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浙教版七年級下冊第2節(jié) 建構分子模型(2)第2章 物質的微觀結構復習鞏固1、我們已經知道有些物質是由 構成。比如等,而有些物質是由 直接構成,比如 等。2、分子是由 構成,水分子有 原子和 原子構成。有些分子由 構成,有些分子由原子構成。氫水、氧氣、二氧化碳原子鐵、硫、碳、金剛石原子分子氧同種原子不同引入新課如圖,水蒸發(fā)變成水蒸氣,如果用模型來表示是怎樣的呢?水蒸發(fā)模型從模型可知,當水由液態(tài)變成氣態(tài)(水蒸氣)時,水分子沒有變成其他分子。在發(fā)生物理變化時,分子本身沒有發(fā)生變化。新課教學水在自然界循環(huán)過程中,狀態(tài)上發(fā)生了變化,但并沒有變成別的物質。如果在水中通直流電,這時會有什么現象產生?水會變成其他物質嗎 水蒸汽氣態(tài)水液態(tài)冰固態(tài)新課教學視頻:電解水新課教學1.在水電解器的玻璃管里注滿水,接通直流電,如圖2.2-10所示。水電解器直流電源2.仔細觀察:(1)水的顏色、狀態(tài);無色的液體(2)與電源正極相連的玻璃管內所出現的現象,與電源負極相連的玻璃管內所出現的現象,比較兩支玻璃管內出現現象的差異。與電源正極相連的玻璃管出現氣泡且速度較慢(3)產生氣體的體積比約是多少?與電源負極相連的玻璃管出現氣泡且速度較快兩支玻璃管內液面都下降但下降多少不一樣正負極產生的氣體體積比約為1:2出現氣泡新課教學3.(1)用點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較多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開活塞,觀察并記錄現象;氣體燃燒并產生淡藍色火焰(2)用帶火星的木條接近液面下降較少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開活塞,觀察并記錄現象。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這種氣體有可燃性,且火焰呈淡藍色,證明是氫氣。說明這種氣體是氧氣。記憶口訣:負氫(父親)正氧新課教學4.水在通電后發(fā)生了什么變化?能得出什么結論?實驗說明,在通電的條件下,水可以發(fā)生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文字表達式:水通直流電氫氣 + 氧氣讀作:水通電生成氫氣和氧氣新課教學思考:1、在水中為什么要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氫氧化鈉溶液?水的導電性較弱,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氫氧化鈉是為了增強水的導電性2、在水的電解實驗里,有沒有新物質生成?它們是什么?有新物質產生。它們是氧氣和氫氣。我們把這種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叫做化學變化,又叫化學反應新課教學實驗也說明:水分子中含有兩種不同的、更小的粒子,這種粒子就是原子。根據精確的實驗測定,1個水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的。思考與討論根據水電解的過程示意圖及實驗現象,分析水在通電情況下是如何分解產生氫氣和氧氣的。水分子通電代表氫原子代表氧原子氫分子氧分子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在通電情況下氫原子和氧原子分開,然后進行重新組合每2個氫原子重新組合形成1個氫分子,大量的氫分子組成氫氣每2個氧原子重新組合形成1個氧分子,大量的氧分子組成氧氣思考與討論電解水的反應中,從微觀的角度分析,什么發(fā)生了變化?什么沒有變化?水電解前,水中有大量的水分子,電解后變成了氫分子和氧分子,可見分子的種類發(fā)生了變化;電解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還是氫原子和氧原子。新課教學顯然電解后產生的氫分子和氧分子不再具有水分子的性質。結論: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以分為原子,原子又可以重新結合成新的分子。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由分子構成的物質中,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新課教學1.從微觀角度判斷水的電解是化學變化還是物理變化?為什么?化學變化因為有新分子生成,分子種類發(fā)生改變。2.能不能說“電解水生成氧氣和氫氣,所以水是由氧氣和氫氣組成的”?不能水中沒有氫氣和氧氣只能說水是由氫和氧組成新課教學能不能對水電解器進行改進或制作一個簡易水電解器?視頻:自制水電解器當堂檢測1、如圖是書上水電解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這個實驗可以說明水分子含有兩種不同的,更小的粒子,這種粒子就是原子。B.一個水分子中含有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C.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D.水是由氫原子與氧原子組成的D當堂檢測2、用如圖所示簡易裝置探究水的組成,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A.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B.電池a極是正極C.正負兩極氣體的質量比為1:2D.正極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D當堂檢測3、若氧原子用“ ”表示,氫原子用“●”表示,則下列可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粒子是 ( )B4、下列關于水的組成的說法正確的是( )A.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B.水是由一個氫分子和一個氧原子組成的C.水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組成的D.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D板書設計第2節(jié) 建構分子模型(2)水通直流電氫氣 + 氧氣體積比 2 : 1電解器 負極 正極結論:水是由氫和氧組成的水通電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水分子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布置作業(yè)1、復習本節(jié)課所學的主要內容;2、完成作業(yè)本中相應練習;3、預習“第3 節(jié)建構原子模型”相關內容。2.2 建構分子模型(2)課后檢測班級 姓名1.如圖是書上水電解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這個實驗可以說明水分子含有兩種不同的,更小的粒子,這種粒子就是原子。B.一個水分子中含有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C.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D.水是由氫原子與氧原子組成的2.用如圖所示簡易裝置探究水的組成,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A.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B.電池a極是正極C.正極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D.正負兩極氣體的質量比為1:23.水的組成是通過水的電解實驗來研究的,下列關于電解水實驗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通過實驗能說明水是由氧氣和氫氣組成的B.兩支玻璃管中液面下降的高度比為2∶1C.液面下降較多的玻璃管中的氣體能在空氣中燃燒D.為增強水的導電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或氫氧化鈉溶液4.下列關于電解水實驗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從現象上判斷:正極產生的是氫氣B.從變化上分類:該變化屬于物理變化C.從宏觀上分析: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D.從微觀上分析:水分子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5.如圖為電解水的實驗裝置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實驗說明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B.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鈉以增強水的導電性C.該實驗中所得氫氣和氧氣的質量比約為2:1D.與負極相連的玻璃管內得到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6.若氧原子用“ ”表示,氫原子用“●”表示,則下列可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粒子是 ( )7.水電解的過程可用圖示表示,微粒運動變化的先后順序是(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①②④③ D.①④③②8.建立宏觀和微觀之間的聯系是化學學科獨特的思維方式。分析圖甲和圖乙兩個過程,判斷以下說法合理的是( )A.有的分子由同種原子構成,有的分子由不同種原子構成B.圖乙變化過程中的最小粒子是氫分子和氧分子C.圖甲發(fā)生的是物理變化,因為沒有新的分子產生D.化學變化一定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分子的過程9.最近很流行一款杯子——富氫養(yǎng)生水杯(如圖所示),廣告稱閉合開關,3分鐘快速改變水質,迅速生成高濃度氫氣。如果廣告是真實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B.“水中產生氫氣”屬于物理變化C.氫氣在與電源正極相連的一端產生D.杯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水氫氣+氧氣10.在學習分子和原子的知識后,四位同學對它們的區(qū)別作了如下發(fā)言:小倩說“區(qū)別在于是否在不停地運動”;小丹說“區(qū)別在于是否能夠構成物質”;小鑫說“區(qū)別在于化學反應中是否可分”;小娜說“區(qū)別在于分子和原子的大小和質量都不同”。你贊同( )A.小倩 B.小丹 C.小鑫 D.小娜11.如圖是電解水的簡易裝置和電解水生成氣體體積與時間的關系圖。試回答下列問題:(1)若甲試管中生成氣體B,則B是_________氣,b應接電源的__________極。(2)驗證氣體B的方法是________;這表明該氣體具有________性。(3)圖中的現象表明實驗是___________(選填“未開始”“剛開始”或“已進行一段時間”)。(4)如果該實驗中產生氧氣的體積是8mL,則生成氫氣的體積是__mL。參考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D C A D B B A C D C11.氧;正;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中,若木條復燃,證明該氣體是氧氣;助燃;已進行一段時間;1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2建構分子模型(2)課后檢測(含答案).doc 2.2建構分子模型(2)(課件20張ppt 視頻 課后檢測卷(含答案)).pptx 電解水.mp4 自制簡易水電解器.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