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六單元 科學探索22 太空一日【教學目標】1.運用瀏覽的方法快速了解課文主要內容,把握本文的結構特點。2.品味本文準確嚴謹?shù)恼Z言。3.體會作者嚴謹、科學的態(tài)度,并感受文章字里行間蘊含的情感。重點:運用瀏覽的方法快速了解課文主要內容,把握本文的結構特點。難點:1.運用瀏覽的方法快速了解課文主要內容,把握本文的結構特點。2.體會作者嚴謹、科學的態(tài)度,并感受文章字里行間蘊含的情感。【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同學們知道中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航天員是誰嗎?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中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航天員楊利偉的這篇文章——《太空一日》,看看作者在飛船里都經(jīng)歷了些什么,有怎樣的感受。二、作者簡介楊利偉,1965年生,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軍銜,是中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航天員。他歷任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副主任、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tǒng)副總指揮、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2003年10月15日,楊利偉乘“神舟五號”載人飛船首次進入太空。著有《天地九重》。三、新課講授(一)整體感知1.學生自由認知閱讀,要求讀準字音。遨游(áo) 稠密(chóu)嚴謹(jǐn) 無虞(yú)舷窗(xián) 確鑿(záo)燒灼(zhuó) 俯瞰(kàn)熾熱(chì) 屏息凝神(bǐng)2.文章記述了作者太空一日之旅,主要經(jīng)歷了哪三步?明確:3.快速瀏覽全文,填寫下面的表格,說說這些內容表現(xiàn)了楊利偉怎樣的性格特點。明確:意外 心理感受 應對措施共振疊加,五臟六腑似乎都要碎了 痛苦,極度難受,以為自己要犧牲了 頑強忍受產(chǎn)生“本末倒置”的錯覺 令人難受 完全靠意志克服出現(xiàn)神秘的敲擊聲 很緊張 邊聽邊看,冷靜觀察返程時舷窗出現(xiàn)裂紋 緊張、擔心 通過觀察判斷應該沒事拋傘時飛船晃蕩得很厲害 緊張,折磨人,讓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很重視這段過程楊利偉:沉著冷靜,意志堅強,勇于克服困難,具有大無畏的精神。(二)問題探究1.課文以小標題連綴全篇有什么好處?明確:四個小標題使文章結構清晰,層次分明,有助于讀者迅速了解全文內容,也能夠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2.在“我看到了什么”這一部分,作者沒有看到長城,卻為何要寫它?明確:“曾經(jīng)有一個流傳甚廣的說法,航天員在太空唯一能看到的建筑就是長城。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樣,很想驗證這個說法”,通過本次觀察,說明那些說法并不科學,從而表現(xiàn)出作者嚴謹?shù)目茖W精神。3.經(jīng)過改進的飛船艙體,內壁上下刷著不同的顏色,天花板是白色的,地板是褐色的。這樣做的原因是什么?明確:當航天員處于失重狀態(tài)時,這樣的顏色區(qū)別有利于幫助航天員迅速調整感覺。4.“歸途如此驚心動魄”這一部分中,令作者“驚心動魄”的事情是什么?明確:返回艙的舷窗出現(xiàn)裂紋,“外邊可是1600—1800℃的超高溫度”。5.針對拋傘過程,俄羅斯的航天員從不給新航天員講述,擔心新手們害怕。楊利偉是怎么做的?這說明了什么?明確:“我回來卻講了,每一個步驟都給‘神六’和‘神七’的戰(zhàn)友講了,讓他們有思想準備,并告訴他們不用緊張,很正常。”這說明我國航天員敢于直面困難、團結友愛,同時也體現(xiàn)了作者對待航天事業(yè)認真和嚴謹?shù)墓ぷ鲬B(tài)度。(三)品析語言1.楊利偉說“對航天員最基本的要求是嚴謹”。請同學們分析下列文中的句子是如何體現(xiàn)航天員嚴謹、科學的態(tài)度。(1)那種共振持續(xù)26秒鐘后,慢慢減輕。明確:用準確的數(shù)字記錄共振持續(xù)的時間,體現(xiàn)了楊利偉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2)從載人飛船上看到的地球,并非呈現(xiàn)球狀,而只是一段弧。因為地球的半徑有6000多公里,而飛船的飛行軌道距離地面的高度是343公里左右。明確:寫楊利偉在太空的所見。用語準確嚴謹,解釋了從載人飛船上看到的地球只是一段弧的原因,體現(xiàn)了楊利偉嚴謹、科學的態(tài)度。(3)不知道那些是什么,我認為也許是灰塵,高空可能并不那么純凈,會有一些雜質,也可能是太空垃圾。明確:“也許”“可能”“也可能”這些詞語表示猜測,體現(xiàn)了楊利偉作為航天員科學、嚴謹?shù)墓ぷ鲬B(tài)度。2.結合課文,體會下面句子蘊含的情感。(1)就這一下,指揮大廳有人大聲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偉還活著!”所有的人都鼓掌歡呼起來。明確:通過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表現(xiàn)了指揮大廳的所有人看到“我”安然無恙時的激動、興奮之情,表現(xiàn)出深深的戰(zhàn)友情。(2)我曾俯瞰我們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脈邊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夜晚則呈現(xiàn)一片紅暈,那里有我的戰(zhàn)友和親人。明確:運用細節(jié)描寫,表明了作為中國航天員的“我”對祖國的熱愛,對戰(zhàn)友和親人的思念之情。(3)過了幾分鐘,我隱約聽到外面喊叫的聲音,手電的光束從舷窗上模糊地透進來。我知道:他們找到飛船了,外邊來人了!明確:運用心理描寫,理智平和的話語,蘊藏著巨大的喜悅之情。(四)寫作特點1.思路清晰,層次分明,驚險迭出。全文運用了四個小標題,按照時間順序安排,思路清晰,層次分明,重點突出。驚險和意外交替發(fā)生,扣人心弦。2.語言準確,生動嚴謹。本文語言準確,科學性與文學性巧妙結合,生動嚴謹。作者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地描述了在太空中一天的所歷所感,讀來使人如身臨其境;敘事的同時,又用準確嚴謹?shù)恼Z言向讀者普及了航天知識。四、課堂小結無論是在飛船升空、運行,還是在返航途中,隨時隨地都有可能發(fā)生不可預料的危險,可我們的航天員為了祖國的科學事業(yè),將個人的生死置之度外,他們的這種勇于探索的精神,值得我們大家學習。五、課后作業(yè)1.完成相關練習。2.搜集我國在航天領域取得的成就,閱讀關于航天方面的書籍或文章。3.發(fā)揮想象,暢想自己遨游太空的情景,采用小標題的形式,寫一個小片段。4.預習《“蛟龍”探海》。六、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