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5 青春之光【教學目標】1.略讀課文,抓住小標題和提示性的句子,了解文章內容,把握主人公形象。2.體會和學習文章使人物形象立體而生動的多種寫作手法。3.學習黃文秀的精神品質,體會其時代意義。重點:1.梳理課文內容,把握主人公形象。2.學習文章的多種寫作手法。難點:學習黃文秀的精神品質,體會其時代意義。【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新課導入2021年2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時刻,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創造了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為了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全國有300多萬名干部奔赴農村和山區,1800多人犧牲在一線。黃文秀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們就去緬懷這位楷模,了解她用青春的熱血點亮萬家燈火的故事。二、作者簡介祝紅蕾,山東濰坊人,現為中國作協會員。曾在《大家》《青年文學》等期刊發表作品200余萬字。已出版散文集《清歡過紅塵》《在一只碗里過一生》和中短篇小說集《金波的星期九》等。被評為山東省十佳青年散文家、齊魯文化之星等。三、寫作背景黃文秀樂觀豁達、勇于付出、心中有愛、樂于助人,祝紅蕾被黃文秀身上的優秀品質所感動,從而萌發出了創作《青春之光》的想法并付諸行動。祝紅蕾希望用文字的力量再現黃文秀的“青春之光”,帶大家重走一遍黃文秀走過的“長征路”,讓黃文秀的青春之光照亮更多的人。四、新課講授(一)整體感知1.學生自由認知閱讀,要求讀準字音。瓢潑(pō) 靜謐(mì) 憋屈(biē)熟絡(luò) 心扉(fēi) 執拗(niù)崎嶇(qí) 噩耗(è) 毛坯(pī)心急如焚(fén) 直言不諱(huì)2.朗讀課文,劃分文章層次。第一部分(第1—4段):寫黃文秀不幸遇險。第二部分(第5—38段):詳細敘述黃文秀的事跡。第一層(第5—14段):“我就是那個要回來的人”——寫黃文秀走訪百坭村貧困戶。第二層(第15—27段):“我心中的長征”——寫黃文秀幫助村民脫貧致富。第三層(第28—38段):“仿佛她還在一樣”——寫黃文秀因公殉職,村民們對她的思念。第三部分(第39—40段):表達了對黃文秀和同黃文秀一樣奔赴一線的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的敬佩和贊揚。(二)問題探究1.分析1—4段。文章前4段主要寫了什么內容,有什么作用?明確:主要寫了黃文秀回家探病,返回防洪,不幸遇險。作用:交代了故事發生的背景,表現出黃文秀的責任感和敬業精神,同時也為后文的發展做鋪墊。2.分析“我就是那個要回來的人”部分。(1)黃文秀進村的第一件事是做什么?明確:到貧困戶家摸底。(2)黃文秀在工作中遇到了哪些困難,是怎樣克服的?明確:困難:①屯子分散在山坳里,山高路陡,上門不易。②村民的不信任語排斥。克服方法:①寫日記給自己鼓勁。②請教村里的老支書。③堅持不懈地上門,幫村民干活兒,學桂柳話。(3)在黃文秀的努力下,扶貧工作取得了哪些階段性成果?明確:①逐一走訪村里的貧困戶,匯成了一份貧困戶分布圖。②因地制宜,找到適合百坭村發展的產業——砂糖橘產業。3.分析“我心中的長征”部分。(1)“駐村滿一年那天,汽車儀表盤里程數正好增加了25000公里。黃文秀發了一條朋友圈:‘我心中的長征,駐村一周年愉快。’”黃文秀心中的“長征”指的是什么?明確:指的是百坭村崎嶇的山路,這山路既是通往幸福生活的致富道路,也是她攻堅克難的奮斗之路。(2)為了百坭村能夠脫貧,黃文秀做了哪些工作?明確:①產業發展方面:勸說班統茂做砂糖橘產業帶頭人;請農業技術員給果農指導果樹管理;聯系外地果商上門收購,建電商服務站。②黨組織建設方面: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建百坭村新時代講習所;村干部坐班值班常態化;辦理新農合新農保。③基礎建設方面:遇阻修路,逢水架橋,遇暗裝燈。2.分析“仿佛她還在一樣”部分。(1)黃文秀因公殉職后,村民們無比難過,為什么卻說“仿佛她還在一樣”?明確:因為黃文秀在這里傾注了很多,這片土地上處處留著她的足跡和身影,這里的巨大變化都有著她工作的印記。所以,雖然她走了,但村民們睹物思人,還覺得她就在身邊。她的青春之光照亮了這里,照亮了大家的心。(2)從黃文秀常背的雙肩包里裝的物品可以看出黃文秀的什么品質?明確:從“黃文秀常背的雙肩包里裝有村民需要的創可貼、感冒藥、農業技術資料,給孩子們的糖塊和鞋襪,給孤寡老人的毛巾等日用品”,可以看出黃文秀細膩周到、心系群眾、盡職盡責的優秀品質。4.分析39—40段(最后兩段)。讀完文章的最后兩段,你有什么樣的感觸?明確:黃文秀以及那300多萬名奔赴農村和山區的干部,他們的行為讓我看到了責任與擔當的力量。他們選擇離開繁華的城市,到最艱苦的地方去,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為貧困地區帶去希望與改變。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是對“勇于擔當、甘于奉獻”的最好詮釋,也是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生動實踐。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將以這些優秀干部為榜樣,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質,為實現更加美好的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五、課堂小結我們通過分析課文內容,了解黃文秀在打贏脫貧攻堅戰過程中的主要事跡,深深地被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擔當、甘于奉獻”的精神感動著!六、課后作業2021年,黃文秀被授予“七一勛章”。如果要給她寫一段頒獎詞,你會怎么寫?(不少于80字)七、板書設計第二課時一、新課導入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青春之光》這篇課文,了解了黃文秀的感人事跡,體會了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擔當、甘于奉獻”的崇高精神。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這篇課文,品味文章的多種寫作手法。二、新課講授(一)問題探究1.本文在塑造黃文秀的形象時,既有概括性的敘述,又有對外貌、行為、語言等的具體描寫。請找出這樣的例子,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明確:(1)概括敘述①此后,黃文秀一有空就往村屯跑,不讓她進門的,她就去兩次、三次……有了它,黃文秀心里有底了。②黃文秀說到做到。她從縣里請來農業技術員給果農指導果樹管理……在村里建起了電商服務站。③在她的帶動下,百坭村黨支部落實“三會一課”制度……村支部的凝聚力和號召力越來越強,村民的心氣干勁也越來越高。表達效果:這些內容,概括敘述了黃文秀在百坭村身先士卒,并且帶領黨員干部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所做出的諸多努力,讓讀者能較全面地理解黃文秀的工作和精神世界。(2)具體描寫①“灌溉200多畝農田的水渠被洪水沖斷了!”這個消息讓周末回家看望病重父親的黃文秀坐立不安。她決定立即驅車返回百坭村,那里離她家所在的田陽縣田州鎮有180多公里。表達效果:雖然是“周末”,且自己的父親也“病重”,但黃文秀聽到汛情卻“坐立不安”“立即驅車返回”,反映了她心系群眾,舍小家為大家的高尚品質。②她打開了駐村日記,眼淚吧嗒吧嗒掉了下來:“我覺得心里憋屈,搞不懂為什么我辛辛苦苦地翻山越嶺,走村串戶,老百姓們卻對我這么排斥……”表達效果:運用神態、心理描寫,如實反映黃文秀走訪遇阻時“憋屈”的內心世界,使黃文秀的形象有血有肉,真實地、立體地呈現在讀者面前。③“班大哥,你只要認真種好你家的果,再領著鄉親們擴大種植面積,其他問題我來解決。”來不及擦去身上的泥水,黃文秀誠摯地說。表達效果:運用動作、語言描寫,寫黃文秀三顧茅廬,終于在雨天將班大哥“圍追堵截”在家里,她絕不能放棄這難得的機會,急不可耐地做班大哥的思想工作,反映了黃文秀禮賢下士、求賢若渴的精神。④那用屯通路那天,一位大娘頂著烈日將熱乎乎的熟雞蛋塞到文秀手里……她眼睛一紅,眼淚就下來了。她在日記中寫道:“每天都很辛苦,但心里很快樂。”表達效果:運用神態、心理描寫。寫出了黃文秀的辛勤付出終于得到了群眾的認可,此刻她認識到,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真實而又形象地表現了黃文秀的激動心情。2.本文在塑造黃文秀的形象時,既有正面描寫,又有側面烘托。請找出這樣的例子,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明確:(1)正面描寫她和村民一起采摘茶葉,澆灌蔬菜,盤算一年的收成。她和村委班子成員帶領村民遇阻修路,逢水架橋,遇暗裝燈。一天,她忙完回到宿舍,鞋都沒脫就睡著了。天蒙蒙亮時醒來,渾身散架一般。要不休息一天?她搖搖頭,還有那么多事等著她呢。表達效果:通過描寫黃文秀與村民一起進行農活和帶領村民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的場景,生動地刻畫了黃文秀積極參與鄉村建設、與村民同甘共苦的形象,體現了她高度的責任感和無私的奉獻精神。(2)側面描寫①周昌戰至今記得2018年3月26日第一次在鎮政府見到黃文秀的情形。清秀的圓臉,個頭不高,扎馬尾辮,戴一副黑框近視眼鏡,這位新來的百坭村第一書記“看上去文文弱弱,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樣子”。她能擔負起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重任嗎?周昌戰在心里畫了一個大大的問號。表達效果:黃文秀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文弱女子”,欲揚先抑。周昌戰內心的疑慮,從側面反映了黃文秀面臨的困難之大,為后文做鋪墊。②慢慢地,村民們對她打開了家門,敞開了心扉:“你這個女娃娃還真是難纏得很哩!”表達效果:村民們由遇到黃文秀“要么推說有事,要么閉門不見”,到“打開了家門,敞開了心扉”,變化是巨大的、可喜的。背后原因是“這個女娃娃還真是難纏得很”,從側面突出了黃文秀的執著精神。③班氏會呆呆地站著,五雷轟頂一樣,……百坭村最南端者樂屯的韋乃情傷心地哭了。班統茂淚如泉涌:“沒有文秀書記,我過不上這樣的好日子。”孩子們蹲在文秀宿舍門口,抱著膝蓋,久久不肯離去。表達效果:描寫百坭村的村民們聽聞黃文秀因公殉職消息后的種種痛苦表現,從側面反映了黃文秀工作到位,深深贏得了人們的敬重。3.本文在記敘黃文秀的工作與生活的過程中,還穿插了真摯的抒情、精短的議論,并進行了適當的環境描寫。請找出這樣的例子,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1)飽含感情的敘述這長征沒有風雪載途的夾金山,沒有不見人煙的大草地,有的只是百坭村的一條條山路。25000公里啊!黃文秀幾乎天天奔波在路上,崎嶇的山路既是通往幸福生活的致富道路,也是她攻堅克難的奮斗之路。在這沒有硝煙的長征路上,她鉚足了勁兒與時間爭分奪秒地賽跑,一刻不曾停息。表達效果:盛贊黃文秀為了村民的幸福生活只爭朝夕、勤奮不輟、義無反顧的崇高精神,極富藝術感染力。(2)飽含感情的議論①路燈的光洞穿了山村暗夜,正如黃文秀的青春之光點燃了這片土地上的希望。②為了打贏脫貧攻堅戰,全國有300多萬名干部奔赴農村和山區,擔任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1800多人犧牲在一線。和黃文秀一樣,他們把自己火熱的心、赤誠的愛,交付給了自己駐守的土地。和黃文秀一樣,他們在最窮苦的地方堅守初心,扎根奮斗,用青春的熱血點亮了萬家燈火,讓這點點火光連接成了新時代光的海洋。表達效果:照應標題,由黃文秀轉向全國的扶貧工作者,盛贊他們付出了巨大犧牲,作出了巨大貢獻。既為讀者理解黃文秀的精神品質提供了豐富的角度和深廣的背景,也升華了文章的主旨,拓展了文章的思想內涵。(3)環境描寫①宿舍窗外青山含黛,靜謐的夜里傳來聲聲蟲鳴,初來乍到的第一書記卻無法入眠。②整個村莊都沉睡了,十平米的宿舍就像茫茫夜色中的一葉小舟,仿佛要被孤獨和無助的海洋吞沒。表達效果:描寫了環境的靜謐,渲染了孤獨的氛圍,烘托了黃文秀孤獨無助的內心世界,為下文黃文秀自我鼓勁、戰勝困難做鋪墊。(二)寫作特點1.多種手法,塑造形象。文章綜合運用多種寫作手法,倒敘與順敘結合,概括性敘述與細節描寫并呈,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配合,使人物形象立體而生動。同時,適當摘引黃文秀的日記和入黨申請書,讓讀者直接聆聽人物的心聲,感受人物精神。2.多種表達,情深意濃。本文記述了黃文秀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工作與生活。在記敘中,作者還穿插真摯的抒情和精短的議論,并進行適當的環境描寫,既深化了主旨,又使文章帶有濃郁的抒情氣息,感人至深。三、課堂小結本文深情追憶了黃文秀扎根大山,帶領百坭村村民脫貧攻堅的奮斗歷程,展現了黃文秀對黨忠誠、對事業熱忱、對群眾真誠的青年黨員風采,抒發了對以黃文秀為代表的全國干部在脫貧攻堅戰線上追隨光、成為光、發出光的優秀品質的贊美和崇敬之情,啟發讀者:青春只有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閃光,才能顯現出真正的價值和意義。四、課后作業1.課外搜集并閱讀有關黃文秀的文章,嘗試從黨組織的教育、家教家風的影響,以及個人理想追求等角度,思考她精神品質的來源,體會其時代意義,與同學交流。2.預習《有為有不為》。五、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