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統編版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第一單元第三課第三課 人貴自尊3.1 人須有自尊你聽過:“嗟來之食”的故事嗎?齊國發生了嚴重的饑荒,黔敖在路邊準備了食物,等待饑餓的人來吃。有一個饑餓的人用袖子遮著臉,拖著鞋子,昏昏沉沉地走過來。黔敖左手拿著食物,右手端著水,說:“喂!來吃吧!”那個人抬起眼睛看著他,說:“我就是因為不吃這種帶有侮辱性的施舍,才落到這個地步的!”黔敖于是向他道歉,但那個人最終還是不肯吃,結果餓死了。曾子聽說這件事后,說:“何必這樣呢!如果對方態度不好,可以拒絕;但如果對方道歉了,就可以接受食物了。”——西漢·戴圣《禮記·檀弓下》“嗟來之食”的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目錄1.尋自尊之“義”——自尊的含義2.探自尊之“貌”——自尊的表現1.尋自尊之“義”——自尊的含義思考:你有過類似的經歷嗎 結合經歷談談你的感受。(個人經歷+感受)步入青春期,我們身上有了一些小變化……我平時非常注意衣著是否整潔,不然我會感到不自在。課堂上,老師說我的回答有新意,同學們為我鼓掌,我感到驕傲。公交車上我給老人讓座,周圍人贊許的日光讓我覺得自己很棒。步入青春,我們越來越注重自己的儀容儀表和言談舉止,考慮自己行為的影響,希望贏得他人的認可,這些都是自尊的表現。自尊是對自我價值的肯定,包括自我尊重和贏得他人尊重。(自尊:自尊,指既不向別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許別人歧視侮辱,是一種健康良好的心理狀態)我們為什么需要自尊?——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思考:自尊屬于那一層次的需求?請闡釋這一需求對個人成長的重要性。每個人都有自尊的需要,當這種需要被滿足時,我們就會快樂。拓自尊對于心理健康至關重要。自尊能夠給人帶來價值感,從而讓人肯定自己、愛自己,產生積極正向的情緒體驗。自尊有利于激發內在動力,促使人們積極向上,從而獲得成功。自尊的人往往有著更高的抱負水平,且更傾向于依靠內在動機完成任務,達成目標。自尊有利于維系良好的人際關系。展自尊的含義、重要性(P26)知識總結1.含義:自尊是對自我價值的肯定,包括自我尊重和贏得他人的尊重。2.重要性:每個人都有自尊的需要,當這種需要得到滿足時,我們便會感到快樂。2.探自尊之“貌”——自尊的表現我們一起來聽聽徐悲鴻的故事20世紀初,徐悲鴻在歐洲留學時曾碰到一個外國人的尋釁。那個外國人輕蔑地說“中國人愚昧無知,生就當亡國奴的材料,即使送到天堂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鴻義憤填膺地回答:“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國,你代表你的國家。等學習結業時,看到底誰是人才,誰是蠢材!”一年之后,徐悲鴻的油畫就受到法國藝術家的好評。此后數次競賽,他都得了第一,他的個人畫展,轟動了整個巴黎美術界。這樣令人驚嘆的成就是那個外國人遠遠不能及的。徐悲鴻的骨氣來源于哪里?①自尊的人能認可自己自尊的人能夠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也了解自己的優點和長處,能肯定自己的價值;能夠積極地表現自己,獲得他人的良好評價,體驗到自己是有價值的、為人所需要的。請你參考徐悲鴻的故事,寫三句關于自己的話,表達對自己的肯定和喜愛。夸夸我自己示例:我熱愛運動,身體很健康。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觀看視頻并思考:你更認同誰的行為?說說你的理由?回憶你的成長歷程,你犯過什么樣的錯誤?內心感受如何?之后又是怎樣做的?“行己有恥”對自己不善的動機和行為有羞恥心,能以羞恥心約束自己的行為,凡是自己認為可恥的事就不去做。南宋思想家朱熹認為:“知恥是有內心以生,聞過是得之于外。人須知恥,方能過而改,故恥為重。”聞過即改,知恥而后勇,都是優秀的品質。②自尊的人知廉恥、明是非自尊的人是有羞恥心的人,會對自己不恰當、不合適的行為感到慚愧和難為情,做到行己有恥;明白是非對錯,能夠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主動培養美好的道德品行。P28探究與分享思考:你認為小航和小蕾的言行是自尊的表現嗎?不是,這是虛榮的表現。虛榮是一個人過于追求表面上甚至是虛假的榮耀和光彩,以贏得他人尊重的心理。他們將自我價值寄托在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上或外在物質條件上,不能客觀的認識自己,只追求表面上的榮耀。③自尊的人不愛慕虛榮自尊的人不為名利所惑,不過分追求表面上的榮耀,能夠真誠面對自我,正確看待他人對自己的評價。物質生活上的盲目攀比行為(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炫耀行為( )3.自尊的表現(P27-28)知識總結①自尊的人能認可自己;②自尊的人知廉恥、明是非(行己有恥);③自尊的人不愛慕虛榮。人須有自尊自尊的含義自尊的表現不愛慕虛榮認可自己對自我價值的肯定知廉恥、明是非自我尊重贏得他人尊重自尊者,則人尊之;自貴者,則人貴之。注重儀容儀表,端正言談舉止。肯定自我價值,積極表現自己。秉持知恥之心,培養美好德行。真誠面對自我,正視他人評價。拒絕愛慕虛榮,書寫無悔青春。自尊宣言3.1《人須有自尊》教學設計課題 《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第三課第一框《人須有自尊》主備人 備課人教材 分析 本節主要闡述自尊的含義、重要性和表現。首先,自尊是對自我價值的肯定,包括自我尊重和贏得他人尊重。其次,每個人都有自尊的需要,當這種需要的到滿足時,我們便會感到快樂。最后,需要厘清幾種常見的對自尊的認知誤區,了解自尊的表現,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維護和提升自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自我認知和價值觀,為他們的成長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學情 分析 本課對學生培養健全人格,養成優秀道德品質,獲得成長力量意義重大。從學生情況看,七年級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獨立思考能力進一步增強,對優秀品質有初步認識和判斷,能夠簡單說出自尊的要求和重要性。但是他們也存在閱歷較少,抗壓能力不強的情況,容易受他人影響,缺乏深層思考,不能完全建構起優秀品質與自己發展的關系。他們還存在知行脫節的情形,在從認知到行為的轉化過程中缺乏堅定信念和技能方法,積極性,主動性,內驅力有待提升。基于上述學情,本課旨在為學生提供價值觀引導和方法論指引,幫助他們真正擁有自尊,從社會發展要求的角度看,個人的成長與國家的發展息息相關,強國建設是每一個中國人的責任,青少年要牢記時代新人的發展要求,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為己任,積極主動作為,做到自尊。核心 素養 目標 健全人格:通過生活觀察和徐悲鴻的故事,明確人都有自尊的需要,能夠在正確認識自我的基礎上肯定自己的價值,形成健全人格。 道德修養:知道自尊的人知廉恥、明是非,懂得在日常生活中約束自己的行為,自覺踐行文明禮貌、相互尊重等道德要求,提升道德修養。 責任意識:通過生活情境的分析,努力做到行己有恥,勇擔責任。教學 方法 講授法、情境法、合作探究法重點 自尊的含義、重要性難點 自尊的表現教學過程教學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二次備課導入 新 課 新 授 新 課 講 授 展示材料:嗟來之食的故事 提問:“嗟來之食”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環節一: 尋自尊之“義” ——自尊的含義 展示材料:步入青春期,我們身上有了一些小變化…… 提問:你有過類似的經歷嗎 結合經歷談談你的感受。(個人經歷+感受) 法明理團隊制作 總結: 我們越來越注重自己的儀容儀表和言談舉止,考慮自己行為的影響,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可,這些都是自尊的表現。自尊是對自我價值的肯定,包括自我尊重和贏得他人尊重。 (自尊:自尊,指既不向別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許別人歧視侮辱,是一種健康良好的心理狀態) 提問:我們為什么需要自尊? 展示視頻: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思考:自尊屬于那一層次的需求?請闡釋這一需求對個人成長的重要性。 總結: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第四層尊重的需要。每個人都有自尊的需要,當這種需要被滿足時,我們就會快樂。 知識總結: 1.自尊的含義 2.自尊的重要性 環節二: 探自尊之“貌” ——自尊的表現 展示材料:徐悲鴻的故事 提問:徐悲鴻的骨氣來源于哪里? 總結: ①自尊的人能認可自己 自尊的人能夠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也了解自己的優點和長處,能肯定自己的價值;能夠積極地表現自己,獲得他人的良好評價,體驗到自己是有價值的、為人所需要的。 展示材料:行己有恥 展示案例:兩個電動車駕駛員面對事故的不同處理方式 提問: 1.你更認同誰的行為?說說你的理由? 2.回憶你的成長歷程,你犯過什么樣的錯誤? 內心感受如何?之后又是怎樣做的? 總結: ②自尊的人知廉恥、明是非 自尊的人是有羞恥心的人,會對自己不恰當、不合適的行為感到慚愧和難為情,做到行己有恥;明白是非對錯,能夠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主動培養美好的道德品行。 展示材料: P28探究與分享 提問:你認為小航和小蕾的言行是自尊的表現嗎? 不是,這是虛榮的表現。 虛榮是一個人過于追求表面上甚至是虛假的榮耀和光彩,以贏得他人尊重的心理。 他們將自我價值寄托在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上或外在物質條件上,不能客觀的認識自己,只追求表面上的榮耀。 總結: ③自尊的人不愛慕虛榮 自尊的人不為名利所惑,不過分追求表面上的榮耀,能夠真誠面對自我,正確看待他人對自己的評價。 知識總結 3.自尊的表現 思考并回答問題 思考并回答問題。 通過提出問題,啟發學生思考。 通過觀察、審察自己的變化,了解自尊在我們身上的體現 了解日常生活中面對事情不同做法的不同后果,做到知法守法,并知道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利課堂 小結 希望各位同學做一個自尊的人,擁有積極的心態和樂觀的精神。希望你們能夠看到生活中的美好和希望,不會被消極的情緒所左右。希望你們有著陽光的心態,能夠將愛灑滿人間。 整理本課知識點 回顧課堂知識,加深印象,提升政治認同和責任意識,自覺學習性知識,提升自我保護能力作業 設計 1.寫一篇短文,題目為“我的自尊故事”,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描寫自己在面對挑戰或挫折時,如何保持自尊并克服苦難的過程。篇幅不限,但要求有真情實感,表達清晰。 2.設計一個關于自尊的調查問卷,問卷應包含至少5個問題,旨在了解同學們對自尊的認識和態度。學生需要在本班內進行調查,并撰寫一份簡短的調查報告分析調查結果。板書 設計教學 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1人須有自尊教學設計.docx 3.1人須有自尊教學課件.pptx 6e5c0eaa-32ba-4859-909a-3a59034a35eb.mp4 87a9cc87-2cd3-4492-8b16-1a0f23ce78a5.mp4 b69ae91d-da71-4a3f-8ff7-9dcf2c6fc9a0.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