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4 帶上她的眼睛【教學目標】1.瀏覽課文,把握故事內容,了解科幻小說特點。2.找出文中的懸念和伏筆,理解本文構思的妙處。3.感受小姑娘崇高的品質,進而體會人性之偉大。重點:瀏覽課文,把握故事內容,了解科幻小說特點。難點:1.瀏覽課文,把握故事內容,了解科幻小說特點。2.找出文中的懸念和伏筆,理解本文構思的妙處。【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美國著名文學評論家伊哈布·哈桑曾說:“科幻小說可能在哲學上是天真的,在道德上是簡單的,在美學上是有些主觀的或粗糙的,但是就它最好的方面而言,它似乎觸及了人類集體夢想的神經中樞,解放出我們人類這具機器中深藏的某些幻想。”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劉慈欣的科幻小說《帶上她的眼睛》,感受科幻小說中科學與幻想交相輝映的無窮魅力……二、作者簡介劉慈欣,1963年出生,高級工程師、科幻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科幻小說代表作家之一。代表作有長篇小說《超新星紀元》《球狀閃電》及《三體》三部曲等。其中,《三體》獲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這是亞洲人首次獲得雨果獎。三、寫作背景劉慈欣長期關注科幻并嘗試寫作,他的風格多次變換,直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才逐漸定型。他認為科幻小說應以創意見長,在這種思想下,他創作了《帶上她的眼睛》,并榮獲1999年度“銀河獎”一等獎。本文由作者根據自己的同名小說改寫。四、文體知識科幻小說,即科學幻想小說,小說類別之一。它用幻想的形式,表現人類在未來世界的物質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學技術遠景,其內容交織著科學事實和預見、想象。通常將“科學”“幻想”和“小說”視為其三要素。它是隨著近代科學技術的蓬勃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文學樣式。五、新課講授(一)整體感知1.學生自由認知閱讀,要求讀準字音。點綴(zhuì) 合攏(lǒng)遲鈍(dùn) 吟唱(yín)蒙眬(lóng) 凸現(tū)閑暇(xiá) 孤零零(líng)蔚藍(wèi) 心有靈犀(xī)2.文章標題中的“她”指的是誰?為什么要帶上她的眼睛?明確:“她”指的是“落日六號”的領航員。因為飛船在地心出了事故,她便被困在了地心,所以帶上小女孩的眼睛讓她最后一次領略地球表面的風光。3.默讀課文,給文章劃分層次,概括層意。明確:第一部分(第1—5段):寫主任讓“我”帶上“她的眼睛”去度假。第二部分(第6—23段):寫“我”來到小姑娘起航前的地方,在草原上度假。第三部分(第24—44段):“我”發現了小姑娘的真實身份,并補敘地航船失事的情況。第四部分(第45、46段):尾聲,“我”掛念小姑娘,帶有無限的傷感和詠嘆。(二)問題探究1.這篇小說有兩條線索,分別是什么?請結合文意進行分析。明確:以“我”的經歷見聞為主線,以“她”的故事的回述為暗線。時間一個向前發展,一個往后推移,又在最后交叉融合到同一平面。2.文章開頭“我要去度假,主任讓我再帶一雙眼睛去”有什么表達效果?明確:設置懸念,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3.“我”帶上她的眼睛,去感受了哪些事物?由此可以看出她是一個怎樣的人?明確:來到了起航前去過的草原,她陶醉于廣闊的草原上到處點綴著的星星點點的小花,并且聞到花的清香;走到草叢中的小溪旁,把手伸進去,感受水的清涼;感受微風的清爽;去看升空的月亮;感受草原籠罩在小雨中;聽到了第一聲雨中的鳥叫。可以看出她是一個多愁善感、可愛單純、熱愛生活、善解人意的人。4.文中的主任僅出現了兩次,他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明確:文中的主任是給“我”“她”的眼睛的人,引出“我”的好奇。而文中,他“看著大屏幕”,預料到“我”已經得知真相,和最后一錘定音的確定,都推動著故事的發展。(三)品析寫法1.伏筆:文學創作中的一種敘事手法,指的是在前面段落里為后面段落所作的提示或暗示。伏筆常常與“照應”配合使用,也就是說前面有伏筆,后面有照應。照應:是指一篇文章首尾或前后內容的關照和呼應。請找出文中的一些伏筆,并指出其照應的內容。明確:①伏筆:“她面前有一支失重的鉛筆飄在空中。”照應:“除了太空,還有一個地方會失重!!”。②伏筆:“‘熱,熱得像……地獄。’”照應:“飛船被裹在6000多公里厚的物質中”“周圍是溫度高達5000攝氏度,壓力可以把碳在一秒鐘內變成金剛石的液態鐵鎳!”2.懸念:記敘文寫作中的一種表現手法,指的是在文章的某一部分設置一個疑問或矛盾沖突,以造成讀者某種急切期待和熱烈關心的心理。請找出文中的一些懸念,并指出其照應的內容。明確:①懸念:我要去度假,主任讓我再帶一雙眼睛去。設置懸念,為什么要帶“眼睛”?誰的“眼睛”?直到“落日六號”失事的補敘,讀者才明白“她”的身份,豁然開朗。②懸念:“我問她想去哪里。”“這個決定對她似乎很艱難,……似乎認為地球在我們這次短暫的旅行后就要爆炸了。”設置懸念,“她”為何如此慎重和期待?這次旅行對“她”有何特殊意義?六、課堂小結通過對本文的學習,我們會了解到:科學研究是偉大的,進行科學研究的人更是偉大的,那些為了科學研究勇于探索,甚至獻出生命的人是最偉大的。我們要學習他們這種勇于探索、不怕犧牲的精神。七、課后作業1.課外閱讀一些科幻小說名作。2.預習《活板》。八、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