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9 紫藤蘿瀑布【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理解課文內容及作者的感情。2.品味本文的語言之美,體會托物言志的寫作方法。3.聯系學習和生活,初步獲得對人生深沉而獨特的感受,體味人生,感悟生命。重點:理清文章脈絡,理解課文內容及作者的感情。難點:1.理清文章脈絡,理解課文內容及作者的感情。2.品味本文的語言之美,體會托物言志的寫作方法。【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同學們,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奧秘。大自然的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總能牽動人們的情思,引發人們的聯想,從而生發出人生的哲理來。你有沒有想過,一朵小花,會震顫一個人的心魄;一串鮮花,會撼動一個人的靈魂?讓我們一起走進《紫藤蘿瀑布》,跟著作者宗璞一起去觀覽生命的色彩,感受生命的悸動。二、作者簡介宗璞,本名馮宗璞,當代女作家,生于1928年。其小說《弦上的夢》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三生石》獲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另創作了散文《紫藤蘿瀑布》《丁香結》《水仙辭》《三松堂斷憶》等,清雅脫俗,溫馨自然,充滿了情趣、理趣和文化氣息。三、寫作背景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疑惑”和“痛楚”一直壓在作者的心頭。這篇文章寫于1982年5月,當時作者的小弟身患絕癥(1982年10月病逝),作者非常悲痛。作者偶然看見一樹盛開的紫藤蘿花,睹物釋懷,由花兒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寫成此文。四、新課講授(一)整體感知1.教師示范朗讀課文。2.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學生默讀思考:(1)課文可以分為幾個部分?請概括每個部分的大意。明確:由看花、憶花和悟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第1—6段):賞花。按花瀑、花穗、花朵的順序來寫,步步深入,寫花的活潑熱鬧、生機勃勃。第二部分(第7—9段):憶花。睹物釋懷,心上的疑惑和痛楚化為精神的寧靜和生的喜悅。第三部分(第10、11段):悟花。作者由主觀感受上升到理性的思考,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2)這篇課文表現了怎樣的中心?試著找出最能表現課文中心的句子。明確:作者見到一樹盛開的紫藤蘿花,睹物釋懷,由花兒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二)文本研讀1.課文第一部分是從哪幾個方面,按什么順序對盛開的紫藤蘿進行描寫的?明確:先寫花瀑,次寫花穗,再寫花朵。是按由整體到局部的順序描寫的。2.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盛開的紫藤蘿的?請從文中找出相應的語句。明確:①色:“一片輝煌的淡紫色”“深深淺淺的紫”“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就像迸濺的水花”。②形:“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一樹閃光的、盛開的藤蘿。花朵兒一串挨著一串,一朵接著一朵”。③態:“仿佛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在和陽光互相挑逗”“彼此推著擠著”。④香:“淡淡的芳香”“香氣似乎也是淺紫色的,夢幻一般輕輕地籠罩著我”。3.作者回憶中的紫藤蘿花是怎樣的?請從文中找出相應的語句。明確:①形態: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從來都稀落,東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掛在樹梢,好像在察言觀色,試探什么。后來索性連那稀零的花串也沒有了。②結局:園中別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種了果樹。4.再讀課文第三部分。作者的人生感悟是什么?結合全文內容進行分析。明確:由花及人,點明主旨:人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不幸終究是有限的、暫時的,而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我們不能被昨天的不幸壓垮,應該像紫藤蘿一樣,以飽滿的生命力和樂觀積極的態度,投身到生命的長河中去實現人生的價值。(三)品析語言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反復誦讀,并進行簡單的賞析。1.從未見過開得這樣盛的藤蘿,只見一片輝煌的淡紫色,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明確: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紫藤蘿花比作“瀑布”,生動形象地表現了紫藤蘿花的繁盛和動感。2.只是深深淺淺的紫,仿佛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明確:化靜為動,“流動”“歡笑”“生長”等動詞,把靜態的花色寫活了,表現出花的生機盎然。3.花朵兒一串挨著一串,一朵接著一朵,彼此推著擠著,好不活潑熱鬧!明確: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挨”“接”“推”“擠”這些動詞生動地表現了紫藤蘿花的勃勃生機和爛漫情趣。4.“我在開花!”它們在笑。“我在開花!”它們嚷嚷。明確:“我在開花!”運用反復的修辭手法,強調了盛開的紫藤蘿花的喜悅之情。“笑”“嚷嚷”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了紫藤蘿花的生機與活力。5.這里除了光彩,還有淡淡的芳香,香氣似乎也是淺紫色的,夢幻一般輕輕地籠罩著我。明確:運用通感的修辭手法,將無形的香氣化作可見的“淺紫色”,把嗅覺感受用視覺形象表現出來,巧妙地把人帶入一種新的境地。“夢幻”一詞寫出了花香的縹緲、輕柔,表現了作者沉浸在花香中的感受。(四)寫作特點1.回憶《愛蓮說》《陋室銘》中托物言志手法的運用。明確:《愛蓮說》蓮的形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君子之志: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許,志潔行廉、通達事理,行為方正,不慕名利、潔身自好。《陋室銘》斯是陋室:環境清幽,交往高雅,情趣脫俗。惟吾德馨: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2.分析本課中托物言志手法的運用。明確:物:紫藤花過去的不幸,現在的繁盛。志:人生、家庭、乃至國家民族都會有不幸,但不幸終究是有限的、暫時的,而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我們應當以積極的態度,飽滿的熱情投入新的生活中去,實現人生的價值。(五)問題探究1.結合下面的關鍵詞句,請簡要分析作者思緒有怎樣的變化?(1)我不由得停住了腳步。(2)佇立凝望。(3)我不覺加快了腳步。明確:被吸引→疑惑痛楚→寧靜喜悅→振奮向前2.作者為什么會對紫藤蘿產生如此濃厚的感情?明確:“十多年前”家門外的一大株紫藤蘿,被拆掉毀壞了。過了這么多年,紫藤蘿花又盛開了。在作者筆下,紫藤蘿已不僅是一種植物,而是帶上了作者濃郁主觀感彩的“意象”。紫藤蘿的命運,從花兒稀落到毀掉,再到如今繁花似錦。花開花謝如同人生命運的浮沉,花榮花枯反映著時代社會的興衰。3.“它是萬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組成了萬花燦爛的流動的瀑布”包含了怎樣的哲理?明確:這里的花朵具有象征意義,同時又具有哲理性。新的歷史時期開始了,中國人民煥發出旺盛的生命力,建設社會主義的熱情也像火山一樣迸發出來,人們投身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洪流中,為祖國的發展作出貢獻。4.文中插入一段寫十多年前家門外的一大株紫藤蘿起什么作用?明確:用十多年前家門外的紫藤蘿花的稀落與眼前的紫藤蘿花的繁盛形成對比,突出了眼前的紫藤蘿花的生機盎然。用十多年前花的不幸遭遇與人的不幸遭遇形成類比,說明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5.結合本文和自己的人生體驗,談談面對生活時,我們應該持有怎樣的人生態度。明確:示例:人要積極樂觀地態度對待生活。正如本文給我們的啟示,一個人應該樂觀,對生命的美好要充滿信心。只有這樣,才能在挫折面前不屈服,才能讓我們的生命更有價值。五、課堂小結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宗璞的《紫藤蘿瀑布》,也許會有這樣的聯想:那花繁葉茂的新生,也許就是作者從個人悲痛和歷史的陰霾中走出之后的新的人生吧。每個人都會經歷挫折甚至失敗,但要堅信,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讓我們揚起生命的風帆,乘風破浪,去譜寫人生精彩的樂章!六、課后作業1.請結合生活中的體驗,運用本文所用的描寫景物的方法,描寫一種你熟悉的景物。2.預習《外國詩二首》。七、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