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科學備考,增強實效 ——回看一輪找漏洞 籌劃二輪談策略曹縣一中 歷史組 楊紅梅【一輪復習存在的問題】一模考試結束后,我從基礎知識掌握方面、知識體系構建方面、解題技巧能力方面,對學生進行了調查,根據學生的反饋,結合一輪復習狀況和學生考試的反饋,可以看出我們在一輪復習中存在以下問題:1、知識點混亂。2、知識點的縱橫向聯系不夠,不能理清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階段特征和內在聯系。3、閱讀、理解和分析材料,提取信息和調動遷移知識的能力欠缺。4、答題技巧和能力欠缺。5、文綜考試時間緊,做題速度慢,很多學生最后15分的改革題沒來得及看。6、學生自覺性差、心中無數,眼高手低。【二輪復習的任務】一、鞏固一輪復習成果,狠抓基礎,落實基礎。鞏固基本知識對于基礎較差的文科生來說是二輪復習中增分的一個重要方面。二、聚焦核心知識,理清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階段特征和內在聯系, 建立主干知識體系和知識網絡,提升學科素養。 這是二輪復習的重中之重,安排得當,學生能迅速提高,安排使用不當,提高甚微。二輪通史加專題復習中,就是要讓學生把主干知識從必修一、二、三中梳理出來,將知識點以年代為主串成“線”,以政治、經濟、文化內容為中心鋪成 “面”,并適時古今貫通、中外關聯,織成 “網”,構建成完整的知識網絡體系。三、優化學生應試習慣,提高學生應試能力。這是二輪復習中增分又一個重要方面。全國卷在材料的選取上與課程知識的脫離度較大,材料背后的歷史信息更加隱蔽,題目的創設靈活多樣,對學生閱讀、分析、歸納材料的能力要求很高。二輪復習中的講評課尤為重要,處理得當,學生應試能力會有很大的提高。【二輪復習的應對策略】一、確立主題,整合教材。按照通史順序將必修內容劃分為中國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史、世界現代史、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六大板塊。再按通史順序將六大板塊劃分13小專題。二、上好兩課,提高課堂效率。(復習課、講評課)1、復習課設計思路 環節一:明確目標、把握考情——課標分解、命題點搜索。教師在研讀考試說明、考綱和課程標準的基礎上,通過對高考題的研究, 明確本專題的主干知識,分析出本專題的高頻考點,加強復習的針對性。環節二:梳理主干知識,構建知識體系。在這一環節教師應該大膽取舍,抓好核心知識。指導學生進行主干知識的鞏固,要求學生復習時注重知識由大到小的順序逐層進行復習,構建出專題內知識結構。例如復習【近代世界】這一板塊時,劃分為三個階段(表格)階段特征表現和史實政治經濟思想科技文藝手工工場時期的世界15、16世紀—18世紀60年代工業革命時期的世界時間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的世界時間將知識點串成“線”如:新航路開辟——世界市場雛形出現;早期殖民擴張——世界市場拓展;第一次工業革命——世界市場初步形成;第二次工業革命——世界市場最終形成。這樣理清了世界市場的形成的基本線索和西方工業文明崛起過程的發展線索。2、將知識點鋪成“面”就是將某一階段歷史的全部內容組合起來,形成一個知識整體,也就是將同一時期的分布在必修一、二、三的知識進行整合。如:手工工場時期西方政治、經濟、思想、科技3、把知識點織成“網”高考是對知識的綜合考查,織“網”就是把零散的知識串聯起來,“織”成完整的、立體的網,實現學科內的“超級鏈接”,以實現古今貫通、縱橫聯系。如:(1)三個時期歐洲國家(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美洲(美國)國家,亞洲(中國、日本)政治、經濟、思想、科技的發展,聯系與比較(2)引入與時俱進的史學研究的新觀點,從聯系比較中得結論,談認識。環節三:概括階段特征,突破重難點,掃描熱點。 全國卷重情境創設,突出時代性。這一環節中,教師以知識點或熱點為切入,以具體題目為載體,提高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能力,在運用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教師點撥的重點是歷史概念特別是時間概念、、階段特征,同時讓學生積累歷史術語。關注社會轉型時期的階段特征中國歷史的社會轉型時期:春秋戰國--明清時期--鴉片戰爭后(1840)--辛亥革命前后(1912)--新中國成立后(1949)--改革開放后(1978)世界歷史的社會轉型時期:15—18世紀---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一戰后---二戰后—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如何建構核心歷史概念1、厘清要素,形成完整知識體系。 發生前(背景、原因)→發生中(內容、過程、特征)→發生后(結果、影響、評價) 2、關聯其他概念或知識,拓展視野、升華認識。 如:宋“不抑兼并”政策概念建構 背景:唐中期以來,均(授)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化趨勢強化。宋代消除地方割據勢力,加強了中央集權 內容:不限制土地買賣,規范土地交易和征收交易稅。 影響:土地按經濟規律進行流轉買賣對農業乃至整個社會經濟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農業效率提高,刺激商品經濟發展。 土地私有制日趨成熟,促使租佃制發展,契約關系成長。 土地流轉頻繁,所謂“千年田八百主”。 土地日趨集中,激化社會矛盾。3、關聯其他概念:如古代土地制度、賦稅制度的沿革等等。環節四: 限時訓練,檢測復習效果這一環節中,要求教師要充分利用近三年全國卷、海南卷和2016年河南、河北、湖北等省的模擬試題,精選題目,試做試卷,規范訓練,全批全改,邊緣學生當面批,優秀生優先批;要求學生快速、規范答題。2、講評課設計思路講評課前,做好三項工作(1)錯題統計(2)錯題分類歸類(3)確定重點,做好錯題分析。優秀生重在易錯易混點的跟蹤練習,邊緣生重在落實基礎題。講評時三個原則:講規范、講方法、講聯系(1)講規范:每次講評時一定要強調規范在前。(2)講方法: 講評時,要將知識性講解和方法性指導有機結合,注意固定題型和新題型解答方法的指導。方法性指導切忌泛泛而談,教師要精心準備,師生共同研究,總結規律性的東西,教師切忌將方法定“死”。 (3)講聯系:講解中見縫插針補充核心知識點,“史觀”介紹(微課程)課后兩個任務 (1)健全糾錯本 (2)進行糾錯練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