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4張PPT)第2章物質的微觀結構從宇宙中的天體到我們接觸的各種物體,再到微觀世界的粒子,它們構成了不斷發生著變化的物質世界。我們每天都要與各種各樣的物質打交道,人們的生活、生產和研究都離不開物質。你是否想過:物質是由什么構成的?物質的組成如何表示?第3節建構原子模型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除了分子以外,還有原子和離子等,如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金剛石是由碳原子構成的、氯化鈉是由氯離子和鈉離子構成的。那么,原子是最小的微粒嗎?科學家是如何建構原子模型的呢?第2課時 相對原子質量、離子第1節走進微觀世界三、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可以從元素周期表中查到,也可以從物理或化學用表中查找。相對原子質量多采用近似值。相對原子質量表國際上規定:采用相對原子質量來表示原子的質量關系。1.相對原子質量定義以一種碳原子質量的1/12作為標準,其它原子質量跟它相比較所得的數值,就是該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簡稱原子量。一個碳-12原子的質量:1.993×10-26千克一個氧原子的質量:2.657×10-26 千克那么一個二氧化碳分子的質量是多少?7.307×10-26千克計算過程很不方便,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簡化?為什么要把原子的實際質量轉化成相對原子質量?答:原子的實際質量極小,計算起來復雜不方便。(1)標準:把一個C-12原子的質量1.993×10-26Kg分為12等份,即2.計算相對原子質量步驟一份為1.661×10-27千克碳原子碳原子的1/12(2)把其他原子的質量與這個標準進行比較,所得比值就是相對原子質量。氧原子16等份碳原子的1/12已知一個碳原子的質量是1.993×10-26千克,一個氧原子的質量是2.657×10-26 千克,一個氫原子的質量是1.674×10-27 千克,求出碳、氧、氫的相對原子質量。碳的相對原子質量 =1.993×10-26千克1.661×10-27千克=12氧的相對原子質量 =1.661×10-27千克≈2.657×10-26千克16氫的相對原子質量 =1.674×10-27千克1.661×10-27千克≈1例1:微 粒 質量/千克 相對質量 說 明碳原子 1.993×10-26 12 6個質子,6個中子質子 1.6726×10-27 1 質子質量≈中子質量中子 1.6748×10-27 1 電子 9.1176×10-31 電子質量是質子質量的1.質子、中子的相對質量都約為1,都約等于碳-12原子質量的1/12。閱讀表中的數據,你有什么啟發?表2.3-2質子、中子、電子的相對質量P702.電子的質量很小,相對質量可以忽略,原子的質量幾乎集中在原子核上。閱讀表中的數據,你有什么啟發?表2.3-2質子、中子、電子的相對質量微 粒 質量/千克 相對質量 說 明碳原子 1.993×10-26 12 6個質子,6個中子質子 1.6726×10-27 1 質子質量≈中子質量中子 1.6748×10-27 1 電子 9.1176×10-31 電子質量是質子質量的查出 1 ~ 18號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填在表中。原子序數 1 2 3 4 5 6 7 8 9相對質量原子序數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相對質量147911121416192023242728313235.540相對原子質量只是一個比值,目前所有已發現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均已被測出。我國科學家張青蓮(1908- 2006)主持的科研小組測定的銦、銥、銻、銪、鈰、鉺、鍺、鋅、鏑、釤十種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被確定為國際新標準,被全世界廣泛采用。張青蓮與相對原子質量分析下表,能否找到一個簡單的數量關系?原子種類 核電荷數 質子數 中子數 電子數 相對原子質量1 0氧 8 811 12 2312 1213 14 27鐵 26 30 56氫1118816鈉1111鎂121224鋁13132626相對原子質量(二)相對原子質量的近似計算公式:質子數中子數=+四、離子一定條件下很多物質混合會發生化學反應。鈉在氯氣中點燃就會發生反應生成氯化鈉。取一瓶氯氣,觀察它的顏色 。黃綠色用鑷子在放有煤油的試劑瓶中夾取一塊鈉,用刀切割成一小塊,觀察顏色、狀態。。質軟、銀白色光澤金屬固體氯氣1.氯化鈉的生成取一瓶氯氣,用鑷子夾一小塊鈉放入燃燒匙中,點燃鈉,將燃燒匙伸入氯氣瓶中,反應結束后觀察瓶內的物質。實驗現象: 。金屬鈉燃燒,發出黃色火焰、產生白煙,并放出熱量實驗結論:鈉+氯氣氯化鈉鈉原子跟氯原子是怎樣生成氯化鈉的呢?鈉原子失去一個電子成為一個帶正電的微粒叫鈉離子。氯原子得到一個電子成為一個帶負電的微粒叫氯離子。Na+Cl—帶有相反電荷的鈉離子和氯離子之間相互吸引構成了電中性的氯化鈉。2.離子——帶電的原子(1)我們把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叫離子帶負電的原子或原子團。離子陽離子:陰離子:帶正電的原子或原子團。離子所帶的電荷數取決于得失電子的數目(2)離子也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例:硫酸銅是由銅離子和硫酸根離子構成的。(3)構成物質微粒有:分子、原子、離子。三、相對原子質量1.相對原子質量定義以一種碳原子質量的1/12作為標準,其它原子質量跟它相比較所得的數值,就是該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簡稱原子量。2.相對原子質量計算公式相對原子質量=某原子的質量C-12原子的質量×112比 較 原子的質量 相對原子質量實驗測出的一個原子的實際質量量的確定比較得出的相對質量單 位質量的單位:千克是比值,單位:1(二)相對原子質量的近似計算公式: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1.相對原子質量是( )A. 一個原子的質量B. 某原子的質量與一種碳原子質量的1/12相比較所得的數值C. 一種碳原子質量的1/12和某種原子質量相比較所得的數值D. 某原子與一種碳原子的1/12相比較所得的數值B2.已知某元素的原子與碳—12原子的質量比為9,則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108B. 1.33C. 108克D. 1.33克A3.已知一個碳原子(質子數為6,中子數為6)的質量為m千克,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a,則該原子的質量為 。千克4. 以氫原子為例,說明構成原子的粒子有哪幾種,它們是怎樣構成原子的。答:氫原子由一個質子和一個電子構成,質子帶一個單位的正電,電子帶一個單位的負電。P725. 原子結構模型的建立,經過了幾代科學家的艱辛努力,直到現在仍在探索中。如圖所示為鋰原子結構的模型,圖中原子核內有3個質子、4個中子。請簡述鋰原子的結構。答:鋰原子由原子核與核外電子構成。原子核帶三個單位正電,由3個帶正電的質子及4個不帶電的中子構成。核外有3個帶負電的電子繞核公轉。P72“勝哥課程”版權聲明“勝哥課程”工作室的課件資料的版權屬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 購買下載的課件僅限購買者本人使用,可以用于自己研究學習、課堂教學,但無傳播權,禁止傳播,如傳播造成的后果將負法律責任。只要購買使用“勝哥課程”則視作同意本聲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七下第 2章第 3節建構原子模型 21.圖表資料可以為我們提供很多信息。下面是某學生對圖表資料的使用,其中正確的是( )A.根據某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判斷該元素原子核中有幾個中子B.原子質量是相對原子質量的簡稱C.根據“相對原子質量表”判斷每種元素原子中的質子數、中子數和核外電子數D.相對原子質量在數值上約等于原子核內質子數和中子數之和2.原子核內有 6 個質子和 6個中子的一個碳原子的質量為 akg,另一種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 b, 則該元素的一個原子的質量為( ) 12 A. B. C. D. 12 12 3.已知某原子的核電荷數為 15,原子核中有 16個中子,則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約為( )。A.15 B.16 C.46 D.314.下列有關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說法,正確的是( )A.相對原子質量的單位是克B.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比值C.相對原子質量就是原子的質量1D.相對原子質量就是碳原子( 12C)的質量的125.已知 個銀原子的質量為 。質子數為 6、中子數為 6的 個碳原子的質量為 ,則銀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12 12 A. B. C. D. 12 12 6.已知某氧原子的實際質量為 mg,其相對原子質量為 16。有一種銪(Eu)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152,銪(Eu)原子的質量為( )152 152 152 152 A. g B. C. g D.16 16 2 127.鎂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24,其意義是 ( )A.一個鎂原子的質量是 24克B.一個鎂原子有 24 個質子C.一個鎂原子的質量是一個碳原子質量的 24倍D.一個鎂原子的質量是一個碳-12原子質量的 1/12的 24倍8.科學家將鉛和氮的原子對撞,獲得了一種質子數與中子數之和為 293,核電荷數為 118的超重原子。該超重原子的原子核內的中子數與核外電子數之差為( )A.57 B.59 C.61 D.2939.如圖為某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該原子的結構示意圖中 x=1B.該原子的核內有 11個質子C.該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核外的電子上D.該原子的核外有 3個電子層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 1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10.如圖所示粒子中,屆于陰離子的是( )11.定義。國際上以 為標準,其他原子的質量跟它相比后得出的 ,作為這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符號為 Ar)。12.(1)人類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察、獲取地球上蘊藏量很小而月球上卻極為豐富的核聚變燃料——“ 氦-3”,解決地球能源危機。氦-3 原子核里有兩個質子,相對原子質量為 3,其原子核內中子數為 。2+(2)某元素的陽離子 X 核外有 28 個電子,相對原子質量為 65,則 x 原子核內質子數為 ,中子數與質子數之差為 。13.相對原子質量(即原子量)是原子實際質量與基準相比后得出的比值。基準的確定歷經幾代科學家的研究,下列是其歷程的部分資料:(1)若氫原子質量為 a,氧原子質量為 b,以道爾頓的原子量基準,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2)結合資料三,請推測斯達的原子量基準后來被取代的原因是 。(3)現代科學將一個原子的真實質量與一個 C-12原子質量的 1/12做比較,即可得到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下列利用的科學方法相似的是 (可多選)A.衡量物體質量的大小是以國際千克原器的質量為基準B.水和酒精混合之后總體積減小,說明分子間存在空隙C.研究木星體積時,若地球體積被定為 1,則木星體積為 1321D.研究影響動能大小因素時,通過木塊移動距離來反映小球的動能E.研究電流與電壓關系時,控制電阻大小不變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 2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答案1.D 2.B 3.D 4.B 5.A6.A 7.D 8.A 9. C 10.A111.一個碳-12原子的質量的 ;比值1212.(1)1 (2)30;513.(1)b/a (2)氧的不同同位素原子質量不同 (3)A;C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 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下第2章第3節建構原子模型2.pdf 七下第2章第3節建構原子模型2.pptx 從微觀角度解釋氯化鈉的形成1.mp4 相對原子質量的引入.mp4 鈉在氯氣中燃燒.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