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青島版 五年級下冊 《空氣 》單元 10.滅火與逃生 教學設計單元 《空氣》 課題 10.滅火與逃生 課時 1核心 概念 1.物質的結構與性質學習內容及要求 1.2空氣與水是重要的物質 5~6年級②知道空氣是一種混合物,含有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等氣體,空氣中的氧氣和二氧化碳對對生命活動具有重要意義。教學目標 科學觀念:知道滅火和逃生的方法。 科學思維:通過用“紙鍋"燒水的實驗,解釋為什么逃生時要披濕被褥保護身體。能針對遇到火災怎樣逃生提出假設,基于交流情境提出觀點,建立證據與假設或點之間的聯系。 探究實踐:基于所學知識,根據燃燒需要具備的條件制訂比較完整的探究怎樣滅火的計劃。運用觀察、實驗、查閱資料等方式獲取有關滅火的信息,并運用分析、比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相關結論。學會使用滅火器。 態度責任: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表現出對探究滅火與逃生的興趣。以事實為依據做出獨立判斷,面對有說服力的證據,愿意調整自己的想法。教學 重點 知道在不同情況下滅火的方法和在火災中的逃生方法。教學 難點 根據燃燒所需要的條件,分析并掌握在不同情況下采用何種方式滅火。教學 準備 教師:1.課件優化 2.學生實驗材料一套。學生:搜集有關火災中逃生方法的資料,了解學校、家庭的應急逃生路線。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學活動 教學備注一、引入課題 [PPT 3 出示]教師出示圖片(木頭燃燒的圖片),學生思考:火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用火不當往往會給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帶來危害和損失。發生火災時,怎樣滅火與逃生呢 教師總結:這節課我們就一起探究怎樣滅火。二、活動過程 (一)探究滅火的方法。 [PPT 4 出示]燃燒的條件,學生思考:同時滿足三個條件物體才會燃燒,如何制止燃燒呢? 討論后猜測:破壞燃燒的任何一個條件,就可以達成滅火。 [PPT 5 出示]各種滅火的圖片,學生思考:以上滅火是采用了哪種方式? [PPT 6 出示]學生討論,歸納總結滅火的原理:隔離可燃物、隔絕氧氣、降溫到該物質的燃點以下。 (二)討論使用滅火器的方法。 [PPT 7、8 出示]觀察滅火器,閱讀相關資料。說一說滅火器的使用方法。 [PPT 9 出示]二氧化碳滅火器使用注意事項。教師出示滅火器使用事項,對滅火進行拓展補充。 (三)討論火災逃生方法。 [PPT 10 出示]出示火災照片,學生思考:遇到火災應該怎么辦? 小組討論:火災逃生方法。 [PPT 11 出示]師生共同總結:1.不能夠乘坐電梯,要走樓梯撤離。2.穿過濃煙時,要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并使身體貼近地面。3.披上濕被褥。 [PPT 12 出示]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逃生時要披濕被褥保護身體? 學生根據紙鍋燒水實驗,觀察現象,得出結論。 [PPT 13 出示]出示結論:室內發生火災時,濃煙溫度較高,會先充滿屋頂,在逐漸向地面下移,直至充滿整個空間。因此逃生時要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盡量壓低身體,以減少濃煙的傷害。三、拓展活動 [PPT 14出示]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知識,談談收獲與不足。 [PPT 15 出示]檢查家中是否存在火災隱患,并提出自己的改進建議。四、練一練 一、選擇題 1.滅火器應放置在() A.遠離人群的地方 B.易于取用的地方 C.隱蔽的地方 2.當打開房門聞到燃氣氣味時,要迅速(),以防止引起火災。 A.查找漏氣部位 B.打開門窗通風 C.開燈報警 3.火災()階段是撲救火災最有利、最有效的階段。 A.初起 B.發展 C.衰退 4.發生火災時,首先要保持冷靜,并用()捂住口鼻,采取匍匐前進或低頭彎腰的方法迅速朝安全出口的方向逃離火災現場。 A.干毛巾 B.濕毛巾 C.被子 5.我國通用火警電話號碼是() A.120 B.114 C.119 判斷題 1.電腦著火了,應迅速往電腦上潑水。() 2.在教師上課時,突發火災,這時要爭先恐后向出口跑。() 3.發生火災時,為了提高逃生速度,應該坐電梯撤離。() 4.室內發生火災,逃生時要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盡量壓低身體。() 5.二氧化碳滅火器不宜在室外大風時使用。() 參考答案 B2.B3.A4.B5.C 1.×2.×3.×4.√5.√五、整理 老師指導學生進行材料的整理。六、板書設計(共15張PPT)《空氣》- 滅火與逃生五年級下冊 第二單元青島版《科學》2025春新版三腳架、酒精燈、燒杯等活動準備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火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用火不當往往會給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帶來危害和損失。發生火災時,怎樣滅火與逃生呢 活動過程任務一:探究滅火的方法。破壞燃燒的條件氧氣可燃物達到可燃物的燃點燃燒缺一不可缺一條件,即可滅火二、小組合作、探究新知活動過程遇到火災要趕緊撥打119火警電話活動過程隔離可燃物隔絕氧氣降溫到該物質的燃點以下滅火活動過程1.提起滅火器2.拔下保險銷活動過程3.用力壓下手柄4.對準火源根部掃射活動過程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器的注意事項1.該滅火器主要是依靠二氧化碳將燃燒物與周圍空氣隔絕,從而造成燃燒物缺氧熄滅而起到滅火作用,因此不宜在室外大風時使用。2.在室外使用時,應選擇從上風方向噴射。3.在狹小的密閉房間使用時,使用后,使用者及所有人員都必須迅速撤離,以防窒息。4.滅油類火時,噴筒不能距離油面太近,以免把油液吹散,導致火災擴大。活動過程任務三:討論火災逃生方法。活動過程逃生方法不能夠乘坐電梯,要走樓梯撤離。穿過濃煙時,要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并使身體貼近地面。披上濕被褥。活動過程用“紙鍋”可以燒水嗎?為什么逃生時要披濕被褥保護身體?活動過程室內發生火災時,濃煙溫度較高,會先充滿屋頂,在逐漸向地面下移,直至充滿整個空間。因此逃生時要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盡量壓低身體,以減少濃煙的傷害。活動過程三、表達交流,總結提升1.滅火方法燃燒與滅火2.滅火器使用3.火災逃生辦法隔離可燃物隔絕氧氣降溫到該物質的燃點以下提起滅火器拔下保險銷用力壓下手柄對準火源根部掃射活動過程檢查家中是否存在火災隱患,并提出自己的改進建議。存在的火災隱患 改進建議拓展活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0《滅火與逃生》教學設計.docx 10《滅火與逃生》教學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