元素,故B分類錯誤;
C、空氣是由氮氣、氧氣等多種物質組成的,屬于混合物,冰是固態的水,冰水共存物是由水一種物質組成的,屬于純凈物,故C分類錯誤;
D、硝酸鉀含有氮、磷、鉀三種元素中的鉀元素和氮元素,屬于復合肥,磷酸二氫銨含有氮、磷、鉀三種元素中的磷元素和氮元素,屬于復合肥,故D分類正確;
故選:D。
7.(2023·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題)科學食養,助力成長。每100g菠菜、芹菜中的主要營養成分數據如下表:
營養成分 蛋白質 脂肪 糖類 維生素C 鈣 鐵 磷
菠菜 2.4g 0.5g 3.1g 39mg 72mg 1.8mg 53mg
芹菜 2.2g 0.3g 1.9g 6mg 160mg 8.5mg 61mg
據上表,回答下列問題:
(1)鈣、鐵、磷中,屬于人體微量元素的是 。
(2)經常攝入適量 ,可預防得壞血病。
(3)菠菜中蛋白質、脂肪、糖類以及 的含量更高,芹菜中 的含量約為菠菜的2倍。
【答案】(1)鐵/鐵元素/Fe
(2)維生素C
(3) 維生素C 鈣/Ca
【解析】(1)鈣、鐵、磷中,鐵元素屬于人體微量元素;
(2)經常攝入適量維生素C,可預防得壞血病;
(3)由題干信息可知:菠菜中蛋白質、脂肪、糖類以及維生素C的含量更高,芹菜中鈣的含量約為菠菜的2倍。
8.(2024·山東淄博·中考真題)化學科學對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有著重要價值。回答下列問題:
(1)《書經·益稷》記載:“烝民乃粒,萬邦作乂”。“乃粒”指谷物,小麥屬于常見谷物,從化學角度看,小麥中含有的主要營養物質是 。
(2)現代農業離不開優質的化學肥料。復合肥料磷酸二氫銨中含有的主要營養元素是 。
(3)國家《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提出,加快建筑光伏一體化建設。光伏發電是太陽能直接利用的有效方式。請列舉一條光伏發電的優點: 。
(4)玻璃是現代社會廣泛使用的無機非金屬材料。普通玻璃成分中的硅酸鈉屬于 (填“酸”“堿”“鹽”或“氧化物”)。
【答案】(1)糖類
(2)N、P/氮元素、磷元素
(3)無污染、節約化石燃料(合理即可)
(4)鹽
【解析】(1)小麥中富含淀粉,淀粉屬于糖類;
(2)磷酸二氫銨中含有的營養元素是磷元素和氮元素;
(3)光伏發電的優點是較少受地域限制,因為陽光普照大地;光伏系統還具有安全可靠、無噪聲、低污染、無需消耗燃料和架設輸電線路即可就地發電供電及建設周期短的優點;
(4)Na2SiO3是由金屬陽離子與酸根陰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屬于鹽。
9.(2024·江蘇徐州·中考真題)徐州是漢文化歷史名城。
(1)漢畫像石“庖廚圖”描述了古人用爐火烤肉串的情景,肉串富含的營養成分是 。
(2)東漢“銅牛燈”由 材料制成,燈油燃燒產生的煙霧能被燈體內的水吸收,這對室內環境起到 作用。
(3)博物館用氮氣作保護氣保存珍貴文物,因為氮氣的化學性質 。
【答案】(1)蛋白質
(2) 金屬 凈化空氣
(3)不活潑
【解析】(1)肉串富含的營養成分是蛋白質。
(2)“銅牛燈”是由合金制作而成的,合金屬于金屬材料。燈油燃燒產生的煙霧能被燈體內的水吸收,減少對室內空氣的污染,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
(3)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因此可以用作保護氣,保存文物。
10.(2024·西藏·中考真題)閱讀科普材料,用所學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現代社會依賴化石燃料,如石油和天然氣。然而,化石燃料不僅終將會被耗盡,也會引發如全球變暖等環境問題。因此,我們需要新一代能源來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在我們對新能源的期待中,燃料電池登場了。
許多人都學習過電解水這一科學實驗,即對水通電以獲得氣態的氫氣和氧氣()。燃料電池扭轉了這一反應,它讓氫氣和氧氣發生反應來獲取電能。
燃料電池有望成為一種綠色能源,因為其唯一的生成物是水。然而,盡管有“電池”之名,燃料電池卻并不能像鋰電池那樣可以儲存電能。由于能夠直接以氫氣作為燃料來發電,燃料電池還有“小型發電廠”之稱。
(節選自《科學世界》)
(1)寫出燃料電池中氫氣和氧氣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來獲取電能的化學方程式: ,該反應屬于 反應(填基本反應類型)。
(2)燃料電池工作時將化學能轉化為 。
(3)燃料電池有望成為一種綠色能源的原因: 。
【答案】(1) 化合
(2)電能
(3)生成物只有水,對環境無污染
【解析】(1)燃料電池中氫氣和氧氣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生成水,化學方程式為:,該反應符合“多變一”的特點,屬于化合反應;
(2)燃料電池工作時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3)燃料電池有望成為一種綠色能源,因為其唯一的生成物是水 H2O,對環境無污染。
1.(2024·內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題)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建設美麗中國。下列行為符合該理念的是
A.大量施用農藥,減少作物病蟲害 B.直接排放工廠廢氣,降低生產成本
C.推廣使用脫硫煤,減少酸雨的發生 D.深埋廢棄塑料制品,減少“白色污染”
【答案】C
【解析】A、大量施用農藥,會造成土壤和水體污染,應該合理施用農藥,可以減少作物病蟲害,減少環境污染,選項不符合建設美麗中國的理念,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B、直接排放工廠廢氣,會排放大量污染物,造成環境污染,選項不符合建設美麗中國的理念,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C、硫燃燒會產生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質,推廣使用脫硫煤,可減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從而減少酸雨的發生,選項符合建設美麗中國的理念,故選項符合題意;
D、深埋廢棄塑料制品,會造成土壤污染,選項不符合建設美麗中國的理念,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C。
2.分類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常用方法。下列分類中正確的是
A.有機物:甲烷、乙醇、乙酸
B.復合肥料:尿素、硝酸鉀、磷酸氫二銨
C.混合物:煤、石油、冰水混合物
D.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膠、合成纖維
【答案】A
【解析】A、有機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甲烷、乙醇、乙酸都有碳元素,屬于有機物,正確;
B、復合肥料是含有氮元素、鉀元素、磷元素兩種及以上元素的肥料,硝酸鉀含有鉀元素和氮元素,磷酸氫二銨含有磷元素和氮元素,均屬于復合肥;尿素CO(NH2)2只含有氮元素,不屬于復合肥,錯誤;
C、冰水混合物中含有的是液態的水和固態的水,含有的只有水這一種物質,不是混合物,錯誤;
D、合金屬于金屬材料,不屬于合成材料,錯誤。
故選:A。
3.如圖所示為電動起重機的工作場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鋼屬于合金 B.鐵屬于非晶體
C.塑料屬于天然材料 D.圖中所示的滑輪屬于定滑輪
【答案】A
【解析】A、鋼是一種鐵碳合金,其中含有少量的碳和其他元素, 正確;
B、鐵是一種晶體,具有固定的熔點和沸點,錯誤;
C、塑料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材料,通常是由石油等化石燃料經過化學反應制成的,錯誤;
D、圖中所示滑輪的軸的位置隨被拉物體一起運動,屬于動滑輪,而不是定滑輪,錯誤。
故選A。
4.《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可指導人們選擇和搭配食物。下列說法中,不合理的是
A.要均衡膳食,使攝入的各種營養成分保持適當比例
B.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應攝入比成人更多的蛋白質
C.鐵、鋅、碘、硒等微量元素對人體健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D.為了健康,不吃米飯等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答案】D
【解析】A、要均衡膳食,使攝入的各種營養成分保持適當比例,有利于身體健康,故選項說法正確;
B、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人體的生長發育、組織的更新等都離不開蛋白質,因此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應攝入比成人更多的蛋白質,故選項說法正確;
C、鐵、鋅、碘、硒等微量元素,對人體健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故選項說法正確;
D、糖類(碳水化合物)是主要能量來源。米飯等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應合理攝入,不能完全不吃,故選項說法不正確。
故選D。
5.下列有關合理膳食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缺碘可引起甲狀腺腫大
B.老年人缺鈣會導致骨質疏松
C.油脂可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攝入越多越好
D.缺乏維生素A會引起夜盲癥
【答案】C
【解析】A、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會患甲狀腺腫大,故選項說法正確;
B、鈣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齒中,使骨骼和牙齒具有堅硬的結構支架,老年人會患骨質疏松,故選項說法正確;
C、油脂可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但并不是攝入越多越好,要合理攝入,故選項說法錯誤;
D、缺乏維生素A會引起夜盲癥,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C。
6.2023年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印發《加快“以竹代塑”發展三年行動計劃》。“①竹子資源豐富②竹子是可再生資源③竹子韌性好④能減少‘白色污染’⑤能減少碳排放”等表述中屬于“以竹代塑”優勢的有
A.只有①②⑤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D
【解析】①我國是竹資源大國,竹子資源豐富,說法正確;②竹子屬于可再生資源,說法正確;③竹子具有韌性好的特點,說法正確;④“以竹代塑”減少了塑料垃圾的產生,能減少‘白色污染’,說法正確;⑤“以竹代塑”能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能減少碳排放,說法正確;
故選:D。
7.近代著名實業家張謇在南通辦教育、建紗廠,留下了寶貴遺產。紗廠生產的棉紗屬于
A.塑料 B.纖維 C.橡膠 D.合金
【答案】B
【分析】棉紗是一種纖維,還有少量的其他物質,比如糖類、氨基酸等。
【解析】A.由分析可知,棉紗屬于纖維,不屬于塑料,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B.由分析可知,棉紗屬于纖維,故選項符合題意;
C.由分析可知,棉紗屬于纖維,不屬于橡膠,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D.由分析可知,棉紗屬于纖維,不屬于合金,故不符合題意,故選B。
8.暑假期間,達瓦同學一家人去過林卡。晚上,大家圍著篝火跳起了歡快的鍋莊,場面十分和諧、幸福。
(1)木材燃燒需要:溫度達到著火點和 。
(2)篝火晚會結束后,為防止失火,達瓦同學可以通過 (填一種滅火方法即可)將篝火熄滅。
(3)為響應垃圾分類的倡議,達瓦同學將喝完水的塑料瓶投入_____桶里最合適。
A.廚余垃圾 B.其他垃圾 C.有害垃圾 D.可回收垃圾
【答案】(1)與氧氣接觸
(2)用水澆滅、用土覆蓋
(3)D
【解析】(1)可燃物燃燒的條件: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與氧氣接觸;
(2)篝火晚會結束后,為防止失火,達瓦同學可以通過用水澆滅或用土覆蓋將篝火熄滅;
(3)喝完水的塑料瓶屬于可回收物,應放入可回收垃圾,故選:D。
9.“九門走九車”說的是老北京內城九座城門的昔日景象。
(1)西直門走水車。水的組成元素是 。
(2)阜成門走煤車。除煤外,化石燃料還有天然氣和 。
【答案】(1)氫、氧元素
(2)石油
【解析】(1)由水的組成實驗可知,水由氫、氧元素組成;
(2)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氣,它們短期內均不能再生,均屬于不可再生能源。
10.“端午時節,粽葉飄香”。包粽子的主要食材包括糯米、瘦肉、植物油等。
(1)從營養角度考慮,除水、食鹽等無機物外,上述食材未涉及的營養素是 。
(2)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氯化鈉以離子的形式分散在水中,其中帶正電荷的離子是 (填離子符號)。
(3)若煮粽子用的燃料是天然氣,天然氣的主要成分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 。
(4)二氧化碳與水參與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其能量轉化形式是太陽能轉化為 能。此外,二氧化碳還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同樣是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產物卻不相同,原因是 。
【答案】(1)維生素
(2)Na+
(3)
(4) 化學 反應條件不同
【解析】(1)糯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屬于糖類;瘦肉中富含蛋白質;植物油中富含油脂;因此從營養角度考慮,除水、食鹽等無機物外,上述食材未涉及的營養素是維生素;
(2)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氯化鈉以離子的形式分散在水中,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其中帶正電荷的離子是鈉離子,離子符號表示為Na+;
(3)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甲烷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學方程式是:;
(4)二氧化碳與水在光照和葉綠素下,參與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其能量轉化形式是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
二氧化碳和水在常溫下即可反應生成碳酸,而二氧化碳和水在有光照和葉綠素的作用條件下才能生成葡萄糖,這兩個反應的反應條件不同,所得到的產物也不同。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凉城县| 自治县| 东辽县| 太仓市| 普兰店市| 承德县| 财经| 夏津县| 普宁市| 蕉岭县| 巴楚县| 息烽县| 中牟县| 子长县| 昭通市| 阿克苏市| 达孜县| 沁阳市| 二手房| 曲阜市| 大化| 象山县| 茂名市| 贡嘎县| 灯塔市| 樟树市| 兴山县| 祁东县| 海口市| 绵阳市| 遂宁市| 巴东县| 高淳县| 怀安县| 鄂温| 镇平县| 开远市| 孟连| 诸暨市| 紫金县| 卓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