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1.了解普通玻璃的生產原理,知道幾種常見的新型玻璃。2.了解塑料的特征,知道高分子材料是由小分子聚合而成的,并能用分子聚合的觀點認識有機高分子材料的形成過程。3.通過對玻璃鋼制造原理的分析,知道使用復合的方法可以改變物質的性能、拓展物質的應用范圍。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鐵器時代信息時代材料發展變化歷史說一說它們是由什么材料組成的?玻璃一、無機非金屬材料各種玻璃制品第一步:原料預加工石灰石石英砂純堿CaCO3SiO2Na2CO3塊狀原料粉碎、潮濕原料干燥、含鐵原料除鐵玻璃的制作第二步:熔制原料在池窯或坩堝窯內高溫加熱,形成均勻無氣泡的液態玻璃高溫CaCO3+SiO2===CaSiO3+CO2Na2CO3+SiO2===Na2SiO3+CO2高溫第三步:成型將液態玻璃加工成需要的形狀第四步:熱處理消除玻璃內部熱應力,增強強度好穩定性玻璃的種類和用途1.鋼化玻璃:將普通玻璃加熱到一定溫度后迅速冷卻制成特點:強度高、耐高溫用途:茶幾、玻璃門、餐具、燈罩等2.防彈玻璃:多層玻璃與某種膠片疊合而成特點:強度特高用途:制作汽車門窗、坦克和裝甲車的瞭望孔3.玻璃纖維:玻璃在高溫熔融狀態下抽成絲特點:絕緣性和耐熱性好、抗腐蝕性強用途:絕熱保溫材料和電絕緣材料“天宮一號”上的太陽能電池板的基板是由玻璃纖維制成的。用特種光學玻璃拉制成的玻璃纖維可作為光導纖維用途:廣泛應用于光纖通信其他無機非金屬材料:陶瓷、水泥等。從石英砂到芯片芯片是電腦、“智能家電”等的核心部件,是用純度極高的單質硅制成的。可以利用石英砂(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制得純度為99.9999999%的高純硅。制備高純硅最廣泛采用的方法為三氯硅烷還原法,其化學反應原理為:SiO2+2C====Si+2CO↑Si+3HCl====HSiCl3+H2HSiCl3+H2==== Si+3HCl高溫高溫250℃【例1】關于硅及其化合物的敘述錯誤的是( )A.單質硅是良好的半導體材料B.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C.硅是構成礦物與巖石的主要元素D.玻璃、水泥、陶瓷都屬于硅酸鹽產品B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鹽×1.鋼化玻璃是一種( )A.硅酸鹽材料 B.合金 C.復合材料 D.塑料A2.下列各物質或設備所用材料為二氧化硅的是________;所用材料為硅酸鹽的是_________。①石英鐘表;②陶瓷餐具;③硅太陽能電池;④光導纖維;⑤計算機芯片;⑥玻璃解析:石英、水晶、瑪瑙、光導纖維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硅太陽能電池、計算機芯片均是硅單質的用途;陶瓷、石棉、水泥、玻璃為硅酸鹽材料。①④②⑥1.舉例說明什么是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2.舉例什么是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簡稱合成材料塑料 合成纖維 合成橡膠有機高分子材料二、有機高分子材料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食品袋、包裝袋等,大部分是用聚乙烯塑料制成的。3.列舉你所知道的塑料制品,說一說塑料有哪些獨特的性能?塑料一般情況下具有質輕、易加工成型、不導電、不導熱、抗腐蝕性強等特點。聚乙烯是由許多的乙烯分子聚合在一起后得到的。聚四氟乙烯被譽為“塑料王”,又稱為“特氟隆”特點:耐腐蝕、摩擦系數非常小應用:常用來制造容器、管道和閥門,也常用作器具的不粘涂層“塑料王”塑料的廣泛應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怎樣的影響?(提示:從正反兩個方面進行思考)思考與討論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類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棄置成為固體廢物,由于隨意亂丟亂扔,難于降解處理,以致破壞環境,嚴重污染的現象。白色污染如何在生活中減少白色污染?1.盡可能減少使用白色制品2.回收廢舊塑料3.制造和使用降解塑料回收廢舊塑料的好處?1.減少廢棄塑料的數量,減少白色污染2.節約石油資源【例2】下列生活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 )解析:陶瓷是無機非金屬材料;塑料是有機合成材料;純棉是天然纖維;不銹鋼是合金,屬于金屬材料。B1.下面說法錯誤的是( )A.有機合成材料都是高分子材料B.棉花、羊毛、聚乙烯都是合成材料C.焚燒聚乙烯塑料會造成環境污染D.使用過的塑料、橡膠應回收利用B三、復合材料玻璃鋼制品在塑料中加入玻璃纖維,得到一種既有玻璃般的透明或半透明性,又有鋼鐵般的強度的材料復合材料像玻璃鋼這樣由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性質的材料,通過物理或化學方法復合在一起制成的新材料特點:強度高、密度低、加工成型方便、彈性優良、耐化學腐蝕和耐高(低)溫性好用途:廣泛用于航天航空、電子電氣、汽車工業和建筑等領域。2.復合材料集中了組成材料的優點,克服了單一材料的缺陷。1.玻璃鋼既不是玻璃也不是鋼,而是在塑料中加入玻璃纖維制成的。說明一、無機非金屬材料1.玻璃是如何制成的2.玻璃的用途和種類3.常見的無機非金屬材料二、有機高分子材料有機高分子材料天然材料有機合成材料棉花羊毛天然橡膠塑料(白色污染)合成纖維合成橡膠三、復合材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