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議論文之分論點的設置——思維角度一、分論點了解寫作中,在完成擬題、開頭后,先為全文設置分論點,會讓文章論證立體化,讓讀者能夠清晰把握行文思路。議論文要將道理分析得深刻,就應該分解中心論點,合理地設置分論點展開論證。那么,分論點的設置又有哪些訣竅呢?我們看一個例子。【高考真題】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作文。(2019·全國卷1)“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興夜寐,灑掃庭內”,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綿延至今。可是現實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學不理解勞動,不愿意勞動。有的說:“我們學習這么忙,勞動太占時間了!”有的說:“科技進步這么快,勞動的事,以后可以交給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說:“勞動這么苦,這么累,干嗎非得自己干?花點錢讓別人去做好了!”此外,我們身邊也還有著一些不尊重勞動的現象。這引起了人們的深思。請結合材料內容,面向本校(統稱“復興中學”)同學寫一篇演講稿,倡議大家“熱愛勞動,從我做起”,體現你的認識與思考,并提出希望與建議。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范文參考】人生在勤,不索何獲同學們:①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為《人生在勤,不索何獲》。②往昔,仲尼攜一卷木牘,慨嘆“四體不勤,五谷不分”諄諄以教諸子;今夕,習主席立一方經緯,寄語“勞動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只有勞動實干的人生才稱得上是幸福的人生”殷殷以托青年。誠然,時光不負趕路人,唯有勞動實干,方能博得自己的一番璀璨。因此,人生在勤,不索何獲?同學們,我輩之青年,應當以勞動實干,為奮斗之基石,以青春之我,筑青春之國家。將勞動實干的熱血注入民族的宏圖,揮灑自己的綿薄之力。③青春之我,以勞動實干為燈,點人生坦途之明。蕭伯納曾言:“生命的道路在于那山谷里,點亮一盞萬年燈,普照大千世界。”勞動實干就是點亮我們人生坦途的萬年燈。他,埋頭于數據方案分析十年之久,日夜奔波于實驗室與田野之間,如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一樣,只為一株植物而奔波勞作,卻實現了“世界之人民得以溫飽”的夢想。正是不計身心的勞動實干,袁隆平方為自己的水稻研究走出一條坦途,惠及萬千民眾。人生在勤,不索何獲?唯有勞動實干,方能走出一方清明天地。④青春之我,以勞動實干為基石,筑國家之棟梁。魯迅曾言:“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光,發一分熱。”這是我們將勞動實干印刻于民族之魂的體現。君不見五四青年振臂呼號,奔走于街頭巷尾,為民族發聲;更不見“鐵人進喜”,縱身油井,以實際行動,繪出油田建設的宏圖偉業。同學們,人生在勤,不索何獲?他們的示例足以向我們證明,以勞動發聲,以實干發熱,方能繪社會之藍圖,聚民族之精魂。⑤同學們,勞動實干不是映現在歷史節點的曇花一現,而是流淌在歲月波瀾里的亙古長新。“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干好工作。”是這個時代對我們的呼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際遇,這一切的實現,都離不開勞動實干。⑥同學們,人生在勤,不索何獲?⑦我輩之青年,應將責任的熱血注入青春的長河,用勞動實干的淚泉灌溉夢想的莊園。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細微之處做起,只要勞動不止,只要實干不歇,則夢想不棄,未來可期。⑧試看我輩之青年,以勞動實干為楫,搏時代之激流,浪遏飛舟!⑨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分析】第②段是文章的開頭,扣住材料分析,然后亮明中心論點:我輩之青年,應當以勞動實干,為奮斗之基石,以青春之我,筑青春之國家。然后第③段和第④段分別設置分論點展開論述,第③段的第一句“青春之我,以勞動實干為燈,點人生坦途之明”和第④段的第一句“青春之我,以勞動實干為基石,筑國家之棟梁”就是分論點,如此設置,讓讀者很快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分論點的概念:論證某一方面觀點,某一事理,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不同層次展開,這每一層、每一面,就是一個分論點。分論點的特點:分論點是對中心論點的展開與說明,是中心論點的具體化。分論點是在中心論點的制約下提煉出來的,因此,提煉分論點的前提是確立中心論點,并用一個句子的形式表達出來。二、分論點設置方式(一)并列式設置——打造并列式結構模板議論文可分為提出問題(是什么)、分析問題(為什么)和解決問題(怎么辦)三部分。并列式分解就是運用橫向思維,從“是什么”、“為什么”或“怎么辦”不同的側面橫向展開來分解中心論點。在一篇議論文中不一定要將這三個問題都闡述清楚,可以選擇其中之一,從不同側面來展開。1.是什么——概念分類法論點往往有一個最核心的概念,而且這個核心概念在不同背景下的含義往往是不同的。因此,如能從“是什么”的角度切入,進而對這個核心概念在特定背景下的豐富內涵進行挖掘,并用“A是……”或“……是A”“……的A……”的句式進行分類列舉,那就可以生發出許多比較具體和貼切的分論點來。比如:話題“手”的中心論點:用雙手播撒種子。從“種子是什么”的角度切入,可以這樣設置分論點:①用雙手播撒健康的種子。②用雙手播撒希望的種子。③用雙手播撒愛心的種子。如果再多想一步,加上從“雙手是什么樣”的角度切分,可以這樣設置分論點:①用(勤勞的)雙手播撒健康的種子。②用(熱情的)雙手播撒希望的種子。③用(溫暖的)雙手播撒愛心的種子。設置好分論點后,不僅論點本身豐富了,而且寫作內容也清晰了。再如:(1)《執改革開放之“如椽巨筆”繪好“新圖鑒”》執“不待揚鞭自奮蹄”之筆,繪好“實干苦干、實事求是”的務實圖。執“領異標新二月花”之筆,繪好“標新立異、破舊立新”的創新圖。執“一枝一葉總關情”之筆,繪好“無私奉獻、躬行實踐”的為民圖。【分析】從“是什么”的角度設置分論點,筆分別是““不待揚鞭自奮蹄”之筆”““領異標新二月花”之筆”““一枝一葉總關情”之筆”,圖分別是“務實圖”“創新圖”“為民圖”。(2)再如《時代的考題已經列出,我們的答卷正在寫就》①做“我輩豈是蓬蒿人”的意氣風發題,當堅強自信的答卷人。②做“頭懸梁、錐刺股”的發揚踔厲題,當艱苦奮斗的答卷人。③做“一枝一葉總關情”的壯志凌云題,當為民服務的答卷人。【分析】從“是什么”的角度設置分論點,題分別是“意氣風發題”““發揚踔厲題”“壯志凌云題”,答卷人分別是“堅強自信”“艱苦奮斗”“為民服務”的人。2.為什么——因果分析法作為設置分論點的方法,主要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問題。這里的“因”是分論點,“果”是中心論點,是在中心論點后再來分析達成這個結果的原因。如:①沒有理想,人生就如荒漠,沒有生氣;②沒有理想,人生就如黑夜,沒有光明;③沒有理想,人生就如迷宮,沒有方向。【分析】從“為什么”的角度設置分論點,“沒有生氣”“沒有光明”“沒有方向”三個分論點從反面說明理想的重要性。再如:(1)以《帶你走近林州》為題目作文,從“為什么”的角度思考,這樣設置分論點:①回望歷史,林州會讓您感受到歷史的風云際會!②著眼當下,林州讓您感受到紅色信仰的力量!③展望未來,林州定讓您感受到別樣的風景!【分析】從“為什么”的角度設置分論點,讓您感受到“歷史的風云際會”“紅色信仰的力量”“別樣的風景”三個分論點說明帶你走近林州的原因。(2)作文《來做神州躬耕人》的中心論點:勞動有益,讓我們一起來做神州大地的躬耕之人。從“為什么”的角度思考,這樣設置分論點:①勞動可以助我們琢磨踏實品質。(為什么1)②勞動可以助我們純凈無私靈魂。(為什么2)③揆諸現實,對于我們每一位新時代青年來說,又該如何踐行勞動呢?(怎么做)【分析】從“為什么”的角度設置分論點,“可以助我們琢磨踏實品質”“可以助我們純凈無私靈魂”兩個分論點說明了勞動的益處。3、怎么辦——辦法分析法辦法分析法主要是回答方法、途徑方面的問題。它以論點中所倡導的行為結果為出發點,通過對催生該結果的條件、追求該結果的方法、獲得該結果的途徑等的分析,實現對文章內容的深化。如《遵循內心選擇,拓展人生舞臺》:①縱使千淘萬漉人生辛苦,遵循內心選擇,要有茍利國家的奉獻。②縱使塵土飛揚漫漫迷途,遵循內心選擇,要有心如針石的膽魄。③縱使春蠶絲盡蠟炬成灰,遵循內心選擇,要有直指乾坤的勇氣。【分析】從“怎么做”的角度設置分論點,“要有茍利國家的奉獻”“要有心如針石的膽魄”“要有直指乾坤的勇氣”來說明怎么才能拓展人生舞臺。再如:(1)作文《綻放青春光彩,奮進復興征程》可以這樣問:怎么做才能綻放青春光彩呢?分論點可以這樣設置:①在賡續血脈中挺起精神之脊。②在為民服務中把穩前行之舵。③在矢志拼搏中奏響奮斗之歌。(2)作文《做不負時代的青年》可以這樣問:怎么做才是不負時代的青年呢?分論點可以這樣設置:①強志氣,滿懷“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豪情。②強骨氣,汲取“風雨不動安如山”的氣概。③強底氣,鼓起“腹有詩書氣自華”的韌勁。【注意】“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的分論點設置思維并不是并行沒有交叉的,有時候可以結合使用,是分論點內容更豐富。如《為全球發展進步注入青春之力》:①以青年的活力,為全球發展進步凝聚奮斗的力量,讓青春更加絢麗多彩。②以青年的朝氣,為全球發展進步傳遞和平的力量,讓青春更加昂揚向上。③以青年的擔當,為全球發展進步綻放夢想的力量,讓青春更加無怨無悔。【分析】每個分論點的前一句“以青年的活力,為全球發展進步凝聚奮斗的力量”“以青年的朝氣,為全球發展進步傳遞和平的力量”“以青年的擔當,為全球發展進步綻放夢想的力量”是從“怎么做”的角度設置,后面一句“讓青春更加絢麗多彩”“讓青春更加昂揚向上”“讓青春更加無怨無悔”是從“為什么”的角度設置,兩者結合,內容豐富。(二)遞進式設置——打造遞進式結構模板這種方法是運用縱向思維,將中心論點分成幾個相互具有遞進關系的層次,幾個論點由點及面,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由自然到人生,由個人到社會等,層層遞進。在分層論述時,要注意把握各個分論點之間的邏輯關系,且為保證各個層次之間銜接自然,要學會巧妙運用過渡性詞語、段落,使上下文順暢連貫,渾然一體。也可以圍繞中心論點按“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的思路安排結構。使用這種方法,有利于拓展思維的廣度和深度,彰顯思維的嚴密。如(1)《和諧連家庭,愛心滿人間》:①家庭和諧為孩子成長提供肥沃土壤。②家庭和諧為社會發展激發活力源泉。③家庭和諧為國家富強插上騰飛翅膀。【分析】“孩子成長”“社會發展”“國家富強”分別從小到大的邏輯關系展開議論,層層遞進。(2)《旋律奏初心,足跡向夢想》①在這悲壯慷慨的歌聲里,有覺醒年代我們艱苦跋涉的篳路藍縷。②在這激昂澎湃的歌聲里,有建設年代我們輝煌燦爛的奮斗歷程。③在那歡騰嘹亮的歌聲里,有嶄新時代我們滿懷希望的星辰大海。【分析】“覺醒年代”“建設年代”“嶄新年代”三個詞從時間的角度設置分論點,從古到今,順序不能調換。1、分解論點法——按論點內涵遞進論點內涵的遞進關系主要表現在對事物的理解程度,分論點的設置也應該由淺入深,層層推進,最后深刻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質。將中心論點進行分解,分成幾個分論點,這些分論點之間的關系是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由個人到國家、由感性到理性、由具體到抽象的。選擇這種結構形式時,必須對論述的層次內容有明確的認識。層次間可用諸如“不僅……而且……”“……況且……”等關聯詞語過渡,以反映層次間的遞進關系。(1)《感受詩意》的中心論點是:要感受詩意,就必須擦亮你的眼睛,敞開你的心扉,用心去描繪詩意的天空。圍繞中心論點,可以這樣設置分論點:①要感受詩意,首先擦亮你的眼睛,去發現身邊的無限詩意。②要感受詩意,還要敞開你的心扉,好好享受生活中的詩意。③要感受詩意,更需要用心描繪詩意的天空,創造出詩意的生活。【分析】三個分論點用“首先”“還要”“更需要”關聯詞語過渡,反映了層次間的遞進關系。(2)以“如何為自己畫像”為主題的作文,擬題為《鮮衣怒馬,報效國家》,設置分論點為:①首先,要準備一面穿衣銅鏡,用“鮮衣”妝扮我們的外在形象。②其次,要準備一面內窺人鏡,用“怒馬”精神去充實內在氣質。③最后,要準備一塊多棱史鏡,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各種實踐中展現擔當奉獻的硬核光芒。【分析】三個分論點用“首先”“其次”“最后”關聯詞語過渡,由外向內,反映了層次間的遞進關系。2、問答分析法——按議論步驟遞進分論點按“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的思路安排結構。(1)三個問題平均發力。如標題為《禮贊英雄,助力新時代》的作文:①(是什么):什么是英雄?在一個民族的精神譜系中,英雄是醒目的標識;在一個國家的道德天空上,英雄是璀璨的星辰。②(為什么):為什么禮贊英雄?捍衛歷史,正是為了開創未來;崇尚英雄,正是為了堅守正義。③(怎么做):除了禮贊英雄,身處當今時代,我們應該怎么去做?尋找英雄,崇拜英雄,更要努力成為英雄。(2)三個問題有所側重。如以“慎獨”為話題的作文,可以這樣設置分論點:①“慎獨”是指一個人在沒有外在監督而獨處的情況下嚴于律己,遵道守德。(是什么)②“慎獨”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課。 (為什么1)“慎獨”是道德品質的試金石。 (為什么2)“慎獨”是社會生活的凈化器。 (為什么3)③那么,怎么樣才能做到“慎獨”呢?關鍵要在“隱”“微”上下功夫。 (怎么辦)【分析】整篇文章按“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的思路展開,在行文中,又對“為什么”的問題分點展開討論,以使文章思路完整的同時內容有所側重。(三)對比式設置——打造對照式結構模板即將兩種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加以對照比較,從正反兩個方面提煉分論點。可以是分論點的對比展開,也可以是對分論點的辯證分析。1、分論點的對比展開以《為自己留一道縫隙》為題目的作文,中心論點是:學會留一道縫隙,這是生命的大哲學。分論點這樣設置:(正)①莊子為自己留了一道縫隙。……②蘇軾為自己留了一道縫隙。……③福樓拜為自己留了一道縫隙。……(過渡句)學會給自己留一道縫隙,是人生的大哲學;不能為自己留一道縫隙,則是人生的大遺憾。(反)①項羽沒有給自己留一道縫隙,烏江之畔,血染長空。……。②川端康成沒有給自己留一道縫隙,他的生命最終在不堪忍受的擁擠中凋謝了……。2分論點的本身對比以《談個性》為題目的作文,中心論點是:在合適的個性中彰顯人生的精彩。分論點這樣設置:①個性不是刻意的標新立異,而是合理的思維創新。②個性不是新潮的奇裝異服,而是有禮貌的行為舉止。③個性不是隨意的放浪形骸,而是高尚的思維品質。三、分論點設置原則1.扣得住——分而不離。 (扣住中心,扣住題目)2.分得開——分而多彩。 (多角度、多方面)3.排得順——分而有序。 (由小到大、由淺入深等)四、分論點安排技巧 1、位置:分論點的位置宜在每一部分的開頭。2、數量:分論點的數量兩到三個為宜(從不同角度設置)。3、語言:分論點要語言精練而內容豐富。4、結構:分論點句子的結構要一致(多指并列式分解)。5、表述:分論點的表述要把關鍵詞嵌入其中,以保證扣題。【小結】任何一則作文題目,只要我們有了設置分論點意識,運用“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的思維展開,一定可以寫出漂亮的觀點,為全文結構打下基礎。分論點設置·訓練請以“慎獨”為主題,從不同角度擬定分論點,構思文章層次。(“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出自《禮記·中庸》。意思是指從最隱蔽、最細微的言行上就能看出一個人的品質,所以,君子要學會慎獨。)慎獨:儒家的一種道德修養方法。指在閑居獨處無人監督之時,更須謹慎從事,自覺遵守各種道德準則。1、《以慎獨為筆,書人生華章》論 點:慎獨是一種沉潛于淵藪的美,是人生的至高境界,因此,我們應以慎獨為筆,書人生華章。分論點:以慎獨為筆,書人生華章,需抵制誘惑,堅守本心。以慎獨為筆,書人生華章,需克己以禮,毋自欺也。以慎獨為筆,書人生華章,需恪守善德,自我反省。解析:論點是我們要慎獨,而分論點則列舉“抵制誘惑,堅守本心”“克己以禮,毋自欺也”“守善德,自我反省”三種做到“慎獨”的方法,從“怎么做”的角度設立分論點。2、《誦自律之詩,歌慎獨之章》論點:所謂慎獨,就是一個人在獨處時,即使沒有人監督自己,也能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遵守道德準則,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分論點:吾心有主,不為所動,方為慎獨。不忘本心,不離正道,方為慎獨。謹慎不茍,日省三次,方為慎獨。解析:以慎獨的概念為論點,而分論點則列舉“吾心有主,不為所動”“不忘本心,不離正道”“謹慎不茍,日省三次”三種做到“慎獨”的方法,從“怎么做”的角度設立分論點。3、《君子慎獨》論點:作為新時代青年的我們,更應以慎獨為訓,勉勵自己。分論點:人生是舟,慎獨是水,以水推舟,方能航行千里,穩過暗礁。人生是花,慎獨是光,以光育花,方能綻放異彩,亙古流芳。人生是樹,慎獨是土,以土養樹,方能長成棟梁,立地頂天。解析:論點是青年要慎獨,而分論點則以“水之于舟”“光之于花”“土之于樹”為類比,強調“慎獨”的重要性,從“為什么”的角度設立分論點。4、《自律以明志,慎獨以致遠》論點:故我輩青年當自律以明志,慎獨以致遠。分論點:慎獨是一種“此處無佛,我心有佛”的自律。慎獨是一種“天知神知,我知子知”的修養。慎獨是一種“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的操守。解析:論點是青年要慎獨,而分論點則以“自律”“修養”“操守”為“慎獨”下定義,從“是什么”的角度設立分論點。5、《以慎獨為葉,綻生命之花》論點:唯有慎獨者才能使得生命之花絢麗多彩,常開不敗。分論點:慎獨就像六月的玫瑰,獨自盛開也要芳香四溢。慎獨就像七月的蓮花,淤泥環繞依舊亭亭凈植。慎獨就像八月的幽蘭,身處深谷仍然香芬彌馥。解析:論點是慎獨之于生命之花的重要,而分論點則以“六月的玫瑰”“七月的蓮花”“八月的幽蘭”為喻體,強調“慎獨”的重要性,從“是什么”的角度設立分論點。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