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 臺 階【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自讀,學習小說抒情性語言。2.整體感知文章內容,把握故事情節,體會作者的感情。3.品析關鍵語句,揣摩人物心理,把握父親的形象特點。4.感受父親艱苦創業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毅力,培養積極健康的人生態度。重點:1.感知課文內容,把握故事情節。2.賞析人物形象,體會作者情感。難點:感受父親艱苦創業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毅力,體會平凡人物身上閃光的品質。【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同學們,看到畫面中那一張張刻有歲月印痕的滄桑面容,那一雙雙充滿期待的眼眸,我們分明看到了困頓前行中的父輩們堅強的身影。今天,我們將學習李森祥的小說《臺階》,它將以獨特的視角為我們展現父輩們現實的生活畫卷和深沉的精神世界。二、作者簡介李森祥,浙江衢州人。代表作有短篇小說《小學老師》《荷花》、長篇小說《傳世之鼓》等。他的小說以農村、軍營兩大生活為主要題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動的普通人(尤其是農民)的質樸形象。三、新課講授(一)整體感知1.學生自由認知閱讀,要求讀準字音。凹凼(dàng) 撬(qiào) 磕(kē) 門檻(kǎn)厚道(dao) 醒悟(wù) 晌午(shǎng)煩躁(zào) 頭顱(lú) 著落(zhuó)2.課文圍繞“臺階”寫了哪幾件事?明確:①回憶舊臺階。②父親覺得舊臺階低。③父親為造新臺階作準備。④造新臺階。⑤新臺階造成后,父親卻衰老了。3.父親為什么要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明確:“臺階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應高。”父親渴望受人尊重。4.父親是怎樣造起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的?明確:他終年辛苦,準備了大半輩子,一磚一瓦地撿,一角錢一角錢地攢,終于蓋起了新屋。5.故事的敘述線索是什么?“文眼”是什么?明確:敘述線索是“臺階”。“文眼”是“臺階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應高”。(二)品析語言父親坐在綠蔭里,能看見別人家高高的臺階,那里栽著幾棵柳樹,柳樹枝老是搖來搖去,卻搖不散父親那專注的目光。這時,一片片旱煙霧在父親頭上飄來飄去。(1)這一處描寫表現父親怎樣的心理?為什么不進行心理描寫?明確:父親專注地望著別人家高高的臺階,他羨慕,他向往,他在謀劃怎樣加快準備,希望早日造起高臺階的新屋。因為這篇小說是以第一人稱寫的,不適合寫父親的心理活動,所以只能以形寫神。(2)這段文字運用了什么描寫方法?有什么作用?明確:這段文字運用了神態描寫和自然環境描寫。“專注的目光”遙看著“別人家高高的臺階”,運用神態描寫形象地寫出了父親對高臺階的羨慕與向往。“柳樹枝老是搖來搖去”“一片片旱煙霧在父親頭上飄來飄去”,運用自然環境描寫烘托出人物的心情,含蓄地折射出父親的心愿與追求一時不能實現的苦悶與不甘。(三)問題探究1.哪些情節最能表現父親的形象?父親的形象有什么特點?明確:①立下造屋目標,并為之付出艱辛的勞動。→勤勞、頑強。②建成新屋后的喜悅、局促、不自在。→淳樸、善良、謙卑。③建成新屋累垮身體,不服老。→倔強。2.作者為什么在老屋的三塊青石板上用那么多筆墨?明確:①寫三塊青石板的來歷,表明當年父親的力氣之大,后面寫造新屋的時候他因托青石板閃了腰,前后形成對比。②寫青石板粗糙,暗示了“我”家當年經濟條件差。③寫“我”在臺階上跳來跳去,表明那時年幼,而新屋造好,“我已經是大人了”,說明準備過程的時間之長。同時寫小孩能連跳三級和父親在臺階上的坐姿,都是寫臺階之低。④引出父親的腳板,寫出了父親終年辛勞的形象,也說明家庭貧困。3.為什么新屋的主體工程寫得簡略,造臺階反而寫得詳細?明確:詳略是由中心而定的,文章的題目是《臺階》,所以主體工程可以略寫,造臺階則要詳寫。4.為什么父親的腰閃了之后,“偶爾出去一趟,回來時,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樣”?這種心態怎么理解?明確:父親干了一輩子,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勞動就是生命,勞動是創造,只有勞動才能有收獲,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了這一切,所以感覺“若有所失”。5.課文明明寫的是父親,為什么以《臺階》為標題?明確:“臺階”既是本文的線索,又是文章立意、組織材料的凝結點。父親一生的追求、一生的情感變化和辛勤勞作都與它有關,“臺階”串起了全文的事件,集中體現了人物形象的特征,使主題極為凝練和集中。6.怎樣理解父親這個人物形象?明確:①父親是一個非常要強的農民。他有志氣,不甘落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長遠的生活目標;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毅力。②父親又是一個老實厚道的農民。他用誠實勞動興家立業,不怕千辛萬苦。③父親身上有著中國傳統農民所特有的謙卑。當新臺階造好后,他反而處處感到不對勁、不自在,并且不好意思坐上去。四、課堂小結從凄楚、辛酸中走來的父輩,可能他們的愿望、追求,在子女的眼里,不是耀眼、精彩的,但卻是實實在在的。他們的血管中流淌著的那份堅韌不拔、拼命硬干的生命因子,恰是撐托事業輝煌的砥柱。讓我們從心底祈愿,造好了新屋、砌上了九級臺階的勞苦的父輩們能盡享這份收獲和喜悅,感謝父親!五、課后作業1.復述“我”父親與臺階的故事。2.預習《賣油翁》。六、板書設計新變化 新題型 新方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