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第十章 功與機械能第一節 機械功預習清單1.物理學中規定:如果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在這個力的_________上移動了一段__________,就說這個力對物體做了功。2.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一是有作用在物體上的_______;二是物體在____________________移動一段__________。方向距離力這個力的方向上距離預習清單3.力不做功的三種情況:(1)物體受力但沒移動_________。(2)有距離,但是和距離同一方向上沒有______的作用。(3)物體受力和移動的方向_________。4.功的大小:(1)規定:功等于________與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________的乘積。公式:W=_______。(2)功的單位:________(符號為J)。把兩個雞蛋舉高_______m,坐的功大約是1 J。距離力垂直力距離焦耳1Fs任務一:做功了嗎思考:1.叉車和人的工作是否有成效?2.是哪個力對貨物的移動作出了貢獻?物理學中把力和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的乘積叫做機械功,簡稱功。任務一:做功了嗎(1)舉起杠鈴的過程中。(2)電梯上行過程中。(3)跳水過程中。(4)人用力推石頭而沒推動。(5)學生背著書包水平運動。(6)冰壺在平滑的冰面上滑行。思考:以上事例中哪些過程中是做功的 哪些過程中是不做功的 做功的事例中有哪些相同之處 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一是有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一段距離。任務一:做功了嗎物體不做功的情況:(1)有力而沒有距離,不做功。(2)有力,也有距離,但力與距離垂直(即在力的方向上沒有距離),不做功。(3)有距離(運動)而沒有力,不做功。任務二:做了多少功思考:怎樣比較做功的多少 作用在物體上的力越大,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越長,力所做的功也就越多。任務二:做了多少功物理學中規定,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等于力與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功的計算公式:功=力×距離。表達式:W=Fs。公式中符號的意義及單位:①W─功─焦耳(J);②F─力─牛頓(N);③s─距離─米(m)。即1焦=1牛·米(1 J=1 N·m)。1 J的意義:用1N的力使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1 m的距離時,所做的功是1 J。任務二:做了多少功【例題1】叉車常用于大件貨物轉運,如圖所示,一輛叉車將質量為300 kg的貨物緩慢舉高3 m。求貨物在被舉高的過程中,叉車對貨物的支持力做了多少功 (g 取10 N/kg)解:起重機對物體的拉力方向為豎直向上。在貨物緩慢上升過程中,由二力平衡條件,叉車對貨物的支持力大小為F=G=mg=300 kg×10 N/kg=3 000 N。叉車對貨物做功為W=Fs=3 000 N×3 m=9 000 J。任務二:做了多少功【例題2】起重機吊著質量為2 t的貨物水平移動了20 m 后,又沿豎直方向勻速上升了50 m,將貨物裝上船,求起重機對物體的拉力做了多少功 (g 取10 N/kg)解:起重機對物體的拉力方向為豎直向上。第一階段,在水平方向上運動時,物體的運動方向與拉力的方向垂直,拉力不做功。任務二:做了多少功【例題2】起重機吊著質量為2 t的貨物水平移動了20 m 后,又沿豎直方向勻速上升了50 m,將貨物裝上船,求起重機對物體的拉力做了多少功 (g 取10 N/kg)第二階段,勻速提升物體時,拉力與重力是一對平衡力,則有F=G=mg=2×103 kg×10 N/kg=2×104 N。貨物在豎直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為50 m,所以起重機對物體的拉力做的功W =Fs=2×104 N×50 m=1×106 J。任務二:做了多少功使用公式W=Fs時的注意事項:①同體性:力和物體移動的距離必須對應同一物體。②同時性:力和物體移動的距離必須對應同一段時間。③同向性:公式中的F 與s必須在同一直線上。核心總結1.做功了嗎。(1)功:物理學中把力和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的乘積叫做機械功,簡稱功。(2)做功的兩個必要條件:一是有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一段距離。核心總結(3)不做功的三種情況:①s=0,勞而無功。②F=0,不勞無功。③F⊥s,勞而無功。2.做了多少功。(1)功的計算公式:W=Fs。(2)功的單位:焦耳,簡稱焦(J)。課堂評價1.下列實例中,沒有對物體做功的是 ( )A.小明把桌子從一樓搬到四樓B.運動員挺舉杠鈴的過程C.小宇推木箱推而不動D.運動員將弓拉彎的過程C課堂評價2.如圖所示,mA >mB>mC,三個物體在同樣大的力F 的作用下,都沿著F 的方向移動距離s,比較力F 對三個物體所做的功 ( )A.一樣多B.對A做的多C.對B做的多D.對C做的多A課堂評價3.小車在100 N的推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勻速前進了2 m,撤去推力后小車繼續向前運動了1 m,在小車前進3 m的過程中,工人對小車做的功為______J,支持力做功_______J。2000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