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下1《春夏秋冬》教學設計教學目標: 語言建構:認識“霜、吹、落、降、飄、游、池、入”8個生字和“雨、阝”兩個偏旁,正確美觀地書寫“春、風、冬、花、飛、入”6個生字。 思維發展:正確、流利、有韻味地朗讀詞語和短語,理解課文內容。 文化傳承:初步認識四季的季節特點和美麗的大自然,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認識“霜”等8個生字,會寫“春”等6個字,朗讀短語,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對自然和生活的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 春夏秋冬四季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任務一、唱四季之歌1.一上《四季》導入,背誦課文,明確哪四個季節。2.課件分別出示春、夏、秋、冬的四幅圖,給予學生直觀的認識。 3.板書課題,認識和書寫“春”和“冬”;指名讀課題,注意讀準字音;范讀課題,讀出節奏停頓;齊讀課題,讀準讀出韻味。任務二、識四季之物1.學生觀察課圖,借助漢語拼音朗讀詞語和短語,讀3遍。2.課件出示帶拼音的詞語“春風”“夏雨”“秋霜”“冬雪”,檢查學生的自讀情況。 指名學生認讀,教師根據學生的朗讀情況相機正音,強調“風、霜”是后鼻音,“霜”是三拼音節,“春”是翹舌音。 出示生字卡片再次認讀。3.圖和詞語結合,理解詞語。 (1)引導學生觀察圖片,用完整的一兩句話說說描寫某一季節特點。(2)指名學生交流,引導學生把句子說清楚,說完整。 如:春天來了,萬物復蘇,一片生機勃勃。柳樹抽出枝丫,綠綠的、嫩嫩的;百花盛開,五顏六色,美麗極了。師適當總結學生說的話,學生再次認讀詞語。(4)鞏固詞語:把“春風”“夏雨”“秋霜”“冬雪”四個詞語和相應的圖片連線。 任務三、品四季之美 1.課件出示“春風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飄”,學生先自由讀準字音,再讀三次,與同桌相互檢查。2.指名學生朗讀,強調“吹”是翹舌音,“落、降、飄”都是三拼音節。 3.課件出示“春風”“夏雨”“秋霜”“冬雪”和“春風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飄”。學生比較交流異同(比較后“吹、落、降、飄”呈現紅色),師歸納紅色的字都是表示動作的。4.學生多形式讀短語,如小組讀,男女生讀,齊讀。5.結合自己的理解配上相應的動作。指導學生朗讀短語,并配上相應的動作。(1)理解 “春風吹”。出示“春風”圖,再用嘴巴輕輕地吹一吹,連起來讀一讀,做一做動作。(2)理解 “夏雨落”。小視頻出示夏雨落下。夏雨很有力氣,直接從空中往下掉,所以用了“落”。學生再一起讀一讀。(3)理解“秋霜降”。出示秋霜畫面圖,學生感知秋霜,記住“霜”字,認識雨字頭,再手勢降下(秋霜是因為氣溫下降才形成的,所以用了“降”)。學生一邊讀,一邊做動作。(4)理解“冬雪飄”。認識“飄”:被風吹起的,所以用了風字旁。指名學生看圖讀,做動作。(5)有節奏地朗讀這四個短語:春風——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飄。師生對讀,拍手讀,讀出韻味。 學生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如:“降”是左右結構,雙耳旁等。 任務四、書四季之字1.回顧坐姿:左手扶書,右手握筆;頭正身直腳放平,一寸一尺一拳頭。2.出示本節課要求會寫的四個生字:春、風、冬、吹,指名生再次認讀,口頭組詞。3.學生觀察在田字格占位,交流方法和寫字要領。4.教師范寫,重點指導“春”字。三橫下一個日,三橫之間距離平均,撇畫和捺畫要舒展。5.生跟著視頻書空,逐一描紅、臨寫, 師巡視強調學生正確的握筆姿勢和坐姿。 課堂總結小朋友們,今天這節課我們走進了四季小鎮,欣賞了“四季之歌”音樂會的美麗舞臺,還積累了很多詞組,感受到了語言的音韻美。板書設計春夏秋冬青草 池草青紅花 山花紅游魚 魚出水飛鳥 鳥入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