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好作文 什么樣——寫好作文的20個微技法(好作文什么樣). 17.什么樣的描寫可傳神————-人物描寫微技法人物描寫是中學作文中運用最多的一種描寫手法,即指以人物形象為描寫對象,它包括對人物的肖像,行動,語言和心理的描寫.肖像描寫是指對人物的容貌,體態,衣著,神情,姿態等外形的描繪.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鑰匙,生動的肖像描寫可以做到"以形傳神",通過外形特征的描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到這個人的內心世界,性格特征,精神面貌,身份遭遇等.行動描寫,是指對人物行為,動作的描寫,也就是人物"怎樣做",讓人物自己表現自己.能刻畫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現人物的精神品質,是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段.語言描寫.言為心聲,人物語言是思想的直接體現,是指對人物的對話和獨白的描寫.通過語言這個窗戶可窺見人物的心靈,可以了解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特征.心理描寫,是指直接描寫人物在特定環境中的感受,體驗,情感和內心活動.是反映人物的性格,表達文章中心思想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讓我們所寫的人物站立起來,走動起來呢?一、細化動作,凸顯人物特點在寫人的記敘文中,為了準確表現一個人的性格特點,往往需要用到多種方法,如:通過對人物的直接描寫(外貌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神態描寫、心理描寫等)來刻畫人物,運用間接描寫來表現人物的品質,采用對比映襯的方法來表現人物特點等。這里我們主要講講人物的動作細節描寫。動作細節描寫就是對人物細小的動作的描寫。刻畫人物的一系列動作,一般由程度詞和動詞組成,如:輕輕地打、使勁地揮、小心翼翼地蹲等。動作對象即人的部位或者物體,如:揮手、踢腿、瞪眼、拍桌子等。動作環境即人物產生動作的特定場景,可以是景物、場面等。描寫人物時,并不是所有的動作都要細致地刻畫。細致刻畫的動作一定要能反映人物的身份、性格或人物所處的特定環境時的心理或情感。準確地使用動詞,能夠更好地刻畫人物。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中,寫冬天雪地捕鳥的片段:冬天的百草園比較的無味;雪一下,可就兩樣了。拍雪人(將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羅漢需要人們鑒賞,這是荒園,人跡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來捕鳥。薄薄的雪,是不行的;總須積雪蓋了地面一兩天,鳥雀們久已無處覓食的時候才好。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條長繩,人遠遠地牽著,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頰的“張飛鳥”,性子很躁,養不過夜的。這個段落中的一系列動詞,將“我”捕鳥時的動作細致地描繪出來了,體現了“我”對冬天捕鳥的興趣之濃,給“我”的童年帶來了快樂。再如作文《精彩校運會》,這樣寫道:那位紅衣運動員半蹲在起跑線上,左腳尖頂住起跑線,右膝跪在跑道上,兩手就像兩根釘子插在地上。整個身體微微前傾,抬著頭,目不轉睛地盯向前方,那樣子,就像一只展翅待飛的雄鷹。“預備……”隨著這拖長的聲音,他慢慢繃直右腿,仿佛是一張拉開了的弓。“啪!”那“箭”猛然射了出去。他飛快地跑著,像閃電,像受了驚嚇的羚羊,像脫了韁的野馬,奔跑著……跑了一段后,他的速度漸漸慢了,可是他仍然大幅度地揮擺著雙手,努力向前跨著大步。離終點不遠了,他猛地抬起頭,閉上眼,咬緊牙關,拼命地沖向終點。“沖啊!”周圍響起了狂熱的呼喊。終點就在眼前了!只見他猛一低頭,身體向前沖,那條終點繩掛在他的身上,如同一條榮耀的綬帶。這段文字中,作者用“蹲”“頂”“跪”“傾”“盯”“繃”等動詞,把賽場上運動員起跑的預備姿勢描寫得準確而逼真。“仿佛是一張拉開了的弓”“像閃電,像受了驚嚇的羚羊,像脫了韁的野馬”等一些比喻句的運用,使片段更加形象生動。二、巧用神態描寫,讓人物形象更具體人們常說:“臉是人感情的晴雨表。”這說明了神態與人物思想感情的關系是極為密切的,人的內心活動常常從臉部顯示出來。在寫作中,將人物的神態逼真地表現出來,就需要用到神態描寫。神態描寫就是對人物臉部的細微的表情和變化進行描寫,從而讓讀者由表及里了解人物的心情、思想活動和性格。神態描寫可以表現人物內心世界,活現人物;可以刻畫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品質。在進行人物神態描寫時,要注意以下兩點:首先,要善于捕捉人物神態的細微變化。比如笑,“微笑”是反映發自內心的喜悅;“歪起一個嘴笑”是表示心懷鬼胎,不懷好意;“張大嘴哈哈大笑”既表現人物豪爽的性格,也表現笑得痛快。可見,只有觀察清楚各種神態的特點,才能在描寫神態中反映不同的意義。其次,神態描寫要能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不能離開刻畫人物性格、表現主題的需要,為寫神態而寫神態。如:她走到我跟前,沖我抿嘴一笑,低下頭,把手伸進褲兜里。“你的種子呢?”我問。她的臉唰地紅了,撩起上眼皮看了我一眼,慚愧地站在那兒。這段描寫,作者抓住小姑娘的“抿嘴一笑”“臉唰地紅了,撩起上眼皮看了我一眼”這些神態描寫,把小姑娘害羞的神態刻畫了出來。寫作文時,往往是多種描寫方法綜合運用,神態描寫要結合在人物行為或語言敘述中,與其他描寫方法相結合,加強文章的表現力。三、選用典型事例,把人寫“活”一個人物的形象特點不是單一的,而是豐富的,因此在寫人時,除了用到以上這些方法,還可以運用幾件事來表現一個人。選擇用幾件事來表現人物時,這幾件事情怎么處理,人物的特點又是怎樣的,這就需要從不同的角度來組織材料。具體說來,有以下幾種方法:1.選取的幾件事情不能只能反映一個人的某一特點,更不能相互矛盾,人物的性格要在這幾件事中做到和諧、統一。如只為表現某人大方的特點,就不能用幾件事來表現,更不能用表現這個人吝嗇的事例。而魯迅的《藤野先生》一文中則選取了這樣幾件事來表現藤野先生的不同特點:添改“我”抄的講義——表現先生對學生關心,認真負責;糾正“我”繪的解剖圖——表現他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循循善誘;關心“我”的解剖實習——表現他對不同文化的尊重,關心學生思想意識的進步;想了解中國女人裹腳情況——表現他嚴謹求實精神,對骨學的濃厚興趣。2.所選取的幾件事情可以采用概括和具體描寫相結合的方法。在處理概括的事件和具體描寫的事件時,可以先概括交代一些事件,再具體記敘其中一兩件事;或者重要的事件放在前面,概括的事件放在后面。如莫言《我的母親》開頭概括寫母親捶打野菜的事,接著重點寫母親在艱難的歲月中,應對苦難的事例。3.注意詳略得當。如魯迅《阿長與〈山海經〉》寫阿長的睡相難看、給“我”講許多規矩、教“我”吃福橘、講長毛的故事、給"我“買《山海經》這幾件事時,買《山海經》詳寫,其他的事情略寫。4.用幾件事來表現一個人時,除了注意詳略,在事例的安排上,需要選取一條主線,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敘事線索。如朱德《回憶我的母親》一文圍繞母親的“勤勞”這一主線來組織材料,將母親做家務、下地種田、支持“我”參加革命等事例有機結合起來,表現母親鮮明的個性特點。在運用幾件事寫一個人的時候,需要注意所選取的事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為表現人物服務的,將這些事件組織起來的過程中,要用到上述的一些技巧,使用時不可生搬硬套,要根據文章所表達的中心及要表現的人物特點來靈活運用名家范課文《秋天的懷念》可以給我們很好的借鑒。課文中對母親的描寫非常成功,給讀者的印象非常清晰。請看下面的句子: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著我。“聽說北海的花兒都開了,我推著你去走走。”她總是這么說。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著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這幾句話抓住了母親的外貌(眼邊紅紅的)、神態(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動作(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行為(悄悄地進來)和語言等等,把母親對我的愛表現得淋漓盡致,母親的形象也栩栩如生地立在讀者面前。同齡作1你喜歡老徐嗎?老徐是我們班一位同學,和我們一樣,并不老。可是語文老師,還有其他老師同學都喊他老徐。這是咋回事呢?【問句引出下文。】老徐絕對是個非一般的同學。走進我們的班級,只要他在,你一眼看到的準是他,而且絕對是一眼看到,過目不忘!因為,他是個超級胖子。他是全班第一胖,在我們學校也可能算是首屈一指的胖子了。個子和一般同學差不多,體重卻有200多。渾身上下哪里都是肥肥大大的,都比一般同學大了太多;一眼看去,大頭大臉大眼睛,大手大腳大肚子!他的身子真可以用虎背熊腰來形容,圓滾滾的肚子就像一個裝滿了糧食鼓鼓囊囊的麻袋。【比喻生動形象,人物描寫傳神。】都說胖子脾氣好,此話不假,別人喊他胖哥,他從來也不惱。【以上幾段抓住人物外貌“胖”的特點,把人物寫得很生動。】可是,為什么又喊他老徐呢?這主要是因為他的發型。【過渡自然。】在我們學校,因為都是中學生吧,無論男生女生,沒有人在意自己的發型。老徐呢,不知道是天然如此,還是故意打理的,卻是一個頭發有型有款的人。他的頭發烏黑,又濃又密,一根一根直豎著,并且向后背去,很像四十多歲成年人梳的背頭,一點都不像個中學生了。不僅如此。每次上語文課,他站起來背書,背好了,老師夸獎他幾句,讓他坐下去,他就笑瞇瞇的,雙手伸開,手掌相對,從兩鬢摟住頭頂,向后一捋,然后砰的一聲,重重地坐在了板凳上。那樣子又夸張又搞笑,也像一個十足的成年人。【通過和一般同學對比,抓住典型特征“頭發”,結合人物動作,寫出人物特點。】可能正因為這樣吧,我們語文老師喊他老徐,從來不喊他名字。天長日久,其他老師和同學也這樣喊他,他也就自認老徐,別人喊他,他也樂呵呵地答應著。剛剛說了,老徐脾氣好,一天到晚總是樂呵呵的。【呼應上文,巧妙過渡】去年春天,學校組織我們八年級同學去沙河實踐基地參與綜合實踐研學活動。到達營地時,總共有五所學校一千多人。我們在一起開展各種活動,老徐很快就和外校的陌生同學打成一片了。那些同學都喊他胖哥,他也樂呵呵地答應著。營地的教官也經常喊他胖子,讓他上臺做一些示范,甚至用他的胖現身說法,教育其他同學,他也還是樂呵呵的。【在具體的事件中寫出人物性格。】老徐是不是很可愛?你喜歡老徐嗎?【總結全文,突出中心,問句結尾,引人回味。】【名師點評】全文抓住人物三個特點:胖、成人化、脾氣好,通過對人物的外貌、動作、神情進行描繪,把人物寫得非常鮮明生動。開篇扣題,設置懸念,吸引讀者;中間注意過渡,引出下文,銜接緊密;結尾總結全文,用問題引起讀者思考回味。全文結構條理十分嚴密。同齡作2我的偶像或許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偶像吧。我也不例外,我還一直認為,我的偶像是獨一無二、無可替代的,她就是我的外婆。瞧!照片上這位留著干凈利落的短發,臉上滿是皺紋,卻活力依舊的人,就是我親愛的外婆。看著這一頭黑發,你也許會把這年近七十的“老奶奶”,誤認為只有四五十歲吧。外婆是鄰里鄉親公認的“刀子嘴豆腐心”。每當有鄰居尋求外婆的幫助時,外婆都會先嗔怪、調侃幾句,繼而又不厭其煩地做到最好。小時候,我總會問外婆:“明明可以拒絕,您為什么還要去幫人家呢?”外婆笑得樂開了花,摸摸我的頭,說:“遠親不如近鄰,好鄰里,賽金寶,多多幫助別人總歸是好的。再說,人心都是肉長的,將心比心最好了。”“外婆啊,最喜歡幫助別人了,你以后長大了,也得記著這一點啊!”爽朗的笑聲,每次都會伴隨外婆“嚓嚓”的剪刀聲一起奏出,她那幸福的臉就像一朵盛開的花,怎么看怎么親切。外婆的剪紙工藝真是一流,若你詢問周邊的鄉親,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說:“剪紙最好,可不就是咱張姐嘛!”沒錯,鄉親口中的張姐就是我的外婆。或許,一張紙對于很多人來說,太普通了,但對于外婆來說卻可以有無限可能。打小,外婆就是最疼我的,外婆總會用剪刀剪出不同花樣的剪紙逗我開心。外婆手中的所有動物,似乎都有了生命的靈魂,每一個都栩栩如生。外婆就像一位魔術師,她的手如同魔術棒一般,變化出無數生命,讓我嘆為觀止。吃草的兔子,耕地的牛,跳躍的猴子,呼呼大睡的豬……這些無比逼真的動物為我的童年播下了快樂與溫暖。不知從何時起,外婆的手像樹皮一般蒼老,但她在陽光下舞動著剪刀的樣子仍然歷歷在目。【名師點評】這篇文章選取的素材來自生活,質樸真實,積極向上。文章選取了外婆的“刀子嘴豆腐心”和外婆一流的剪紙工藝這兩件事情入文,表現出外婆在“我”的心目中的“偶像”地位,“獨一無二、無可替代”,表達了“我”對外婆的深情厚誼。微寫作運用細節描寫,人物、事件寫得富有特色。請你也寫一個細節描寫的片段。(150字左右)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