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4 火燒云【教學目標】1.能借助相關語句說出火燒云的特點,體會人們看到火燒云時的心情變化。2.初步學習了解“以靜襯動”等三種寫作手法。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三至六自然段。【教學重點】能借助相關語句說出火燒云的特點。【教學難點】了解三至六自然段使用的寫作手法。【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一、視頻導入,鞏固復習教師導入:同學們有沒有見過火燒云,請大家看一則視頻,分享你看完后的感受。翻開24課,看看作者如何描繪火燒云的美,并體會人們看火燒云的心情。二、體會火燒云的形狀變化1.朗讀第4-6自然段,找一找這部分寫了火燒云的什么特點?圈點勾畫出你找到的語句。2.學生匯報交流。預設1:形狀的特點。形狀多一匹馬、一條大狗、一頭大獅子。預設2:速度的特點。變化快教師追問:從哪些詞語體會到的?引導學生找關鍵詞:“一會兒”“過了兩三秒鐘”“忽然”“接著”“一轉眼”3.第4-6自然段都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按照“動物”的“出現→形狀變化→消失”的順序來寫的。結合三段落分析,三個順序分別對應哪些句子。理解動靜結合。火燒云出現時“馬頭向南,馬尾向西,跪著”的靜態形態美;“馬腿伸開了,馬脖子也長了”的動態變化美。這里運用了動靜結合的寫法。5.體會火燒云變化時人們的心情。“一會兒,天空出現一匹馬”馬出現時非常高興;“跪著——站——大起來”寫了馬的變化,這時候心情是激動的;“看的人正在尋找馬尾巴,那匹馬變模糊了。”馬逐漸消失,又有些遺憾。6.忽然又來了一條大狗。那條狗十分兇猛,在向前跑,后邊似乎還跟著好幾條小狗。跑著跑著,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見了。“忽然”一詞承上啟下,承接上一段馬的消失,引出狗的出現,突出火燒云的瞬息萬變。7.接著又來了一頭大獅子,跟廟門前的石頭獅子一模一樣,也那么大,也那樣蹲著,很威武很鎮靜地蹲著。可是一轉眼就變了,再也找不著了。教學:動態描寫&靜態描寫第一句話是靜態描寫。“也那樣蹲著,很威武很鎮靜地蹲著。”,“可是”一詞打破了這一靜態,“就變了,再也找不著了。”末一句是動態描寫。這種描寫方法叫做“以靜襯動”。總結三種寫作手法的作用。描寫方式不同,但異曲同工,都是為了突出火燒云變化快的特點。出示結構圖。梳理:體會形狀變化多。教師總結本文不僅寫了火燒云的顏色多、變化快,還寫了火燒云的形狀多、變化快,真是千姿百態,瞬息萬變。三、學習火燒云下去部分1.朗讀第7自然段,找出作者看火燒云的感受,說說你是怎樣理解這種感受的。2.學生交流匯報。預設:揉眼睛再看(舍不得、珍惜之情)。可是(表轉折)。偏偏(表遺憾之情)。愛好(直接表明喜愛之情)。一會兒功夫(消失得太快了,表示遺憾)。都可以說明,孩子們喜歡火燒云,因為他的消失覺得遺憾、戀戀不舍。3.你是怎樣理解“恍恍惚惚”的?模糊不清,看得不真切。4.小練筆。火燒云下去了,孩子們的心情怎樣?會想些什么呢?學生自由回答。預設1:火燒云變幻萬千,太美了!(贊美)預設2:真遺憾啊,真令人不舍。(不舍)朗讀訓練,讀出孩子們的依依不舍。朗讀指導:“偏偏”:重讀“下去了”:放慢放緩。整體基調:低沉、輕緩。四、總結拓展1.梳理全文結構2.概括主題本文以形象生動的語言描寫了火燒云的顏色多、 形狀多和變化快,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喜愛和贊美,激發我們觀察自然、熱愛自然的情趣。五、課堂演練,課后作業1.課堂演練2.課后作業01.完成課后第2題02.背誦課文第3至第6自然段【板書設計】動靜結合承上啟下 → 突出瞬息萬變以靜襯動【教學反思】《火燒云》是蕭紅的寫景文,描繪了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抓住火燒云顏色、形狀極多和顏色、形狀變化極快這兩個特點來觀察和描述,體現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同時也啟發學生要觀察大自然,并大膽發揮想象力。在教學過程中,我抓住“多、變”兩個特點,引導學生體會火燒云的形狀多,變化速度快的特點。例如,在學習“快”這一特點,從“一會兒”等表示時間極短暫的詞語中發現。另外,在教學中,我還重視學生語文知識的拓展深化。結合文章,初步學習“動靜結合“以靜襯動”“承上啟下”等寫作手法。”為今后的寫作學習提供經驗。最后,重視學生的寫作訓練和朗讀訓練。通過朗讀,更進一步感受作者的情感,通過安排學生通過描寫及豐富的想象,來感悟對美麗的大自然由衷的熱愛,從而受到熱愛生活的情感熏陶。本堂課存在的不足之處也有很多。在講解三種寫作手法時,由于教學內容較抽象,對一般學生有難度,應注意用更簡易好懂的方法進行講解。小練筆和朗誦環節,許多學生對寫作、朗誦存在恐懼,遲遲不敢動筆,應多鼓勵學生,因材施教,給予合適指導,讓學生樹立起寫作的信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