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湘科版(2024)四年級下冊知識點第二單元 動物的一生1.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農事歷書《《夏小正》有養蠶的記載。早在3000-4000年前,我國勞動人民就知道養蠶。2.蠶寶寶的家要溫暖、通風、干凈,最愛吃桑葉。3.為了更好地觀察記錄蠶的生長變化,還可以準備放大鏡、尺子等。4.蠶卵的形狀是鼓的,中間陷,有的卵白色,有的黑色。蠶卵的孵化與環境的溫度和濕度有關。天氣干燥時,要給蠶卵噴點水,保持一定的濕度。放在自然條件下的蠶卵比放在冰箱冷藏室中的蠶卵孵化得快一些。5.剛孵化出生的蠶,像螞蟻一樣叫蟻蠶。蟻蠶整體黑色,有一道白色條,有好幾節,每節下面有黑點。6.蠶的前面有6只小腳,隔了幾截后有8只大腳,身體分成好多節。蠶的糞便是黑色的,很像五角星形。7.蠶寶寶的飼養與護理(1)喂新鮮干凈的桑葉,剛蛻皮的蠶只能吃嫩桑葉;(2)經常清除蠶的糞便和殘葉,保持蠶寶寶“房間”的清潔;(3)保持通風,杜絕蠶與殺蟲劑接觸;(4)病蠶要及時隔離。8.蠶生長到一定階段,會長出新皮,換下舊皮,這叫蛻皮。從蟻蠶到作繭前,共需蛻4次皮。9.蠶寶寶不吃也不動,渾身通明透亮,這是它要吐絲結繭了。蠶不會在平面上結繭,一般在在角落、卷曲的桑葉上或稻草、樹枝等扎成的“蠶山”上結繭。 .10.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通過繅絲工藝從蠶繭中抽出蠶絲,再用蠶絲織成絲綢。11.蠶結繭3—4天后,輕輕剪開幾只蠶繭,我們能看見里面除了黃褐色的蠶蛹外,還有蠶蛻下的皮。輕輕用棉簽觸碰蠶蛹,發現它會動,這說明蛹是有生命的。12.把蠶繭放在通風溫暖的地方,過一段時間,蠶蛹會變成蠶蛾,破繭而出。13.蠶蛾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部長有觸角,胸部有三對足,是昆蟲。14.雄蛾個體瘦小,運動靈活,觸角是黑色,腹部狹長,翅膀大。雌蛾一般肥大,大腹便便,觸角是灰色,腹部肥大。一只雌蛾可產200至500粒卵,剛產下的卵是淡黃色的。15.蠶、蝴蝶和蜜蜂的一生都經歷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蝗蟲、蜻蜓等昆蟲的一生要經歷卵、若蟲、成蟲三個階段。蠶、蝴蝶和蜜蜂等昆蟲的幼蟲和成蟲在形態構造和生活習性上明顯不同,并且經歷了“蛹”這個階段。像它們這樣的生長發育過程叫作完全變態發育。蝗蟲、蜻蜓等昆蟲不經歷“蛹”這一階段。像它們這樣的生長發育過程叫作不完全變態發育。16.動物的繁殖后代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卵生,另一種是胎生。鳥類、魚類、昆蟲類、爬行類等一般是卵生動物,一般于體外孵化成個體;哺乳動物一般是胎生動物,在母體內生長成個體。17.各種動物壽命有長有短,具體生命過程也不盡相同,但一生都會經歷出生、生長、發育、繁殖、衰老和死亡。有了繁殖,動物才得以生生不息。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