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物理學科第5講 內能 內能的利用 考點1分子熱運動物質構成 常見的物質是由極其微小的粒子—— 分子 和 原子 構成的。分子很小,人們通常以 10-10 m 為單位來量度分子分子熱運動 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因分子的運動跟溫度有關,所以這種無規則運動叫做分子的 熱運動 ;溫度越高,分子熱運動越 劇烈 擴散 現象 定義 不同的物質在相互 接觸 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叫做擴散生活舉例 “花氣襲人知驟暖”“墻角放煤,日久變黑”“酒香不怕巷子深”“槐花飄香”等說明 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 無規則運動 ,分子間有 間隙 影響因素 擴散現象與 溫度 有關,且溫度越高,擴散得越 快 分子間的作 用力 ①分子之間存在 引力 ,因而固體和液體能保持一定的體積; ②分子之間存在 斥力 ,所以固體和液體很難被壓縮分子動理論 ①常見的物質是由大量的 分子、原子 構成的; ②物質內的分子在不停地做 熱 運動; ③分子之間存在 引力 和 斥力 考點2內能和熱量1.內能及其改變定義 構成物體的所有分子,其熱運動的 動能 與分子 勢能 的總和,叫做物體的內能。內能的單位是焦耳(J)決定因素 物體的內能與溫度、質量、材料、狀態有關;由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 無規則運動 ,所以物體的內能永不為 零 改變方式 熱傳遞 做功實質 能量的 轉移 能量的 轉化 生活舉例 曬太陽、燒水做飯、哈氣取暖等 鉆木取火、摩擦生熱、搓手取暖等補充說明 ①熱傳遞條件:物體間存在 溫度差 ;②熱傳遞方向:能量從高溫物體傳遞到低溫物體,直到兩物體的溫度 相等 為止 做功的兩種情況:一是外界對物體做功,物體內能增加,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 內能 ;二是物體對外界做功,物體內能 減小 , 內能 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聯系 熱傳遞和做功在改變物體內能上是等效的,一個物體溫度升高,有可能是對物體做了功,也有可能是發生了熱傳遞2.熱量定義 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 能量的多少 叫做熱量,用符號Q表示單位 焦耳 (符號: J )與內能關系 物體吸收熱量,內能 增加 ;放出熱量,內能 減少 說明 熱量是一個過程量,伴隨著熱傳遞的產生而出現,隨其終止而消失;物體本身并沒有熱量,不能說某個物體“具有”或“含有”熱量,更不能說“比較”兩物體熱量的多少,只能說物體“吸收”或“放出”了熱量 考點3比熱容物理意義 比熱容是描述物質吸、放熱能力的物理量定義 一定 質量的某種物質,在溫度升高時 吸收的熱量 與 它的質量 和 升高的溫度 乘積之比,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比熱容用符號c表示說明 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降低1 ℃所放出的熱量與它溫度升高1 ℃所吸收的熱量相等,數值上也等于它的比熱容單位 焦每千克攝氏度[符號:J/(kg·℃)]水的比熱容 ①水的比熱容是4.2×103 J/(kg·℃),它的物理意義:1 kg的水溫度升高(或降低) 1 ℃ 所吸收(或放出)的 熱量 為4.2×103 J。 ②水的比熱容大的利用:培育秧苗時,傍晚灌水,白天放水;汽車發動機用水作為冷卻劑;取暖劑;調節氣候等吸、放熱公式 吸熱公式: Q吸=cm(t-t0) ;放熱公式: Q放=cm(t0-t) ;若不考慮熱損失,則Q吸=Q放 考點4熱機定義 利用內能做功的機械原理 化學能內能機械能應用 蒸汽機、內燃機、噴氣發動機等認識“內燃機”定義 燃料直接在發動機 汽缸 內燃燒產生動力的熱機叫內燃機分類 汽油機 和 柴油機 示意圖(續表)沖程 吸氣 沖程 壓縮 沖程 做功 沖程 排氣 沖程進氣門 打開 關閉 關閉 關閉排氣門 關閉 關閉 關閉 打開 活塞運動方向 向下 向上 向下 向上能的轉化 無 機械 能轉化為 內 能 內 能轉化為 機械 能 無工作過程 (四沖程) 每一個工作循環分為四個沖程:吸氣沖程、壓縮沖程、做功沖程、排氣沖程,此過程中曲軸和飛輪轉動2周,活塞往復2次,對外做功1次吸氣、壓縮和排氣沖程是依靠飛輪的 慣性 來完成的, 做功 沖程是唯一對外做功的沖程說明 汽油機和柴油機在構造上有所不同,汽油機頂部有火花塞,而柴油機頂部有噴油嘴,另外二者在工作過程中也略有不同;吸氣沖程中,汽油機吸入的是汽油和空氣的混合物,柴油機吸入的是空氣 考點5熱機效率1.熱值定義 某種燃料 完全 燃燒放出的熱量與其質量之比,叫做這種燃料的熱值,用符號 q 表示單位 焦每千克 (符號:J/kg);焦每立方米(符號:J/m3)公式 q=(適用于固體燃料) q=(適用于液體或氣體燃料)物理意義 酒精的熱值是3.0×107 J/kg,表示: 1 kg 酒精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是3.0×107 J煤氣的熱值是3.9×107 J/m3,表示: 1 m3 煤氣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是3.9×107 J2.熱機效率定義 熱機用來做 有用功 的那部分能量,與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 能量 之比,叫做熱機的效率公式 η= =提高效率的途徑 ①使燃料充分 燃燒 ,如:將煤粒磨成煤粉、加大送風量等;②盡量減小各種 損耗 ;③機件間保持良好的 潤滑 、減小 摩擦 考點6能量的轉化與守恒定律項目 概念 舉例轉化 能量由一種形式轉變為另一種形式 電燈發光:電能轉化為光能和內能轉移 能量不經過變化直接由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 碰撞時,動能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上能量守恒定律內容 能量既不會憑空消失,也不會憑空產生,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其他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其他物體,而在轉化和轉移的過程中,能量的總量保持不變說明 ①能量的轉化和轉移都是有方向性的; ②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命題點1 分子無規則運動 1.如圖,有兩個瓶子,其中一個瓶子內是空氣,另一個瓶子內裝著密度更大的紅棕色二氧化氮氣體,使這兩個瓶子瓶口相對,之間用一塊玻璃板隔開,抽掉玻璃板后,我們看到的現象是兩個瓶子內的氣體會混合在一起,最后顏色變得 均勻 (選填“均勻”或“不均勻”),這個現象叫 擴散 。在實驗開始前, B (選填“A”或“B”)瓶子里裝的是二氧化氮氣體,這樣可以避免受 二氧化氮氣體密度大 而對實驗造成的影響 (RJ九全P3圖13.1-2)命題點2 改變內能的方式及其能量的轉化 2.如圖,在試管里裝入一些水,用軟木塞塞住試管口,將試管放在酒精燈上加熱使水沸騰,水蒸氣會把軟木塞沖開,在這一過程中,水蒸氣膨脹對軟木塞 做功 ,水蒸氣的內能 減小 ,塞子的動能 增大 (后兩空均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RJ九全P17圖14.1-1) 實驗1 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 【例1】為了比較水和食用油的吸熱能力,小明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探究。【設計與進行實驗】(1)實驗前,小明應該選用初溫和 質量 (選填“質量”或“體積”)相等的水和食用油,除了圖中所給的實驗器材外,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有天平和 秒表 。(2)實驗中選擇相同規格的電加熱器加熱,通過比較 加熱時間 (選填“升高的溫度”或“加熱時間”)來反映兩種液體吸收熱量的多少。(3)下表是實驗中小明收集到的數據,第6 min時水的溫度如圖乙所示,為 20 ℃。加熱時間/min 0 2 4 6 8 10水的溫度/℃ 5 10 15 25 30食用油的溫度/℃ 5 15 25 35 45 55【分析與論證】(4)分析表格數據可知,在相同時間內, 食用油 的溫度變化大,可得出 水 的吸熱本領大。【交流與評估】(5)實際實驗中發現存在一些不好控制的因素,例如水和食用油散熱快慢不同,請另外舉出一條: 溫度計的靈敏度差等(合理即可) 。(6)實驗結束后,換用多種液體進行實驗,發現不同物質在質量相同、升高的溫度相同時,吸收的熱量一般不同,為了表示不同物質的這種性質差別,物理學中引入了 比熱容 這個物理量。(7)實驗中,若取水的質量為200 g,水在0~10 min過程中吸收的熱量是 2.1×104 J,食用油的比熱容為 2.1×103 J/(kg·℃)。[不計熱量散失,水的比熱容為4.2×103 J/(kg·℃)]【創新設問】(8)冬天,小明想自制一個暖手袋,若從水或食用油中選一種液體裝入暖手袋中作為供熱介質,選擇 水 (選填“水”或“食用油”)為介質保暖效果更佳。 實驗2 探究燃料的熱值【實驗裝置】1.如圖所示:2.實驗器材:兩只相同的燒杯、水、煤油、花生油、 天平 、 溫度計 。【設計與進行實驗】3.兩燈具內盛有 質量 相同的煤油和花生油作為燃料。4.在兩只相同的燒杯內,分別倒入 初溫 和質量相同的水。5.分別用煤油和花生油加熱,使燃料 燃盡 ,記下水的末溫分別為t1℃和t2℃。6.實驗數據表格:燃料 加熱前水溫/℃ 燃料燃盡后水溫/℃煤油 20花生油 20【數據處理和分析】7.分析表格數據,通過觀察水溫的變化,由此判斷兩種燃料的熱值大小。當兩燈的燃料完全燃燒后,甲裝置中水的溫度為48 ℃,乙裝置中水的溫度為38 ℃,由此可以初步判斷 煤油 (選填“花生油”或“煤油”)的熱值更大一些。【實驗結論】8. 質量 相同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燒時,放出的熱量 越多 ,其熱值 越大 。【交流與反思】9.組裝如圖甲、乙所示的兩套裝置時,正確的順序是 自下而上 (選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10.為了保證實驗結論的可靠性,實驗時應控制兩燈具內所盛煤油和花生油的 質量 相同、兩只相同的燒杯內盛有水的 質量 和 初溫 相同,這里用到的實驗方法是 控制變量法 。11.加熱同一種液體,通過 溫度計的示數高低 得出吸熱多少,進而判斷熱值大小。12.根據Q吸=cmΔt計算出水吸收的熱量,再根據Q=mq計算出煤油的熱值,發現結果與資料中給出的煤油熱值相比 偏小 (選填“偏大”或“偏小”),結合實驗,分析原因可能是 有熱量損失(或煤油燃燒不充分,合理即可) 。 重難點1溫度、熱量和內能的關系 【例1】關于溫度、熱量和內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物體的溫度越高,所含熱量越多B.溫度高的物體,內能一定大C.0 ℃的冰塊的內能一定為0D.內能少的物體可能將能量傳給內能多的物體【例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A.物體吸收熱量,內能一定增加,溫度一定升高B.物體內能減少,物體不一定放出熱量C.固體有固定的形狀,所以固體分子之間的作用力只有引力D.溫度高的物體分子運動劇烈,具有的熱量多溫度、熱量和內能的聯系與區別:1.溫度升高→內能增加→不一定吸熱(如:鉆木取火,摩擦生熱)。2.吸收熱量→不一定升溫(如:晶體熔化,水沸騰)→內能不一定增加(如:吸收的熱量全都對外做功,內能可能不變)。3.內能增加→不一定升溫(如:晶體熔化,水沸騰)→不一定吸熱(如:鉆木取火,摩擦生熱)。 重難點2熱量的計算 【例3】隨著鄉村振興政策的持續推進,以天然氣為燃料的燃氣灶逐漸取代了以干木材為燃料的土灶,保護了生態環境,將質量為3 kg、初溫為23 ℃的水加熱到98 ℃,土灶燃燒了干木材0.315 kg,則該土灶的熱效率為 25% ;若用熱效率為60%的燃氣灶,則需要消耗天然氣 0.04 m3(結果保留兩位小數)。[干木材熱值取1.2×107 J/kg,天然氣熱值取3.9×107 J/m3,水的比熱容為4.2×103 J/(kg·℃)]【解析】水吸收的熱量:Q吸=c水m水(t2-t1)=4.2×103 J/(kg·℃)×3 kg×(98 ℃-23 ℃)=9.45×105 J。干木材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Q放=m干木材q干木材=0.315 kg×1.2×107 J/kg=3.78×106 J。土灶的熱效率:η===25%;若用熱效率為60%的燃氣灶來加熱這些水,則需要天然氣完全燃燒釋放的熱量:Q放'===1.575×106 J,需要消耗天然氣體積:V==≈0.04 m3。運用熱值計算的相關方法:固體(液體)燃料 Q=mq:m表示質量,單位是kg;q表示熱值,單位是J/kg;Q表示放出的熱量,單位是J氣體燃料 Q=Vq:V表示體積,單位是m3;q表示熱值,單位是J/m3;Q表示放出的熱量,單位是J 命題點1 分子動理論1.(2022·鄂州)做完廣播體操后,來到餐廳,媽媽為你端上香噴噴的早餐(如圖)。關于人能聞到食物的香味,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D )A.是一種擴散現象B.是由于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產生的C.溫度越高,香味越濃D.溫度越高,香味越淡2.(2022·宜昌)如圖,把干凈的玻璃板吊在彈簧測力計的下面,讀出測力計的示數,使玻璃板水平接觸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變大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原因是 分子間存在引力 。 命題點2 內能及其改變3.(2024·湖北)如圖是小明煮的一碗冒著“白氣”的面條。他將木筷和金屬勺同時放入其中,過一會兒感覺金屬勺燙手而木筷不燙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木材的導熱性比金屬好B.木筷不燙手其內能不變C.金屬勺通過熱傳遞變燙D.“白氣”是由汽化形成的4.(2020·咸寧)如圖所示的現象中,利用做功使物體內能增加的是( B )A.發燒時,用冷毛巾給頭部降溫B.鉆木時,來回轉動硬木棒取火C.天晴時,曬太陽使身體變暖和D.煮茶時,火焰使茶水溫度升高5.(2023·黃岡改編)2023年5月30日,長征2F遙十六運載火箭搭載著神舟十六號的三名航天員,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高速運動的火箭在升空過程中與空氣摩擦,火箭整流罩外殼溫度升高,這是通過 做功 (選填“熱傳遞”或“做功”)的方式改變內能。 命題點3 比熱容的理解及應用6.(2024·武漢)下列實例中,與“水的比熱容較大”這個特性無關的是( B )A.汽車發動機用水作冷卻劑B.人游泳之后從水中出來,風一吹感覺更冷C.海邊晝夜溫度變化比沙漠中小,適于居住D.生物體內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調節生物體自身的溫度7.(2023·恩施州)冬季,某供熱系統中有10 kg水[c水=4.2×103 J/(kg·℃)],當溫度降低1 ℃時,可給房間放熱( C )A.4.2×102 J B.4.2×103 JC.4.2×104 J D.以上都不對8.(2024·湖北)如圖甲,利用相同規格的加熱器加熱等質量的a、b兩種液體,得到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分析可知( C )甲 乙A.相同時間內a中加熱器產生的熱量比b中的多B.a和b的吸熱能力都隨著溫度的升高不斷增大C.升高相同溫度a所用時間比b少,a的吸熱能力比b弱D.相同時間內a升高的溫度比b多,a的吸熱能力比b強9.(2022·宜昌)小麗用相同的電加熱器分別對質量為0.2 kg的水和0.3 kg的另一種液體進行加熱,得到的實驗數據如圖所示,則水在16 min 內吸收的熱量為 2.52×104 J,另一種液體的比熱容為 1.4×103 J/(kg·℃)。[c水=4.2×103 J/(kg·℃)]10.(2021·宜昌)小明學習了燃料的熱值后,很想知道家中使用的天然氣的熱值是多少,但在教材的燃料熱值表中沒有查閱到。于是,他在家里將裝有2 kg水的水壺放到天然氣灶上去燒,用溫度計測量水從20 ℃加熱至80 ℃的過程中,觀察到天然氣表的數字變化了0.035 m3。他通過上網查閱得知天然氣灶的效率約為36%,已知水的比熱容c水=4.2×103 J/(kg·℃)。(1)在這個過程中水吸收了多少熱量?(2)請你幫小明算出天然氣的熱值。解:(1)在這個過程中水吸收的熱量:Q吸=c水m水(t-t0)=4.2×103 J/(kg·℃)×2 kg×(80 ℃-20 ℃)=5.04×105 J。(2)天然氣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Q放== =1.4×106 J,天然氣的熱值:q天然氣===4×107 J/m3。 命題點4 熱機11.(2023·隨州)汽車是現代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交通工具,如圖甲、乙分別是某汽油機的某沖程及能量流向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甲 乙A.圖甲是壓縮沖程,活塞對汽缸的氣體做功,氣體溫度升高B.由圖乙可知該汽油機的效率是30%C.汽車尾氣中的“汽油味”越濃燃料燃燒得越不充分,這會降低燃料的熱值D.為節能冬天汽車都會利用尾氣中的余熱給車內供暖,該舉措大大提高了燃料的熱值12.(2024·湖北)2024年4月30日,全球最大的壓縮空氣儲能項目在我國并網發電,工作原理如圖。在用電低谷時段利用電網多余電能驅動壓縮機壓縮空氣,使空氣 內能 (填能量形式)增大;在用電高峰時段高壓空氣被釋放,膨脹對外 做功 ,使膨脹機轉動,將內能轉化為 機械能 ,帶動發電機產生電能輸送至電網。 命題點5 熱現象綜合13.(2023·隨州)近年來許多家庭使用電熱液體蚊香器(如圖),瓶中的碳纖維棒將瓶內的殺蟲劑吸到棒的頂端,而發熱電阻傳遞的熱會使棒的上端溫度達到50 ℃左右,此時殺蟲劑蒸發得更快從而提高了驅蚊效果。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D )A.蒸發是液化的一種方式B在常溫下,碳纖維棒里的殺蟲劑分子不會運動C.殺蟲劑分子運動的快慢與溫度高低有關,50 ℃時殺蟲劑分子運動得最慢D.一般情況下,溫度升高汽化的速度會加快14.(2023·黃岡)我國幅員遼闊,人文自然資源豐富,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B )A.新疆吐魯番的火焰山晝夜溫差大,是因為火焰山沙石比熱容大B.云南大理的蝴蝶泉邊花香四溢,是因為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C.黑龍江哈爾濱寒冷的冰雕不易融化,是因為冰雕沒有內能D.山東濰坊的濰柴內燃機工作時,將機械能轉化成內能 命題點6 效率的相關計算15.(2024·武漢)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為了更好地踐行綠色發展和“雙碳目標”,武漢市區某高架橋上修建了一段全封閉“光伏聲屏障”試驗路段,如圖所示。“光伏聲屏障”既可以控制噪聲,又可以提供電能,比傳統的聲屏障設備更節能環保。“光伏聲屏障”路段的每一塊玻璃上貼滿了81個小光伏電池板,這些光伏電池板利用太陽能的方式是將太陽能轉化為 電能 。這段“光伏聲屏障”試驗路段每年發電約1.7×105 kW·h,相當于完全燃燒 1.8×104 kg的無煙煤釋放的能量。(q無煙煤=3.4×107 J/kg)16.(2023·鄂州)小勇同學購買了一款戶外分體式燃氣爐,準備去戶外野炊,用該燃氣爐燒水時,把初溫為20 ℃的1 kg水加熱到100 ℃,燃燒了0.025 m3天然氣,則水吸收的熱量為 3.36×105 J。假設天然氣完全燃燒,則燃氣爐燒水的效率為 33.6% 。[c水=4.2×103 J/(kg·℃),天然氣的熱值取4×107 J/m3]17.(2024·湖北節選)據統計,每燃燒1 kg燃油約排放3.3 kg二氧化碳。以氫燃料電池卡車為例,若卡車在水平路面上勻速行駛72 km用時1 h,功率為172 kW。與燃油卡車相比,氫燃料電池卡車行駛72 km可減排二氧化碳的質量為多少?(燃油機的效率取36%,燃油的熱值q取4.3×107 J/kg)解:卡車所做的機械功:W=Pt=172×103 W×3 600 s=6.192×108 J,根據η=可知,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Q放===1.72×109 J,消耗燃油的質量:m===40 kg,則減排二氧化碳的質量:m'=3.3m=3.3×40 kg=132 kg。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物理學科第5講 內能 內能的利用 考點1分子熱運動物質構成 常見的物質是由極其微小的粒子—— 分子 和 原子 構成的。分子很小,人們通常以 10-10 m 為單位來量度分子分子熱運動 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因分子的運動跟溫度有關,所以這種無規則運動叫做分子的 熱運動 ;溫度越高,分子熱運動越 劇烈 擴散 現象 定義 不同的物質在相互 接觸 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叫做擴散生活舉例 “花氣襲人知驟暖”“墻角放煤,日久變黑”“酒香不怕巷子深”“槐花飄香”等說明 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 無規則運動 ,分子間有 間隙 影響因素 擴散現象與 溫度 有關,且溫度越高,擴散得越 快 分子間的作 用力 ①分子之間存在 引力 ,因而固體和液體能保持一定的體積; ②分子之間存在 斥力 ,所以固體和液體很難被壓縮分子動理論 ①常見的物質是由大量的 分子、原子 構成的; ②物質內的分子在不停地做 熱 運動; ③分子之間存在 引力 和 斥力 考點2內能和熱量1.內能及其改變定義 構成物體的所有分子,其熱運動的 動能 與分子 勢能 的總和,叫做物體的內能。內能的單位是焦耳(J)決定因素 物體的內能與溫度、質量、材料、狀態有關;由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 無規則運動 ,所以物體的內能永不為 零 改變方式 熱傳遞 做功實質 能量的 轉移 能量的 轉化 生活舉例 曬太陽、燒水做飯、哈氣取暖等 鉆木取火、摩擦生熱、搓手取暖等補充說明 ①熱傳遞條件:物體間存在 溫度差 ;②熱傳遞方向:能量從高溫物體傳遞到低溫物體,直到兩物體的溫度 相等 為止 做功的兩種情況:一是外界對物體做功,物體內能增加,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 內能 ;二是物體對外界做功,物體內能 減小 , 內能 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聯系 熱傳遞和做功在改變物體內能上是等效的,一個物體溫度升高,有可能是對物體做了功,也有可能是發生了熱傳遞2.熱量定義 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 能量的多少 叫做熱量,用符號Q表示單位 焦耳 (符號: J )與內能關系 物體吸收熱量,內能 增加 ;放出熱量,內能 減少 說明 熱量是一個過程量,伴隨著熱傳遞的產生而出現,隨其終止而消失;物體本身并沒有熱量,不能說某個物體“具有”或“含有”熱量,更不能說“比較”兩物體熱量的多少,只能說物體“吸收”或“放出”了熱量 考點3比熱容物理意義 比熱容是描述物質吸、放熱能力的物理量定義 一定 質量的某種物質,在溫度升高時 吸收的熱量 與 它的質量 和 升高的溫度 乘積之比,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比熱容用符號c表示說明 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降低1 ℃所放出的熱量與它溫度升高1 ℃所吸收的熱量相等,數值上也等于它的比熱容單位 焦每千克攝氏度[符號:J/(kg·℃)]水的比熱容 ①水的比熱容是4.2×103 J/(kg·℃),它的物理意義:1 kg的水溫度升高(或降低) 1 ℃ 所吸收(或放出)的 熱量 為4.2×103 J。 ②水的比熱容大的利用:培育秧苗時,傍晚灌水,白天放水;汽車發動機用水作為冷卻劑;取暖劑;調節氣候等吸、放熱公式 吸熱公式: Q吸=cm(t-t0) ;放熱公式: Q放=cm(t0-t) ;若不考慮熱損失,則Q吸=Q放 考點4熱機定義 利用內能做功的機械原理 化學能內能機械能應用 蒸汽機、內燃機、噴氣發動機等認識“內燃機”定義 燃料直接在發動機 汽缸 內燃燒產生動力的熱機叫內燃機分類 汽油機 和 柴油機 示意圖(續表)沖程 吸氣 沖程 壓縮 沖程 做功 沖程 排氣 沖程進氣門 打開 關閉 關閉 關閉排氣門 關閉 關閉 關閉 打開 活塞運動方向 向下 向上 向下 向上能的轉化 無 機械 能轉化為 內 能 內 能轉化為 機械 能 無工作過程 (四沖程) 每一個工作循環分為四個沖程:吸氣沖程、壓縮沖程、做功沖程、排氣沖程,此過程中曲軸和飛輪轉動2周,活塞往復2次,對外做功1次吸氣、壓縮和排氣沖程是依靠飛輪的 慣性 來完成的, 做功 沖程是唯一對外做功的沖程說明 汽油機和柴油機在構造上有所不同,汽油機頂部有火花塞,而柴油機頂部有噴油嘴,另外二者在工作過程中也略有不同;吸氣沖程中,汽油機吸入的是汽油和空氣的混合物,柴油機吸入的是空氣 考點5熱機效率1.熱值定義 某種燃料 完全 燃燒放出的熱量與其質量之比,叫做這種燃料的熱值,用符號 q 表示單位 焦每千克 (符號:J/kg);焦每立方米(符號:J/m3)公式 q=(適用于固體燃料) q=(適用于液體或氣體燃料)物理意義 酒精的熱值是3.0×107 J/kg,表示: 1 kg 酒精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是3.0×107 J煤氣的熱值是3.9×107 J/m3,表示: 1 m3 煤氣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是3.9×107 J2.熱機效率定義 熱機用來做 有用功 的那部分能量,與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 能量 之比,叫做熱機的效率公式 η= =提高效率的途徑 ①使燃料充分 燃燒 ,如:將煤粒磨成煤粉、加大送風量等;②盡量減小各種 損耗 ;③機件間保持良好的 潤滑 、減小 摩擦 考點6能量的轉化與守恒定律項目 概念 舉例轉化 能量由一種形式轉變為另一種形式 電燈發光:電能轉化為光能和內能轉移 能量不經過變化直接由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 碰撞時,動能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上能量守恒定律內容 能量既不會憑空消失,也不會憑空產生,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其他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其他物體,而在轉化和轉移的過程中,能量的總量保持不變說明 ①能量的轉化和轉移都是有方向性的; ②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命題點1 分子無規則運動 1.如圖,有兩個瓶子,其中一個瓶子內是空氣,另一個瓶子內裝著密度更大的紅棕色二氧化氮氣體,使這兩個瓶子瓶口相對,之間用一塊玻璃板隔開,抽掉玻璃板后,我們看到的現象是兩個瓶子內的氣體會混合在一起,最后顏色變得 均勻 (選填“均勻”或“不均勻”),這個現象叫 擴散 。在實驗開始前, B (選填“A”或“B”)瓶子里裝的是二氧化氮氣體,這樣可以避免受 二氧化氮氣體密度大 而對實驗造成的影響 (RJ九全P3圖13.1-2)命題點2 改變內能的方式及其能量的轉化 2.如圖,在試管里裝入一些水,用軟木塞塞住試管口,將試管放在酒精燈上加熱使水沸騰,水蒸氣會把軟木塞沖開,在這一過程中,水蒸氣膨脹對軟木塞 做功 ,水蒸氣的內能 減小 ,塞子的動能 增大 (后兩空均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RJ九全P17圖14.1-1) 實驗1 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 【例1】為了比較水和食用油的吸熱能力,小明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探究。【設計與進行實驗】(1)實驗前,小明應該選用初溫和 質量 (選填“質量”或“體積”)相等的水和食用油,除了圖中所給的實驗器材外,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有天平和 秒表 。(2)實驗中選擇相同規格的電加熱器加熱,通過比較 加熱時間 (選填“升高的溫度”或“加熱時間”)來反映兩種液體吸收熱量的多少。(3)下表是實驗中小明收集到的數據,第6 min時水的溫度如圖乙所示,為 20 ℃。加熱時間/min 0 2 4 6 8 10水的溫度/℃ 5 10 15 25 30食用油的溫度/℃ 5 15 25 35 45 55【分析與論證】(4)分析表格數據可知,在相同時間內, 食用油 的溫度變化大,可得出 水 的吸熱本領大。【交流與評估】(5)實際實驗中發現存在一些不好控制的因素,例如水和食用油散熱快慢不同,請另外舉出一條: 溫度計的靈敏度差等(合理即可) 。(6)實驗結束后,換用多種液體進行實驗,發現不同物質在質量相同、升高的溫度相同時,吸收的熱量一般不同,為了表示不同物質的這種性質差別,物理學中引入了 比熱容 這個物理量。(7)實驗中,若取水的質量為200 g,水在0~10 min過程中吸收的熱量是 2.1×104 J,食用油的比熱容為 2.1×103 J/(kg·℃)。[不計熱量散失,水的比熱容為4.2×103 J/(kg·℃)]【創新設問】(8)冬天,小明想自制一個暖手袋,若從水或食用油中選一種液體裝入暖手袋中作為供熱介質,選擇 水 (選填“水”或“食用油”)為介質保暖效果更佳。 實驗2 探究燃料的熱值【實驗裝置】1.如圖所示:2.實驗器材:兩只相同的燒杯、水、煤油、花生油、 天平 、 溫度計 。【設計與進行實驗】3.兩燈具內盛有 質量 相同的煤油和花生油作為燃料。4.在兩只相同的燒杯內,分別倒入 初溫 和質量相同的水。5.分別用煤油和花生油加熱,使燃料 燃盡 ,記下水的末溫分別為t1℃和t2℃。6.實驗數據表格:燃料 加熱前水溫/℃ 燃料燃盡后水溫/℃煤油 20花生油 20【數據處理和分析】7.分析表格數據,通過觀察水溫的變化,由此判斷兩種燃料的熱值大小。當兩燈的燃料完全燃燒后,甲裝置中水的溫度為48 ℃,乙裝置中水的溫度為38 ℃,由此可以初步判斷 煤油 (選填“花生油”或“煤油”)的熱值更大一些。【實驗結論】8. 質量 相同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燒時,放出的熱量 越多 ,其熱值 越大 。【交流與反思】9.組裝如圖甲、乙所示的兩套裝置時,正確的順序是 自下而上 (選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10.為了保證實驗結論的可靠性,實驗時應控制兩燈具內所盛煤油和花生油的 質量 相同、兩只相同的燒杯內盛有水的 質量 和 初溫 相同,這里用到的實驗方法是 控制變量法 。11.加熱同一種液體,通過 溫度計的示數高低 得出吸熱多少,進而判斷熱值大小。12.根據Q吸=cmΔt計算出水吸收的熱量,再根據Q=mq計算出煤油的熱值,發現結果與資料中給出的煤油熱值相比 偏小 (選填“偏大”或“偏小”),結合實驗,分析原因可能是 有熱量損失(或煤油燃燒不充分,合理即可) 。 重難點1溫度、熱量和內能的關系 【例1】關于溫度、熱量和內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物體的溫度越高,所含熱量越多B.溫度高的物體,內能一定大C.0 ℃的冰塊的內能一定為0D.內能少的物體可能將能量傳給內能多的物體【例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A.物體吸收熱量,內能一定增加,溫度一定升高B.物體內能減少,物體不一定放出熱量C.固體有固定的形狀,所以固體分子之間的作用力只有引力D.溫度高的物體分子運動劇烈,具有的熱量多溫度、熱量和內能的聯系與區別:1.溫度升高→內能增加→不一定吸熱(如:鉆木取火,摩擦生熱)。2.吸收熱量→不一定升溫(如:晶體熔化,水沸騰)→內能不一定增加(如:吸收的熱量全都對外做功,內能可能不變)。3.內能增加→不一定升溫(如:晶體熔化,水沸騰)→不一定吸熱(如:鉆木取火,摩擦生熱)。 重難點2熱量的計算 【例3】隨著鄉村振興政策的持續推進,以天然氣為燃料的燃氣灶逐漸取代了以干木材為燃料的土灶,保護了生態環境,將質量為3 kg、初溫為23 ℃的水加熱到98 ℃,土灶燃燒了干木材0.315 kg,則該土灶的熱效率為 25% ;若用熱效率為60%的燃氣灶,則需要消耗天然氣 0.04 m3(結果保留兩位小數)。[干木材熱值取1.2×107 J/kg,天然氣熱值取3.9×107 J/m3,水的比熱容為4.2×103 J/(kg·℃)]【解析】水吸收的熱量:Q吸=c水m水(t2-t1)=4.2×103 J/(kg·℃)×3 kg×(98 ℃-23 ℃)=9.45×105 J。干木材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Q放=m干木材q干木材=0.315 kg×1.2×107 J/kg=3.78×106 J。土灶的熱效率:η===25%;若用熱效率為60%的燃氣灶來加熱這些水,則需要天然氣完全燃燒釋放的熱量:Q放'===1.575×106 J,需要消耗天然氣體積:V==≈0.04 m3。運用熱值計算的相關方法:固體(液體)燃料 Q=mq:m表示質量,單位是kg;q表示熱值,單位是J/kg;Q表示放出的熱量,單位是J氣體燃料 Q=Vq:V表示體積,單位是m3;q表示熱值,單位是J/m3;Q表示放出的熱量,單位是J 命題點1 分子動理論1.(2022·鄂州)做完廣播體操后,來到餐廳,媽媽為你端上香噴噴的早餐(如圖)。關于人能聞到食物的香味,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D )A.是一種擴散現象B.是由于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產生的C.溫度越高,香味越濃D.溫度越高,香味越淡2.(2022·宜昌)如圖,把干凈的玻璃板吊在彈簧測力計的下面,讀出測力計的示數,使玻璃板水平接觸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變大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原因是 分子間存在引力 。 命題點2 內能及其改變3.(2024·湖北)如圖是小明煮的一碗冒著“白氣”的面條。他將木筷和金屬勺同時放入其中,過一會兒感覺金屬勺燙手而木筷不燙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木材的導熱性比金屬好B.木筷不燙手其內能不變C.金屬勺通過熱傳遞變燙D.“白氣”是由汽化形成的4.(2020·咸寧)如圖所示的現象中,利用做功使物體內能增加的是( B )A.發燒時,用冷毛巾給頭部降溫B.鉆木時,來回轉動硬木棒取火C.天晴時,曬太陽使身體變暖和D.煮茶時,火焰使茶水溫度升高5.(2023·黃岡改編)2023年5月30日,長征2F遙十六運載火箭搭載著神舟十六號的三名航天員,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高速運動的火箭在升空過程中與空氣摩擦,火箭整流罩外殼溫度升高,這是通過 做功 (選填“熱傳遞”或“做功”)的方式改變內能。 命題點3 比熱容的理解及應用6.(2024·武漢)下列實例中,與“水的比熱容較大”這個特性無關的是( B )A.汽車發動機用水作冷卻劑B.人游泳之后從水中出來,風一吹感覺更冷C.海邊晝夜溫度變化比沙漠中小,適于居住D.生物體內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調節生物體自身的溫度7.(2023·恩施州)冬季,某供熱系統中有10 kg水[c水=4.2×103 J/(kg·℃)],當溫度降低1 ℃時,可給房間放熱( C )A.4.2×102 J B.4.2×103 JC.4.2×104 J D.以上都不對8.(2024·湖北)如圖甲,利用相同規格的加熱器加熱等質量的a、b兩種液體,得到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分析可知( C )甲 乙A.相同時間內a中加熱器產生的熱量比b中的多B.a和b的吸熱能力都隨著溫度的升高不斷增大C.升高相同溫度a所用時間比b少,a的吸熱能力比b弱D.相同時間內a升高的溫度比b多,a的吸熱能力比b強9.(2022·宜昌)小麗用相同的電加熱器分別對質量為0.2 kg的水和0.3 kg的另一種液體進行加熱,得到的實驗數據如圖所示,則水在16 min 內吸收的熱量為 2.52×104 J,另一種液體的比熱容為 1.4×103 J/(kg·℃)。[c水=4.2×103 J/(kg·℃)]10.(2021·宜昌)小明學習了燃料的熱值后,很想知道家中使用的天然氣的熱值是多少,但在教材的燃料熱值表中沒有查閱到。于是,他在家里將裝有2 kg水的水壺放到天然氣灶上去燒,用溫度計測量水從20 ℃加熱至80 ℃的過程中,觀察到天然氣表的數字變化了0.035 m3。他通過上網查閱得知天然氣灶的效率約為36%,已知水的比熱容c水=4.2×103 J/(kg·℃)。(1)在這個過程中水吸收了多少熱量?(2)請你幫小明算出天然氣的熱值。解:(1)在這個過程中水吸收的熱量:Q吸=c水m水(t-t0)=4.2×103 J/(kg·℃)×2 kg×(80 ℃-20 ℃)=5.04×105 J。(2)天然氣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Q放== =1.4×106 J,天然氣的熱值:q天然氣===4×107 J/m3。 命題點4 熱機11.(2023·隨州)汽車是現代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交通工具,如圖甲、乙分別是某汽油機的某沖程及能量流向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甲 乙A.圖甲是壓縮沖程,活塞對汽缸的氣體做功,氣體溫度升高B.由圖乙可知該汽油機的效率是30%C.汽車尾氣中的“汽油味”越濃燃料燃燒得越不充分,這會降低燃料的熱值D.為節能冬天汽車都會利用尾氣中的余熱給車內供暖,該舉措大大提高了燃料的熱值12.(2024·湖北)2024年4月30日,全球最大的壓縮空氣儲能項目在我國并網發電,工作原理如圖。在用電低谷時段利用電網多余電能驅動壓縮機壓縮空氣,使空氣 內能 (填能量形式)增大;在用電高峰時段高壓空氣被釋放,膨脹對外 做功 ,使膨脹機轉動,將內能轉化為 機械能 ,帶動發電機產生電能輸送至電網。 命題點5 熱現象綜合13.(2023·隨州)近年來許多家庭使用電熱液體蚊香器(如圖),瓶中的碳纖維棒將瓶內的殺蟲劑吸到棒的頂端,而發熱電阻傳遞的熱會使棒的上端溫度達到50 ℃左右,此時殺蟲劑蒸發得更快從而提高了驅蚊效果。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D )A.蒸發是液化的一種方式B在常溫下,碳纖維棒里的殺蟲劑分子不會運動C.殺蟲劑分子運動的快慢與溫度高低有關,50 ℃時殺蟲劑分子運動得最慢D.一般情況下,溫度升高汽化的速度會加快14.(2023·黃岡)我國幅員遼闊,人文自然資源豐富,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B )A.新疆吐魯番的火焰山晝夜溫差大,是因為火焰山沙石比熱容大B.云南大理的蝴蝶泉邊花香四溢,是因為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C.黑龍江哈爾濱寒冷的冰雕不易融化,是因為冰雕沒有內能D.山東濰坊的濰柴內燃機工作時,將機械能轉化成內能 命題點6 效率的相關計算15.(2024·武漢)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為了更好地踐行綠色發展和“雙碳目標”,武漢市區某高架橋上修建了一段全封閉“光伏聲屏障”試驗路段,如圖所示。“光伏聲屏障”既可以控制噪聲,又可以提供電能,比傳統的聲屏障設備更節能環保。“光伏聲屏障”路段的每一塊玻璃上貼滿了81個小光伏電池板,這些光伏電池板利用太陽能的方式是將太陽能轉化為 電能 。這段“光伏聲屏障”試驗路段每年發電約1.7×105 kW·h,相當于完全燃燒 1.8×104 kg的無煙煤釋放的能量。(q無煙煤=3.4×107 J/kg)16.(2023·鄂州)小勇同學購買了一款戶外分體式燃氣爐,準備去戶外野炊,用該燃氣爐燒水時,把初溫為20 ℃的1 kg水加熱到100 ℃,燃燒了0.025 m3天然氣,則水吸收的熱量為 3.36×105 J。假設天然氣完全燃燒,則燃氣爐燒水的效率為 33.6% 。[c水=4.2×103 J/(kg·℃),天然氣的熱值取4×107 J/m3]17.(2024·湖北節選)據統計,每燃燒1 kg燃油約排放3.3 kg二氧化碳。以氫燃料電池卡車為例,若卡車在水平路面上勻速行駛72 km用時1 h,功率為172 kW。與燃油卡車相比,氫燃料電池卡車行駛72 km可減排二氧化碳的質量為多少?(燃油機的效率取36%,燃油的熱值q取4.3×107 J/kg)解:卡車所做的機械功:W=Pt=172×103 W×3 600 s=6.192×108 J,根據η=可知,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Q放===1.72×109 J,消耗燃油的質量:m===40 kg,則減排二氧化碳的質量:m'=3.3m=3.3×40 kg=132 kg。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58張PPT)中考物理一輪復習課件人教版2025年中考物理 一輪復習(回歸教材夯實基礎)第5講 內能 內能的利用考點梳理精練一、聲、光、熱學考點1 分子熱運動分子原子10-10 m熱運動劇烈接觸無規則運動間隙溫度快引力斥力分子、原子熱引力斥力考點2 內能和熱量動能勢能無規則運動零轉移轉化溫度差相等內能減小內能能量的多少焦耳J增加減少考點3 比熱容一定吸收的熱量它的質量升高的溫度1 ℃熱量Q吸=cm(t-t0)Q放=cm(t0-t)考點4 熱機汽缸汽油機柴油機吸氣壓縮做功排氣打開打開向下機械內內機械慣性做功考點5 熱機效率完全q焦每千克1 kg1 m3有用功能量燃燒損耗潤滑摩擦考點6 能量的轉化與守恒定律均勻擴散B二氧化氮氣體密度大(RJ九全P17圖14.1-1)做功減小增大實 驗 1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質量秒表加熱時間20食用油水溫度計的靈敏度差等(合理即可)比熱容2.1×1042.1×103水實 驗 2探究燃料的熱值天平溫度計質量初溫燃盡煤油質量越多越大自下而上質量質量初溫控制變量法溫度計的示數高低偏小有熱量損失(或煤油燃燒不充分,合理即可)重難點1溫度、熱量和內能的關系DB重難點2熱量的計算25%0.04命題點1分子動理論D變大分子間存在引力命題點2內能及其改變CB做功命題點3比熱容的理解及應用BCC2.52×1041.4×103命題點4熱機答案:A內能做功機械能命題點5熱現象綜合DB命題點6效率的相關計算電能1.8×1043.36×10533.6%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5講 內能 內能的利用【2025中考物理第1輪復習考點梳理練 】(原卷版).docx 第5講 內能 內能的利用【2025中考物理第1輪復習考點梳理練 】(解析版).docx 第5講 內能 內能的利用【2025中考物理第1輪復習考點梳理練 】.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