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識精煉)【重難知識點講解】一、碳單質的性質和用途1、碳單質的物理性質與用途(1)金剛石①性質: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質。②用途:切割大理石、裁玻璃,加工堅硬的金屬,作鉆探機的鉆頭等。(2)石墨①性質:深灰色,有金屬光澤;質軟,有滑膩感;具有優良的導電性和導熱性,熔點高。②用途:制鉛筆芯、石墨電極、潤滑劑等。(3)C60①用途:廣泛用于超導、催化、能源及生物醫等方面。(4)金剛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物質性質有很大的差異的原因——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拓展延伸]:不同的元素可以組成不同的單質,同種元素也可以組成不同的單質。如金剛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碳單質。金剛石、石墨均是由碳原子直接構成,C60是由C60分子構成的。2、無定型碳(1)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結構,因此具有吸附能力,可用于吸附色素和異味。(2)活性炭:吸附作用比木炭更強,常用于水的凈化、防毒面具、制糖工業等。(3)焦炭:常用來冶煉金屬,作還原劑。(4)炭黑:常用來制墨、油漆、橡膠工業的填充劑等。碳單質的化學性質(1)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穩定應用:檔案資料用碳素筆書寫、千年古畫歷經千年而不褪色等。(2)碳與氧氣的反應①充分燃燒(氧氣充足時):;②不充分燃燒(氧氣不足時):③現象:充分燃燒時,發出紅光或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④應用:作燃料。(3)碳與某些氧化物的反應在加熱或高溫條件下碳能奪取氧化物中的氧。隨著溫度的升高,碳的活動性增強,表現出還原性。①木炭還原氧化銅實驗原理:實驗現象:固體由黑色變成紅色,生成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實驗注意事項:a: 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防止水蒸氣冷凝倒流到試管底部,炸裂試管;b: 酒精燈加網罩——集中火焰、提高溫度;c: 實驗結束時先撤導管,再熄滅酒精燈——防止澄清石灰水倒吸炸裂試管;d: 在加藥品時木炭粉要稍稍過量——使氧化銅充分反應。②焦炭可以把鐵從它的氧化物礦石里還原出來。③在高溫條件下,碳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一氧化碳:[拓展延伸]:1、含氧化合物中的氧被奪去的反應叫作還原反應,如木炭還原氧化銅、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等,木炭、氫氣和一氧化碳均具有還原性。二、 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1、實驗室制二氧化碳(1)藥品:石灰石(或大理石)、稀鹽酸①不能用濃鹽酸,因為濃鹽酸易揮發,使制得的二氧化碳不純。②不能用硫酸,硫酸與碳酸鈣反應生成硫酸鈣,硫酸鈣微溶于水,附著在大理石或石灰石的表面,阻礙反應繼續進行。③一般不用粉末狀碳酸鈣或碳酸鈉晶體,反應速率較快,不便于收集氣體。(2)原理:(3)裝置選取發生裝置時應考慮的因素為: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即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類型為固液常溫型。選取收集裝置應考慮的因素為:生成氣體的密度及溶解性。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且易溶于水,則選用向上排空氣法。實驗步驟:查、裝、定、加、收、驗。檢驗及驗滿的方法檢驗方法:將生成的無色、無味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證明是CO2。驗滿方法:將燃著的木條靠近集氣瓶口,若木條熄滅則證明已集滿,否則未集滿。2、二氧化碳的工業制法高溫煅燒石灰石:[拓展延伸]:帶長頸漏斗的裝置氣密性檢驗方法:用彈簧夾夾住橡膠管部分,向長頸漏斗中加水,使其下端浸在水中,繼續加水使長頸漏斗中形成一段水柱,產生高度差,在一段時間內水柱不回落,說明氣密性良好。帶注射器的裝置氣密性檢驗方法:拉動注射器的活塞時,錐形瓶內的壓強增大,若氣密性良好則可以看到長頸漏斗的下端管口會產生氣泡;當推動注射器的活塞時,錐形瓶內的壓強增大,若氣密性良好則會把水壓入長頸漏斗中,形成一段穩定的水柱。實驗試劑的選擇要求:反應物安全易得;反應條件要求不高,操作簡便安全;反應速率適中;生成氣體不混入其他氣體,便于收集。三、 二氧化碳的性質及用途1、物理性質:(1)常溫是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2)二氧化碳的溶解性驗證實驗:①現象及分析:軟塑料瓶變癟。(部分二氧化碳溶于水中,使瓶內氣體壓強變小,大氣壓使塑料瓶變癟。)②結論:CO2能溶于水2、化學性質(1)一般情況下,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①現象:蠟燭自下而上依次熄滅。②結論: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且密度大于空氣。(2)不能供給呼吸,當空氣中二氧化碳超過正常的含量時,對人的健康產生影響。(3)二氧化碳與水反應①驗證實驗:②現象及分析:(Ⅱ) (Ⅲ) (Ⅳ)現象 小花不變紅 小花不變紅 小花變紅分析 水不能使石蕊變色,水不顯酸性 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變色,二氧化碳不顯酸性 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酸性物質③結論:CO2與H2O發生化合反應,生成H2CO3,反應方程式為:,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試紙變成紅色;碳酸不穩定,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反應方程式為:。(4)CO2能使澄清水變渾濁??捎糜跈z驗二氧化碳,反應方程式為:。3、用途:光合作用的原料;用于滅火;作化工產品原料。干冰作制冷劑,廣泛用于食品的冷藏保鮮和運輸、醫療上血液制品和疫苗的儲存和運輸等方面。四、 碳循環及溫室效應二氧化碳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二氧化碳本身沒有毒性,但二氧化碳不能供給呼吸。在進入久未開啟的菜窖、干涸的深井和深洞底部之前,必須先做燈火試驗。2、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環3、溫室效應(1)產生溫室效應的氣體:二氧化碳、臭氧、甲烷、一氧化二氮、氟氯代烷等。(2)加劇的危害:全球氣候變暖,使兩極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淹沒部分沿海城市等。(3)防治措施:①世界各國應制定旨在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政府和國際規定,并嚴格執行;②采取措施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③提倡“低碳生活”;④我國明確提出了減排目標: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五、一氧化碳的性質與用途1、物理性質:無色無臭的氣體,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略小。2、化學性質:(1)可燃性:一氧化碳燃燒產生藍色火焰,并放出熱量。反應方程式為:。(2)毒性:CO極易與人體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造成人體缺氧。(3)還原性——CO還原氧化銅:,可用于冶金工業。[拓展延伸]:1、CO與 CO2性質及用途的比較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物理性質 色、味、態 無色、無味的氣體 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 密度比空氣大 密度比空氣略小溶解性 能溶于水 難溶于水化學性質 可燃性 一般情況下,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 具有可燃性 2CO+O22CO2還原性 不具有還原性,而具有氧化性 具有還原性 CO+CuOCu+CO2與水反應 二氧化碳與水反應:H2O+CO2=H2CO3 碳酸不穩定而易分解:H2CO3=H2O+CO2↑ 不與水反應與澄清石灰水反應 二氧化碳與澄清石灰水的反應 (實驗室檢驗CO2)Ca(OH)2+CO2=CaCO3↓+H2O 不與澄清石灰水 反應與NaOH 反應 實驗室常用來吸收或除去CO2:2NaOH+CO2=Na2CO3+H2O 不與NaOH反應毒性 無毒,但不能供給呼吸 有毒用途 滅火,工業原料,干冰可作制冷劑,溫室里的氣體肥料 作燃料、冶煉金屬2、CO與CO2的鑒別、分離及除雜方法(1)鑒別方法操作方法 實驗現象CO2 CO①分別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變渾濁 無現象②分別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溶液變紅 無現象③分別通過灼熱的氧化銅 無現象 黑色粉末變為紅色④點燃 不燃燒 可燃⑤用質地較軟的塑料瓶分別裝滿兩種氣體,再分別加入1/ 4體積的水,蓋緊瓶蓋后振蕩 軟塑料瓶變癟 無變化(2)除雜方法物質(括號內為雜質) 除雜方法 化學方程式CO2(CO) 通過足量灼熱的CuO CO+CuOCu+CO2CO(CO2) 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 2NaOH+CO2=Na2CO3+H2O通過足量灼熱的炭層 CO2+C2CO(3)分離方法利用CO和CO2化學性質的不同,分離CO和CO2時,應將混合氣體通過NaOH溶液,NaOH與 CO2反應生成Na2CO3,先分離出CO;然后再向溶液中滴加稀H2SO4,得到CO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