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鄂教版《科學》三年級上冊重點第一單元食物與消化1、米飯到餐桌的過程:育秧→插秧→稻谷成熟→收割稻谷→曬稻谷→加工成大米→做成米飯。2、食物有的來源于動物,有的來源于植物。3、食物提供的營養物質有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水、礦物質。4、含有脂肪的食物在紙上按壓會留下油跡;含有淀粉的食物遇到碘液后通常會變藍色;含有蛋白質的食物放在火上燒時,會產生燒頭發的氣味。5、脂肪和淀粉可以為我們提供能量;蛋白質是組成身體的主要物質;維生素是人體生長發育和調節生理功能必需物質;礦物質也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元素,如鈣、鐵、碘等。6、口腔是人體的消化器官,吃食物時,牙齒咀嚼食物,舌攪拌食物,米飯咀嚼后感到有甜味,是因為口腔內的唾液將食物中的淀粉分解為麥芽糖。7、保持口腔衛生應做到早晚刷牙、飯后漱口、定時讓醫生檢查牙齒。8、人體消化道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9、消化道的作用:口腔:咀嚼食物,初步消化淀粉;胃:通過蠕動,使食物與胃液充分混合,初步消化蛋白質;小腸:通過蠕動,促進大部分食物消化,并吸收大部分營養物質;大腸:通過蠕動,吸收一部分水和無機鹽;肛門:排出不能消化的食物殘渣。10、人倒立著也能吃進東西,因為食物是靠消化道的蠕動推進的。11、保護消化器官,應養成健康飲食習慣,做到飯前便后要洗手、吃飯要定時,不暴飲暴食,不吃不干凈的、過了保質期的食物。第二單元 溶解與分離1、一定量的水能溶解一定量的食鹽或白糖,食鹽或白糖不能無限溶解,但白糖比食鹽溶解的量大。2、影響溶解快慢的因素有溫度、是否攪拌、顆粒大小,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攪拌、加熱、弄碎。3、在進行攪拌能否加快溶解實驗時,相同條件是水量、水溫和方糖要一樣,不同條件是一杯攪拌,一杯不攪拌。實驗結論:攪拌能加快物質的溶解。4、在進行加熱能否加快溶解實驗時,相同條件是水量、方糖大小、放糖時間都要相同,不同條件是一杯水不加熱,一杯水加熱。實驗結論:加熱能加快物質的溶解。5、把鹽析出來的實驗:用到的材料和工具有:食鹽、水、燒杯、玻璃棒、蒸發皿、三腳架、酒精燈、小勺。(往蒸發皿中倒入少許濃鹽水,用酒精燈加熱,加熱時,要戴上護目鏡,等看到有白色的晶體析出時,要用玻璃棒慢慢攪拌。攪拌時,身體不能湊得太近,以免蒸發皿中的鹽粒濺出來燙傷皮膚。)6、生活中的食鹽來源有海鹽、池鹽、巖鹽。7、酒精燈的使用:①不能用燃燒的酒精燈去點燃另一盞酒精燈;②不能向燃燒著的酒精燈中添加酒精; ③熄滅酒精燈時,要用燈帽蓋滅火焰,不能用嘴吹;④酒精灑到桌子上開始燃燒時,要用濕毛巾將火蓋滅;⑤加熱時要用酒精燈火焰的外焰。8、把食鹽中的沙子分離出來要用到過濾的方法,的要用到的材料有燒杯、玻璃棒、水、漏斗、濾紙、鐵架臺等;第三單元 家庭用電1、能使小燈泡亮起來的連接,形成了電流的閉合回路,我們稱之為電路。2、電池具有正極和負極,不能用導線直接把電池正負極相連,會造成短路。3、我們只能用電池做實驗,用家里插座板上的電做實驗非常危險。4、生活中人們一般用開關對電燈或其他電器進行控制。5、人通常把容易導電的材料叫導體,把不容易導電的材料叫絕緣體。6、手電筒不能亮了,可能的原因是:可能小電珠壞了;燈座松了,沒有連接上;導線里面斷了;小開關的連接松了,沒有連接上;電池沒有電了;電池盒連接松了;可能電池正負極接反了……7、安全用電常識:不要用濕手按開關;不要在電線上曬衣服;不在電線附近放風箏;不要攀爬變壓器;不能在插座板上插太多電器;不在加熱設備上烘衣服等。8、防觸電應注意:在戶外遇到雷雨時不可以躲在樹下避雨;不能靠近高壓電線、鐵塔、變電所;不能好奇觸摸開關、插座;絕對不可以用濕布去擦電器、開關、插座;修理電器時應該先切斷電源。9、遇到有人觸電,立即切斷電源或用干木棒、竹桿等絕緣物把傷員拔開,脫離電源。如傷員呼吸、心跳已停止,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10、預防雷電要做到:不要在樹下躲雨;不能在雨中打電話;不能使用尖頭金屬桿雨傘。第四單元 我們的呼吸1、用打氣筒往澄清的石灰水里注入空氣,發現石灰水不變渾濁,用嘴向澄清的石灰水里吹氣,發現石灰水變渾濁了,這說明我們吸入的氣體與吹出來的氣體不一樣。(往石灰水里吹氣時,不要把石灰水吹濺起來,以免受傷。)2、我們發現呼吸后,氧氣減少,二氧化碳增加,這說明我們吸進的空氣中,部分氧氣被身體吸收,變成了二氧化碳排出來。3、人呼出來的氣中含有較多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性質: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4、吸氣時,氣體流經身體的途徑: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呼氣時,氣體流經身體的途徑:肺→支氣管→氣管→喉→咽→鼻。5、我們為什么要呼吸?(呼吸是為了從空氣中獲得氧氣,氧氣送到全身各處,與食物中的養料結合,才能放出能量,供人體生命活動需要。)6、肺是氣體交換的場所,肺有大量的肺泡。7、肺活量是指一個人吸足一口氣后再盡力呼出的氣體總量,肺活量的單位是毫升。代表了一個人潛在的呼吸功能和健康狀況。8、我們跑步時,有的人沒跑幾步就氣喘吁吁,有的人跑了一段時間呼吸還比較平穩,這是因為肺活量的大小不同。9、保護呼吸器官的做法:經常開窗通風、空氣質量不好時戴口罩、灑水降塵、多運動、不隨地吐痰、不抽煙、遠離汽車尾氣。第五單元 小小建筑師1、在建筑物的結構中,三角形不易變形,是穩定結構,紙筒下端綁上重物,下重上輕,不容易被推倒。圓柱形立柱承受的力大,拱形結構承受的力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