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小學科學第三單元 多樣文明 多彩生活6 探訪古代文明1、放眼世界,人類擁有的很多文明成就,都可以追本溯源。世界多個地區(qū)古代遺跡的發(fā)現(xiàn),告訴我們世界各民族都對人類文明作出了自己獨特的貢獻。2、區(qū)域文明的興衰、交融和變遷,構成了人類文明演進的歷史畫卷。3、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和遼河流域的考古發(fā)現(xiàn),證實中華文明的起源及發(fā)展具有多元一體的特征。4、比較半坡人與河姆渡人名稱 區(qū)域 時間 住房 用具 農(nóng)作物半坡人 黃河流域 距今約6000年 半地穴式房屋 小口尖底瓶 粟河姆渡人 長江流域 距今約7000年 干欄式房屋 骨耜 稻谷5、遠古先民在采集生活中逐漸學會栽培農(nóng)作物,在狩獵生活中學會了飼養(yǎng)動物,經(jīng)過長期努力最終實現(xiàn)了從采集到農(nóng)耕、從漁獵到畜養(yǎng)的偉大變革,充分體現(xiàn)了古代先民的智慧。原始農(nóng)業(yè)的興起和發(fā)展為古代文明社會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礎。6、比較早期文明名稱 所屬大洲 發(fā)祥地 農(nóng)業(yè) 文字 建筑中國 亞洲 黃河、長江、遼河流域 種粟、稻谷 甲骨文 長城古埃及 非洲 尼羅河流域 栽種大麥、小麥和亞麻等 象形文字 金字塔古巴比倫 亞洲 幼發(fā)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間的地方(兩河流域) 修堤壩、引渠灌溉、種植谷物 楔形文字 空中花園古印度 亞洲 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 種植谷物和棉花 阿育王石柱7、早期文明發(fā)祥地都有文字出現(xiàn),這些文字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8、早期文明發(fā)祥地創(chuàng)造的燦爛文化還有醫(yī)學、數(shù)學、建筑學、文學、藝術……它們都對人類文明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對世界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9、世界上有許多令人嘆為觀止的文化遺產(chǎn),這些文化遺產(chǎn)是世界人民的驕傲,更是人類文明的瑰寶。它們見證著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展現(xiàn)著早期人類文明的輝煌歷史。10、殷墟是中國商代晚期的都城遺址,距今已有3300多年的歷史, 于2006年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殷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并為甲骨文和考古發(fā)掘所證實的古代都城遺址。殷墟發(fā)現(xiàn)的大量建筑遺址和以甲骨文、青銅器等為代表的豐富的文化遺存,系統(tǒng)地展現(xiàn)了中國商代晚期輝煌燦爛的青銅文明。11、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在尼羅河沿岸有大大小小的金字塔遺存近百處。金字塔的建造充分證明古埃及人在建筑學、數(shù)學、物理學等方面所達到的高度。金字塔是安葬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法老死后會被制成木乃伊。12、3700多年前,為了維持統(tǒng)治,古巴比倫王國國王漢謨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稱《漢謨拉比法典》。它是迄今已知的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共有282條。法典被刻在一塊石柱上。石柱豎立在巴比倫的一座神殿里。石柱中部刻著法典的具體條文,使用的文字是楔形文字。13、人類古代文明成就輝煌。文明不是孤立存在的,不同文明之間是相互學習與借鑒的。14、古代文明的遺跡是我們了解過去的重要途徑,也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和文化財富,需要我們?nèi)フ湎А㈩I悟和傳承。例如,奧林匹亞遺址、古羅馬大競技場、古代波斯帝國的宮殿遺址等。15、在交相輝映的早期文明中,只有中華文明一直延續(xù)至今,未曾中斷,這是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16、1953年,在陜西省西安市發(fā)現(xiàn)了一處6000多年以前的聚落遺址一半坡遺址,發(fā)現(xiàn)有房屋遺跡45座,圈欄2座,窖穴200多個,陶窖遺址6座,墓葬250多座以及生產(chǎn)工具和生活用具約1萬件。(1)下列選項中至少有一項是正確的,請把正確選項填在橫線上。①半坡人過著A生活。A.定居 B.原始②半坡人的生產(chǎn)工具主要是_B_。A.鐵器 B.石器 C.青銅器③半坡人的農(nóng)作物主要有_A_。A.粟 B.稻谷 C.魚(2)請你猜測一下,半坡人養(yǎng)的家畜有哪些 答:養(yǎng)豬和狗等家畜。(3)半坡人在選擇居住點的時候要考慮哪些因素 答:要考慮當?shù)貧夂蚝桶踩蛩?半坡人居住的是半地穴式房屋,房屋有一部分在地下,這種建筑有利于防寒保暖和抵御野獸的侵襲。17、中國的長城、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臘的帕特農(nóng)神廟、古羅馬的大競技場、古波斯帝國的宮殿遺址,這些都是古代文明中的科技奇跡,展示了人類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請回答:從這些國家創(chuàng)造的燦爛文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答:人類古代文明成就輝煌。文明不是孤立存在的,不同文明之間是相互學習與借鑒的。古代文明的遺跡是我們了解過去的重要途徑,也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和文化財富,需要我們?nèi)フ湎А㈩I悟和傳承。18、(教材P44)閱讀下面的地圖,說說人類早期文明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區(qū)。答:早期文明大多位于大河流域,都在北半球,幾乎位于相同的緯度上。19、(教材P45)請閱讀下面的資料,從住、用、食等方面選擇一個你感興趣的話題,嘗試做個“小小考古學家”吧!答:(1)河姆渡人住的房屋是干欄式房屋,根據(jù)當?shù)氐奶攸c,河姆渡人已經(jīng)熟練地掌握了建筑構建技術。河姆渡人飼養(yǎng)家畜,最多的是豬和牛,食用豬肉和牛肉,他們也保留了狩獵和捕魚的習慣。(2)考古人員在半坡遺址中發(fā)現(xiàn)了粟,粟作為耐旱作物,適合在黃土地上生長。在河姆渡遺址中發(fā)現(xiàn)了稻谷,由此可推斷古代先民當時已經(jīng)掌握了稻谷的種植技術。20、(教材P47)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有眾多珍貴的歷史文物、歷史遺址。你還知道哪些中國文化遺產(chǎn) 今天,我們又該怎樣保護它們 答:(1)中國文化遺產(chǎn):樂山大佛、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布達拉宮、莫高窟、明十三陵等。(2)保護措施:增強保護理念,不在文物古跡上亂涂亂畫;不隨便攀爬文物古跡;自覺遵守文物保護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對有損文物古跡的行為可進行力所能及的勸阻或舉報。7 多元文化多樣魅力1、人類居住的地球,約71%的面積被海洋覆蓋。陸地僅占地球表面積的29%,卻是人類生息繁衍的地方。2、陸地表面高低起伏,形態(tài)多樣,有連綿起伏的高山、低洼的盆地;還有寬廣的高原、低平的平原。3、千姿百態(tài)的自然景觀是不同自然環(huán)境的顯著標記。4、東非高原樹木稀少,成群的野生動物在草原上游蕩。撒哈拉沙漠非常干燥,幾乎沒有植被,地廣人稀。世界最大的平原一亞馬孫平原,位于南美洲北部亞馬孫河中下游,那里地勢低平。北極地區(qū)終年白雪覆蓋,氣溫非常低。整個冬天看不到太陽;夏天,直到午夜,太陽還掛在地平線之上。5、“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在各具特色的自然環(huán)境中,人類創(chuàng)造出了絢麗多姿的文化,舞蹈就是其中的一種。6、拉丁美洲有令人著迷的舞蹈,如探戈和桑巴等。遠古時代的波利尼西亞人身穿草裙,戴著花環(huán)起舞。豪放的蘇格蘭凱利舞是蘇格蘭高地的特色文化。7、中國西南地區(qū)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生物種類豐富,有些舞蹈模仿花、鳥、蟲、魚的姿態(tài),再現(xiàn)了原生態(tài)的文化特色。8、人們在長期的交往中形成的禮儀,也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禮儀是約定俗成的,我們用它來表示相互之間的尊重。不同的文化會有不同的禮儀。9、不同的見面禮儀(1)握手是許多國家人們見面時最常見的禮節(jié)。(2)在泰國,人們雙手合十,頭向前微傾,表達問候。(3)關系比較親近的歐洲人打招呼的方式是走向前行貼面禮。(4)在歐美,人們迎送賓客和朋友時流行擁抱禮。10、建筑作為一種文化,與各地自然環(huán)境相適應,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反映了不同地區(qū)人們的生活方式。11、世界各地不同的建筑(1)在東南亞很多地區(qū),氣候炎熱,人們居住在干欄式房屋里,既通風又防潮。(2)在非洲草原上,人們用牛糞、泥土建造“牛糞屋”。(3)在遼闊的內(nèi)蒙古大草原上,牧民居住在搭建和拆卸都很方便的蒙古包里。12、在經(jīng)濟全球化和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世界各地人們的交流更加容易,文化之間的交流更加頻繁,增進了不同國家和民族之間的理解。同時,文化交流不僅使人們對不同文化的特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而且有助于不同文化取長補短,共存共榮。13、在全球化時代,世界各國間的接觸與交往日益頻繁。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們有時會因為不了解對方的文化而出現(xiàn)尷尬,甚至出現(xiàn)矛盾和沖突。因此,我們首先要了解差異,學會尊重差異。14、各種文化應該相互尊重。我們在認同自己文化的同時,應以包容、開放的態(tài)度對待不同于我們的文化,求同存異。在文化交流中,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要和平相處,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15、用餐不僅是為了滿足人們的基本需求,也是一項重要的社會活動。不同國家的用餐禮儀不盡相同,甚至大相徑庭。16、吃西餐時,如果你吃面條,不要端起盤子來吃,而應先將面條切短,然后用叉子將面條卷起來吃。在吃的時候,不可以發(fā)出“呼嚕嚕”的吸吮聲和叉盤碰撞的聲音。在有些國家,人們卻認為吃面條發(fā)出聲音是對廚師或主人廚藝的贊賞。17、“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善于發(fā)現(xiàn)和欣賞其他文化之美,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智慧。18、請解釋“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表達的意思。答:世界文化是多樣的,我們要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的文化極大地豐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動了人類文明的發(fā)展和繁榮。19、(教材P50)在上圖中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說一說它們的名稱。答:七大洲面積由大到小是: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四大洋面積由大到小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20、(教材P51)請選擇你游覽過或是了解到的一處世界自然景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介紹一下,讓大家一起感受這一自然景觀的奇特之處。答:(1)如珠穆朗瑪峰。(2)地理位置:位于中國西藏自治區(qū)與尼泊爾邊界上。(3)特點:它的高度為8848.86 米,簡稱珠峰,是世界第一高峰,屬于喜馬拉雅山脈。21、(教材P52)你還知道世界各地哪些不同風格的舞蹈 你最喜歡哪種風格的舞蹈 說說它的特點。答:我還知道芭蕾舞、古典舞、民族舞等。我最喜歡的是芭蕾舞,演員們表演時會以腳尖點地,故又稱“腳尖舞”。22、(教材P53)你還知道哪些見面禮儀呢 和同學們交流一下。答:我還知道鞠躬禮、致意禮等。23、(教材P54)請結合某個地方的自然環(huán)境和人文特色,設計適合當?shù)氐慕ㄖ?br/>答:需要考慮當?shù)亟邓俊鉁亍⑦m合建造房屋的材料、地方文化元素等。24、(教材P54)請選擇衣、食、行中的某個方面,查閱資料,和同學一起找找世界上不同于我們的文化表現(xiàn),探尋它們與當?shù)刈匀画h(huán)境的關系。答:威尼斯是個美麗的水城,水道是城市的馬路,市內(nèi)沒有汽車和自行車,也沒有交通信號燈,威尼斯小艇是市內(nèi)主要的交通工具。25、(教材P55)為什么中國文化要走向世界 你認為外國人會喜歡中國文化元素嗎 答:(1)文化交流,增進了不同國家和民族之間的理解,使人們對不同文化的特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有助于不同文化取長補短,共存共榮。(2)我認為外國人會喜歡中國文化元素,因為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中國人待人接物非常禮貌。26、(教材P56)你還知道哪些由于文化差異引起的尷尬、矛盾或者沖突 請說一說或演一演,再想一想有什么妙招可以化解它們。答:(1)比如在飲食、衣著、說話、寫作等方面都有可能引起尷尬。(2)①我們首先要了解差異,學會尊重差異。②我們在認 文化差異同自己文化的同時,應以包容、開放的態(tài)度對待不同于我們的文化,求同存異。③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欣賞其他文化之美。27、(教材P57)你還知道哪些不同的用餐禮儀 面對不同的用餐禮儀,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答:(1)用餐禮儀:在斯里蘭卡吃飯、喝水時,不能發(fā)出聲音。日本人用餐時,筷子兩端一定要對齊。(2)做法:面對不同的用餐禮儀,我們要多了解,多尊重,多包容。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