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年中考道德與法治一輪復習 七下第四單元 走進法治天地(課件+復習提綱+同步試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年中考道德與法治一輪復習 七下第四單元 走進法治天地(課件+復習提綱+同步試題)

資源簡介

(共20張PPT)
第四單元 走進法治天地
@ 七下 道德與法治 一輪復習
思維導圖
第四單元 走進法治天地
法律的特征與作用
特殊保護
依法辦事
特征
作用
由國家制定或認可
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規(guī)范作用:規(guī)范著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
保護作用: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
原因
六道防線:
未成年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和不法侵害未
成年人的生存和發(fā)展事關人類的未來
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應有之義
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網絡保護、政府保護、司法保護。
樹立法治意識
遵守各種法律、法規(guī)
養(yǎng)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習慣
考點梳理
考點1 法律的特征與作用
課標鏈接:初步認識法治的內涵,理解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教育)
考點內容 法律與生活的關系。
我們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種社會關系,以及由此產生的矛盾和糾紛,需要法律來調整。
法律是應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頒布的,又對生活加以規(guī)范和調整。
法律通過調整社會關系,不僅服務于人們當下的生活,而且指導著人們未來的生活。
法律與我們每個人如影隨形,相伴一生。我們一生都享有法律規(guī)定的各項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法律規(guī)定的各項義務。
考點梳理
考點內容 法律的特征 法律的作用 (1)規(guī)范作用
(2)保護作用
考點1 法律的特征與作用
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例如: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表決通過XX法。)
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國家強制力包括軍隊、警察、法庭、監(jiān)獄等。這是法律區(qū)別于道德等行為規(guī)范的最主要特征。例如:XX被判處有期徒刑或行政拘留或罰金。)
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例如:某高官/明星因犯罪被判刑。)
①法律規(guī)范著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保護著我們的生活,為我們的成長和發(fā)展創(chuàng)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會環(huán)境。
②法律規(guī)定我們應該享有的權利和應該履行的義務,為我們評判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提供了準繩,指引、教育人向善。(例如:XX法律規(guī)定……可做……不可做。)
③法律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例如:XX被判處有期徒刑或行政拘留或罰金。)


考點1 法律的特征與作用
考點梳理
考點內容 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表現(xiàn)。
在法治社會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每個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護,平等地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
任何人不論職務高低、功勞大小,只要觸犯國家法律,都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考點檢測
1.(2024·海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于2024年3月11日修訂通過。這說明法律( )
A.由國家制定或認可 B.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C.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D.規(guī)定了我們應該享有的權利
2.(2024·江蘇徐州)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障礙環(huán)境建設法》,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該法在加強無障礙環(huán)境建設,保障殘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參與和融入社會生活等方面作出明確規(guī)定。對上述信息理解正確的是( )
A.法律有規(guī)范和保護作用 B.特定人群的基本權利不斷擴大
C.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 D.全國人大常委會行使了審議權
A
A
考點梳理
考點2 特殊保護
課標鏈接:
1. 認識未成年人違法犯罪行為的危害,培育和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自覺抵制校園欺凌和違法犯罪行為。(法治教育)
2. 辨別媒體中的不良信息,了解網絡環(huán)境中如何保護未成年人隱私等合法權益。(法治教育)
考點內容 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護的原因
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
未成年人身心發(fā)展尚不成熟,自我保護能力較弱,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和不法侵害,需要給予特殊保護。
未成年人的生存和發(fā)展事關人類的未來,對未成年人給予關愛和保護,已經成為人類的共識。
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應有之義。
(1)專門法律: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
(2)其他法律:憲法、民法典、義務教育法等。


考點梳理
考點2 特殊保護
考點內容 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六道防線。 六道防線 承擔保護的主體 要 求
家庭保護
學校保護
社會保護
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網絡保護、政府保護、司法保護。

父母、其他監(jiān)護人和共同生活的其他成年家庭成員
父母或其他監(jiān)護人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jiān)護職責和撫養(yǎng)義務,包括生活上的關心照顧和思想上的教育培養(yǎng)。(例如:陪伴孩子、親子活動、帶生病孩子就醫(yī)、保證子女按時入學等)
學校、幼兒園和其他教育機構
學校等教育機構對未成年人進行教育,對他們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權益實施保護。(例如:學校開展防災防震演練、安全教育日活動、開展各種實踐活動等)
國家、人民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社會組織以及其他組織和個人
國家、人民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社會組織以及其他組織和個人保護未成年人的安全與健康、保護未成年人的榮譽權、保護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權、保護有特殊天賦和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公共場所優(yōu)惠開放等。(例如:居民設置專人專崗負責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免費開放)
考點梳理
考點2 特殊保護
考點內容 六道防線 承擔保護的主體 要 求
網絡保護
政府保護
司法保護
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范圍:網絡生活)
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應當加強未成年人網絡素養(yǎng)宣傳教育,培養(yǎng)和提高未成年人的網絡素養(yǎng),增強未成年人科學、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網絡的意識和能力,保障未成年人在網絡空間的合法權益。(例如:手機軟件中設置“青少年模式”;國家網信辦啟動未成年人暑期網絡環(huán)境專項整治)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分(在各自職責范圍內)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在教育、安全保障、衛(wèi)生保健、社會救助等方面)對未成年人實施的保護,明確了民政部門的兜底監(jiān)護責任。(例如:辦理未成年人相關事務、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等)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門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門等依法履行職責,對未成年人實施專門保護措施。(例如:封存未成年人犯罪記錄檔案、不公開審理等)
考點梳理
考點2 特殊保護
考點內容 未成年人應怎樣珍惜法律給予的特殊保護?
要珍惜自己的權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
要尊重和維護他人的權利,自覺履行公民應盡的義務。
考點檢測
1.(2024·山東菏澤)閱讀下面圖示,你可以得出的結論有( )
國務院第十五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 第十七條未成年人的監(jiān)護人應當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提高自身網絡素養(yǎng),規(guī)范自身使用網絡的行為,加強對未成年人使用網絡行為的教育、示范、引導和監(jiān)督。
①國家高度重視對未成年人的司法保護
②條例提升了未成年人的個人信息保護能力
③條例為未成年人成長提供了法治保障
④優(yōu)良家風有助于引導未成年人正確使用網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①材料沒有體現(xiàn)出對未成年人的司法保護,故①不符合題意;
②材料強調的是對未成年人的監(jiān)護人的要求,故②不符合題意;
考點檢測
2.(2024·山東聊城)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組織編寫了《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核心知識十條》,2023年7月25日對外發(fā)布。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的做法體現(xiàn)了對青少年的( )
A.家庭保護 B.社會保護 C.學校保護 D.政府保護
3.(2024·湖南)湖南省各級檢察機關牢牢把握“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則,深入開展“利劍護蕾”專項行動,為未成年人“向陽而生”撐起一片法治的藍天。這體現(xiàn)對未成年人的( )
A.家庭保護 B.學校保護 C.社會保護 D.司法保護
4.(2024·貴州黔南)近年來,面對全球新型毒品不斷迭代更新,為了給下一代筑牢“防火墻”:公安禁毒部門堅持每年開展全民禁毒宣傳月活動;二十三萬余所學校組織學生接受系統(tǒng)禁毒教育;社會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自覺抵制毒品的濃厚氛圍。筑牢的“防火墻”給未成年人提供了( )
①政府保護 ②學校保護 ③社會保護 ④家庭保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屬于我國的政府機關
D
屬于我國的司法機關
D
政府保護
學校保護
社會保護
A
5.(2024·山東淄博)下面漫畫“破解”反映的是( )
A.網絡保護 B.學校保護
C.自我保護 D.家庭保護
6.(2024·四川自貢)未成年人的生存和發(fā)展事關人類的未來,對未成年人給予特殊關愛和保護,已經成為人類的共識。我國在立法工作上也給予了未成年人特殊關愛和保護。在我國頒布的以下法律中,屬于給予未成年人特殊保護的專門法律是( )
①《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②《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③《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④《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考點檢測
D
A
考點檢測
7.(2024·江西)2024年4月26日,教育部會同公安部、國家消防救援局等部門召開全國中小學幼兒園安全工作視頻會議。會議指出,要深入實施學生欺凌防治專項行動,對所有中小學校開展一次“起底式”大排查。材料體現(xiàn)出( )
①我國完善未成年人保護的法律體系 ②多方協(xié)同能確保未成年人免受傷害
③國家關心和重視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④政府依法履行保護未成年人的職責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24·山東德州)為防范學校隱蔽場所的欺凌行為,教育部通知強調要在校園樓道、天臺、儲物間等隱蔽場所實現(xiàn)視頻監(jiān)控全覆蓋。這一措施的實施,有助于( )
A.及時發(fā)現(xiàn)并杜絕欺凌行為 B.提高學生應對欺凌的能力
C.增強教職員工的防范意識 D.提升校園安全的管理效率
D
①題文中未體現(xiàn)我國完善未成年人保護的法律體系
D
題文中實現(xiàn)視頻監(jiān)控全覆蓋的措施,與提高學生應對欺凌的能力,增強教職員工的防范意識無必然聯(lián)系,故BC不符合題意;
9.(2024·四川瀘州)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事關億萬家庭幸福安寧。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良法之治 回應民生】
隨著互聯(lián)網的普及應用,我國未成年網民規(guī)模已突破1.91億。未成年人在網絡空間中,面臨不良信息侵害、個人信息泄露、網絡沉迷、網絡欺凌等諸多風險。
《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作為我國首部專門性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綜合立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該條例重點規(guī)定了健全未成年人網絡保護體制機制、加強網絡信息內容建設、防治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等內容,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該條例要求堅持社會共治,確立與未成年人密切關聯(lián)的各方主體在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工作中的責任義務,全面構筑起未成年人網絡保護防線。
(1)結合材料,分析我國為什么要制定實施《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
【協(xié)同共治 護航成長】
(2)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是一項系統(tǒng)性工程,需匯聚各方合力。請你從不同角度為未成年人能合理有序使用網絡提兩條建議。(可從政府、家庭、學校、學生等角度選兩個作答)
考點檢測
(1)答:①未成年人身心發(fā)育尚不成熟,自我保護的能力較弱,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和不法侵害。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發(fā)展事關人類的未來,對未成年人給予特殊保護和關愛,已經成為人類的共識。③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應有之義。④網絡中存在一些虛假不良信息,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會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的出臺,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在網絡空間的合法權益,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2)政府:要落實條例的要求,加強對網絡經營行為的監(jiān)督和管理,凈化網絡文化環(huán)境
家庭: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應切實履行監(jiān)護職責,加強對未成年人使用網絡行為的引導和監(jiān)督。學校:要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
未成年人: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網絡媒介素養(yǎng),自覺抵制不良網絡信息。
考點梳理
考點3.依法辦事
考點內容 樹立法治意識的原因和措施 原因(為什么要樹立法治意識?)
措施(怎樣樹立法治意識?)
建設法治中國是中國人民的共同事業(yè),人民既是法治的踐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
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具有重要意義。
當法律真正銘刻在我們的內心時,才會充分體現(xiàn)其自身的價值,發(fā)揮其應有的功能。
樹立法治意識,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基本要求。
自覺學習法律法規(guī),增強法治意識,學會依法辦事;
發(fā)自內心的認可、崇尚、遵守和服從法律。
積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依法規(guī)范自身行為,積極宣傳法律法規(guī),敢于并善于同違法行為作斗爭。
考點梳理
考點3.依法辦事
考點內容 學會依法辦事的原因和措施 原因( 為什么要學會依法辦事?)
措施(怎樣學會依法辦事?)
國無法不治,民無法不立。法律保障人們的幸福生活。
法律保障功能的實現(xiàn),靠我們每個人對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樹立法治意識,對法律發(fā)自內心地認可、崇尚、遵守和服從。
要遵守各種法律法規(guī)。遇到問題需要解決,應當通過法治方式表達自身合法的訴求和愿望,自覺維護他人和集體的合法權益。
要養(yǎng)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習慣,逐步成長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wèi)者。

考點檢測
1.(2024·江蘇鎮(zhèn)江) 某校法治社團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認識“幫信罪”的危害,搜集到以下內容。
法律解釋 典型案件
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主要指行為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為其犯罪提供廣告推廣、支付結算等幫助行為。 郭某為貪圖蠅頭小利,出售閑置銀行卡給他人使用,認為出借銀行卡并非自己操作,無風險又有報酬,最終因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被判刑。
從中可以看出( )
①法律與我們相伴一生 ②郭某依法承擔了民事責任
③郭某的法律意識淡薄 ④公民應通過合法方式取得收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①在題文中沒有體現(xiàn)
刑事責任
考點檢測
2.(2024·江蘇宿遷)杰在學校午休期間,趁同學思思起身之時,偷偷將其椅子向后拉離,導致思思坐空,與座椅發(fā)生碰撞,致使其視神經挫傷。法院判決小杰及其父母向思思賠償各種費用10萬余元。這一案例告誡我們要( )
①學會包容他人 ②敬畏生命,增強安全意識
③樹立法治觀念 ④以禮待人,消除矛盾隔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①在此案例中,重點在于小杰行為的錯誤及其應承擔的責任,而非強調包容的問題,故①不符合題意;
④:此案例主要涉及到安全和法律責任,而非單純的禮貌和消除矛盾隔閡,故④錯誤;
3.(2024·江蘇無錫)每年6月是我國的全民禁毒宣傳月,公民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履行禁毒義務。開展全民禁毒宣傳月活動有助于( )
A.了解生命是來之不易的 B.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增強法治意識,珍愛生命 D.明白生命是獨特的、不可逆的
C
本單元核心觀點
核心觀點
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法律規(guī)范著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保護著我們的生活。
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六道防線: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網絡保護、政府保護和司法保護。
依法辦事,就要遵守各種法律、法規(guī),就要養(yǎng)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習慣。七下第四單元 走進法治天地單元復習試題
考點1.法律的特征與作用
1.(2024·海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于2024年3月11日修訂通過。這說明法律( )
A.由國家制定或認可 B.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C.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D.規(guī)定了我們應該享有的權利
2.(2024·江蘇徐州)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障礙環(huán)境建設法》,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該法在加強無障礙環(huán)境建設,保障殘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參與和融入社會生活等方面作出明確規(guī)定。對上述信息理解正確的是( )
A.法律有規(guī)范和保護作用 B.特定人群的基本權利不斷擴大
C.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 D.全國人大常委會行使了審議權
考點2.特殊保護
1.(2024·山東菏澤)閱讀下面圖示,你可以得出的結論有( )
國務院第十五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 第十七條未成年人的監(jiān)護人應當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提高自身網絡素養(yǎng),規(guī)范自身使用網絡的行為,加強對未成年人使用網絡行為的教育、示范、引導和監(jiān)督。
①國家高度重視對未成年人的司法保護 ②條例提升了未成年人的個人信息保護能力
③條例為未成年人成長提供了法治保障 ④優(yōu)良家風有助于引導未成年人正確使用網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4·山東聊城)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組織編寫了《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核心知識十條》,2023年7月25日對外發(fā)布。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的做法體現(xiàn)了對青少年的( )
A.家庭保護 B.社會保護 C.學校保護 D.政府保護
3.(2024·湖南)湖南省各級檢察機關牢牢把握“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則,深入開展“利劍護蕾”專項行動,為未成年人“向陽而生”撐起一片法治的藍天。這體現(xiàn)對未成年人的( )
A.家庭保護 B.學校保護 C.社會保護 D.司法保護
4.(2024·貴州黔南)近年來,面對全球新型毒品不斷迭代更新,為了給下一代筑牢“防火墻”:公安禁毒部門堅持每年開展全民禁毒宣傳月活動;二十三萬余所學校組織學生接受系統(tǒng)禁毒教育;社會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自覺抵制毒品的濃厚氛圍。筑牢的“防火墻”給未成年人提供了( )
①政府保護 ②學校保護 ③社會保護 ④家庭保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24·山東淄博)下面漫畫“破解”反映的是( )
A.網絡保護 B.學校保護
C.自我保護 D.家庭保護
6.(2024·四川自貢)未成年人的生存和發(fā)展事關人類的未來,對未成年人給予特殊關愛和保護,已經成為人類的共識。我國在立法工作上也給予了未成年人特殊關愛和保護。在我國頒布的以下法律中,屬于給予未成年人特殊保護的專門法律是( )
①《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②《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③《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④《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7.(2024·江西)2024年4月26日,教育部會同公安部、國家消防救援局等部門召開全國中小學幼兒園安全工作視頻會議。會議指出,要深入實施學生欺凌防治專項行動,對所有中小學校開展一次“起底式”大排查。材料體現(xiàn)出( )
①我國完善未成年人保護的法律體系 ②多方協(xié)同能確保未成年人免受傷害
③國家關心和重視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④政府依法履行保護未成年人的職責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24·山東德州)為防范學校隱蔽場所的欺凌行為,教育部通知強調要在校園樓道、天臺、儲物間等隱蔽場所實現(xiàn)視頻監(jiān)控全覆蓋。這一措施的實施,有助于( )
A.及時發(fā)現(xiàn)并杜絕欺凌行為 B.提高學生應對欺凌的能力
C.增強教職員工的防范意識 D.提升校園安全的管理效率
9.(2024·四川瀘州)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事關億萬家庭幸福安寧。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良法之治 回應民生】
隨著互聯(lián)網的普及應用,我國未成年網民規(guī)模已突破1.91億。未成年人在網絡空間中,面臨不良信息侵害、個人信息泄露、網絡沉迷、網絡欺凌等諸多風險。
《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作為我國首部專門性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綜合立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該條例重點規(guī)定了健全未成年人網絡保護體制機制、加強網絡信息內容建設、防治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等內容,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該條例要求堅持社會共治,確立與未成年人密切關聯(lián)的各方主體在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工作中的責任義務,全面構筑起未成年人網絡保護防線。
(1)結合材料,分析我國為什么要制定實施《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
【協(xié)同共治 護航成長】
(2)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是一項系統(tǒng)性工程,需匯聚各方合力。請你從不同角度為未成年人能合理有序使用網絡提兩條建議。(可從政府、家庭、學校、學生等角度選兩個作答)
考點3.依法辦事
1.(2024·江蘇鎮(zhèn)江) 某校法治社團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認識“幫信罪”的危害,搜集到以下內容。
法律解釋 典型案件
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主要指行為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為其犯罪提供廣告推廣、支付結算等幫助行為。 郭某為貪圖蠅頭小利,出售閑置銀行卡給他人使用,認為出借銀行卡并非自己操作,無風險又有報酬,最終因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被判刑。
從中可以看出( )
①法律與我們相伴一生 ②郭某依法承擔了民事責任
③郭某的法律意識淡薄 ④公民應通過合法方式取得收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4·江蘇宿遷)杰在學校午休期間,趁同學思思起身之時,偷偷將其椅子向后拉離,導致思思坐空,與座椅發(fā)生碰撞,致使其視神經挫傷。法院判決小杰及其父母向思思賠償各種費用10萬余元。這一案例告誡我們要( )
①學會包容他人 ②敬畏生命,增強安全意識
③樹立法治觀念 ④以禮待人,消除矛盾隔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4·江蘇無錫)每年6月是我國的全民禁毒宣傳月,公民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履行禁毒義務。開展全民禁毒宣傳月活動有助于( )
A.了解生命是來之不易的 B.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增強法治意識,珍愛生命 D.明白生命是獨特的、不可逆的
參考答案
考點1.法律的特征與作用 1-2 AA
考點2.特殊保護 1-5 DDDAA 6-8 DDD 9.(1)答:①未成年人身心發(fā)育尚不成熟,自我保護的能力較弱,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和不法侵害。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發(fā)展事關人類的未來,對未成年人給予特殊保護和關愛,已經成為人類的共識。③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應有之義。④網絡中存在一些虛假不良信息,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會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的出臺,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在網絡空間的合法權益,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2)政府:要落實條例的要求,加強對網絡經營行為的監(jiān)督和管理,凈化網絡文化環(huán)境 家庭: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應切實履行監(jiān)護職責,加強對未成年人使用網絡行為的引導和監(jiān)督。 學校:要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 未成年人: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網絡媒介素養(yǎng),自覺抵制不良網絡信息。
考點3.依法辦事 1-3 DCC七下第四單元 走進法治天地復習提綱
思維導圖:構建知識框架
考點梳理
考點1.法律的特征與作用
課標鏈接:初步認識法治的內涵,理解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教育)
考點內容
法律與生活的關系。 我們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種社會關系,以及由此產生的矛盾和糾紛,需要法律來調整。 法律是應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頒布的,又對生活加以規(guī)范和調整。 法律通過調整社會關系,不僅服務于人們當下的生活,而且指導著人們未來的生活。 法律與我們每個人如影隨形,相伴一生。我們一生都享有法律規(guī)定的各項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法律規(guī)定的各項義務。
法律的特征 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例如: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表決通過XX法。) 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國家強制力包括軍隊、警察、法庭、監(jiān)獄等。這是法律區(qū)別于道德等行為規(guī)范的最主要特征。例如:XX被判處有期徒刑或行政拘留或罰金。) 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例如:某高官/明星因犯罪被判刑。)
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表現(xiàn)。 在法治社會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每個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護,平等地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 任何人不論職務高低、功勞大小,只要觸犯國家法律,都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法律的作用 規(guī)范作用 ①法律規(guī)范著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保護著我們的生活,為我們的成長和發(fā)展創(chuàng)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會環(huán)境。 ②法律規(guī)定我們應該享有的權利和應該履行的義務,為我們評判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提供了準繩,指引、教育人向善。(例如:XX法律規(guī)定……可做……不可做。)
保護作用 ③法律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例如:XX被判處有期徒刑或行政拘留或罰金。)
考點2.特殊保護
課標鏈接:
1. 認識未成年人違法犯罪行為的危害,培育和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自覺抵制校園欺凌和違法犯罪行為。(法治教育)
2. 辨別媒體中的不良信息,了解網絡環(huán)境中如何保護未成年人隱私等合法權益。(法治教育)
考點內容
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護的原因 未成年人身心發(fā)展尚不成熟,自我保護能力較弱,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和不法侵害,需要給予特殊保護。 未成年人的生存和發(fā)展事關人類的未來,對未成年人給予關愛和保護,已經成為人類的共識。 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應有之義。
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 (1)專門法律: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 (2)其他法律:憲法、民法典、義務教育法等。
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六道防線。 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網絡保護、政府保護、司法保護。
六道防線 承擔保護的主體 要 求
家庭保護 父母、其他監(jiān)護人和共同生活的其他成年家庭成員 父母或其他監(jiān)護人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jiān)護職責和撫養(yǎng)義務,包括生活上的關心照顧和思想上的教育培養(yǎng)。(例如:陪伴孩子、親子活動、帶生病孩子就醫(yī)、保證子女按時入學等)
學校保護 學校、幼兒園和其他教育機構 學校等教育機構對未成年人進行教育,對他們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權益實施保護。(例如:學校開展防災防震演練、安全教育日活動、開展各種實踐活動等)
社會保護 國家、人民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社會組織以及其他組織和個人 國家、人民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社會組織以及其他組織和個人保護未成年人的安全與健康、保護未成年人的榮譽權、保護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權、保護有特殊天賦和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公共場所優(yōu)惠開放等。(例如:居民設置專人專崗負責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免費開放)
網絡保護 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范圍:網絡生活) 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應當加強未成年人網絡素養(yǎng)宣傳教育,培養(yǎng)和提高未成年人的網絡素養(yǎng),增強未成年人科學、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網絡的意識和能力,保障未成年人在網絡空間的合法權益。(例如:手機軟件中設置“青少年模式”;國家網信辦啟動未成年人暑期網絡環(huán)境專項整治)
政府保護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分(在各自職責范圍內)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在教育、安全保障、衛(wèi)生保健、社會救助等方面)對未成年人實施的保護,明確了民政部門的兜底監(jiān)護責任。(例如:辦理未成年人相關事務、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等)
司法保護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門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門等依法履行職責,對未成年人實施專門保護措施。(例如:封存未成年人犯罪記錄檔案、不公開審理等)
未成年人應怎樣珍惜法律給予的特殊保護? 要珍惜自己的權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 要尊重和維護他人的權利,自覺履行公民應盡的義務。
考點3.依法辦事
考點內容
樹立法治意識的原因和措施 原因 (為什么要樹立法治意識?) 建設法治中國是中國人民的共同事業(yè),人民既是法治的踐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 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具有重要意義。 當法律真正銘刻在我們的內心時,才會充分體現(xiàn)其自身的價值,發(fā)揮其應有的功能。 樹立法治意識,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基本要求。
措施 (怎樣樹立法治意識?) 自覺學習法律法規(guī),增強法治意識,學會依法辦事; 發(fā)自內心的認可、崇尚、遵守和服從法律。 積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依法規(guī)范自身行為,積極宣傳法律法規(guī),敢于并善于同違法行為作斗爭。
學會依法辦事的原因和措施 原因 (為什么要學會依法辦事?) 國無法不治,民無法不立。法律保障人們的幸福生活。 法律保障功能的實現(xiàn),靠我們每個人對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措施 (怎樣學會依法辦事?) 樹立法治意識,對法律發(fā)自內心地認可、崇尚、遵守和服從。 要遵守各種法律法規(guī)。遇到問題需要解決,應當通過法治方式表達自身合法的訴求和愿望,自覺維護他人和集體的合法權益。 要養(yǎng)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習慣,逐步成長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wèi)者。
本單元核心觀點
核心觀點
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法律規(guī)范著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保護著我們的生活。 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六道防線: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網絡保護、政府保護和司法保護。 依法辦事,就要遵守各種法律、法規(guī),就要養(yǎng)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習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巍山| 东山县| 岐山县| 合江县| 离岛区| 东丰县| 来安县| 巴东县| 宝兴县| 铜梁县| 鹰潭市| 柳林县| 巴林左旗| 阿拉尔市| 开江县| 高邑县| 商水县| 巴青县| 吴桥县| 宁德市| 邛崃市| 石泉县| 城市| 鹿泉市| 大新县| 津市市| 鄂州市| 莱芜市| 漳浦县| 贡山| 大方县| 漳平市| 黄龙县| 柘城县| 迁安市| 射阳县| 兖州市| 绥阳县| 枝江市| 安福县| 霍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