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二年級語文(下冊)教學進度表周次 時間 教學內容 備注一 2.17—2.21 《古詩二首》(3)《找春天》(2) 書法展評(2)假期讀書交流會(2)二 2.24—2.28 《開滿鮮花的小路》(3)《鄧小平爺爺植樹》(2) 《口語交際》(1)課外閱讀(1)書法(2)三 3.3—3.7 《語文園地》(2)《快樂讀書吧:讀讀兒童故事》(1)《雷鋒叔叔在哪里》(3)《千人糕》(2)書法(1)四 3.10—3.14 《一匹出色的馬》(3)《語文園地》(2) 《神州謠》(2)課外閱讀(1) 書法(1)五 3.17—3.21 《傳統節日》(2) 《“貝”的故事》(2) 《中國美食》(2) 課外閱讀(1)書法(2)六 3.24—3.28 《口語交際》(1)《語文園地》(2) 《彩色的夢》(2)書法(1)七 3.31—4.3 《楓樹上的喜鵲》(3) 《沙灘上的童話》(2) 課外閱讀(2)書法(2) 清明節放假3天八 4.7—4.11 《我是一只小蟲子》(2)《語文園地》(2) 《寓言二則》(3)課外閱讀(1) 書法(1)九 4.14—4.18 《畫楊桃》(2) 《小馬過河》(2) 課外閱讀(1)書法(1)十 4.21—4.25 《口語交際》(1)《語文園地》(2) 《古詩二首》(3)《雷雨》(2) 書法(1)十一 4.27—4.30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3)《太空生活趣事多》(2) 《語文園地》(2)課外閱讀(1)書法(1) 五一勞動節放假5天十二 5.6—5.9 《大象的耳朵》(3)《蜘蛛開店》(2) 課外閱讀(2)書法(2)十三 5.20—5.24 《青蛙賣泥塘》(3)《小毛蟲》(2) 《語文園地》(2)課外閱讀(1)書法(1)十四 5.12—5.16 《祖先的搖籃》(3)《羿射九日》(2) 課外閱讀(2)書法(2)十五 5.19—5.23 《黃帝的傳說》(3)《口語交際》(1) 《語文園地》(2)課外閱讀(1)書法(2)十六 5.26—5.30 復習(9) 端午節放假1天十七 6.3—6.6 復習(7)十八 6.16—6.20 復習(9)十九 6.23—6.27 期末考試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語文二年級下冊教材分析與解讀一、教材的解讀教材解讀包括教材單元結構、教材編寫的特點與意圖、教材的知識點和能力。本冊教材圍繞寬泛的人文主題和語文素養雙線組織閱讀單元,全冊由25篇課文組成7個閱讀單元,由4篇識字課組成1個識字單元。每個單元由3或4篇課文和1個語文園地組成。在第一單元后安排“快樂讀書吧”。“口語交際”穿插編排在語文園地之前,共編排了4次。語文園地編排了“識字加油站”“字詞句運用”“寫話”“書寫提示”“我的發現”“展示臺”“日積月累”“我愛閱讀”等欄目,其中“書寫提示”“我的發現”“展示臺”在各單元語文園地中穿插安排,“寫話”與“口語交際”輪流出現。教材以專題組織單元,以整合的方式組織教材內容,共分八個單元:第一單元,圍繞著“春天”為主題,春天來了,我們來到了野外。沐浴著燦爛的陽光,迎著暖暖的春風,踏著青青的小草,聽著嘩嘩的河水的流淌聲,我們感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機。第二單元,圍繞著“關愛”為主題,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愛的世界里,有了愛,我們才能感受到生活是幸福而快樂的。愛不僅體現在父母、老師的呵護,同學、朋友的關心幫助上,還體現在社會上每一個人的默默奉獻和付出上。我們在從本單元的課文中感受到愛的同時,也讓我們把愛灑向周圍。第三單元(識字),圍繞著“傳統文化”為主題,漢字是我們偉大祖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神奇的漢字能帶給我們不同的感受,讓我們走進本單元課文,結合漢字的特點,了解我們悠久的文化。第四單元,圍繞“童心”為主題,童話世界充滿著真善美,閱讀童話時,展開想象的翅膀,就會從中領略到一些美妙的東西: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勇敢堅強的品質、熱愛生活的行為等。讓我們在童話故事中再次感受這世界的美好。第五單元,圍繞“辦法”為主題,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但并不是一帆風順的,當我們遇到難題時,只要開動腦筋,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懂得生活中的一些道理。第六單元,圍繞“大自然的秘密”為主題,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神奇的大自然中。我們只要留心觀察,就會發現自然界中有許許多多奇妙的東西。本單元課文中,我們在感受大自然神奇的同時,也要養成努力學習的好習慣,因為知識是探索大自然的基礎。第七單元,圍繞“改變”為主題,本單元由四篇童話故事構成,帶領我們再次走進童話世界。我們會從一個個有趣的故事中感受到傷心、快樂、理解甚至誤解,而這些都是組成生活的一部分。讓我們走進課文,從這些故事中品嘗生活的百味。第八單元,圍繞“世界之初”為主題,本單元課文有神話故事,有詩歌,還有充滿道理的文章。本冊的知識與能力目標(一)認識450個字,會寫250個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書寫工整規范。(二)注意漢字間架結構,繼續學習使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養獨立識字能力。(三)喜歡閱讀,對閱讀產生興趣,積累成語和名言警句,通過閱讀感受語言美,學會與人交流。(四)有表達的自信心,能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與感興趣的見聞。(五)對寫話產生興趣,學會運用積累的詞句,學會使用基本的標點符號。情感態度價值觀教材的編寫意圖與特點都是為教材內容服務的,因此,本冊教材有以下特點:(一)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保護兒童的天性。(二)自然滲透立德樹人,注重文化傳承,涵養品格。(三)關注方法、策略,鼓勵發現、探究。(四)緊密聯系生活,重視遷移與運用。(五)統籌規劃,引導大量閱讀。(六)夯實基礎,循序漸進,平穩過渡。在教學中我們需要(一)準確把握教學目標教學中既要注意總目標和階段目標,又要注意階段目標之間的銜接與過渡,使課程標準規定的教學目標得到全面、準確的落實。(二)識字、寫字教學本冊教材仍遵循識、寫分步,多認少寫的原則。這樣既有利于提早閱讀,又不加重學生的負擔。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學習生字,發現生字與熟字的聯系,用學過的識字方法、偏旁部件識記字形。鼓勵學生用自己最喜歡、最習慣的方法認識漢字。教師要發揮創造性,設計活潑多樣的教學方法,在游戲中、在活動中、在語言環境中鞏固識字。在識字要求上,要承認學生個體的差異,識字首要的是認識。重視學生寫字習慣的培養,加強寫字教學的指導。在指導寫字的時候,一定要板書示范,知道不容易寫好的筆畫、容易寫錯的筆順,要求學生把字寫端正、寫美觀。為了避免學生疲勞,寫字最好不要集中安排在一節課上進行,而是分散到每一堂課中去,注意寫字的質量。(三)閱讀教學閱讀教學,首先要重視朗讀的指導。通過集體讀、分組讀、領讀、男女學生對讀、配樂朗讀、分角色朗讀等多種形式,使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將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并引導學生去感受、體驗、思考,去領會作者所要傳達的感情,進而通過閱讀表達出來。對于極具個性的獨特見解和感受,我們應給予必要的尊重,只要學生的見解、感受能自圓其說,有一定的道理,就應該給予肯定。此外,教師還應重視課外閱讀的指導,幫助學生選擇文質兼美的課外書,提供學生交流課外閱讀的感受、成果的機會。(四)口語交際教學本冊課文共設計了4個口語交際練習。在交際的過程中,教師積極參與到學生的交流中去,善于發現學生交流過程中富有創意、充滿童趣的精彩語言,注意規范學生的口頭語言。讓學生感受到交際的樂趣、獲得成功的喜悅。此外,還應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大膽地與人進行交流,從而不斷提高口語交際能力。(五)語文園地的教學本冊教材的語文園地安排的豐富多彩,編排了識字加油站、字詞句運用、寫話、書寫提示、展示臺、日積月累、我的發現、我愛閱讀等欄目。從語文園地的安排可以看出,注重了識字、寫字、閱讀方面的學習,引導學生利用各種機會主動識字,識用結合。在語文園地中特別設計了“我愛閱讀”讓孩子享受讀書的快樂。二、評價與建議語文課程評價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學習,課程評價應準確的反映學生的學和學習狀況,全面落實語文課程目標。首先,應充分發揮語文課程評價的多種功能。目的是為了考查學生實現課程目標的程度,應注意發揮其診斷、反饋和激勵的功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其次,恰當運用多種評價方式。形成性評價關注學習過程,終結性評價關注學習結果,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都是必要的,要加強形成性評價,要堅持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最后,要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與互助,應注意將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及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相結合,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三、課程資源開發利用強烈的資源意識來源于教師對“語文”的正確詮釋與把握,語文是“生活性”的,“生活是資源;語文是“時空性”的,“存在”就是資源;語文是“滲透性”的,“學科”就是資源,“課堂”就是資源;語文是“主體性”的,“學生”就是資源。有了對語文的正確理解,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意識便隨之增強。(一)開發利用教材資源利用文本插圖,在拓展延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二)利用多媒體資源利用圖片和視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三)聯系生活,創建環境資源合理利用教室校園以及學生開展的各項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去尋找語文,感受語文(四)組織實踐,開發地域資源讓學生走出校園,走進大自然,去感受校園外的語文,拓寬學習空間。其中,以識字這一單元中的《中國美食》為主進行教學設想、教學策略的具體闡述。這個單元是識字單元,以“傳統文化”為主題,課文形式活潑、內容豐富,便于引導學生在不同的語境中識字學詞,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識字、寫字教學是本單元的重點。《中國美食》這一課是以形聲字為主體的歸類識字,形聲字分布在美食名中,以圖片配漢字的方式呈現菜肴名,以列舉的方式呈現主食名。每一種都包含著烹飪方法,但在烹飪方法種包含有需要識記的形聲字,本課出現的美食均為生活中常見的,利于學生的自主朗讀以及識記與美食相關的形聲字,了解豐富的中國美食,感受中國特有的飲食文化。在識字教學中,根據生字的特點,可以運用多種方法幫助學生進行識記。看圖識字識詞,將菜肴的圖片與主食的圖片直觀呈現,幫助學生直觀記憶“菠菜、蘑菇、茄子”這幾個字詞。利用形聲字形旁表義,聲旁表音的特點,調動學生已有的識字經驗幫助識記,引導學生發現烹飪方法中“烤、爆、燒”都是火字旁,“煎、煮、蒸”都是“灬”的字,它們都和“火”有關,利用部首查字法發現“灬”與“火”在意義上聯系。還可以利用熟字識記,可以用熟字“加一加”“換一換”。在課文教學中,課前預習讓學生了解文中的各種烹飪手法,利用豐富的美食圖片或短片《舌尖上的中國》,帶學生進入中國美食世界,直觀感受中國美食品種多樣、烹飪手法變化多端的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后布置學生學做一道菜,要求用上課后練習題中的烹飪方法,如“煮、炒、燒、蒸、炸”等。在實踐活動中分小組以“家鄉的美食”為主題,收集家鄉美食的圖片或家鄉美食的制作方法,與大家一起分享。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二年級語文下冊教學進度表.docx 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材解讀及教學計劃.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