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好作文 什么樣——寫好作文的20個微技法(好作文什么樣). 3.什么樣的詳略最妥帖 ————-合理安排詳略微技法詳略得當,顧名思義就是應當詳細和應當簡略的地方都處理得很妥當。人對它是這樣概括的:天章云錦用在我,妙手剪裁非刀尺。——陸游;詳略者,要審題之輕重為之,題理輕者宜略,重者宜詳。——清·唐彪·《讀書作文譜》。所以,在作文中,除了搜集符合主題的精當材料外,還要安排得當,體現主次。詳寫,是指能直接表現中心意思的材料,在這些材料上我們要進行具體的敘述和描寫,而且要放開筆墨,寫的充分具體。略寫,是指雖然與中心意思有關,但不能直接體現的材料。這樣的材料,我們要少用筆墨,進行概括式的敘述。其實,詳略是相對而言的,沒有“詳”,就不會有所謂的“略”,同樣,沒有“略”,也就不會有所謂的“詳“。詳寫的內容就是主要的部分,略寫的內容就是次要的部分,如果不分主次,并列排布就會出現啰嗦、冗長的狀況,材料堆砌式的習作,會淹沒中心意思,讓人分不清重點。但詳略得當,并不意味著忽視略寫的部分,略寫的作用就是為了補充詳寫,使文章繁簡適當,重點突出。所以,詳寫和略寫是兩種互為補充的表達方法。一般來說,詳寫是用來表現”點“的情況,反映事物的深度;略寫則是概括”面“的情況,反映事物的廣度。最能直接的、具體生動地表現文章中心意思的地方要詳寫;同表現中心意思有些聯系, 完全不寫,就會對主要方而有影響,或者使情節(jié)不完整,或者使內容顯得單薄,或者使詳寫部分缺少陪襯,這些屬于不能不寫但又不必詳寫的,就要略寫。總之,記敘事件,描寫人物,繪制景物時,如果能夠做到詳略得當,剪裁講究,就不會平分秋色,也不會避重就輕:寫重點內容,細致入微,充分生動;寫次要內容,寥寥幾筆,清楚明了,這樣也就做到了主次分明,詳略得當。名家范家 徽余華國有國徽,校有校徽,廠有廠徽,奇怪嗎?我家竟有家徽。我們家的家徽是一條魚,一條畫在門板上的魚。那條魚畫得很笨拙,線條零亂而粗糙,只能讓人意會到是條魚而已。祖父在世時,膝下有父親他們弟兄四個,個個都是身高馬大的男子漢。民國初年,戰(zhàn)亂頻繁,家庭仗著幾個男人下死力氣勉強維持溫飽。一天夜半,父親起來小解,發(fā)現一個人影躥進了廚房,他便喊叫起來,同時馬上守住廚房門口。不一會兒,父親弟兄幾個都起來了,他們點著燈,拿著大木棒子和斧頭,仔細地搜索著廚房的每一個角落,那時糧食就是性命,大家決心不把這竊賊打死,也得讓他殘廢,廚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卻沒發(fā)現人。父親弟兄幾個說父親定是半夜眼花,父親賭咒發(fā)誓說肯定有人,還在爭辯時祖父來了,祖父讓兒子們都去睡覺。等他們兄弟走了后,祖父走到水缸邊,敲敲蓋子,說:“你不用躲了,出來吧。”只見這時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個人來,這人一手擎著水缸木蓋,渾身顫抖,面無人色,另一只手里,還攥著一布袋大米哩。祖父望著竊賊,嘆口氣說:“算了,你走吧,要是讓我的兒子們看見了,你今天非殘廢不可。”賊傻望著祖父,他不敢相信祖父就這樣輕易地讓他走,但祖父分明是平靜地揮了揮手,賊便從水缸里爬出來,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給他說:“帶上它吧,它可幫你家度幾天日子。”賊要說什么,卻眼眶紅了,低著頭,提著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門口。“慢著。”祖父又叫住他,塞給他一串銅錢,“你拿這錢去做個小生意,再也不要干這傷天害理的勾當了。”賊撲通一聲跪在地上,給祖父磕了幾個響頭,便走了。不知過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開門,便在門環(huán)上發(fā)現了一條兩斤多的鮮魚,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他馬上猜到是那賊送來的,那人大約是做了販魚的生意。自此以后,我家門環(huán)經常出現鮮魚,家里便經常可以改善生活。父親他們感到奇怪,祖父便舒緩地向父親弟兄們講起魚的來歷。大約吃了幾十條魚后,祖父感到不安,說人家是小本經營,別吃垮了人家。于是連著幾天半夜守候著,一直熬了三個夜,終于讓祖父遇見了那送魚人,誰知不是那個賊,卻是一個年輕漁人。這漁人是那賊的兒子,賊在臨終前囑咐他要堅持送魚到我家來。祖父和父親他們聽得連連點頭。為了不違亡人遺愿,祖父拿過一把刀子,讓年輕人在我家門上刻一條魚,并說從此不許他再送魚,就用這條刻下的魚替代好了。于是,我們家按照祖父的意思,每次修屋或換門時,都保留這魚的圖案。它,自然而然地成了家徽。【點評】這篇小說敘述了“我”家家徽的來歷,贊揚了祖父扶危救困、勸人向善、施恩不圖回報的高尚品質。小說開篇用國徽、校徽、廠徽引出敘述對象——家徽,一條畫在門板上的魚。這就引起了讀者的好奇心,急欲了解原因。接著,作者交代了家徽的來歷。祖父不僅義釋賊人,而且贈糧贈錢,感動了賊人。漁人送魚報恩,祖父卻不愿影響漁人生計,便讓漁人刻魚替代送魚。結尾點明一直保留這魚的圖案以致其成為家徽,照應了開頭。文章人物形象飽滿,敘述上做到了詳略得當,語言質樸自然,意蘊深長。同齡作別擔心,我可以的從小學舞蹈的我,自認為經驗豐富,樂感敏銳,面對六個多月后的十級考試,我充分準備,信心滿滿。那天下午,雷老師特意將我留下,跟我交流考級的情況:“你的能力我最清楚,舞蹈感覺和舞蹈韻律在學校是數一數二的,舞臺上的應變能力也特別好,這與你平時注重這方面的努力是分不開的,但舞蹈考級不可能只考動作和感覺,基本功也是非常重要的,我特別擔心這個拖你的后腿。”【這是一位有教育藝術的老師,先肯定“我”的長處,再指出“我”的不足,并用擔心的口吻提醒“我”訓練的側重點。】雷老師這么一說,還真點醒了我。基本功不扎實是我致命的缺點,這是我練功怕疼、怕苦,有時還耍小聰明偷懶造成的惡果。如果基本功不過關,就很有可能過不了十級,加大基本功訓練刻不容緩!想到這里,我暗自下定決心,抬起頭堅定地對雷老師說:“雷老師,您別擔心,我知道努力的方向了。”【真實再現“我”的心理活動,為下文“我”刻苦練習基本功做鋪墊。】自那以后,除了在學校完成規(guī)定的訓練項目,我還增加了基本功的訓練時間與強度,每天在家除了完成課后作業(yè)的時間,其他全部用來練習壓腿、下腰、踢腿……有時練得腰酸背疼,甚至直不起身子,但一想起自己的舞蹈夢想,想起對雷老師的承諾,我便咬一咬牙,繼續(xù)堅持。【具體描寫“我”練習基本功的情形,這是用行動讓老師“別擔心”。】一遍又一遍,一天又一天,不僅我自己感覺到了明顯的進步,連雷老師也不止一次地露出欣慰的笑容。【“我”的良好感覺和老師的笑容,表明“我”的基本功有明顯進步。】轉眼間,考級的日子到了。在進考場的那一刻,望著雷老師期待的眼神,我還給她一個堅定的微笑:“別擔心,我可以的。”基本功加強了,自信心也上來了,在考場上,相同的感覺,相同的動作,當我出色地完成收尾動作時,周圍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我明白,我成功了!最終,我以全校唯一的“優(yōu)”通過了這次考試。當我拿到考級證書時,我再一次在心里堅定地對雷老師說:“別擔心,舞蹈路上,我可以的。”【結尾再次點題,強化中心,凸顯出“我”的自信。】【名師點評】1.緊扣文題。全文始終緊扣文題:開篇寫“我”信心滿滿,緊扣“我可以的”;第二三段寫老師點醒“我”,緊扣“別擔心”;第五段和文末都是直接點題。這樣行文不容易偏離中心,能較好地突出主旨,使文章內容豐富。2.詳略得當。對直接表現中心的材料,如不想讓老師擔心、怎樣不讓老師擔心,考生放開筆墨,寫得比較詳盡;對與中心有關但不是直接表現中心的材料,比如考試的經過,則進行概括式敘述。如此詳略得當,重點突出。同齡作2不一樣的歷史老師秋日當空,紅彤彤的太陽掛在天邊,好似我的心情一般。一陣陣悅耳的鈴聲響了起來——歷史課!這可是我期待已久的課。歷史老師緩緩地走進教室,站在講臺中央,靜靜等待著鈴聲響完。金色的陽光照在老師的臉龐上,她微笑著對大家說:“同學們好!我是你們這學期的歷史老師,我姓孟,大家可以叫我孟老師。”孟老師講話干凈利索,笑容和藹,清亮高亢的音調中夾雜著點鼻音,聽著讓人有壓迫感。我偷偷地打量老師,發(fā)現孟老師與其他老師不同,上課不帶擴音器,喜歡扯著嗓子說話,看上去很豪爽,而且多的話不講,感覺很厲害。我不覺仔細打量起來:站在講臺中央的她,身穿淺藍色短袖,黑色運動褲,白色運動鞋,這身裝扮看起來朝氣蓬勃。卷卷的黑發(fā)像極了小羊羔的毛,圓圓的鼻頭,高高的鼻梁,黑黑的圓形眼鏡框,充滿了文藝的色彩。透過鏡片,一雙不大不小的眼睛閃著亮光,眼窩里溢滿了慈祥。一節(jié)課下來,我就喜歡上了這位歷史老師。歷史老師的課堂,PPT最是精彩。文字設計有藝術,圖片內容很豐富。你看,禁煙的林則徐堅定地站在江邊,荒蕪的圓明園在無聲地吶喊……孟老師的課聲情并茂又諄諄善誘,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不時唏噓,不時討論,我很喜歡這樣的課堂。偶爾自習,大家都在寫作業(yè),教室里鴉雀無聲……這時,總有一位同學憋不住了,故意打破這寧靜,緊接著,就有一大堆同學趁機問老師作業(yè)。教室里顯得很亂。孟老師就扯著嗓子喊:“我只說一遍,你們聽好了,寫錯了我可不管!”同學們頓時哄堂大笑起來。后來才知道,孟老師是省美術家協會的畫家,擅長畫國畫,獲得過很多獎項。我曾去她辦公室看到過她畫的牡丹花鳥、深谷幽蘭,墨色疏淡,格調高遠。孟老師看到我喜歡就滔滔不絕地講起來,聲音依舊洪亮爽朗,讓我忘記自己要來干什么。我的歷史老師,不論是從外貌還是從風格上講都很特別。上課時很嚴格,下課時卻像朋友,很隨性地和我們聊天。我很喜歡她,喜歡她的爽朗、隨性,喜歡她身上濃濃的藝術味兒。【名師點評】習作以景物描寫入筆,為我們介紹了一位特殊的歷史老師,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習作中心鮮明,詳略得當,對歷史老師與眾不同的肖像和語言進行描寫,特別是對她清亮高亢的嗓音、爽朗隨性的個性等進行了詳細敘寫,寫這位歷史老師因天生帶著親近學生的品性而深受學生喜愛。而對老師美術家身份、畫作情況等描述則比較簡略,使人物形象豐富飽滿。同齡作3良知讓悔恨長久自打我記事起,我便時常生活在外婆家。第一次見到他就沒有留下好印象。只見他戴著一頂破舊不堪的黑帽子,身上的衣服似乎一輩子都沒有換過,短小得衣不蔽體,像幾條破爛的布條拼成的。一雙老繭橫生的手,顫顫巍巍的撿起一個煙頭,塞進嘴里。在我沒看到他臉之前,我竟想到了一個熟悉的人物,三毛,流浪的三毛,更確切地說,是一個老三毛。我們不肯吃飯了,或是哭鬧了,父母會對我們說,再不聽話村里怪老頭會把我們帶走。我們對他嫌棄,再加上害怕,越發(fā)不敢接近他,看到他時便大叫著跑開,而他只是用那雙充滿孤獨的眼睛默默看著我們離開。望著他的背影,老三毛在我心中變成了人渣。我不能理解慈祥的外公為何會和那位怪人關系很好,外公時常會撐船到對面與他下棋。我曾經問過外公,外公只嘆了一口氣:“哎,其實他也是個可憐人,無人做伴也無人理解。”我知道他一生未娶,沒有子女,只能靠撿垃圾來維持生活,我哀嘆他不幸的生活,但不曾消去心中對他的害怕。縱然外公對我和表哥說那位老人很喜歡孩子,叫我們去陪一陪他,我們都毫不猶豫地拒絕了。那日,表哥在和一群玩伴在河邊踢球,球不小心踢到了河里,那時正處于農忙時期,大人們都下地干活了,我們當中也沒有識水性的人。表哥在河中掙扎著,我們都害怕了,不知如何是好。這時,正好有幾個西裝革履的青年走過,我們求他們幫忙,他們推說不會游水,揚長而去。表哥在水里胡亂地劃動著,身子時現時沒,我們已經徹底絕望了。就在這時候,河對岸出現了那抹熟悉的身影。只見他一改平日的蹣跚,一邊揮衣,一邊飛跑,迅速下得河里,托起表哥,艱難地向岸邊移動。上岸后,他沒說一句話,默默離去。那一瞬間,他在我們內心的形象高大了起來。不管世人如何看我,在別人有難的時候,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心中有堅守,眼里有他人,他不是人渣,他是大寫的人,是范兒,人的范兒。從此以后,我深深感到對不起老人,去年老人孤獨地去世了,得知消息,越發(fā)愧疚。有道是高貴者未必高潔,卑微者未必卑賤!人間不是清澈見底的河,美也不是直視無礙的魚,美女不美,俊男不俊,實在是平常現象。可我卻只看外表,不看內心,我是一個十足的無知者,良知讓我悔恨長久。【名師點評】1.選材獨特,主題深刻。一個善良的老人,僅僅因為穿戴不甚講究而看不起他,視他為人渣,遠離他,在他救人以后,“我”陷入深深的內疚和悔恨。文章選材獨特,不落俗套,對讀者具有啟發(fā)作用。2.剪裁合理,詳略得當。文章重點寫“我”對老人的惡感、老人救人的事跡,以及自己的內疚和悔恨,老人救人以后人反映,老人怎樣孤獨地離世等內容略而不寫,剪裁合理,詳略得當,便于突出悔恨的主題。3.對比鮮明,感情真摯。文章有“我”對老人前后看法的對比,有西裝革履的青年見危不救和老人主動施救的對比,在鮮明的對比中老人的精神和自己的悔恨得以凸顯。微寫作題目(其一): 讓我更出彩要求:①先在橫線上填寫合適的內容,把題目補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思路導引】一看到題目中“出彩”一詞,我就想到了一個節(jié)目的名字《出彩中國人》,就想到了自己追尋鋼琴夢的一段往事。我當即決定選題一作文,但我還是按捺住激動的心情,仔細審題。“出彩”是一種自信,一種榮耀,一種成功;“更”這個詞有點不尋常,它有層進的意味,因此,在行文時,一定要寫出變化。“我”似乎只是一個靜態(tài)的人稱,其實包含著命題者的期待,期待考生寫真事,抒真情。基于以上解讀,我決定抒寫自己學習鋼琴的真實經歷,立意明確地在題目空白處補上了“追夢”二字。全文采用總—分—總結構。先寫我的鋼琴演奏受到人們的稱贊,讓我“出彩”,然后寫鋼琴老師的嚴格要求和嚴厲批評,以及我的沮喪心情,再寫我無意中看到攀爬的蝸牛,從中受到啟發(fā),執(zhí)著追尋鋼琴夢。文末簡要交代我獲得鋼琴演奏大獎,“追夢讓我更出彩”,再次點題,同時照應開頭,全篇形成完整的結構。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