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墨梅【教學目標】1.認識“硯”“乾”“坤”等3個生字,熟讀《墨梅》。2.通過自學和答疑的方式理解《墨梅》整首詩的意思。3.體會《墨梅》中表現的人物精神品格。【教學重難點】1.通過自學和答疑的方式理解《墨梅》整首詩的意思。2.體會《墨梅》中表現的人物精神品格。【教學過程】一、揭題導入,熟讀成誦1.誦詠梅詩,出示課題中國人偏愛梅花,古時候很多詩人寫過詠梅的詩歌,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配樂齊誦)“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元代王冕的《墨梅》。2.詩題釋疑,理解“墨梅”對于這首詩的題目,你有什么疑問嗎?(為什么王冕筆下的梅花是墨色的?)原來王冕所描寫的是用水墨畫出的梅花。3.讀通讀準,讀出節奏請同學們自己試著讀一讀這首古詩,注意讀準字音,讀出節奏。(生讀,師點評。)4.自主理解,互相答疑借助注釋和課前自己查閱的資料,理解這首詩的意思。對自己理解不了的部分,在全班同學面前提出來,互相答疑。帶著自己的理解,熟讀古詩。二、墨梅印象,不同流俗過渡:王冕的這株“墨梅”和普通的梅花有何不同,我們一起去詩中尋找答案。1.墨梅之形,無比清雅(1)你能找找王冕筆下的墨梅是什么樣子的嗎?(“朵朵花開淡墨痕”)“淡墨痕”:淡墨,水墨畫中將墨色分為幾種,如淡墨、濃墨、焦墨。這里是說用淡墨圈出梅花花瓣的痕跡。(2)出示墨梅水墨畫,說說給你留下的印象。墨梅讓人感覺非常淡雅、清雅,一點都不濃墨重彩。這句詩應該怎么讀呢?語速放緩,語調稍低。一起來讀“朵朵花開淡墨痕”。2.墨梅之味,異常清香(1)那墨梅的氣味與尋?;ㄏ阋粯訂??“只留清氣滿乾坤”。(2)你怎么理解“清氣”呢?這是一種墨香,是帶有書卷氣的一種味道,如今墨香已經變成我們中國的一種文化符號,代表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和內涵,這種清香非志趣高雅的文人不能得。(3)王冕筆下的“清氣”是只縈繞在一室之內嗎?(“滿乾坤”)這種帶著高雅志趣的清香飄散在天地間,所有的人都能夠聞到。這句詩應該怎么讀呢?(語速稍快,語調上揚。)(4)一起來讀“只留清氣滿乾坤”。3.厚重底蘊,墨梅承載(1)不只如此,這株墨梅還承載著厚重的文化底蘊,一起讀“我家洗硯池頭樹”。結合注釋我們知道,“洗硯池”是指晉代的大書法家王羲之的洗硯池,他在池邊練習書法,池水因此變成黑色。(2)王羲之與王冕屬于兩個朝代,兩人的年紀相差了一千年左右,誰在課前查了資料,為什么王冕稱洗硯池為“我家”的呢?兩人同姓,又同樣勤學苦練,都在各自領域取得了很高的造詣,因此王冕帶著驕傲自稱“我家洗硯池頭樹”。小結:這株墨梅,如此迥然不同,它形態清雅,氣味清香,同時承載著厚重的底蘊,因此它只需自己默默綻放,不需要別人的贊同和夸獎,因此王冕寫它“不要人夸好顏色”。讓我們一起帶著對這株墨梅的欣賞,讀一讀整首詩。(配樂齊誦)三、詩人之志,清凈清廉過渡: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甚至也沒有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行動者?!赌贰愤@首詩之所以成為詠梅絕唱,不僅在于它寫了梅,更因為它寄托了詩人的志向。1.默讀材料,思考志向王冕一開始時追求功名,但是屢試不第,他滿懷憤郁,一怒之下,將參加科舉考試的文章付之一炬,憤而出走,游歷天下,盡覽祖國大好河山。王冕在游歷北方時,看到元朝統治者耀武揚威,殘害百姓,心中怒不可遏。這次游歷,使他看清了元朝各級官吏的頤指氣使,他發誓不再追求功名,永世不入仕為官。王冕后隱居山林,生活日益窘迫,鄉里人都蔑視他,讓他的心境悲戚不堪,最讓他不忍心的,是不能供養自己的父母。后來他父親在貧病交迫下逝世了,他悲痛萬分,但是生活依舊貧困。在這種狀況下,他的朋友想推薦他做官,王冕用“我有田可耕,有書可讀,豈肯送公文做人家的使喚嗎?”的理由拒絕。2.交流感想,感受志向不屈膝于權貴,不媚俗于高官厚祿,專注于自己想做的事,即使與世人不同,也不改其清凈清廉的志向,就像《墨梅》中所寫的“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四、王冕其人,清貧清白過渡:是什么樣的人生經歷造就了王冕這種清凈清廉的志向呢?1.分享故事,獨立思考王冕自幼好學,白天放牛。七八歲時,父親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進學堂,去聽先生念書。聽完以后,總是默默地記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記了。王冕的父親大怒,打了王冕一頓。過后,他仍是這樣。因為生活的原因,王冕養成了詼諧風趣放誕的性格。他曾經送母親到紹興城里療養了一段時間,后來他的母親想歸故鄉,王冕在《楚辭圖》上看見畫的屈原衣冠,便自造了一頂極高的帽子、一件極闊的衣服,買了一乘牛車,載了母親,戴了高帽,穿了闊衣,執著鞭子,掛著木劍,唱著山歌,從村上走過,使得一群孩子跟著他笑,他也不在乎地向他們笑。王冕游歷歸來,聽到他的杭州朋友盧生死在灤陽,只留下兩個幼女一個男孩,沒有人撫養。于是他趕到灤陽,安葬了盧生,帶了三個孩子回到自己的家中,一直撫養長大。2.學生總結,王冕其人王冕雖清貧但自幼好學,他安貧樂道,周濟朋友,做人做得清清白白,就像他筆下的墨梅一樣。3.再讀《墨梅》,詩中見人學生配樂齊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