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是一首深情的愛國之歌,詩中選取了生活中極具特征的意象,從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我”與祖國不可分割的血肉聯系,傾吐了熱愛祖國、獻身祖國的強烈愿望,表達了那個時代青年的共同心聲。二、教學目標(1)了解作者的文學常識和本詩的寫作背景。(2)感受朦朧詩的語言特點,體會詩歌的意境。(3)感受作者的愛國之情,培養學生朗讀詩歌的能力。(4)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朗讀習慣。三、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學會分析意象把握詩歌情感 教學難點:1.感悟作者的愛國之情,激發學生們的愛國熱情。 2.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訓練朗讀能力。四、學情分析我所面對的學生在知識能力方面,他們已經學過艾青《我愛這土地》和余光中的《鄉愁》,能初步掌握詩歌的鑒賞方法。但學生對于這首詩的背景了解的不多,他們很難和作者在情感上達成共鳴。因此老師要介紹作者和時代背景,讓學生更好認識舒婷以及理解“朦朧詩”。讓學生喜歡詩人,走進詩人的情感世界,向詩人學習。五、教法與學法教學中我主要采用朗讀法,反復朗讀,讀中感悟。分四個學習小組,通過朗讀、討論、多媒體輔助等方法教學。學生學習環節主要有:聽朗誦錄音正音→劃出朗誦節奏→體會為什么這樣處理語調和重音→劃出意象→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意象表達對祖國母親的深情摯愛的?→練習誦讀 →完成課后作業。六、教學過程我將從1.導入新課2. 介紹作者和背景3.反復朗讀品味詩歌4.深入研讀5.布置作業這五方面展開我的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展出祁發寶、陳祥榕、陳紅軍等戍邊英雄事跡以及自己家人三代從軍的經歷、從軍的初心——保家衛國,配上背景音樂《清澈的愛只為中國》,讓學生的情感瞬間與畫面產生共鳴。從而引出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詩歌《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板書)。(二)作者介紹和背景時代在變化,不變的是“對祖國的摯愛”。舒婷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發表于1979年,當時的中國在經歷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動亂之后,滿目瘡痍,百廢待興,青年一代有迷茫和痛苦,更有責任和擔當。舒婷的詩歌是“文革”之后“一代人的愛國宣言”。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朦朧詩興起于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文化大革命后出現的詩歌藝術流派,以舒婷、北島、顧城為代表。以內在精神世界為主要表現對象,采用意象、象征等手法表達情感,從而使詩歌呈現意境模糊朦朧,詩意隱約含蓄、富含寓意,主題多解多義等一些特征。教學這些內容能讓學生更容易理解詩歌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三) 反復朗讀品味詩歌誦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方法,加強誦讀習慣的培養,對領悟作者的感情,品味文章的語言,增強文章語感起著重要的作用。引導學生初步感知詩歌的意思。首先我給學生播放名家朗讀視頻,然后自讀、齊讀、分小組朗讀、學生點評等各種手段。在小組朗讀之后,我會叫學生點評。點評之后再叫一個小組重新朗讀,加強學生對朗讀技巧的練習。任務1:正音干癟b iě 駁船bó 蝸行wō 胚芽pēi 迷惘wǎng隧洞suì 緋紅fēi 淤灘yū 纖繩qiàn任務2:跟著朗誦劃出節奏(/)、重音(●)、語調——升調“↗”降調“↘”任務3:劃出意象,體會作者是怎樣表達對祖國母親的深情摯愛的?意象:主觀的“ 意” 和客觀的“ 象” 的結合,也就是融入詩人思想感情的“物象”,這是中國詩歌表達感情的傳統方法。比如大家很熟悉的一些意象:柳、月、燕、黃昏、流水、落花等。這首詩的意象以意象群的形式出現,意象前面都有形容詞,請你體會其蘊含的深意。第一小節,朗讀指導(感情:深沉 悲痛 語氣:舒緩 低沉)“破舊的老水車、熏黑的礦燈、干癟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灘上的駁船”,“破舊”“熏黑““干癟””失修”這些形容詞,是對當時貧困中國的真實寫照,表現出一片物質貧乏、凋敝的景象,表現祖國的艱難,有的憂郁色彩。第二小節,朗讀指導(感情:悲哀 向往 語氣:舒緩)“我是貧困、我是悲哀”中的“我”具有隱喻功能,指祖國,面對千瘡百孔的國家,詩人感到了深深的痛苦,表現出人們的彷徨、迷茫。但詩人筆鋒一轉,選取的意象是敦煌壁畫上“`飛天' 袖間千百年來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說希望是花朵“ 未落到地面”, 既寫出了希望的沒有實現, 也表達了希望的未曾失落。 這意象表達出希望的美好。前兩節詩,都在寫祖國的歷史,第一節重在寫實,第二節重在寫精神,千百年來都有這對美好生活的祈愿。第三小節,朗讀指導(感情:歡欣鼓舞 語氣:熱烈高昂)在新的歷史機遇面前,千年古國又開始了新生,“理想”“胚芽”“笑渦”“起跑線”“黎明”,這些意象都是生機勃勃,充滿希望的意象,顯示出祖國擺脫束縛,蒸蒸日上的狀態。詩人鼓舞人們重建家園,改變貧困的現狀,對祖國的未來充滿希望。感情是欣喜、興奮的。第四小節,朗讀指導(感情:熱愛 獻身 語氣:激越 稍快)全詩的高潮部分,也是“我”的宣言,“我”是中國十億人口中的一個,“我”構成了承擔振興中華民族重任的“民眾”,因而是九百六十萬平方的總和。“你以傷痕累累的乳房喂養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騰的我”,“我”用什么來報答祖國母親的養育之恩呢?詩人莊嚴地向祖國宣告,“那就從我的血肉之軀上去取得你的富饒,你的榮光,你的自由”。最后,以語氣強烈的重復性詠嘆“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終篇。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愛國傳統,在一代代仁人志士心中傳遞。(四)深入研讀詩歌中每一節詩末的“祖國啊”所抒發的感情是否一樣,從中可以看出詩人的情感有何變化,為何有這樣的變化?指導思路:關鍵是要讀懂詩歌,通過把握詩歌中具體的藝術形象,來理解每一節詩歌所表現出來的情感差異。詩歌中四句“祖國啊”所抒發的情感并不一樣。第一句抒發了詩人難以言狀的悲哀之情。第二句蘊含著詩人的痛苦和希望。第三句是詩人對祖國母親的壯麗誓言。第四句是詩人對未來美好祖國感到無比自豪時抑制不住的深情呼喚。可見,詩人的感情由低沉嘆息逐漸轉向亢奮熱烈。舒婷這一代人富有時代特征的迷惘、困惑、懷疑、失落的情緒,也引發了他們嚴峻的思考。小結:這首詩運用平凡而富有特征的意象,將個體的“我”熔鑄在祖國的大形象里,從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我”與祖國的血肉聯系,抒發了自我奉獻、熱愛祖國、報效祖國的強烈而真摯的感情和歷史責任感。詩中為古老的祖國貧困落后而沉痛悲哀,為祖國煥發青春而歡欣鼓舞,這種悲喜交加的感情都是詩人對祖國熱愛的自然流露。(五)布置作業請選用一組今天這個時代的意象,表達對祖國的熱愛、歌頌和希望。例如: “復興號”動車組、“福建號”航母、神州十四號飛船、 “天眼”FAST、“玉兔二號”巡視器、長征五號運載火箭、蛟龍號7000米海試、中國女排十一連勝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