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8章 第二節 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 學習目標 教學內容 學習目標 1.能完成“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能運用控制變量法設計實驗,獲取實驗信息,推出結論,能完成含自己所做的實驗設計的實驗報告 2.能運用壓強知識解釋生產生活中的相關應用 新課導入 課程結構 帕斯卡 1648年,布萊特·帕斯卡用一個密閉的裝滿水的木桶,在桶蓋上插入一根細長的管子,從樓房的陽臺上向細管子里灌水。結果只用了一杯水,就把桶壓裂了,桶里的水就從裂縫中流了出來。 裂桶實驗 新課導入 課程結構 請同學們觀看裂桶實驗視頻,思考這巨大的能量來源于什么呢? 課程結構 學習目標 1. 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來描述物體的運動。 2. 知道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的特征。 3. 能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為什么潛水員在不同深度的水中作業時,需要穿抗壓能力不同的潛水服? (a)普通潛水服 (b)可潛至200 m 深處的橡膠潛水服 (c)可潛至600 m 深處的抗壓潛水服 新課導入 為什么水壩要建造得上窄下寬? 液體壓強 新課講授——液體壓強 課程結構 如圖所示,玻璃容器側面的高、中、低部各有一個完全相同的孔,三張相同的橡皮膜以同樣的方法分別將三個孔封住。 觀察水的壓強 往容器中加水,使水面高過最上面的孔,觀察三張橡皮膜加水前后的變化,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新課講授——液體壓強 課程結構 我們可以發現,倒水前橡皮膜是平的,倒水后橡皮膜都向外凸出 為什么加入水后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說明水對側壁 有壓力,存在壓強 液體壓強 新課講授——液體壓強 課程結構 不同深度處的橡皮膜凸出程度不一樣 為什么橡皮膜凸出程度不一樣呢? 水在這幾個孔 處的壓強不一樣 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 新課講授——液體壓強 課程結構 實驗目的 1. 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 2. 學習使用U形管壓強計測量液體壓強。 實驗器材 U形管壓強計、盛水容器 實驗: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 橡皮管 金屬盒 橡皮膜 U形管 U 形管壓強計是用來研究液體壓強的儀器 U 形管兩管液面高度差可反映該深度的液體壓強的大小,高度差越大,液體壓強越大,反之越小。 新課講授——液體壓強 課程結構 ①檢查是否漏氣:常用方法是用手輕按橡皮膜,觀察壓強計U形管兩側液面的高度差是否發生變化,如果變化,說明不漏氣;如果不變,說明漏氣,此時需要重新安裝。 ②檢查液面是否相平:當壓強計的橡皮膜沒有受到壓強時,U形管中的液面應該是相平的,若不相平,應將橡皮管取下,重新安裝。 壓強計的使用 新課講授——液體壓強 課程結構 實驗設計 我們采用控制變量的方法來進行實驗探究,分別僅改變U形管壓強計的金屬盒的方向、深度或換用不同液體等,根據U形管兩管液面高度差的變化來研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 新課講授——液體壓強 課程結構 水 水 水 深度相同 橡皮膜的方向向上 橡皮膜的方向向前 橡皮膜的方向向下 Δh Δh Δh ①保持壓強計探頭在水中的深度不變;改變探頭的方向,分別沿水平向上、水平向下、沿豎直方向,觀察并記錄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Δh相等。 新課講授——液體壓強 課程結構 結論:在相同液體內部,同一深度處各個方向的壓強大小相等 新課講授——液體壓強 課程結構 Δh3 Δh2 Δh1 ②保持探頭在水中的方向不變(水平向下),逐漸增加探頭在水中的深度,觀察并記錄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 越來越深 液體均為水,橡皮膜的方向均水平向下 實驗現象:U形管液面高度差Δh1<Δh2<Δh3,高度差越來越大 新課講授——液體壓強 課程結構 結論:相同液體內部,深度越深,壓強越大 新課講授——液體壓強 課程結構 ③把壓強計的探頭分別放入水、硫酸銅溶液中,控制深度相同、探頭所對某一方向相同,觀察并記錄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 Δh硫酸銅 Δh水 實驗現象: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Δh水<Δh硫酸銅 深度相同 探頭均朝下 新課講授——液體壓強 課程結構 結論:在不同液體的同一深度處,液體的密度越大,壓強越大 新課講授——液體壓強 課程結構 在相同液體內部,同一深度處各個方向的壓強大 小相等,深度越深,壓強越大;在不同液體的同一深 度處,液體的密度越大,壓強越大 實驗結論 新課講授——液體壓強 課程結構 觀看視頻 新課講授——液體壓強 課程結構 學習目標 1. 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來描述物體的運動。 2. 知道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的特征。 3. 能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學完液體壓強知識后,請同學們嘗試解釋下列現象 (a)普通潛水服 (b)可潛至200 m 深處的橡膠潛水服 (c)可潛至600 m 深處的抗壓潛水服 為什么潛水員在不同深度的水中作業時,需要穿抗壓能力不同的潛水服? 水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新課講授——液體壓強 課程結構 為什么水壩要建造得上窄下寬? 水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上窄下寬,下部可承受更大水壓 拓展一步——液體壓強 課程結構 如圖所示,有盛有液體的容器,設想液體中有一高度為 h、橫截面積為 S、密度為ρ 的液柱,其上表面與液面相平。計算這段液柱產生的壓強,就能得到深度為 h 處的液體壓強。 公式推導 h S ρ 液柱對其底面的壓強: p=???????? ? =???????? ? =???????????? ? =???????????????? ? =????????????????? ? =?????????? ? p=???????? ? =?????????? ? 拓展一步——液體壓強 課程結構 p = ρgh p——液體的壓強——帕斯卡(Pa) ρ——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m3) g——重力與質量的比值——牛/千克(N/kg) h——液體的深度——米(m) 公式強調 從該點到自由液面的豎直距離 小試牛刀——液體壓強 課程結構 A 點的深度為_______cm; B 點的深度為_______cm;C 點的深度為_______cm; D、E 兩點的深度為_______cm; F、G 兩點的深度為_______cm; 3 4 5 2 7 1、完成下列問題 小試牛刀——液體壓強 課程結構 2、液體由于受到 力作用,且液體具有 性,所以液體內部存在壓強。如圖中,將一個空塑料藥瓶的瓶口扎上橡皮膜,放入水中同一深度,第一次瓶口朝上,第二次瓶口朝下,發現橡皮膜都向 (選填“內凹”或“外凸”),根據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可知第 次橡皮膜形變的程度更明顯。 重力 流動 內凹 二 小試牛刀——液體壓強 課程結構 3. 如圖所示,容器中裝了一些水,A、B、C三點的壓強關系為( ) A.????????>????????>????????? B.????????=????????=???????? C.?????????????????????? D.????????>???????????????? ? B 小試牛刀——液體壓強 課程結構 4. 如圖所示,兩個容器內分別盛有深度相同的酒精和水(ρ酒精<ρ水),則A、B、C 三點液體的壓強pA、pB、pC的大小關系是( B ) A. pA>pB>pC B. pA<pB<pC C. pA=pB>pC D. pA=pB<pC B 小試牛刀——液體壓強 課程結構 5.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進行了如下操作: (1)組裝好器材后,用手指無論是輕壓還是重壓探頭的橡皮膜,U形管兩側液面幾乎沒有變化,說明該壓強計氣密性 (選填“好”或“差”)。 (2)調整好器材后,液體壓強的大小變化可以通過比較U形管兩側液面高度差來判斷,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是 。 (3)比較 、 兩圖可知,液體壓強與液體深度有關。 差 轉換法 甲 乙 小試牛刀——液體壓強 課程結構 (4)比較甲、丙兩圖可知,液體壓強與液體 有關。 (5)根據實驗結論對壓強計進行改裝,改裝后可用于比較不同液體的密度大小。現將壓強計兩個探頭分別浸入酒精和水中并處于同一深度,如圖丁所示。可判斷出A杯中盛有 選填“酒精”或“水”)。將A杯中的探頭向 (選填“上”或“下”)移,U形管兩側液面會再次相平。 密度 水 上 小試牛刀——液體壓強 課程結構 6、如圖 所示,一只盛有水的薄壁玻璃杯靜止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杯重 1 N,底面積為 30 cm2,杯內水重 2 N,水深 6 cm,水的密度為 1.0 × 103 kg/m3,g取 10 N/kg。求: (1)玻璃杯對桌面的壓強; (2)水對杯底的壓力。 (1) 玻璃杯對桌面壓力:F=G杯+G水=1N+2N=3N 玻璃杯對桌面壓:P=F/S=3N/0.003m2=1000Pa (2) 水對杯底壓強:P=ρgh=1.0 × 103 kg/m3×10 N/kg×0.06m=600Pa 水對杯底壓力:F=PS=600Pa×0.003m2=1.8N 課程結構 新課講授——液體壓強的應用 連通器 我們把上端開口、底部互相連通的容器叫做連通器。 連通器特點:靜止在連通器內的同種液體,各部分直接與大氣接觸的液面總是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課程結構 新課講授——液體壓強的應用 觀看視頻。了解連通器的原理 課程結構 新課講授——液體壓強的 液體靜止 液片處于平衡狀態 液片兩側所受壓力 F1=F2 液片兩側所受壓強 p1=p2 兩管液柱 高度h左=h右 兩管液面相平 課程結構 新課講授——連通器 連通器——茶壺 視頻演示 課程結構 新課講授——連通器 視頻演示 用戶 水塔 壓水站 連通器——水塔的供水系統 課程結構 新課講授——連通器 連通器——洗手間下水管 視頻演示 課程結構 新課講授——連通器 連通器——三峽大壩 三峽大壩橫斷江底,高185米,長2309.5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力發電站,但也帶來了航運方面的問題,那萬噸巨輪是怎樣翻過三峽大壩的呢? 課程結構 新課講授——連通器 觀察圖片,思考船是如何通過船閘的? 課程結構 新課講授——連通器 觀看船閘工作原理視頻 小試牛刀——連通器 課程結構 7、物理知識在生產和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在圖中,針尖做得尖銳是為了能產生很大的 。如圖所示,攔河大壩設計成下寬上窄形狀的依據是根據 規律;如圖所示,牲畜自動飲水機左、右兩容器中水不流動時,兩邊水面總是相平的,利用的是 知識。(填物理量或規律名稱) 壓強 液體壓強深度越深,壓強越大 連通器 小試牛刀——連通器 課程結構 8、如圖所示,A、B兩個容器盛有同種液體,且液面高度相同。當打開閥門K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液體由B向A流動 B.液體由A向B流動 C.a、b兩點受到的壓強 D.液體靜止不動 D 課程結構 拓展一步——帕斯卡原理 加在密閉液體上的壓強,能夠大小不變地被液體向各個方向傳遞。帕斯卡定律是許多液壓系統和液壓機工作的基礎 帕斯卡定律 課程結構 拓展一步——帕斯卡原理 液壓機工作原理 兩個活塞與同一容器的液體相接觸,施加于小活塞的壓強大小不變地被液體傳遞給大活塞,大活塞便可以產生一個與其橫截面面積成正比的力 課程結構 拓展一步——帕斯卡原理 液壓千斤頂 人們通過機械給小活塞施加力,密閉液體將液體壓強大小不變地傳給大活塞,大活塞因此獲得更大的力,再通過機械將物體(如小汽車)頂起。 大活塞 小活塞 支點 本節小結 課程結構 液體壓強 ①定義:液體對容器底和容器側壁都有壓強,對浸在它里面的物體也有壓強。 ②液體壓強的測量:U形管壓強計。 ①在相同液體同一深度處各個方向的壓強大小相等; ②同一液體深度越深,壓強越大; ③在同一深度處,液體的密度越大,壓強越大。 ④液體壓強公式:p?=?ρgh ①定義:上端開口、底部互相連通的容器。 ②特點:靜止、同種液體、各容器中液面總保持相平。 ③應用:船閘、茶壺、水塔等。 連通器 液體壓強 液體壓強影響因素 謝謝您的欣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