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第八章 壓強第1節 壓力的作用效果1.理解壓力概念,區分壓力與重力。2.學會通過實驗探究理解壓強概念,知道壓強計算公式,并能運用公式計算。3.知道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能列舉生活中相關實例。4.通過探究實驗,培養觀察、分析和歸納總結能力,學會運用控制變量法。5.激發學習物理的興趣,增強將物理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的意識。雪地中寸步難行滑雪運動員卻可以快速滑行汽車陷入泥中無法動彈質量更大的坦克卻不會陷入泥中,依然可以前行踩不壞的紙杯知識點一:壓力(1)如圖所示,小孩坐在木板上,該木板是否受到壓力?為什么?受到壓力,因為木板發生了形變,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2)如圖所示,輕輕夾著三角板,你能感覺到三角板對大拇指和食指的作用力嗎?為什么?能,因為手指會凹陷發生形變,并且會感覺到疼。(3)畫出茶杯對水平面的壓力、木塊對斜面的壓力和圖釘對墻的壓力FFF想一想:壓力有什么特點?你認為什么是壓力?1.壓力定義:物理學中將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做壓力方向作用點垂直于物體表面且指向受力物體在被壓物體的表面上(4)壓力與重力的關系GGG壓力與重力的大小、方向相同,作用點不同。壓力與重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都不同。壓力與重力無關。壓力可以由重力產生,也可以由其他力產生。木塊對地面的壓力由重力產生釘子對墻的壓力由手對釘子的壓力產生壓力是由相接觸的物體互相擠壓而產生的。木塊對斜面的壓力由重力產生知識點二:壓力的作用效果實驗猜想實驗器材壓力對物體作用的效果不僅跟壓力的大小有關,還應該跟受力面積有關。兩塊相同的磚(實驗時注意不要用力過猛)做一做海綿狀泡沫塑料實驗序號 壓 力 受力面積 壓力作用效果abc一塊磚兩塊磚一塊磚大大小不明顯很明顯很明顯(a)一塊磚平放在海綿狀泡沫塑料上(b)兩塊磚疊放在海綿狀泡沫塑料上(c)一塊磚豎放在海綿狀泡沫塑料上實驗過程實驗表明:壓力的作用效果與 有關。受力面積一定時,_______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壓力大小壓力(a)一塊磚平放在海綿狀泡沫塑料上(b)兩塊磚疊放在海綿狀泡沫塑料上實驗分析實驗表明:壓力的作用效果與 有關。壓力一定時, ,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受力面積受力面積越小(a)一塊磚平放在海綿狀泡沫塑料上(b)一塊磚豎放在海綿狀泡沫塑料上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壓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受力面積,比較壓力大小相同壓力,比較受力面積大小比較求比值壓力___受力面積定義壓強實驗結論知識點三:壓強的計算1.定義:物體所受壓力的大小與受力面積之比.用 p 表示壓強、F 表示壓力、S 表示受力面積2.公式壓強在數值上等于物體單位面積所受的壓力,壓強越大,壓力產生的效果越明顯.Nm2=1 Pa11壓強 =壓力受力面積3.壓強的單位:國際單位:帕斯卡 簡稱:帕 符號:Pa1 Pa表示物體在1 m2面積上受到的壓力是1 N.將一張報紙對折一下,平鋪在地面上,對地面的壓強約為1 Pa.4.壓強單位Pa的物理意義:20 Pa表示什么意思?表示物體在1 m2面積上受到的壓力是20 N.想一想,誰產生的壓強大?一輛質量為50t的坦克停在水平地面上,它的每條履帶與地面的接觸面積是1.5m2。一顆圖釘釘尖的面積是0.05mm2,手指對圖釘帽的壓力是20N。計算坦克對地面的壓強計算圖釘對墻的壓強試一試估算自己雙腳站立時對水平地面的壓強F = G = 50 kg×10N/kg = 500NS = 2×120×104m2 = 0.024 m2S=Fp=0.024 m2500 N≈2.08 ×104 Pa注意面積單位的換算行走時和站立時對水平地面的壓強一樣嗎?知識點四:怎樣增大或減小壓強一、壓力二、壓力的作用效果物理學中將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做壓力三、壓強的計算改變壓力改變受力面積當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四、增大較小壓強當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1.如圖甲所示,將一塊長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現用水平力F1向右邊慢慢推動木板,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如圖乙所示,推動木板過程中,木板對桌面的壓力F、壓強p和摩擦力 f 的變化情況是( )A.F 和 f 不變,p變大B.F 和 p 不變,f 變大C.F 變小, p 和 f 均變大D.F 不變, p 和 f 均變大A2.盲道是為盲人提供行路方便和安全的道路設施,一般由兩種磚鋪成,一種是條形引導磚,引導盲人放心前行,稱為行進盲道;一種是帶有圓點的提示磚,提示盲人前面有障礙,該轉彎或上、下坡了,稱為提示盲道,如圖所示。磚上的條形或圓點高出地面5 mm,當盲人走在上面時( )A.增大了腳底的壓力,使腳底產生感覺B.增大了腳底的壓強,使腳底產生感覺C.減小了腳底的壓力,使腳底產生感覺D.減小了腳底的壓強,使腳底產生感覺B3.如圖所示,邊長10cm,重50N的正方體B放在水平地面上,邊長為5cm,重20N的正方體A疊放在上求:(1)正方體A對B的壓強;(2)正方體B對地面的壓強(1)正方體A對B的壓力FA = GA = 20N,受力面積SA = (0.05m) = 2.5×10 m2,正方體A對B的壓強:(2)B對地面的壓力:F′ = GA+GB = 50N + 20N = 70N,B的底面積即受力面積S = (0.1m) = 0.01m2 ,故B對地面的壓強:-322p′ = = = 7000PaSF′70N0.01m2p = = = 8000Pa;SAF20N2.5×10 m2-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