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皇帝的新裝》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通過把握人物的語言描寫,感受人性的掙扎和多面。2、從童話法庭的虛擬情境出發回歸現實,審視自身和人類社會,激發學生向善、向真、向美的追求。【教學重難點】1、通過把握人物的語言描寫,感受人性的掙扎和多面。2、從童話法庭的虛擬情境出發回歸現實,審視自身和人類社會,激發學生向善、向真、向美的追求。【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引人入勝歡迎各位小法官來到童話法庭,我是今天的庭長。本庭長最近收到安徒生先生發來的關于一場新裝詐騙案的委托信,其涉案金額之巨,人員之多令人震驚。但不幸的是其中最重要的信息被我不小心用墨水污染了,給案件的審判帶來了極大的難度。今天諸位嫌疑人都來到了法庭上,正在為誰是原告、被告而爭論不休,請各位小法官們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幫他們評判一番。二、任務驅動, 逐層進階任務一:案情回顧原告和被告的信息往往隱藏在案情之中。請法官們運用快速閱讀的方法,用筆在文中圈點勾畫關鍵語句,并嘗試用“人物+事件”的形式梳理案發過程。(比如我們可以表述成皇帝愛新裝,誰做了什么事)明確:皇帝愛新裝——騙子做新裝——大臣看新裝——皇帝看新裝——皇帝穿新裝——小孩揭新裝形式:一個學生說完,其他學生補充。追問:剛才法官們群策群力,還原了整個案情。請各位法官合議,這個事件中誰是被告,誰是原告 (法官們展開討論,然后請一個或幾個法官代表陳述討論結果。)預設:被告是兩個騙子,原告是其他被他欺騙的人。過渡:法官們一致認為:就本案的結果來看,兩個騙子成功欺騙了以皇帝為首的一大幫人,他們該是被告;而皇帝以及一眾官員被騙出丑,理應是原告。然而各位法官們,我們斷案最忌諱的就是通過表面現象得到結論,一定要深入調查。任務二:法庭調查這場驚天詐騙案牽連甚廣,兩個騙子已被確定為原告,但小法官們通過進一步調查對某些涉案人員提出了質疑,在整個事件中,部分嫌疑人是否已參與行騙呢?為了讓小法官們做出正確的判斷,現在請各位嫌疑人還原現場,進行自我辯護。(學生扮演者朗讀自己的語言描寫,注意語氣變化,盡可能展示自己的心理活動)……剛才各位嫌疑人自我辯護之時,庭長收到了一份新的質疑:幾名嫌疑人用了幾乎相同的語言評價這件并不存在的衣服,當時這些人是怎樣想的呢?各位法官怎么看待這份質疑?你們認為這些嫌疑人有什么共同之處嗎?請各位法官們各抒己見。庭長小結:通過各位法官的陳述,本庭長認為各位嫌疑人都有一個共同之處——“虛偽”。請問各位嫌疑人:你們明明看不到衣服卻不承認,幫助騙子成功組成了一場騙局,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你們從受騙者轉變成了施騙者?預設:不想讓人覺得自己是個愚蠢或者不稱職的人。追問:如果讓人發現了這一點,會怎么樣?預設:官員會丟掉官位,皇帝可能會失去皇位。(點撥:所以他們其實都是在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說謊。這是一群怎樣的人——自私。這些其實都是我們人性中的弱點。)追問:騙子是明顯的施騙者,而皇帝、大臣們、普通民眾們既是施騙者,也是受騙者,既被騙局所害,也在制造騙局。那么騙子到底騙走了什么?預設:騙子騙走了誠實、勇氣、自信、老大臣的忠心、皇帝對這個國家的責任心、自信······等等美好的品質。(總而言之,就是人性中的一些美好品質。因為這些美好的品質都被騙走了,人性的弱點才會暴露出來)追問:此時此刻,各位小法官們認為誰是原告,誰是被告呢?過渡:案情陷入了膠著狀態。其實案情中還有一個關鍵人物,我們一直都忽略了。沒錯,就是這個小孩子。讓我們回到真相揭露的那一刻。任務三:真相時刻“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沒有穿啊!”一個小孩子最后叫了出聲來。小孩子可以給我們還原一下當時的現場嗎?這位活潑的孩子年齡還太小了,還不能清楚地記得展覽的現場,各位法官們能不能幫幫他,回憶一下當時的他是何種語氣:天真?疑惑?驚訝?(指導讀:語速、重讀、神態等)作為庭長,我有問題要問你:小孩兒,所有人都不敢說出真相,為什么你敢呢?預設:天真、勇敢、沒有成年人世俗的顧慮小孩的話如暮鼓晨鐘,敲響了所有自欺欺人的人,撥開了被名利迷失的心眼。我們來看看小孩子帶來了怎樣的改變。于是大家把這孩子講的話私下里低聲地傳播開來。“他實在是沒有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說。社會再渾濁再黑暗,但只要有一個敢于發出真聲的人存在,一切都是有希望的。一個人可以感染到一群人,最終就是星火燎原。追問:小孩子究竟有怎樣的力量可以感染到這么多人?明確:這些人雖然存在人性的弱點,但也存在人性的美好。只是先前被名利迷失了心眼,而小孩子就代表一種向善、向美、向真的力量,激發了人們內心對美好、真誠的最樸素的追求。三、主題升華那么現在小法官們覺得誰是原告,誰是被告?明確:小孩子是原告(小孩和百姓是原告),其他所有人都是被告。追問:真的是這樣嗎?這篇文章有個很奇怪的地方,所有人都沒有名字,是為什么?明確:故事中的人物只是一個個代表,誰都可能是皇帝、是百姓,也可能是小孩子,可以是其中的任何一個人。追問:那么現在你覺得誰是原告,誰是被告?與其說這是童話法庭,不如說這是一場心靈法庭,更是一場自我審判的法庭。審判的對象只有一個——我們自己(我們的內心)。我們不能審判自己,但我們可以做自己的法官。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住著皇帝和小孩,我們也有左右搖擺甚至走入歧路的時候,但無論何種境況,只要我們時刻叩問自己的心靈,就能找回做孩子的初心。讓我們最后一起喊出真相: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沒有穿呀!【機動性環節——庭下審判,可作為作業】案情已真相大白,請小法官們從以下人物中任選一人為其寫一段判詞。兩個騙子、皇帝、誠實的老大臣、年輕的官員、普通民眾。如:兩個騙子——撒謊成性騙取金銀,得了財富丟了人性現在,我宣布,本次法庭閉庭教學反思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人們在面對生活中的選擇時常常會選擇對自己更有利的,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引導學生在任何情況下,保持一顆純真的向善的美好心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