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專題十六 原子物理考向二 原子核2025年高考物理專題復習資料考點切片考點1 原子核組成與三種射線1.(2023廣東卷)理論認為,大質量恒星塌縮成黑洞的過程,受核反應 的影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A.是粒子,射線穿透能力比 射線強B.是粒子,射線電離能力比 射線強C.是粒子,射線穿透能力比 射線強D.是粒子,射線電離能力比 射線強【解析】 根據核反應方程滿足質量數和電荷數守恒可知,是粒子 ,三種射線的穿透能力:射線最強,射線最弱。三種射線的電離能力:射線最強, 射線最弱,故選D。2.(2023全國甲卷)在下列兩個核反應方程中和代表兩種不同的原子核,以和分別表示 的電荷數和質量數,則( )DA., B., C., D.,【解析】 解法一解法二通過第二個核反應方程可知,,所以 ,排除A、B、C項,快速選出D項。跳跳學長有話說題目中第一個核反應方程為盧瑟福利用粒子轟擊 (氮)原子核發現質子的方程,即。此外,盧瑟福的學生查德威克利用粒子轟擊 (鈹)原子核發現中子,即 。考點2 原子核的衰變與半衰期3.(2024安徽安慶一中三模)居里夫婦和貝克勒爾由于對放射性的研究而一起獲得190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發現自然界中很多元素具有放射性,其中金屬釷具有放射性,它能放出一個新的粒子而變為鏷,同時伴隨有 射線產生,其方程為 ,釷的半衰期為24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A. 是釷核中的一個質子轉化成一個中子時產生的B. 為釷核外的電子C. 射線的本質就是高速中子流D. 釷經過96天后還剩【解析】 根據核反應方程電荷數和質量數守恒可知,為電子 ,這個電子并非原子核外的電子,而是由原子核內的一個中子變成一個質子的同時放出的。射線的本質就是光子流。根據知,剩余釷的質量 。4.(2024山東濟南山師附中模擬預測)2024年1月天津大學科研團隊攻克了長期以來阻礙石墨烯電子學發展的關鍵技術難題,打開了石墨烯帶隙,開啟了石墨烯芯片制造領域的“大門”。石墨烯是C的同素異形體,目前已知C的同位素共有15種,其中是一種放射性的元素,可衰變為 ,圖中包含 衰變相關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A.當環境溫度變化時, 的半衰期會發生改變B.轉變為,衰變方式為 衰變C.32個 原子核在經過22 920年后還剩2個D.當數量是數量的3倍時, 衰變經歷的時間為11 460年【解析】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由原子核內部自身因素決定的,跟原子所處的化學狀態和外部條件沒有關系。根據衰變過程中電荷數守恒和質量數守恒可得,其衰變方程為 ,則可知其為 衰變。衰變服從量子統計規律,只對大量的原子才有意義。由題圖可知,的衰變周期為5 730年,當數量是 數量的3倍時,根據,可知,解得 年。5.(2023山東青島五十八中學期末)自然界中一些放射性重元素往往會發生一系列連續的遞次衰變,又稱為放射系或衰變鏈。每個放射性衰變鏈都有一個半衰期很長的始祖核素,經過若干次連續衰變,直至生成一個穩定核素。已知 的衰變鏈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A.圖中的橫坐標表示核電荷數,縱坐標表示中子數B.衰變最終生成的穩定核素為C. 衰變最終生成穩定核素,共有兩種不同的衰變路徑D.衰變最終生成穩定核素,共發生了7次衰變,2次 衰變【解析】 的核電荷數為92,質量數為235,中子數為143,結合衰變鏈圖可知,題圖中的橫坐標表示核電荷數,而縱坐標表示中子數。由題圖可知,最終生成的穩定核素的核電荷數為82,核子數為 ,為。由題圖可知,衰變為后,接下來可能發生 衰變生成,亦可能發生 衰變生成。而衰變至后亦存在兩條衰變路徑,所以衰變生成 ,共有四條不同的衰變路徑。由題圖結合前面對C項的分析可知,沿任何一條路徑,最終都是發生7次 衰變,4次衰變。考點3 核反應和核反應類型6.(2024吉林長春市第二實驗中學期末)“玉兔二號”上裝配的放射性同位素電池,能將衰變釋放的部分核能轉化成電能。發生的核反應方程為 ,下列核反應與 發生的核反應屬于同一種類型的是( )AA. B.C. D.【解析】 根據核反應中質量數與電荷數守恒可知,為,為 衰變。同理為,為衰變;為, 為原子核的人工轉變;為,為衰變;為 ,為重核裂變,A正確。7.[多選](2023重慶名校聯考)物質在 衰變過程中釋放出的電子只帶走了總能量的一部分,還有一部分能量“失蹤”了,著名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據此認為在衰變過程中能量守恒定律是失效的,后來中微子(一種電荷數和質量數都是零的微觀粒子)的發現解釋了這一現象。20世紀40年代初,我國科學家,“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王淦昌先生首先提出了證明中微子存在的實驗方案。我們可以對其進行如下描述:靜止原子核俘獲一個粒子,可生成一個新原子核,并放出中微子(用“ ”表示),根據核反應后原子核 的動能和動量,可以間接測量中微子的能量和動量,進而確定中微子的存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DA.粒子是電子 B.粒子 是質子C.核反應前、后的中子總數不變 D.這個實驗的思想是能量守恒和動量守恒【解析】 該核反應方程為 ,由質量數守恒和電荷數守恒有, (【點撥】核反應方程遵循兩個守恒:質量數守恒和電荷數守恒),解得,,所以粒子 是電子。反應前中子總數,反應后中子總數 ,所以中子數增加1。由前面分析可知,該實驗方案的思想是守恒思想,即利用能量守恒和動量守恒推出中微子的能量和動量,從而證實它的存在。. .. .考點4 質能方程、質量虧損和比結合能8.(2023全國乙卷)2022年10月,全球眾多天文設施觀測到迄今最亮伽馬射線暴,其中我國的“慧眼”衛星、“極目”空間望遠鏡等裝置在該事件觀測中作出了重要貢獻。由觀測結果推斷,該伽馬射線暴在1分鐘內釋放的能量量級為 。假設釋放的能量來自物質質量的減少,則每秒鐘平均減少的質量量級為(光速為 )( )CA. B. C. D.【解析】 由題意可知,伽馬射線暴每分鐘釋放的能量量級為 ,根據愛因斯坦質能方程可知,每分鐘平均減少的質量為 ,則每秒鐘平均減少的質量為,量級為 。故選C。9.(2025河北衡水中學開學摸底)被國際原子能機構稱為“新興 核素”,可以用于 成像和放射性治療,有望用于基于放射性核素的診療一體化研究。已知的比結合能為,核反應方程中為新生成粒子, 為釋放的核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A.是粒子 B.的結合能為C.的比結合能為 D.的結合能比 的結合能小【解析】 根據核反應滿足質量數守恒和電荷數守恒可知, 的質量數為0,電荷數為,則 是電子。核反應釋放核能為結合能之差,電子無結合能,有,則 的結合能為。共有64個核子,設比結合能為,有,則 的比結合能為。該核反應為放能反應,則生成物的結合能大于反應物的結合能,即 的結合能比的結合能大。覺醒集訓1.(2025河北調研聯合測評)钷是第61號元素,元素符號為 ,钷147的衰變方程為,其半衰期為2.6年,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A.钷147發生的是 衰變B.钷147的衰變產物中 來自钷原子核的外部C.100克钷147經過5.2年還剩下25克钷147D.用钷147制造出的一種化學“復合物”在高溫環境下半衰期可能變為3.6年【解析】 根據質量數守恒和電荷數守恒可知,衰變的產物中的為 ,即為電子,則發生的是衰變, 衰變產生的電子來自原子核的內部。钷147的半衰期為年,經過 年,剩余的質量為。半衰期是由原子核內部自身的因素決定的,與原子所處的化學狀態和外部條件均無關,所以半衰期不會變。2.(2025浙江省慈溪中學一模)在核電站中,只要“燒”掉一支鉛筆那么多的核燃料,釋放的能量就相當于 標準煤完全燃燒放出的能量。一座百萬千瓦級的核電站,每年只消耗左右的濃縮鈾,而同樣功率的火電站,每年要燒煤 。關于重核裂變反應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A.重核裂變反應生成的中子被稱為熱中子B.裂變反應產物的比結合能比 大C.該核反應方程也可簡略寫為D.核電站常用的慢化劑有石墨、重水和普通水,可以減慢鏈式反應【解析】 重核裂變反應生成的中子被稱為快中子。生成物的比結合能大于反應物的比結合能,故裂變反應產物的比結合能比大。核反應方程應表現為中子轟擊鈾核,故不可簡化。核電站常用的慢化劑有石墨、重水和普通水,可以減慢中子的速度,而通過控制鎘棒的插入深度來控制鏈式反應速率。3.[多選](2023廣東廣州華南師范附中三模)1932年1月,約里奧·居里夫婦用 放出的 射線轟擊鈹,打出了由粒子 組成的射線。他們再用粒子 轟擊石蠟,打出了粒子。約里奧·居里夫婦將粒子解釋為 射線。ABA.均不帶電 B.能量都比較大C.均為電磁波 D.都是由于原子的核外電子躍遷時產生的僅在一個月之后,查德威克通過實驗證實粒子 是中子,約里奧·居里夫婦與中子失之交臂,這也成為科學史上的一大憾事。約里奧·居里夫婦之所以將中子流當成 射線,是因為中子流與 射線( )【解析】 中子不帶電, 射線的本質是光子,也不帶電。中子轟擊石蠟可以使其發生核反應,可見中子的能量很大,而 射線的能量也比較大,可以穿透鋼板。中子是實物粒子, 射線是電磁波。中子是從原子核中射出的, 射線是原子核反應在生成新核時產生的,不是核外電子躍遷產生的。4.(2023遼寧卷)原子處于磁場中,某些能級會發生劈裂。某種原子能級劈裂前后的部分能級圖如圖所示,相應能級躍遷放出的光子分別設為①②③④。若用①照射某金屬表面時能發生光電效應,且逸出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為 ,則( )AA.①和③的能量相等B.②的頻率大于④的頻率C.用②照射該金屬一定能發生光電效應D.用④照射該金屬逸出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小于【解析】 由題圖可知,躍遷時放出的光子①和③均由同一高能級躍遷到同一低能級,又因釋放的能量等于兩能級的能量差,所以①和③的能量相等。由題圖可知,②的能量比④的能量小,由公式 可知,②的頻率小于④的頻率。用①照射某金屬表面時能發生光電效應,但由于②的能量小于①,所以用②照射該金屬時不一定能發生光電效應。用①照射某金屬時逸出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為 ,由于④的能量大于①,則由可知,用④照射該金屬逸出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一定大于 。5.(2024山東濰坊二模)圖甲為氫原子的能級圖,大量處于第3能級的氫原子,向低能級躍遷過程中能發出不同頻率的光,用這些光照射圖乙中的光電管,有2種頻率的、 光可讓光電管發生光電效應。圖丙為、 光單獨照DA.光照強度減小,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也減小B.圖乙中滑片從向 端移動過程中,電流表示數逐漸減小C.光光子的能量為D.光電管中金屬的逸出功為射光電管時產生的光電流與光電管兩端電壓 的關系圖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解析】 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與光照強度無關。滑片從向 端移動過程中,A板帶正電,電壓為正向電壓,增大電壓,電流達到飽和光電流后不再增大,電流先增大后不變。大量處于第3能級的氫原子,躍遷時能產生3種頻率的光,能使光電管發生光電效應的應該是第3能級到第1能級和第2能級到第1能級發出的光, 光的遏止電壓大,光子能量高,所以光光子的能量為 。因為光的遏止電壓為,根據公式可得 ,,解得 。6.[多選](2023年6月浙江卷)有一種新型光電效應量子材料,其逸出功為 。當紫外光照射該材料時,只產生動能和動量單一的相干光電子束。用該電子束照射間距為 的雙縫,在與縫相距為的觀測屏上形成干涉條紋,測得條紋間距為,已知電子質量為 ,普朗克常量為,光速為 ,則( )ADA.電子的動量 B.電子的動能C.光子的能量 D.光子的動量【解析】A 由條紋間距、電子動量聯立解得 √B 電子的動能,解得C 光子的能量,故D 光子的動量,解得 √覺醒原創1.2024年6月,科研人員通過分析我國首顆探日衛星“羲和號”對太陽光譜的觀測數據,精確繪制出國際首個太陽大氣自轉的三維圖像。“羲和號”觀測的太陽光譜中有一條譜線,該譜線所對應光子的頻率與氫原子從較高能級直接向 能級躍遷時發出的光子中能量最小的那個光子的頻率相同。已知氫原子的能級為:, ,,, ,則該譜線所對應光子的能量為( )BA. B. C. D.【解析】 光子的能量為 ,光子能量最小時頻率最小,根據玻爾的頻率條件可知,當從能級向 能級躍遷時發出的光子能量最小,最小能量為。2.2024年5月24日,《自然》雜志上發表了一項關于首次利用放射性元素钷制造出的一種化學“復合物”(即钷與周圍的一些分子結合在一起的化合物)的成果,這一合成壯舉填補了化學教科書中一個長期存在的空白。下列有關放射性元素的說法正確的是( )DA.利用放射性元素钷制造成“復合物”后钷的半衰期會發生變化B.氡的半衰期為3.8天,4個氡原子核經過7.6天后就一定只剩下1個氡原子核C.衰變成要經過8次衰變和6次 衰變D.放射性元素發生 衰變時所釋放的電子是原子核內的中子轉化為質子時產生的【解析】 半衰期是由原子核本身性質決定的,所以元素钷制造成“復合物”后钷的半衰期不會發生變化。半衰期是描述大量原子核衰變的統計學規律,對極少量原子核的衰變并不適用。根據電荷數和質量數守恒可得,衰變成要經過 衰變的次數為,要經過衰變的次數為 。放射性元素發生 衰變時所釋放的電子是原子核內的中子轉化為質子時產生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