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任務學習設計】浙教版(2024)科學七下 1.2.2 昆蟲、兩棲動物、鳥類動物的生殖和發育 課件(24頁ppt)+教學設計+練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任務學習設計】浙教版(2024)科學七下 1.2.2 昆蟲、兩棲動物、鳥類動物的生殖和發育 課件(24頁ppt)+教學設計+練習

資源簡介

第2節 人和動物的生殖和發育(第2課時)教學設計
——昆蟲、兩棲動物、鳥類動物的生殖和發育
【核心概念】生命的延續與進化
【學習內容與要求】
不同種類動物具有不同的生殖方式和發育過程
1.說出昆蟲、兩棲動物、鳥的生殖方式和發育過程。
【教學目標】
1.知道家蠶、蝗蟲、青蛙的生長時期;了解鳥類的生殖與發育特點;知道動物胚胎發育的方式及其特點。
2.通過類比的方法理解動物多樣的生殖方式,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比較能力。
3.通過圖片等手段了解胚胎發育的過程;通過觀察圖片歸納昆蟲、兩棲類動物、鳥類多樣的生殖方式。
【教學思路】
以常見動物如青蛙、家蠶、蝗蟲等的生長過程,理解昆蟲、兩棲類動物生殖和發育過程中幾個重要階段。了解鳥類的生殖和發育的過程,知道其繁殖行為復雜性的意義在于可以提高后代的成活率,以適應復雜的環境。從而了解動物的生殖和發育具有多樣性。
【教學過程】
引言:我們已經學習了人類的生殖和發育的過程,那么自然界中其他的生物的生殖和發育的過程又是怎樣的呢?本節課我們以家蠶和蝗蟲為例來學習昆蟲的生殖和發育的過程,以青蛙為例來學習兩棲類的生殖和發育的過程。同時我們也了解一下鳥類的生殖和發育的過程。
一、復習舊知,激發疑問,引入學習任務
復習:
1.蝗蟲的身體分為幾個部分?各部分的結構具有什么樣的功能?
2.青蛙為什么屬于兩棲動物?
3.鳥類的哪些結構特點適于飛翔生活?
引入:與人相似,各種動物都有自己的生殖和發育方式,那么,它們是否有一些共同的規律呢
二、新知展開,圍繞任務,引導問題解決
生物界有100萬種以上的昆蟲,它們分布廣、數量多、形態多樣。
(一)昆蟲的生殖和發育
【視頻】蠶的一生
桑蠶是以桑葉為食料的吐絲結繭的昆蟲。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
結合圖1.2-7桑蠶的一生:
【歸納總結】桑蠶的生殖和發育特點:
1.桑蠶的一生經過卵、幼蟲(蠶)、蛹、成蟲(蛾)4個發育階段。
2.桑蠶的幼蟲和成蟲的生活方式和形態結構差別大,在發育過程中出現了蛹期。
【拓展】蜜蜂、蚊子等昆蟲的一生中也有類似的過程。
【過渡】蝗蟲的生殖和發育過程與桑蠶相同嗎?
【視頻】蝗蟲的生殖和發育
結合圖1.2-8蝗蟲的一生:
【歸納總結】蝗蟲的生殖和發育特點:
1.蝗蟲的一生經歷受精卵、幼蟲、成蟲三個時期。
2.不經歷蛹期,而且幼蟲和成蟲差別不明顯。
【拓展】蟋蟀、螻蛄、臭蟲、螳螂等昆蟲的一生只經過受精卵、幼蟲和成蟲三個時期。
【思考與討論】蝗蟲主要以多種植物的葉和莖為食。且會集群遷飛,使農作物遭到嚴重破壞。根據蝗蟲的生殖和發育特點,消滅蝗蟲的最佳時期應是其哪些生長階段
參考答案:最佳時期是幼蟲期:蝗蟲的翅還沒有發育好,不能飛行,只能跳躍。其次是受精卵:受精卵未孵化,冬季挖掘土中卵加以銷毀,較徹底。
(二)兩棲類的生殖和發育
【視頻】青蛙的生活史
【探索活動】閱讀圖1.2-10青蛙的生活史
【歸納總結】青蛙的生殖和發育特點:
1.青蛙、蟾蜍屬于兩棲類動物,它們的生殖和發育主要在水中完成。雄蛙和雌蛙在水中抱對,雌蛙產卵,雄蛙排出精子、卵細胞和精子在水中受精。
2.受精后,很多受精卵粘連成卵塊或卵帶。
3.青蛙的一生:從幼體到成體的發育過程經歷了受精卵、蝌蚪、幼蛙和成蛙四個階段(如下圖),生活方式和形態結構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這是青蛙、蟾蜍、蠑螈等兩棲類動物具有的共同特征之一。
4.蝌蚪和成蛙的主要不同點:如上表。
【思考與討論】
兩棲類動物是體外受精,但在繁殖季節里雌蛙和雄蛙有抱對行為。這一行為有什么意義
參考答案:雌蛙和雄蛙抱對,有利于雌蛙、雄蛙同時排卵、排精于水中,提高了精子與卵的結合的機會,提高了受精率。
(三)鳥類的生殖和發育
【視頻】鳥類的生殖和發育的一般過程
結合圖1.2-11 鳥類繁殖過程中的一些行為
【歸納總結】鳥類的生殖和發育特點:體內受精,體外發育。具體如下:
1.生殖和發育過程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產卵、孵卵和育雛幾個階段。每個階段都包含著復雜的繁殖行為。
2.求偶成功,雌鳥和雄鳥進行交配,精子和卵細胞在雌鳥的體內結合形成受精卵,然后選擇合適的場所開始筑巢。
3.具有堅硬外殼的較大型的卵。產出來的卵需要由親鳥孵卵才能繼續發育。有一些孵化出來的雛鳥尚未充分發育,還需要由親鳥喂養一段時間才能獨立生活。
【思考與討論】
鳥類復雜的繁殖行為能使鳥類后代的成活率更高,請舉例說明。
參考答案:
1.交配、體內受精提高了受精率;
2.產大型卵且卵外面有堅硬的卵殼,,對卵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3.筑巢、孵卵、育雛提高了卵的孵化率和后代的成活率
鳥類的繁殖行為是對復雜多變的陸地環境的適應。
【科學方法】 歸納
歸納是指對大量具體事實進行分析,尋找共同的特征,概括出一般結論的方法。例如,觀察到燕子、麻雀、喜鵲、啄木烏等都有筑巢行為,得出“烏類有筑巢行為”這一結論。歸納得出的結論可以用未預測和判斷,但往往需要通過調查、實驗進一步除證。
三、總結歸納,理清概念,落實課堂任務
(一)基本概念:
昆蟲的生殖和發育特點:體內受精,卵生,體外發育。
兩棲類的生殖和發育特點:體外受精,卵生,體外發育。
鳥類的生殖和發育特點:體內受精,卵生,體外發育。
以上三類動物均屬于有性生殖。
(二)課堂練習
例1 紅火蟻(圖甲)是螞蟻的一種,每年的生殖期許多有翅的雄蟻和蟻后飛往空中交配,完成受精,它的發
育與家蠶相似。
(1)紅火蟻這種受精方式屬于     (填“體內受精”或“體外受精”)。
(2)圖乙是昆蟲發育模型圖。若D表示紅火蟻的受精卵,則紅火蟻的發育過程D→   (用字母和箭頭表示)。
【答案】(1)體內受精(2)D→A→B→C
【解析】螞蟻屬于昆蟲類,其生殖方式為有性生殖中的卵生,除兩棲類和魚類外大多數有性生殖的動物為體內受精;同時螞蟻屬于完全變態發育,與不完全變態發育的區別是多一個蛹期。
【解答】(1)由于螞蟻屬于昆蟲類,故其受精方式為體內受精;
(2)紅火蟻的胚后發育屬于完全變態發育,發育過程為卵,幼蟲,蛹,成蟲,分別對應圖已中的DABC。
例2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春末夏初是青蛙繁殖的季節。下列能正確描述青蛙的發育順序的是(  )
①早期的蝌蚪 ②受精卵 ③有后肢的蝌蚪 ④有前肢的蝌蚪 ⑤成蛙 ⑥幼蛙
A.②④①③⑥⑤ B.⑤②①④③⑥ C.②①④③⑥⑤ D.②①③④⑥⑤
【答案】D
【解析】 青蛙一生的生長時期:受精卵→胚胎→蝌蚪→幼蛙→成蛙。
【解答】 下列能正確描述青蛙的發育順序的是②①③④⑥⑤ ;
故答案為:D
例3 中華秋沙鴨為我國一級重點保護鳥類,目前全球只有 1000 只左右,中華秋沙鴨生活在河流與小型湖泊等濕地中,主要以淡水魚、蝦等為食,被稱為鳥類中的“活化石”,是與大熊貓齊名的國寶。中華秋沙鴨的生殖方式是(  )
A.體內受精、卵生 B.體內受精、胎生 C.體外受精、卵生 D.體外受精、胎生
【答案】A
【解答】中華秋沙鴨是屬于鳥類,雌性動物的卵細胞成熟后不排出體外,而是通過交配由雄性動物將精子送入雌性動物的生殖道內,與卵細胞結合,完成受精過程。這種受精過程在體內進行的受精方式叫做體內受精;昆蟲、鳥、絕大多數爬行動物和魚都是卵生的。故答案為:A。
【板書設計】
【課后任務】
1.完成P21的練習與應用。
2.完成作業本上相應內容。(共24張PPT)
第2節 人和動物的生殖和發育(第2課時)
——昆蟲、兩棲動物、
鳥類的生殖和發育
/ 讓教學更有效
引言:
我們已經學習了人類的生殖和發育的過程,那么自然界中其他的生物的生殖和發育的過程又是怎樣的呢?本節課我們以家蠶和蝗蟲為例來學習昆蟲的生殖和發育,以青蛙為例來學習兩棲類的生殖和發育。同時我們也了解一下鳥類的生殖和發育。
一、復習舊知,激發疑問,引入學習任務
復習:
1.蝗蟲的身體分為幾個部分?各部分的結構具有什么樣的功能?
2.青蛙為什么屬于兩棲動物?
3.鳥類的哪些結構特點適于飛翔生活?
引入:
與人相似,各種動物都有自己的生殖和發育方式,那么,它們是否有一些共同的規律呢
二、新知展開,圍繞任務,引導問題解決
視頻:蠶的一生
生物界有100萬種以上的昆蟲,它們分布廣、數量多、形態多樣。
(一)昆蟲的生殖和發育
桑蠶是以桑葉為食料的吐絲結繭的昆蟲。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
閱讀圖1.2-7桑蠶的一生
【探索活動】
【歸納總結】桑蠶的生殖和發育特點:
1.桑蠶的一生經過卵、幼蟲(蠶)、蛹、成蟲(蛾)4個發育階段。
2.桑蠶的幼蟲和成蟲的生活方式和形態結構差別大,在發育過程中出現了蛹期。
【拓展】
蜜蜂、蚊子等昆蟲的一生中也有類似的過程。
【過渡】蝗蟲的生殖和發育過程與桑蠶相同嗎?
【視頻】蝗蟲的生殖和發育
【探索活動】閱讀圖1.2-8蝗蟲的一生
【歸納總結】蝗蟲的生殖和發育特點:
1.蝗蟲的一生經歷受精卵、幼蟲、成蟲三個時期。
2.不經歷蛹期,而且幼蟲和成蟲差別不明顯。
【拓展】蟋蟀、螻蛄、臭蟲、螳螂等昆蟲的一生只經過受精卵、幼蟲和
成蟲三個時期。
【思考與討論】
蝗蟲主要以多種植物的葉和莖為食。且會集群遷飛,使農作物遭到嚴重破壞。
根據蝗蟲的生殖和發育特點,消滅蝗蟲的最佳時期應是其哪些生長階段
參考答案:最佳時期是幼蟲期:蝗蟲的翅還沒有發育好,不能飛行,只能跳躍。其次是受精卵:受精卵未孵化,冬季挖掘土中卵加以銷毀,較徹底。
(二)兩棲類的生殖和發育
【視頻】青蛙的生活史
【探索活動】閱讀圖1.2-10青蛙的生活史
【歸納總結】青蛙的生殖和發育特點:
1.青蛙、蟾蜍屬于兩棲類動物,它們的生殖和發育主要在水中完成。雄蛙和雌蛙在水中抱對,雌蛙產卵,雄蛙排出精子、卵細胞和精子在水中受精。
2.受精后,很多受精卵粘連成卵塊或卵帶。
3.青蛙的一生:從幼體到成體的發育過程經歷了受精卵、蝌蚪、幼蛙和成蛙四個階段(如下圖),
生活方式和形態結構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這是青蛙、蟾蜍、蠑螈等兩棲類動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之一。
4.蝌蚪和成蛙的主要不同點:如下表。
【思考與討論】
兩棲類動物是體外受精,但在繁殖季節里雌蛙和雄蛙有抱對行為。這一行為有什么意義
參考答案:雌蛙和雄蛙抱對,有利于雌蛙、雄蛙同時排卵、排精于水中,提高了精子與卵的結合的機會,提高了受精率。
(三)鳥類的生殖和發育
【視頻】鳥類的生殖和發育的一般過程
閱讀圖1.2-11 鳥類繁殖過程中的一些行為
【歸納總結】鳥類的生殖和發育特點:
1.生殖和發育過程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產卵、孵卵和育雛幾個階段。每個階段都包含著復雜的繁殖行為。
2.求偶成功,雌鳥和雄鳥進行交配,精子和卵細胞在雌鳥的體內結合形成受精卵,然后選擇合適的場所開始筑巢。
3.具有堅硬外殼的較大型的卵。產出來的卵需要由親鳥孵卵才能繼續發育。有一些孵化出來的雛鳥尚未充分發育,還需要由親鳥喂養一段時間才能獨立生活。
體內受精,體外發育
【思考與討論】
鳥類復雜的繁殖行為能使鳥類后代的成活率更高,請舉例說明。
參考答案:
1.交配、體內受精提高了受精率;
2.產大型卵且卵外面有堅硬的卵殼,,對卵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3.筑巢、孵卵、育雛提高了卵的孵化率和后代的成活率
鳥類的繁殖行為是對復雜多變的陸地環境的適應。
歸納
歸納是指對大量具體事實進行分析,尋找共同的特征,概括出一般結論的方法。例如,觀察到燕子、麻雀、喜鵲、啄木烏等都有筑巢行為,得出“烏類有筑巢行為”這一結論。歸納得出的結論可以用未預測和判斷,但往往需要通過調查、實驗進一步除證。
【科學方法】
三、總結歸納,理清概念,落實課堂任務
(一)基本概念:
昆蟲的生殖和發育特點:體內受精,卵生,體外發育。
兩棲類的生殖和發育特點:體外受精,卵生,體外發育。
鳥類的生殖和發育特點:體內受精,卵生,體外發育。
以上三類動物均屬于有性生殖。
(二)課堂練習
例1 紅火蟻(圖甲)是螞蟻的一種,每年的生殖期許多有翅的雄蟻和蟻后飛往空中交配,完成受精,
它的發育與家蠶相似。
(1)紅火蟻這種受精方式屬于     (填“體內受精”或“體外受精”)。
(2)圖乙是昆蟲發育模型圖。若D表示紅火蟻的受精卵,則紅火蟻的發育過程
D→ (用字母和箭頭表示)。
【答案】(1)體內受精(2)D→A→B→C
例2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春末夏初是青蛙繁殖的季節。
下列能正確描述青蛙的發育順序的是(  )
①早期的蝌蚪 ②受精卵 ③有后肢的蝌蚪
④有前肢的蝌蚪 ⑤成蛙 ⑥幼蛙
A.②④①③⑥⑤ B.⑤②①④③⑥
C.②①④③⑥⑤ D.②①③④⑥⑤
【答案】D
例3 中華秋沙鴨為我國一級重點保護鳥類,目前全球只有 1000 只左右,中華
秋沙鴨生活在河流與小型湖泊等濕地中,主要以淡水魚、蝦等為食,被
稱為鳥類中的“活化石”,是與大熊貓齊名的國寶。中華秋沙鴨的生
殖方式是(  )
A.體內受精、卵生 B.體內受精、胎生
C.體外受精、卵生 D.體外受精、胎生
【答案】A
【板書設計】
昆蟲的生殖和發育特點:體內受精,卵生,體外發育。
兩棲類的生殖和發育特點:體外受精,卵生,體外發育。
鳥類的生殖和發育特點:體內受精,卵生,體外發育。
【課后任務】
1.完成P21的練習與應用。
2.完成作業本上相應內容。/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科學
第2節 人和動物的生殖和發育(第2課時)同步作業(教師版)
——昆蟲、兩棲動物、鳥類動物的生殖和發育
一.選擇題
1.黃粉蟲又叫“面包蟲”,被譽為“蛋白質飼料庫”,可以直接食用,干燥的黃粉蟲的蛋白質含量:幼蟲40%、蛹57%、成蟲60%,故被作為宇航員在太空的肉源食品之一。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黃粉蟲的發育過程和蝗蟲相同
B.黃粉蟲的發育過程經歷了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
C.黃粉蟲屬于完全變態發育
D.黃粉蟲是卵生生物
【解答】解:A、蝗蟲的發育屬于不完全變態發育,黃粉蟲的發育經過了卵、幼蟲、蛹和成蟲4個時期,屬于完全變態發育,因此黃粉蟲的發育過程和蝗蟲不同,A錯誤;
B、黃粉蟲在個體發育中,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4個時期的叫完全變態發育,B正確;
C、黃粉蟲屬于完全變態發育,C正確;
D、黃粉蟲是卵生生物,D正確。
故選:A。
2.“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能有效促進我國經濟繁榮發展。我國是最早養蠶繅絲的國家,如圖示為家蠶的生長發育過程,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家蠶是有性生殖方式
B.家蠶的發育為不完全變態
C.蠶絲產生于②時期
D.家蠶的發育過程比蝗蟲多了③時期
【解答】解:A、家蠶生殖發育的起點是受精卵,因此是有性生殖方式,正確;
B、家蠶的育經過①受精卵、②幼蟲、③蛹、④成蟲等四個時期,因此家蠶的發育為完全變態而不是不完全變態,不正確。
C、蠶絲產生于②幼蟲時期,正確;
D、蝗蟲的發育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家蠶的育經過①受精卵、②幼蟲、③蛹、④成蟲等四個時期,因此家蠶的發育過程比蝗蟲多了③時期,正確;
故選:B。
3.今年上半年,云南大部分地區干旱,因此某地農田蝗蟲數量增多。下列與蝗蟲的發育過程相同的是(  )
A.蟋蟀 B.家蠶 C.菜粉蝶 D.果蠅
【解答】解:蝗蟲螻蛄的發育經歷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屬于不完全變態發育,蟋蟀、家蠶、菜粉蝶、果蠅的發育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4個時期的叫完全變態發育。
故選:A。
4.下列成語所描述的現象中,與昆蟲生殖和發育無關的是(  )
A.飛蛾撲火 B.作繭自縛 C.金蟬脫殼 D.蜻蜓點水
【解答】解:A、“飛蛾撲火”是某些昆蟲具有的趨光性,不屬于生殖和發育;
B、“作繭自縛”,描述的是昆蟲發育過程中的蛹期;
C、“金蟬脫殼”,描述的是蟬發育過程中的幼蟲蛻皮現象即脫去外骨骼的現象;
D、“蜻蜓點水”描述的是蜻蜓生殖過程中的產卵現象。
所以,與昆蟲生殖和發育無關的是“飛蛾撲火”。
故選:A。
5.如圖是昆蟲個體發育過程模式圖,其中B表示蛹期,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蝗蟲的發育過程可以表示為A→B→C
B.若表示蜜蜂的發育過程,則B→C為幼蟲期
C.若表示蝗蟲的發育過程,則C對農作物的危害最大
D.若表示家蠶的發育過程,為提高蠶絲產量,應設法延長C時期
【解答】解:A、蝗蟲屬于不完全變態的昆蟲,一生經過受精卵、幼蟲和成蟲三個階段。即D→A→C.錯誤;
B、若用此圖表示蜜蜂的完全變態發育過程,則B是蛹期,C是成蟲。錯誤;
C、蝗蟲的成蟲期危害最大。蝗蟲的發育過程是不完全變態,即經過圖中的D受精卵,A幼蟲和C成蟲三個時期。C成蟲對農作物的危害最大。C正確;
D、家蠶是完全變態的昆蟲,一生經過D受精卵→A幼蟲→B蛹→C成蟲四個階段。若通過蠶絲的產量,則應延長A幼蟲期。D錯誤。
故選:C。
6.如圖一、二分別為蝗蟲和家蠶的發育方式圖,下列關于動物生殖和發育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圖一表示的發育方式是完全變態發育
B.家蠶幼蟲和成蟲的生活方式、形態結構相差較大
C.圖中所示生物生長發育的起點都是受精卵
D.家蠶的發育過程比蝗蟲的發育過程多經歷
一個階段——蛹期
【解答】解:A.由圖可知,蝗蟲發育過程經歷了受精卵、幼蟲、成蟲三個階段,且幼蟲與成蟲差別不明顯,屬于不完全變態發育,A錯誤。
B.家蠶發育過程經歷了受精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且幼蟲與成蟲生活方式、形態結構有明顯差別,屬于完全變態發育,B正確。
C.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結合的生殖方式屬于有性生殖,圖中所示生物都屬于有性生殖,生長發育的起點都是受精卵,C正確。
D.蝗蟲發育過程經歷了受精卵、幼蟲、成蟲三個階段,且幼蟲與成蟲差別不明顯,屬于不完全變態發育。家蠶發育過程經歷了受精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且幼蟲與成蟲生活方式、形態結構有明顯差別,屬于完全變態發育。家蠶的發育過程比蝗蟲的發育過程多經歷一個階段——蛹期,D正確。
故選:A。
7.動物的生殖方式存在多樣性。下表中列出了四種動物的生殖方式,其中表述錯誤的是(  )
動物 受精方式 胚胎發育方式
體內 體外 胎生 卵生
家蠶 √ √
青蛙 √ √
麻雀 √ √
獅子 √ √
A.家蠶 B.青蛙 C.麻雀 D.獅子
【解答】解:A、家蠶屬于昆蟲,生殖方式是體內受精、卵生,A錯誤。
B、青蛙屬于兩棲動物,雌雄蛙抱對后,將精子和卵子產在水中,因此青蛙的受精方式是體外受精,B正確。
C、麻雀屬于鳥類,生殖方式是體外受精、卵生,C正確。
D、獅子屬于哺乳動物,生殖方式是體外受精,胎生哺乳,D正確。
故選:A。
8.柯爾鴨是觀賞價值較高的寵物,大多數一年只產8﹣12枚卵。柯爾鴨的受精和胚胎發育方式為(  )
A.體內受精 卵生 B.體外受精 卵生
C.體內受精 胎生 D.體外受精 胎生
【解答】解:柯爾鴨屬于鳥類。鳥類有雌鳥和雄鳥之分,生殖季節,雌雄鳥交配,精子和卵細胞在雌鳥體內結合形成受精卵。雌鳥產具有堅硬外殼的大型卵。受精卵在鳥體內就已經開始發育,當雌鳥產下受精卵后,由于外界溫度低于親鳥的體溫,胚胎停止發育,需由親鳥孵化才能繼續發育。可見柯爾鴨是雌雄異體,體內受精,卵生的動物。故A符合題意。
故選:A。
9.如圖是昆蟲兩種發育過程中各時期的示意圖,圖中①為卵期,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破繭成蝶”中的“繭”是指圖中的③
B.蝗蟲屬于①→②→④發育過程
C.蝗蟲的④階段對農作物危害最大
D.兩種發育過程的昆蟲體表都有外骨骼,都是體外受精
【解答】解:A、“破繭成蝶”中的“繭”是指圖中的③蛹期,A正確。
B、蝗蟲的發育經過①受精卵→②幼蟲→④成蟲,屬于不完全變態發育,B正確。
C、蝗蟲的成蟲階段對農作物危害最大,消滅蝗蟲的最佳時期為幼蟲期,C正確。
D、兩種發育過程的昆蟲都是體內受精,體表都有外骨骼,D錯誤。
故選:D。
10.2023年3月,科研團隊在舟山群島發現了如圖所示的新物種,暫名為“舟山陸蛙”。其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主要用肺呼吸,可生活在陸地和水中。“舟山陸蛙”屬于(  )
A.魚類 B.兩棲類 C.爬行類 D.哺乳類
【解答】解:根據分析和題干中的信息“舟山陸蛙的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主要用肺呼吸,可生活在陸地和水中“可判斷,舟山陸蛙屬于兩棲類,故B正確,ACD錯誤。
故選:B。
11.如圖是比較三種動物特征的示意圖,其中金魚與家鴿交叉部分2表示(  )
A.用肺呼吸 B.卵生
C.體溫恒定 D.體內有脊柱
【解答】解:A、金魚用鰓呼吸,白鯨和家鴿用肺呼吸,A不符合題意。
B、金魚、家鴿都是卵生,B符合題意。
C、白鯨和家鴿都是恒溫動物,金魚屬于變溫動物,C不符合題意。
D、金魚、家鴿、白鯨體內都有脊柱,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2.近日,西山漾景區的黑天鵝產下3枚鵝蛋,黑天鵝原產于澳大利亞,是世界著名觀賞性珍禽。黑天鵝的生殖方式為(  )
A.有性生殖、卵生 B.無性生殖、卵生
C.有性生殖、胎生 D.無性生殖、胎生
【解答】解:黑天鵝屬于鳥類,在生殖時期,發育成熟的雌、雄黑天鵝進行交配,雄黑天鵝把精子送入雌黑天鵝體內,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完成體內受精。因此黑天鵝的生殖方式為有性生殖、卵生。
故選:A。
13.在鳥類的生殖發育過程中,鳥和青蛙相比,鳥的成活率較高,主要原因包括(  )
①適應環境能力強 ②卵生 ③體外受精
④卵外有卵殼保護 ⑤親鳥一般有孵卵、育雛行為
A.②③ B.①②④⑤ C.①④⑤ D.②④⑤
【解答】解:鳥類體內受精,產大型的硬殼卵,與兩棲動物的體外受精和卵生相比,鳥類的卵細胞受精率高,卵內有營養豐富使胚胎發育充分,卵殼能夠起保護作用和防止卵內水分的散失;親鳥具有孵卵和育雛行為,能夠大大提供后代的成活率,ABD不正確,C正確。
故選:C。
14.民諺曰:“不打春日三月鳥。”下列有關鳥類生殖和發育的正確敘述是(  )
A.生殖方式為胎生 B.體外受精
C.親鳥有孵卵育雛行為 D.變態發育
【解答】解:AB、鳥類的生殖特點為體內受精、卵生,AB錯誤。
C、鳥類的生殖和發育過程包括筑巢、求偶、交配、產卵、孵卵、育維等幾個過程,C正確。
D、變態發育是指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過程中,幼體與成體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差異很大的發育過程故鳥類的發育不屬于變態發育,D錯誤。
故選:C。
15.“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都是白居易描寫燕子繁衍后代的詩句。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描述的是燕子的筑巢行為
B.“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描述的是燕子的育雛行為
C.燕子能產有硬殼保護的卵,卵殼上有許多肉眼不可見的氣孔
D.和燕子一樣,其它鳥類的生殖發育過程也包括筑巢、產卵、孵卵和育雛等階段
【解答】解:A.“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反映了燕子的筑巢行為,A正確。
B.“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描述的是燕子在覓食喂養雛燕,是育雛行為,B正確。
C.燕子能產有硬殼保護的卵,卵殼上有許多肉眼不可見的氣孔,可以為胚胎發育提供氧氣,C正確。
D.鳥類的生殖和發育過程包括筑巢、求偶、交配、產卵、孵卵、育雛等幾個過程。并不是所有的鳥類都有這些繁殖行為,例如,杜鵑就不筑巢、不育雛、不孵化。但鳥類必須具備的生殖發育有求偶、交配、產卵,D錯誤。
故選:D。
二.填空題(共5小題)
16.中國養蠶歷史悠久,并有許多描述蠶的詩句,如“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A、B、C和D分別代表昆蟲的不同發育時期,請用圖中字母及箭頭表示蠶的發育過程  D→A→B→C ,吐絲時屬于蠶發育的  幼蟲 (填名稱)期。
【解答】解:蠶的發育經歷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階段,幼蟲與成蟲差別不明顯,屬于完全變態發育。圖中的A幼蟲、B蛹、C成蟲、D受精卵,用圖中字母及箭頭表示蠶的發育過程為D→A→B→C,吐絲時屬于蠶發育的幼蟲期。
故答案為:D→A→B→C;幼蟲
17.2020年初,蝗災在印度、巴基斯坦等地肆虐,如圖能表示蝗蟲生長周期的是  D→A→C (用字母和箭頭表示),對農作物的破壞最大的時期是  C (用字母表示)。
【解答】解:蝗蟲的發育過程經過D受精卵→A若蟲→C成蟲三個時期,屬于不完全變態發育。蝗蟲的成蟲食量大,而且有翅會飛,活動范圍大,因此蝗蟲對農作物危害最大的時期是C成蟲期。
故答案為:D→A→C;C
18.紅火蟻(圖甲)是螞蟻的一種,每年的生殖期許多有翅的雄蟻和蟻后飛往空中交配,完成受精,它的發育與家蠶相似。
(1)紅火蟻這種受精方式屬于  體內 受精。
(2)圖乙是昆蟲發育模型圖。若D表示紅火蟻的受精卵,則紅火蟻的發育過程為D→ A→B→C  (用字母和箭頭表示)。
(3)紅火蟻和其他昆蟲一樣,一生需要經歷出生、生長發育、 生殖 、死亡等時期。
【解答】解:(1)紅火蟻這種受精方式屬于體內受精。
(2)圖乙是昆蟲發育模型圖。若D表示紅火蟻的受精卵,則紅火蟻的發育過程為D受精卵→A幼蟲→B蛹→C成蟲四個時期,屬于完全變態發育。
(3)紅火蟻和其他昆蟲一樣,一生需要經歷出生、生長發育、生殖、死亡等時期。
故答案為:(1)體內(2)A→B→C(3)生殖
19.如圖示意,圖一和圖二分別是蝗蟲和家蠶的發育過程,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圖一中,C→D的過程有  蛻皮 現象,這是由于外骨骼不能隨身體一起生長。
(2)在蝗災中,對農作物危害最大的是圖一的  A (填字母)時期。
(3)在圖二中,為提高蠶絲產量,應設法延長  c (填字母)時期。
(4)“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從家蠶的發育過程來分析,詩句中“到死”兩個字用得不準確,應將這兩個字改為  化蛹 ,使之既有科學性,又不失藝術性。
【解答】解:(1)蝗蟲具有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隨蝗蟲的生長而生長,因此蝗蟲在發育過程中出現蛻皮現象,其主要原因是外骨骼限制身體生長。
(2)圖一中動物的發育方式為不完全變態,在A成蟲期會飛,活動范圍大,取食植物枝葉,對農作物危害最大。
(3)家蠶是完全變態的昆蟲,一生經過b受精卵→c幼蟲→d蛹→a成蟲四個階段。若通過蠶絲的產量,則應延長c幼蟲期。
(4)春蠶的完全變態發育過程包括受精卵、幼蟲、蛹和成蟲4個時期。家蠶由受精卵發育成幼蟲后,取食桑葉,每隔5、6天就蛻一次皮,經過4次蛻皮后,幼蟲停止取食并吐絲結繭;結繭后幼蟲化為蛹,到了蛹期蛹皮變硬不能吐絲,蛹不食不動;蛹過一段時間能羽化為蠶蛾。因此,“從家蠶的發育過程來分析,春蠶吐絲作繭后并沒有死”,而是進入了“蛹”時期。詩句中“到死”兩個字用得不準確,應將這兩個字改為化蛹。
故答案為:(1)蛻皮 (2)A (3)C (4)化蛹。
20.如圖是比較歸納昆蟲、兩棲類、爬行類動物生殖和發育的異同點,請據圖回答問題:
(1)昆蟲的發育有兩種方式,其中的家蠶一生要經過受精卵、幼蟲、 蛹 、成蟲四個時期。
(2)若“Ⅰ”代表昆蟲和兩棲類動物在發育上的共同點,則“Ⅰ”表示幼體和成體在生活方式和形態結構上差異  大 (選填“大”或“小”)。
(3)若“Ⅱ”代表昆蟲和爬行類動物在受精方式上的共同點,則“Ⅱ”是  體內 受精。
(4)若“Ⅲ”兩棲類和爬行類動物在呼吸器官上的共同點,則“Ⅲ”是  肺 。
(5)若“Ⅳ”代表昆蟲、兩棲類和爬行類動物生殖和發育的共同特點,則“Ⅳ”是  卵生 。
【解答】解:(1)昆蟲的發育有兩種方式,其中的家蠶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屬于完全變態發育,完全變態發育的幼蟲與成蟲在形態構造和生活習性上明顯不同。
(2)完全變態發育的幼蟲與成蟲在形態構造和生活習性上明顯不同。兩棲動物雌雄異體、體外受精(水里),卵生、卵自然孵化,體外發育,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用鰭游泳,有尾。成體用肺呼吸、有四肢無尾,水陸兩棲,多為變態發育。若“Ⅰ”代表昆蟲和兩棲類動物在發育上的共同點,則“Ⅰ”表示幼體和成體在生活方式和形態結構上差異大。
(3)若“Ⅱ代表昆蟲和爬行類動物在受精方式上的共同點,則“Ⅱ”是體內受精。
(4)兩棲類和爬行類都用肺呼吸,所以若“Ⅲ”兩棲類和爬行類動物在呼吸器官上的共同點,則“Ⅲ”是肺。
(5)昆蟲是雌雄異體、體內受精、卵生、卵自然孵化,變態發育,分為完全變態發育和不完全變態發育兩種。兩棲動物雌雄異體、體外受精(水里),卵生、卵自然孵化,體外發育,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用鰭游泳。爬行動物雌雄異體,體內受精,卵生、卵自然孵化,體外發育。所以昆蟲、兩棲動物和爬行類在生殖發育上的共同點是卵生。
故答案為:(1)蛹。(2)大。(3)體內。(4)肺。(5)卵生。
三.實驗探究題
21.如圖甲為常見的農業害蟲卷葉象甲。雌性成蟲在植物葉片上產卵后,將整個葉片加工成卷筒狀(如圖乙),幼蟲及蛹期都在葉筒內生活。觀察發現,同類植物的葉片有全緣和深裂兩種形狀(如圖丙),具有深裂的葉片更能抵抗卷葉象甲的破壞。
(1)從發育過程角度看,卷葉象甲比蝗蟲多了  蛹 期;
(2)針對觀察到的現象,興趣小組同學進行以下探究:
【實驗方案】Ⅰ選取同類植物中相同數量且大小相同的全緣葉片和深裂葉片;
Ⅱ將等量待產卵的雌性成蟲,分別放到兩種葉片上;
Ⅲ一段時間后,觀察統計能折疊成卷筒的葉片數量。
【實驗分析】①制定上述實驗方案基于的假設是  具有深裂的葉片更能抵抗卷葉象甲的破壞 ;
【拓展應用】②從環保角度考慮,以下可以減少卷葉象甲危害的措施是  B 。
A.噴灑農藥 B.誘捕雌蟲 C.收集卷葉,并集中處理
【解答】解:(1)卷葉象甲的發育過程包括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階段,而蝗蟲的發育過程只包括卵、若蟲和成蟲三個階段。所以從發育過程角度看,卷葉象甲比蝗蟲多了蛹期。
(2)制定上述實驗方案基于的假設是:具有深裂的葉片更能抵抗卷葉象甲的破壞。
(3)A、噴灑農藥:這種方法雖然可以殺死卷葉象甲,但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同時還會對其他生物產生影響,A錯誤。
B、誘捕雌蟲:通過捕捉并消除卷葉象甲的繁殖源,可以有效減少卷葉象甲的數量,同時也相對環保,B正確。
C、收集卷葉,并集中處理:這種方法可能會導致其他害蟲趁機入侵,而且對于已經受破壞的葉片來說,無法恢復其原有的功能,C錯誤。
故選:B。
故答案為:(1)蛹;(2)具有深裂的葉片更能抵抗卷葉象甲的破壞;(3)B。
22.某中學科學興趣小組在學習了“青蛙的生殖和發育”后,開展“各種污染物對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響”的探究活動。他們采集了一定數量的青蛙受精卵,以化肥、洗滌劑作為污染物,在魚缸中進行實驗觀察。回答下列問題。
①他們作出的實驗假設是:各種污染物會降低青蛙受精卵孵化率;
②將3個相同的魚缸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并編號1、2、3;在1、2號魚缸中分別加入一定量的化肥、洗滌劑;
③把青蛙受精卵分成三等份(各100粒),分別放入上述魚缸中,在相同適宜的環境中孵化。
(1)青蛙的發育屬于變態發育,發育過程主要包括受精卵、胚胎發育、 蝌蚪 、幼蛙、成蛙等五個階段。
(2)該實驗方案中對照組的編號是  3 。
(3)實驗時需要定時觀察記錄的內容是  被孵化的蛙卵的數量 。
(4)支持上述假設的實驗結果是  3號魚缸中蛙卵的孵化率最高(或“1、2號魚缸中蛙卵的孵化率遠低于3號魚缸”)。 。
【解答】解:(1)青蛙的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陸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成蛙和幼蛙在外部形態和內部結構及生活習性上差別較大,因此青蛙的發育屬于變態發育,發育過程主要包括受精卵、胚胎發育、蝌蚪、幼蛙、成蛙等階段。
(2)對照實驗是唯一變量實驗,因此,在探究“各種污染物對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響”時,唯一變量是是否含有污染物,其他條件都相同且適宜。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因此加入一定量的化肥、洗滌劑的l、2號魚缸是實驗組,沒有加入化肥、洗滌劑的3號魚缸是對照組。
(3)在相同的適宜的環境中孵化,實驗時需要定時觀察記錄的內容是被孵化的蛙卵的數量。
(4)該實驗作出的假設是:各種污染物會降低青蛙受精卵孵化率,所以如果實驗結果是:3號魚缸中無污染物,蛙卵的孵化率最高;1、2號魚缸中有污染物,遠低于3號魚缸中蛙卵的孵化率,則可以支持該假設。
故答案為:(1)蝌蚪;(2)3;(3)被孵化的蛙卵的數量;
(4)3號魚缸中蛙卵的孵化率最高(或“1、2號魚缸中蛙卵的孵化率遠低于3號魚缸”)。
23.蠶在結繭時不吃也不動,一般會結出厚薄均勻的繭,但是有時也會結出厚薄不均的“薄 頭繭”,影響了蠶繭的出絲率。某研究性學習興趣小組為了尋找“薄頭繭”的原因,5 月份進行了一次探究實驗,9 月份又進行了重復實驗。兩次實驗均選擇五齡期老熟蠶,將它們放入 6 片方格簇(每片方格簇有 312 格,即每片最多結繭 312 粒),7 天后統計“薄頭繭”的發生率。實驗分為 3 組,三組的光線處理不同,實驗結果見表:不同光照條件下平均結繭情況統計表(單位:%)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光線 明亮而不均勻 明亮而均勻 暗而均勻
實驗Ⅰ(5月份) 15.48 7.50 4.92
實驗Ⅱ(9月份) 17.17 8.85 4.50
總平均發生率 16.33 8.18 4.71
請根據上述情況回答:
(1)蠶繭是蠶蛾在發育過程中的 蛹 階段出現的。
(2)該小組設計并實施這一實驗的實驗假設是: 不同的光照條件影響繭的均勻程度 。
(3)在這一實驗中,除要控制蠶的年齡和大小、實驗時間相同外,還要控制其他實驗條件相同,請你舉出其中的一個。 溫度(或濕度等) 。
【解答】解:(1)家蠶的發育過程經過受精卵、幼蟲、蛹和成蟲4個時期,幼蟲與成蟲在形態構造和生活習性上明顯不同,差異很大,屬于完全部分發育,家蠶由受精卵發育成幼蟲,取食桑葉,經過4次蛻皮,停止取食桑葉,吐絲結繭,將身體圍繞起來結繭化蛹。
(2)做出的假設是依據問題做出的,假設的做出又與我們對結果的基本預測有著密切關系。根據表中三組實驗的不同條件是光照,最后的實驗結果是總平均發生率有明顯不同,即可推測探究的問題是:光照條件能影響蠶結出繭的均勻程度嗎?根據探究的問題作出的假設應是:不同的光照條件影響繭的均勻程度。
(3)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叫做對照實驗;這一種條件就算唯一實驗變量;因此,我們在進行科學探究中,設計實驗方案時,一定只能有一個變量,這樣才能保證實驗結果是由你所確定的實驗變量引起的,其他因素均處于相同理想狀態,這樣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響、干擾實驗結果的可能。如蠶的大小、年齡、所處的溫度、濕度等。
故答案為:(1)蛹;(2)不同的光照條件影響繭的均勻程度;(3)溫度(或濕度等)。
四.解答題
24.如圖是昆蟲個體發育過程模式圖。
(1)B是  蛹 期,D是  受精卵 。
(2)若表示蝗蟲的發育過程,則其發育類型屬于
 不完全變態發育(不完全變態) 。
(3)下列關于昆蟲的發育過程說法中正確的是  B 。
A.蜻蜓的發育過程可以表示為A→C→D
B.若表示蝗蟲的發育過程,則C對農作物的危害最大
C.若表示家蠶的發育過程,為提高蠶絲產量,應設法延長C時期
D.經過B期后昆蟲形態發生很大改變,主要是由于細胞核內的遺傳物質發生了改變
【解答】解:(1)不完全變態發育包括受精卵、幼蟲、成蟲三個時期;完全變態發育包括受精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
所以,圖中C 表示成蟲期,D是受精卵,A是幼蟲,B是蛹。
(2)蝗蟲的一生經歷受精卵、幼蟲(若蟲)、成蟲三個時期,而且幼蟲和成蟲的形態結構非常相似,生活習性也幾乎一致,屬于不完全變態發育。
(3)A、蜻蜓屬于不完全變態的昆蟲,一生經過受精卵、幼蟲和成蟲三個階段,即D→A→C,A錯誤。
B、若用此圖表示若表示蝗蟲的發育過程,蝗蟲的成蟲期危害最大。蝗蟲的發育過程是不完全變態,即經過圖中的D受精卵,A幼蟲和C成蟲三個時期。C成蟲對農作物的危害最大,B正確。
C、家蠶是完全變態的昆蟲,一生經過D受精卵→A幼蟲→B蛹→C成蟲四個階段。若通過蠶絲的產量,則應延長A幼蟲期,C錯誤。
D、B是蛹,蛹羽化形成成蟲,細胞核內的遺傳物質沒有發生改變,D錯誤。
故答案為:
(1)蛹;受精卵(2)不完全變態發育(不完全變態)(3)B
25.如圖是青蛙發育過程示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青蛙發育過程的順序是D→ B→C→E→A (用圖中序號表示)。
(2)圖中B、C階段用  鰓 呼吸,從E階段開始用  肺和皮膚 呼吸。
(3)青蛙的生殖和發育在水中進行,它進行  體外 (填“體內”或“體外”)受精。
【解答】解:(1)青蛙經過雌雄抱對后將兩性生殖細胞產在水中,在水中結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繼續發育,其發育過程的順序是D受精卵→B、C蝌蚪→E幼蛙→A成蛙。
(2)青蛙的呼吸器官是外鰓→內鰓→肺,皮膚輔助,因此,圖中的B、C蝌蚪用鰓呼吸。從E幼蛙開始主要用肺呼吸。
(3)青蛙屬于兩棲動物,多數兩棲動物需要在水中產卵,發育過程中有變態,幼體(蝌蚪)接近于魚類,而成體可以在陸地生活,兩棲動物為雌雄異體,體外受精(水中受精)卵生,生殖發育離不開水。
故答案為:(1)B→C→E→A(2)鰓;肺和皮膚(3)體外
26.昆蟲作為自然界中一個龐大的家族,與我們人類的生活聯系十分密切,有些昆蟲對我們的生活有所幫助,反之,有些昆蟲對我們的生活會產生極大的危害。如圖是蝗蟲及家蠶的一生。
(1)圖甲中A代表了蝗蟲發育的哪一階段  成蟲 。
(2)蠶是蛾的幼蟲,吃桑葉,在化蛹前吐出作繭用的大量蠶絲是重要的紡織原料,家蠶的發育過程為  b→a→c→d (用箭頭和圖乙中字母表示)。
(3)小姚同學在電視上看到有關蝗災的新聞后,查閱了蝗蟲的相關資料。
東亞飛蝗對我國農業會產生巨大的危害,它們的食物來源非常豐富,如玉米、小麥、高粱、水稻、谷子等,但是不會吃大豆、苜蓿、果樹等植物。東亞飛蝗多棲息在地形較低的區域,喜歡將卵產在枯燥暴露的地塊,青蛙、蜥蜴、鳥類等動物會將蝗蟲作為自己的捕食對象。結合所學知識以及以上資料,請你提供至少兩條蝗蟲防治的方法。
【解答】解:(1)蝗蟲的發育為不完全變態發育,經過B受精卵,CD幼蟲,A成蟲三個時期。
(2)家蠶的發育過程屬于完全變態發育,經過b卵、a幼蟲、c蛹和d成蟲四個時期。
(3)由于蝗蟲喜歡干旱的環境,增加人工降雨不利于蝗蟲的生存和繁殖,故可以防治害蟲;在干燥裸露的地塊進行植樹,增加植物的數量,使蝗蟲找不到合適的地塊產卵,從而可減輕蝗蟲帶來的損害;鳥類和兩棲動物是蝗蟲的天敵,因此保護鳥類和兩棲動物可防治蝗蟲。
故答案為:
(1)成蟲。(2)b→a→c→d。(3)增加人工降雨、植樹(或保護鳥類和兩棲動物)。
27.模型構建是研究和學習的一種重要方法。如圖為生物興趣小組根據生物的生殖和發育這一章內容所建立的模型。其中的①~⑥表示生殖發育過程,A、B、C表示發育時期。請據圖回答:
(1)與家蠶相比,蝗蟲不經過的發育時期是  B (填圖中字母代號),蝗蟲的這種發育方式稱為  不完全變態 發育。
(2)青蛙被稱為“田園衛士”,它的生殖過程①在  水 中完成,其發育時期A的呼吸器官是
 鰓 。
(3)鳥類的生殖發育階段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 產卵 、孵卵和育雛。
(4)該模型所代表的動物生殖方式為  有性 生殖。
【解答】解:(1)由分析可知,昆蟲的完全變態發育與不完全變態發育相比較多了蛹期。家蠶的發育經過受精卵、A幼蟲、B蛹、C成蟲四個時期,屬于完全變態發育。蝗蟲的發育經過受精卵、A幼蟲、C成蟲三個時期,屬于不完全變態發育,與家蠶相比,蝗蟲不經過的發育時期是B蛹期。
(2)青蛙的發育過程為:雄蛙先鳴叫吸引雌蛙,雌蛙來后雌雄蛙抱對,促進兩性生殖細胞排出,兩性生殖細胞在水中結合形成受精卵,許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塊,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用鰓呼吸,小蝌蚪先長后肢,再長前肢,最后尾巴逐漸消失,變成小幼蛙,幼蛙逐漸長成成蛙,即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體和成體在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上差異很大,這樣的發育屬于變態發育,其生殖和幼體的發育離不開對水環境的依賴。所以,青蛙被稱為“田園衛士”,它的生殖過程①受精作用在水中完成,A蝌蚪生活在水中,呼吸器官是鰓。
(3)鳥類的生殖發育過程是一個復雜而精細的過程。在鳥類胚胎發育過程中,主要營養物質來源于鳥卵中的卵黃,卵黃是鳥卵中儲存營養物質的主要部分。鳥類的生殖發育階段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產卵、孵卵和育雛等階段。
(4)有性生殖是一種通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來產生后代的生殖方式。圖中生物個體發育的起點是受精卵,屬于有性生殖。
故答案為:(1)B;不完全變態。
(2)水;鰓。
(3)產卵。
(4)有性。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科學
第2節 人和動物的生殖和發育(第2課時)同步作業(學生版)
——昆蟲、兩棲動物、鳥類動物的生殖和發育
一.選擇題
1.黃粉蟲又叫“面包蟲”,被譽為“蛋白質飼料庫”,可以直接食用,干燥的黃粉蟲的蛋白質含量:幼蟲40%、蛹57%、成蟲60%,故被作為宇航員在太空的肉源食品之一。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黃粉蟲的發育過程和蝗蟲相同
B.黃粉蟲的發育過程經歷了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
C.黃粉蟲屬于完全變態發育
D.黃粉蟲是卵生生物
2.“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能有效促進我國經濟繁榮發展。我國是最早養蠶繅絲的國家,如圖示為家蠶的生長發育過程,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家蠶是有性生殖方式
B.家蠶的發育為不完全變態
C.蠶絲產生于②時期
D.家蠶的發育過程比蝗蟲多了③時期
3.今年上半年,云南大部分地區干旱,因此某地農田蝗蟲數量增多。下列與蝗蟲的發育過程相同的是(  )
4.下列成語所描述的現象中,與昆蟲生殖和發育無關的是(  )
A.飛蛾撲火 B.作繭自縛 C.金蟬脫殼 D.蜻蜓點水
5.如圖是昆蟲個體發育過程模式圖,其中B表示蛹期,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蝗蟲的發育過程可以表示為A→B→C
B.若表示蜜蜂的發育過程,則B→C為幼蟲期
C.若表示蝗蟲的發育過程,則C對農作物的危害最大
D.若表示家蠶的發育過程,為提高蠶絲產量,應設法延長C時期
6.如圖一、二分別為蝗蟲和家蠶的發育方式圖,下列關于動物生殖和發育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圖一表示的發育方式是完全變態發育
B.家蠶幼蟲和成蟲的生活方式、形態結構相差較大
C.圖中所示生物生長發育的起點都是受精卵
D.家蠶的發育過程比蝗蟲的發育過程多經歷一個階段——蛹期
7.動物的生殖方式存在多樣性。下表中列出了四種動物的生殖方式,其中表述錯誤的是(  )
動物 受精方式 胚胎發育方式
體內 體外 胎生 卵生
家蠶 √ √
青蛙 √ √
麻雀 √ √
獅子 √ √
A.家蠶 B.青蛙 C.麻雀 D.獅子
8.柯爾鴨是觀賞價值較高的寵物,大多數一年只產8﹣12枚卵。柯爾鴨的受精和胚胎發育方式為(  )
A.體內受精 卵生 B.體外受精 卵生
C.體內受精 胎生 D.體外受精 胎生
9.如圖是昆蟲兩種發育過程中各時期的示意圖,圖中①為卵期,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破繭成蝶”中的“繭”是指圖中的③
B.蝗蟲屬于①→②→④發育過程
C.蝗蟲的④階段對農作物危害最大
D.兩種發育過程的昆蟲體表都有外骨骼,都是體外受精
10.2023年3月,科研團隊在舟山群島發現了如圖所示的新物種,暫名為“舟山陸蛙”。其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主要用肺呼吸,可生活在陸地和水中。“舟山陸蛙”屬于(  )
A.魚類 B.兩棲類 C.爬行類 D.哺乳類
11.如圖是比較三種動物特征的示意圖,其中金魚與家鴿交叉部分2表示(  )
A.用肺呼吸 B.卵生
C.體溫恒定 D.體內有脊柱
12.近日,西山漾景區的黑天鵝產下3枚鵝蛋,黑天鵝原產于澳大利亞,是世界著名觀賞性珍禽。黑天鵝的生殖方式為(  )
A.有性生殖、卵生 B.無性生殖、卵生
C.有性生殖、胎生 D.無性生殖、胎生
13.在鳥類的生殖發育過程中,鳥和青蛙相比,鳥的成活率較高,主要原因包括(  )
①適應環境能力強 ②卵生 ③體外受精
④卵外有卵殼保護 ⑤親鳥一般有孵卵、育雛行為
A.②③ B.①②④⑤ C.①④⑤ D.②④⑤
14.民諺曰:“不打春日三月鳥。”下列有關鳥類生殖和發育的正確敘述是(  )
A.生殖方式為胎生 B.體外受精
C.親鳥有孵卵育雛行為 D.變態發育
15.“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都是白居易描寫燕子繁衍后代的詩句。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描述的是燕子的筑巢行為
B.“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描述的是燕子的育雛行為
C.燕子能產有硬殼保護的卵,卵殼上有許多肉眼不可見的氣孔
D.和燕子一樣,其它鳥類的生殖發育過程也包括筑巢、產卵、孵卵和育雛等階段
二.填空題(共5小題)
16.中國養蠶歷史悠久,并有許多描述蠶的詩句,如“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A、B、C和D分別代表昆蟲的不同發育時期,請用圖中字母及箭頭表示蠶的發育過程    ,吐絲時屬于蠶發育的    (填名稱)期。
17.2020年初,蝗災在印度、巴基斯坦等地肆虐,如圖能表示蝗蟲生長周期的是    (用字母和箭頭表示),對農作物的破壞最大的時期是    (用字母表示)。
18.紅火蟻(圖甲)是螞蟻的一種,每年的生殖期許多有翅的雄蟻和蟻后飛往空中交配,完成受精,它的發育與家蠶相似。
(1)紅火蟻這種受精方式屬于    受精。
(2)圖乙是昆蟲發育模型圖。若D表示紅火蟻的受精卵,則紅火蟻的發育過程為D→    (用字母和箭頭表示)。
(3)紅火蟻和其他昆蟲一樣,一生需要經歷出生、生長發育、    、死亡等時期。
19.如圖示意,圖一和圖二分別是蝗蟲和家蠶的發育過程,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圖一中,C→D的過程有    現象,這是由于外骨骼不能隨身體一起生長。
(2)在蝗災中,對農作物危害最大的是圖一的    (填字母)時期。
(3)在圖二中,為提高蠶絲產量,應設法延長    (填字母)時期。
(4)“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從家蠶的發育過程來分析,詩句中“到死”兩個字用得不準確,應將這兩個字改為    ,使之既有科學性,又不失藝術性。
20.如圖是比較歸納昆蟲、兩棲類、爬行類動物生殖和發育的異同點,請據圖回答問題:
(1)昆蟲的發育有兩種方式,其中的家蠶一生要經過受精卵、幼蟲、    、成蟲四個時期。
(2)若“Ⅰ”代表昆蟲和兩棲類動物在發育上的共同點,則“Ⅰ”表示幼體和成體在生活方式和形態結構上差異  大 (選填“大”或“小”)。
(3)若“Ⅱ”代表昆蟲和爬行類動物在受精方式上的共同點,則“Ⅱ”是    受精。
(4)若“Ⅲ”兩棲類和爬行類動物在呼吸器官上的共同點,則“Ⅲ”是    。
(5)若“Ⅳ”代表昆蟲、兩棲類和爬行類動物生殖和發育的共同特點,則“Ⅳ”是    。
三.實驗探究題
21.如圖甲為常見的農業害蟲卷葉象甲。雌性成蟲在植物葉片上產卵后,將整個葉片加工成卷筒狀(如圖乙),幼蟲及蛹期都在葉筒內生活。觀察發現,同類植物的葉片有全緣和深裂兩種形狀(如圖丙),具有深裂的葉片更能抵抗卷葉象甲的破壞。
(1)從發育過程角度看,卷葉象甲比蝗蟲多了    期;
(2)針對觀察到的現象,興趣小組同學進行以下探究:
【實驗方案】Ⅰ選取同類植物中相同數量且大小相同的全緣葉片和深裂葉片;
Ⅱ將等量待產卵的雌性成蟲,分別放到兩種葉片上;
Ⅲ一段時間后,觀察統計能折疊成卷筒的葉片數量。
【實驗分析】①制定上述實驗方案基于的假設是    ;
【拓展應用】②從環保角度考慮,以下可以減少卷葉象甲危害的措施是    。
A.噴灑農藥 B.誘捕雌蟲 C.收集卷葉,并集中處理
22.某中學科學興趣小組在學習了“青蛙的生殖和發育”后,開展“各種污染物對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響”的探究活動。他們采集了一定數量的青蛙受精卵,以化肥、洗滌劑作為污染物,在魚缸中進行實驗觀察。回答下列問題。
①他們作出的實驗假設是:各種污染物會降低青蛙受精卵孵化率;
②將3個相同的魚缸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并編號1、2、3;在1、2號魚缸中分別加入一定量的化肥、洗滌劑;
③把青蛙受精卵分成三等份(各100粒),分別放入上述魚缸中,在相同適宜的環境中孵化。
(1)青蛙的發育屬于變態發育,發育過程主要包括受精卵、胚胎發育、    、幼蛙、成蛙等五個階段。
(2)該實驗方案中對照組的編號是    。
(3)實驗時需要定時觀察記錄的內容是    。
(4)支持上述假設的實驗結果是    。
23.蠶在結繭時不吃也不動,一般會結出厚薄均勻的繭,但是有時也會結出厚薄不均的“薄 頭繭”,影響了蠶繭的出絲率。某研究性學習興趣小組為了尋找“薄頭繭”的原因,5 月份進行了一次探究實驗,9 月份又進行了重復實驗。兩次實驗均選擇五齡期老熟蠶,將它們放入 6 片方格簇(每片方格簇有 312 格,即每片最多結繭 312 粒),7 天后統計“薄頭繭”的發生率。實驗分為 3 組,三組的光線處理不同,實驗結果見表:不同光照條件下平均結繭情況統計表(單位:%)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光線 明亮而不均勻 明亮而均勻 暗而均勻
實驗Ⅰ(5月份) 15.48 7.50 4.92
實驗Ⅱ(9月份) 17.17 8.85 4.50
總平均發生率 16.33 8.18 4.71
請根據上述情況回答:
(1)蠶繭是蠶蛾在發育過程中的    階段出現的。
(2)該小組設計并實施這一實驗的實驗假設是    。
(3)在這一實驗中,除要控制蠶的年齡和大小、實驗時間相同外,還要控制其他實驗條件相同,請你舉出其中的一個。    。
四.解答題
24.如圖是昆蟲個體發育過程模式圖。
(1)B是    期,D是    。
(2)若表示蝗蟲的發育過程,則其發育類型屬于
   。
(3)下列關于昆蟲的發育過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蜻蜓的發育過程可以表示為A→C→D
B.若表示蝗蟲的發育過程,則C對農作物的危害最大
C.若表示家蠶的發育過程,為提高蠶絲產量,應設法延長C時期
D.經過B期后昆蟲形態發生很大改變,主要是由于細胞核內的遺傳物質發生了改變
25.如圖是青蛙發育過程示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青蛙發育過程的順序是D→    (用圖中序號表示)。
(2)圖中B、C階段用    呼吸,從E階段開始用    呼吸。
(3)青蛙的生殖和發育在水中進行,它進行    (填“體內”或“體外”)受精。
26.昆蟲作為自然界中一個龐大的家族,與我們人類的生活聯系十分密切,有些昆蟲對我們的生活有所幫助,反之,有些昆蟲對我們的生活會產生極大的危害。如圖是蝗蟲及家蠶的一生。
(1)圖甲中A代表了蝗蟲發育的哪一階段   。
(2)蠶是蛾的幼蟲,吃桑葉,在化蛹前吐出作繭用的大量蠶絲是重要的紡織原料,家蠶的發育過程為
   (用箭頭和圖乙中字母表示)。
(3)小姚同學在電視上看到有關蝗災的新聞后,查閱了蝗蟲的相關資料。
東亞飛蝗對我國農業會產生巨大的危害,它們的食物來源非常豐富,如玉米、小麥、高粱、水稻、谷子等,但是不會吃大豆、苜蓿、果樹等植物。東亞飛蝗多棲息在地形較低的區域,喜歡將卵產在枯燥暴露的地塊,青蛙、蜥蜴、鳥類等動物會將蝗蟲作為自己的捕食對象。結合所學知識以及以上資料,請你提供至少兩條蝗蟲防治的方法。
27.模型構建是研究和學習的一種重要方法。如圖為生物興趣小組根據生物的生殖和發育這一章內容所建立的模型。其中的①~⑥表示生殖發育過程,A、B、C表示發育時期。請據圖回答:
(1)與家蠶相比,蝗蟲不經過的發育時期是   (填圖中字母代號),蝗蟲的這種發育方式稱為   發育。
(2)青蛙被稱為“田園衛士”,它的生殖過程①在   中完成,其發育時期A的呼吸器官是
   。
(3)鳥類的生殖發育階段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   、孵卵和育雛。
(4)該模型所代表的動物生殖方式為   生殖。
得復制發布日期:2025/2/17 9:35:13;用戶:鄭小平;郵箱:13586236001;學號:2040423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溪县| 台南市| 尼勒克县| 嘉善县| 景洪市| 南木林县| 竹北市| 天峨县| 建始县| 栾川县| 额尔古纳市| 五寨县| 榆中县| 浑源县| 长泰县| 志丹县| 通辽市| 富裕县| 政和县| 浏阳市| 澄城县| 措勤县| 中卫市| 九龙县| 桂阳县| 柘荣县| 南安市| 建德市| 清原| 贵港市| 化州市| 大连市| 晴隆县| 霸州市| 武冈市| 南华县| 策勒县| 化隆| 铁岭县| 襄汾县| 邯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